《外臺秘要》~ 卷第十 (11)
卷第十 (11)
1. 上氣咳嗽多唾方三首
《廣濟》療上氣,肺熱咳嗽,多涕唾方。
白話文:
《廣濟》治療上呼吸道疾病,肺部燥熱引起的咳嗽,以及多痰的處方。
白前(四分),生麥門冬(十分去心),貝母,石膏,甘草(炙),五味子,生薑(各四分),黃芩(五分),杏仁(四十顆),淡竹葉(切一升),白蜜(一匙)
白話文:
白前(16克),生麥門冬(40克,去心),貝母,石膏,甘草(炙烤),五味子,生薑(各16克),黃芩(20克),杏仁(40顆),淡竹葉(切碎500毫升),白蜜(1匙)
上十一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七合,絞去滓,納白蜜,更上火煎三沸,分溫三服,每服如人行五六里,須利三兩行。湯成後,宜加芒硝八分。忌熱面、炙肉、油膩、醋、食、海藻、菘菜。(出第二卷中)
《古今錄驗》小紫菀丸,療上氣,夜咳逆,多唾濁方。
白話文:
將上方列出的十一種藥材切好,用七升水煮成二升七合,濾去殘渣,加入蜂蜜,再加熱煮沸三次。溫熱後分三次服用,每次喝完藥後要快步走五六里路,直到排便三兩次為止。湯藥熬好後,應加入八分芒硝。服用期間忌食熱麵、烤肉、油膩食物、醋、生食、海藻和菘菜。(見《丹溪心法》第二卷中)
乾薑,甘皮(一作甘草),細辛,款冬花(各三分),紫菀(三分),附子(二枚炮)
白話文:
- 乾薑:3 分
- 甘草 (或甘皮):3 分
- 細辛:3 分
- 款冬花:3 分
- 紫菀:3 分
- 附子:炮製過的,2 枚
上六味,搗篩,以蜜和為丸如梧子。先食服三丸,日再,以知為度。忌冷水、豬肉、生菜等物。
又療咳氣上,多涕唾。杏仁煎方。(出徐王)
杏仁(一升)
白話文:
把六味中藥研磨成粉,用蜂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一開始服用三丸,之後每天增加一丸,根據效果調整劑量。服用期間忌食冷水、豬肉、生菜等食物。
上一味搗碎,研取大升三升汁,以水和研之,煎取一大升。酒服一匙,日三。忌豬、雞、魚肉、胡荽等物。(並出第十九卷中)
白話文:
把上一味藥物搗碎,研磨出三升藥汁,再用水和藥汁一起研磨,煎煮取出一大升藥液。每天三次,每次用酒送服一勺。忌食豬肉、雞肉、魚肉和香菜等食物。(參考第十九卷)
2. 上氣咳方一首
《古今錄驗》療咳逆上氣,胸滿多唾。(太醫令王叔和所撰,已更御服,甚良,效方)
白話文:
《古今錄驗》中治療咳嗽、呼吸困難、胸口悶滿以及多痰的處方,是由太醫令王叔和所編寫,已經過御用並非常有效,以下是該處方。
乾薑(三分),礜石(一分泥裹,燒半日),蜀椒(五分汗),細辛(二分),烏頭(一分炮,去皮),杏仁(一分),吳茱萸(四分洗),菖蒲(一分),紫菀(二分),皂莢(一分去皮、子,炙),款冬花(三分),麻黃(四分去節)
白話文:
乾薑(三分)
礜石 (一份,用泥包裹,燒烤半天)
蜀椒 (五分,出汗後收集)
細辛 (二分)
烏頭 (一份,炮製後去除外皮)
杏仁 (一份)
吳茱萸 (四分,洗淨)
菖蒲 (一分)
紫菀 (二分)
皁莢 (一份,去除外皮和籽,烤炙)
款冬花 (三分)
麻黃 (四分,去除節點)
上十二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夜臥吞一丸,日二。不知,加之。療二十年咳,不過二十丸便愈。御藥也,秘在石室不傳。忌豬、羊肉、餳、生菜、冷水。(一方有桂心三分,無麻黃,《千金》同,出第十九卷中)
白話文:
將上面十二種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晚上睡覺前服用一丸,白天服用二丸。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增加劑量。治療長達二十年的咳嗽,通常服用不到二十丸就能痊癒。這是宮廷祕方,藏於石室中不外傳。服用期間忌食豬肉、羊肉、麥芽、生菜和冷水。(另一種配方中含桂心三分,不含麻黃,與《千金方》記載一致,出自第十九卷中)
3. 久咳嗽上氣方三首
《肘後》療久咳上氣,十年二十年諸藥療不瘥者方。
豬胰(三具),干棗(一百顆)
上二味,以酒三升,漬數日。服二三合,至四五服,愈,服盡此則瘥。(《千金》同,出第三卷中)
《深師》療久上氣咳。麻黃散方。(司馬太傳咳,常將此服愈)
白話文:
《肘後》治療久咳上氣,十年二十年各種藥物治療無效者的方子:
豬胰(三副),干棗(一百顆)
將以上兩種藥材,用酒三升浸泡數日。每次服用二三合,服藥四五次即可痊癒,服用完畢即可徹底康復。(《千金方》中也有記載,出自第三卷)
《深師》治療久咳上氣:
麻黃散方。(司馬太傳咳嗽,常服用此方而痊癒)
麻黃(一斤去節),杏仁(一百枚),甘草(二兩炙),桂心(一兩)
白話文:
麻黃:一斤,去除節疤 杏仁:一百顆 甘草:二兩,炙過 桂心:一兩
上四味,搗篩,別搗杏仁如脂,納諸末,合令調。臨氣上發時,服方寸匕,氣下止。食頃氣不下,更服一匕,可至三匕,氣發便服即止。忌海藻、菘菜、生蔥。(《千金》、《古今錄驗》同)
又療久上氣咳,亦療傷寒後咳嗽方。
甘草(二兩炙),大棗(二十枚)
白話文:
將上面四種藥材搗碎過篩,杏仁另外搗成膏狀,加入其他藥粉中,充分混合。出現氣脹腹痛症狀時,服用一湯匙方寸匕的藥粉,症狀會緩解。如果過了一會兒症狀還未緩解,可以再服用一湯匙,最多三次。症狀出現後就服用藥粉,就能止痛。忌食海藻、白菜和生蔥。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再服,數用驗。忌海藻、菘菜等。(《古今錄驗》名溫脾湯,並出第八卷中)
白話文:
以上兩味藥材,用七升水煎煮成兩升藥液,分兩次服用。連續服用可見效。忌食海藻、大白菜等。(《古今錄驗》中稱之為溫脾湯,詳見第八卷)
4. 咳逆上氣方五首
《病源》肺虛感微寒而成咳,咳而氣還聚於肺,肺則脹,是為咳逆也。邪氣與正氣相搏,正氣不得宣通,但逆上喉咽之間,邪伏則氣靜,邪動則氣奔上,煩悶欲絕,故謂之咳逆上氣。(出第十四卷中)
白話文:
肺氣虛弱受到輕微寒氣侵襲而咳嗽,咳嗽後氣息還留在肺中,導致肺部脹滿,這就是咳逆。邪氣與正氣交戰,正氣無法順暢運行,只能逆上咽喉之間;邪氣沉伏時,氣息平穩;邪氣活動時,氣息就會奔湧而上,讓人煩悶異常,於是稱為咳逆上氣。
《深師》療咳逆上氣,支滿息欲絕,氣結於胸中,心煩躁不安。一合湯方。
白話文:
《深師》治療咳嗽上氣,胸部脹滿,呼吸困難,氣息幾乎斷絕,氣滯在胸中,心煩意亂。一帖藥方:
芫花(二分熬),桂心,乾薑(各五分),甘草(炙),細辛(各四分),蕘花(二分)
白話文:
- 芫花:2 分,煎熬
- 桂心:5 分
- 乾薑:5 分
- 甘草(炙):4 分
- 細辛:4 分
- 蕘花:2 分
上六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先食服一合,日三夜一。又云,合湯亦得,分六七服,一日盡便愈。一方有菖蒲四分,無蕘花。忌海藻、菘菜、生蔥、生菜等。
白話文:
取上六味藥材,切碎,加水三升,煮沸後取汁一升。先服一湯匙,每天早晚各服一次。另說,也可以把湯汁分成六至七份,一天內服完就能痊癒。另一種方劑中含有四分之一兩的菖蒲,但不含蕘花。服藥期間忌食海藻、大白菜、生蔥、生菜等。
又療咳逆上氣,腹中有堅痞,往來寒熱,令人羸瘦,不能飲食,或時下痢,此腹中如絞,在臍上下關,疝氣上腸使然,為病有氣湧逆。蜀椒散方。
白話文:
用於治療咳嗽反胃、肚子裡有硬塊、寒熱交替、導致人消瘦、飲食不振,有時會腹瀉。症狀表現為肚子裡像絞著一樣疼,疼痛的位置在上下關(也就是肚臍上下),是由疝氣上腸引發的,這種病的症狀是會出現氣往上湧反胃。以下提供「蜀椒散」的藥方:
蜀椒(五合去目並閉口者,汗),桂心,甘草(各一兩炙),通草,半夏(洗各三兩)
白話文:
蜀椒(五錢,去了刺、封口),桂心、甘草(各一兩,炙用),通草、半夏(各三兩,洗淨)
上五味,搗篩。飲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並出第十八卷中)
《古今錄驗》麥門冬丸,主氣逆上氣方。
白話文:
把五種味道的藥材搗碎篩出細粉。每天服三次,每次一茶匙,晚上服一次。忌食海藻、白菜、羊肉、麵條和生蔥。(出自《景嶽全書》)
乾薑(六分),麥門冬(十分去心),昆布(洗),海藻(洗各六分),細辛,海蛤,蜀椒(熬),桂心(各四分)
白話文:
乾薑(3.6克),麥門冬(6克,去除中央的心),昆布(清洗後),海藻(清洗後,各3.6克),細辛,海蛤,四川花椒(煮熟),桂心(各2.4克)
上八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以飲服十丸,漸加至二十丸,日三。有人患風虛得冷,輒胸中上氣,喉中常如吹管聲,咳嗽唾清沫,將此丸服,得瘥。若散服,方寸匕,日三。忌生蔥、生菜。(經心錄》同)
又鯉魚湯,療咳逆上氣,喉中不利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八味藥材搗碎過篩,加入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用飲品服用十丸,逐漸增加至二十丸,每日三次。有人因風虛受寒,常常胸中上氣,喉嚨經常發出吹管般的聲音,咳嗽吐出清沫,服用此丸劑後得以痊癒。如果以散劑服用,每日三次,用量為一小勺。忌食生蔥、生菜。(《經心錄》中記載相同)
生鯉魚(一尾),熟艾(二升),白蜜(一升),紫菀,牡蠣(各四兩熬),款冬花(一升),杏仁(二十枚),豉(半升),射干(二兩),細辛(三兩),飴(八兩),菖蒲(二兩)
白話文:
活鯉魚(一條) 艾草(兩升,炒熟) 白蜜(一升) 紫菀花(四兩) 牡蠣(四兩,熬製過) 款冬花(一升) 杏仁(二十粒) 豉(半升) 射干(兩兩) 細辛(三兩) 麥芽糖(八兩) 菖蒲(兩兩)
上十二味,㕮咀,藥和,納魚腹中,置銅器中,蒸之五斗米飯下,藥成。服一升,日三夜一。忌生菜、羊肉、餳等。
又杏仁煎,療咳逆上氣方。
白話文:
以上十二種材料,切成小塊,混合均勻,放入魚肚子裡,再放入銅器中,用五斗米飯蒸熟,藥就製成了。
服用方法:每次一升,一天三次,晚上服用一次。
服藥期間忌食生蔬菜、羊肉、糯米等。
杏仁(一升),石斛,乾薑(各四兩),桂心,甘草(炙),麻黃(去節各五兩),五味子,款冬花,紫菀(各三兩)
白話文:
杏仁(500 克),石斛、生薑(各 200 克),桂皮、炙甘草(各 250 克),麻黃(去節各 250 克),五味子、款冬花、紫菀(各 150 克)
上九味,搗八味下篩,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取八升,去滓,納藥末,膠飴半斤,蜜一升,攪令相得。未食服如棗大一枚,日三。忌生蔥、海藻、菘菜等。(並出第二十九卷中)
白話文:
準備九種藥材,搗碎八種藥材,過濾成粉末。
取一斗水,先煮麻黃八升,去渣,加入藥末粉末。
再加半斤膠飴和一升蜂蜜,攪拌均勻。
空腹服藥,每次一粒棗子大小,一天三次。
忌口生蔥、海藻、菘菜等。(見於第二十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