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五 (15)
卷第五 (15)
1. 灸瘧法一十三首
千金療瘧灸法。
灸上星及大椎。(大椎穴在背後第一椎上節陷中是也)至發時令滿一百壯,艾炷如黍粒,俗人不解取穴,務大炷。
又法
覺小異,則灸百會七壯,若後更發,又灸七壯,極難愈者,不過三灸。
又法
以足踏地,以綖圍足一匝中,折後大椎向百會,灸綖頭三七壯,炷如小豆許大。
又法
灸風池二穴各三壯。
又法
從手發者灸三間,(穴在虎口第二指節根下一寸)三年痎瘧,欲發慘慘則下火。
又法
從頭項發者,未發前預灸項大椎尖頭,漸灸過時止。
又法
從腰發者,灸腎俞百壯。(穴在第十四椎下兩旁各一寸半是)
又療一切瘧,無問遠近法。
正仰臥,以綖量兩乳間中,屈從乳向下灸,度頭隨年壯,男左女右灸。
又療五臟瘧,及一切諸瘧法。
灸尺澤七壯。(穴在肘中約紋動脈是也)
又療痎瘧法。
上星主之。(穴在鼻中央直入髮際一寸陷容豆是也)灸七壯。
又療瘧日西而發者法。
臨泣主之。(穴在目眥上入髮際五分陷者中是也)灸七壯。
又療瘧多汗腰痛不能俯仰,目如脫,項如拔者法。
崑崙主之,(穴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中是也)灸三壯。
又療瘧實則腰背痛,虛則鼻衄法。
飛揚主之,(穴在外踝上七寸)灸七壯。(並出第十卷中)
白話文:
治療瘧疾的艾灸方法。
用艾灸上星穴和大椎穴。(大椎穴在背後第一節椎骨下方的凹陷處)在發病時,灸滿一百壯,艾炷像黍米粒那麼大,一般人不懂得取穴,就用大的艾炷。
另一種方法:
如果感覺稍微不對勁,就灸百會穴七壯,如果之後又發病,再灸七壯,極難治癒的,最多灸三次就好了。
另一種方法:
腳踩在地上,用線圍繞腳一圈的中點,折疊後從大椎穴對向百會穴,灸線頭處二十一壯,艾炷像小豆那麼大。
另一種方法:
灸風池穴兩穴,每穴各灸三壯。
另一種方法:
如果從手發病的,就灸三間穴(穴位在虎口第二指節根部下一寸的地方),患了多年瘧疾,快要發病時感覺發冷就下火艾灸。
另一種方法:
如果從頭頸發病的,在發病前預先灸頸部的大椎穴尖端,逐漸灸到過時為止。
另一種方法:
如果從腰部發病的,灸腎俞穴一百壯(穴位在第十四椎骨下方兩旁各一寸半的地方)。
另一種治療各種瘧疾,不論遠近的方法:
身體正面向上仰臥,用線量兩乳頭中間的距離,線從乳頭向下彎曲,測量頭的長度,按照年齡灸,男子灸左邊,女子灸右邊。
另一種治療五臟瘧疾和各種瘧疾的方法:
灸尺澤穴七壯(穴位在肘彎處,約在動脈跳動的地方)。
另一種治療間日瘧的方法:
灸上星穴(穴位在鼻子的正中直上,進入髮際一寸的凹陷處)七壯。
另一種治療瘧疾在傍晚發作的方法:
灸臨泣穴(穴位在眼角上方進入髮際五分的凹陷處)七壯。
另一種治療瘧疾多汗、腰痛不能彎腰或抬頭、眼睛好像要掉出來、脖子好像要斷掉的方法:
灸崑崙穴(穴位在腳踝外側後方跟骨上方的凹陷處)三壯。
另一種治療瘧疾,實證會腰背痛,虛證會流鼻血的方法:
灸飛揚穴(穴位在腳踝外側上方七寸處)七壯。 (以上內容也出自第十卷中)
2. 禳瘧法六首
千金療瘧法。
未發前,抱大雄雞一隻著懷中,時時驚動,令雞懷中作大聲無不瘥。(肘後同出第十卷中)
崔氏書瘧法。
平旦日未出時,閉氣書之,先書額上則戴九天,次書兩手心作把九江,又書背上,從右脾骨下向左,分作兩行書之,一如後法,南山有一木,木下不流水,水中有一魚,三頭九尾,不食五穀,唯啖瘧鬼,急急如律令,又書兩腳心下作履九江。
上以前法既不損人,又無不瘥者,其有一度書不甚差,可更書之,書符必不得脫錯,亦不可重點書不成也,又勿食五辛。(書瘧法路州滿上人傳云妙不可道以下二法余用俱效)
又法
令所患人未發前,正南北眠,頭向南,五心並額及舌上七處,閉氣書鬼字,則瘥,隨意任東西。(肘後同)
又法
總書八行,其下七行,一準前行,通而為八,山題子,山題子,山題子,山題子,准前計更有七行,通前為八行,此符厭瘧鬼,一去千里外,急急如律令,某年某月某州某縣某鄉某里姓名牒,姓名則所患人也,上以手把符勿開,男左女右,待過時久,然後任開,其符仍以火燒卻。
咒瘧法。
候病者發日,日未出時,自執一石於水濱,一氣咒云,𪚻𪚻團團,行路非難,捉取瘧鬼,送與河官,急急如律令,即投石沉於水中,勿反顧而去。(並出第四卷中)
元希聲侍郎集驗書瘧法。
額上書兩金字重,胸前書兩火字並,背上書兩水字並,兩手書木字單,兩足下各書土字,齊下作四口字重,右含水閉氣用朱書,未發前書之有驗。
白話文:
治療瘧疾的方法:
方法一
在瘧疾發作前,抱著一隻大公雞在懷裡,時不時地驚動牠,讓牠在懷裡大聲啼叫,這樣做沒有不好的效果。
方法二
在早上太陽還沒出來的時候,屏住呼吸書寫符咒。先在額頭上寫「戴九天」,接著在兩個手心上寫「把九江」,然後在背上,從右邊的脾骨下方往左邊,分成兩行書寫:「南山有一棵樹,樹下沒有流水,水中有條魚,三個頭九條尾巴,不吃五穀,只吃瘧鬼,快快如律令」。最後在兩個腳心上寫「履九江」。
以上的方法既不會傷害人,也沒有治不好的,如果一次書寫效果不佳,可以再寫一次。書寫符咒時必須正確無誤,也不可以重複塗抹,寫成一團。另外,書寫符咒期間不要吃蔥蒜等辛辣食物。
方法三
讓患瘧疾的人在發病前,身體南北向躺著,頭朝南。在頭頂、兩手心、兩腳心和舌頭上這七個地方,屏住呼吸寫「鬼」字,這樣瘧疾就會好,躺著的方向可以隨意。
方法四
總共寫八行字。下面七行,每一行的內容都跟第一行一樣,整體組成八行。內容是:「山題子,山題子,山題子,山題子,」然後重複寫七行,加起來是八行,這個符咒可以鎮壓瘧鬼,讓它逃到千里之外,快快如律令。再寫上:「某年某月某州某縣某鄉某里,姓名(患者姓名)」,然後用手拿著符咒不要打開,如果是男性就用左手拿,女性用右手拿,等過了一段時間再打開,符咒最後要用火燒掉。
方法五:咒語治療瘧疾
在病人發病的那天,太陽還沒出來的時候,自己拿著一塊石頭在水邊,一口氣念咒語:「𪚻𪚻團團,走路不難,捉住瘧鬼,送給河官,快快如律令。」然後把石頭丟進水裡,不要回頭就走。
方法六:元希聲侍郎驗證有效的符咒治療瘧疾法
在額頭上寫兩個「金」字重疊,胸前寫兩個「火」字並排,背後寫兩個「水」字並排,兩隻手上寫單個的「木」字,兩隻腳下各寫一個「土」字,然後在腳下橫著寫四個「口」字重疊。書寫時口中含水並閉氣,用朱砂寫在皮膚上,在瘧疾發作前書寫,就會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