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十 (9)
卷第十 (9)
1. 因食飲水上氣方四首
《古今錄驗》宮泰說,李將軍兒得病,喘息甚難,並數上氣呼吸,療之不瘥,遂亡。本由食餅後乃飲水得之,服五味湯不瘥,此輩皆死。是後乃有婢得之,行極而渴飲水多,此為所發起同,與五味湯亦不瘥,然後小瘥,泰因此與三物備急藥半錢,吐下得瘥。由此思惟病之所由,以冷水入肺及入腸,寒熱不消化,結聚逼迫於胃口,故令其呼吸乏,氣息不得下過,謂喘而上氣息數也,宜吐下之亦可,與三物瓜蒂散吐之。
白話文:
《古今錄驗》記載,宮泰說,李將軍的兒子得了病,呼吸困難,而且氣喘急促,醫治不好,最後去世了。最初是因為吃了餅之後喝了水而得病,服用五味湯也不見好轉,這樣的人全都死了。後來有一個婢女也得了這個病,走得很遠之後口渴,喝了很多水,這和之前的發病原因相同,服用五味湯也無效,後來才逐漸好轉。宮泰由此推定,這種疾病的根源是冷水進入肺部和腸道,寒熱不通,在胃部聚集壓迫,所以導致呼吸困難,氣息上逆,也就是喘息和氣喘急促。因此,用催吐下瀉的方法治療可以奏效,可用三物瓜蒂散催吐。
三味備急散,本療卒死,感忤,宮泰以療人卒上氣,呼吸氣不得下,喘逆瘥後,已為常用方。
白話文:
三味備急散,原是治療臨終、受驚嚇、宮廷急症的藥方。宮廷太醫用它來治療突然上氣、呼吸困難、喘不過氣的人。在治癒後,它逐漸成為常用藥方。
巴豆,乾薑,大黃
白話文:
- 巴豆:劇烈瀉下的中藥,有毒,用量需謹慎。
- 乾薑:溫熱健胃的藥物,可緩解胃寒嘔吐、腹瀉。
- 大黃:瀉下的中藥,性味苦寒,可清熱解毒、瀉下積滯。
上藥等分,巴豆小熬,去心、皮,合搗下篩。服半錢匕,得吐下則愈。忌野豬肉、蘆筍。(《範汪》同)
白話文:
把上等藥材等量混合,把巴豆熬到很爛,去掉種子和表皮,一起搗碎過篩。服用半錢的藥量,吐瀉後即可痊癒。忌食野豬肉和蘆筍。(同《範汪》)
又三味吐散,宮泰以療上氣呼吸喘逆方。
瓜蒂(三分),杜蘅(三分),人參(一分)
上藥搗篩為散。以溫湯服一錢匕,老小半之。(《範汪》同,並出第十九卷中)
《肘後》療大走、馬奔走喘乏,便飲冷水、冷飲,因得上氣發熱方。
竹葉(三斤),橘皮(三兩切)
白話文:
《三味吐散》是宮泰用来治疗上气、呼吸急促逆喘的方子。瓜蒂、杜蘅各取三分,人参取一分,将药材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用温水送服一钱匕,老弱者减半服用。《肘後》记载了一个治疗大走、马奔走后喘乏,又喝了冷水、冷饮导致上气发热的方子。方剂包括竹叶三斤,橘皮三两切片。
上二味,以水一斗半,煮取三升,去滓,分為三服,三日服一劑,良。《集驗》用竹葉三兩。(文仲、《備急》、《範汪》等同)
白話文:
取上兩種藥材(防風和麻黃),加入一斗半的水,煮成三升,濾去渣滓。分成三劑,每三天服用一劑。效果很好。《集驗方》中加入三兩竹葉。(文仲、備急千金要方、範汪等方子相同)
又方
葶藶子(一兩熬,搗),干棗(四十顆)
上二味,以水三升,先煮棗,取一升,納葶藶子,煎取五合。大人分一二服,小兒分三四服。(並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另一個方法是:取葶藶子一兩炒過後研磨,乾棗四十顆。
將這兩種藥材用三升水先煮棗,煮至剩下一升水時,加入葶藶子,再煎煮至剩下五合的量。成人可以分成一到兩次服用,兒童則分成三到四次服用。(此方法出自第一卷中)
2. 卒短氣方四首
《肘後》卒短氣方。
搗韭取汁,服一升,立愈。(文仲、《備急》、《千金》同,出第一卷中)
《千金》療卒短氣方。
枸杞葉(二兩),生薑(二兩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又方
生薑(五兩切),小麥(一升)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又方
紫蘇莖葉(切一升),大棗(二七枚)
白話文:
《肘後》治療突然呼吸短促的藥方:
搗碎韭菜,取汁服用一升,馬上就能痊癒。(文仲、《備急》、《千金》三本書中記載相同,出自第一卷)
《千金》治療突然呼吸短促的藥方:
枸杞葉(兩錢),生薑(兩錢,切片)
以上兩味藥材,用三升水煮,煮到剩下約一升,立即服用。
另一種藥方:
生薑(五錢,切片),小麥(一升)
以上兩味藥材,用七升水煮,煮到剩下約一升,立即服用。
再一種藥方:
紫蘇莖葉(切成一升),大棗(二十七枚)
上二味,以酒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水亦得。又方加橘皮半兩。(並出第十七卷中)
白話文:
上述兩種藥材,用三升酒煮沸,取一升半的藥液,分兩次服用。也可以用水煮沸。另外一個方子中加入半兩橘皮。(所有藥方都出自第十七卷)
3. 上氣及氣逆急牽繩不得臥方八首
《廣濟》療肺氣,痰上氣急及咳方。
白話文:
《廣濟》治療肺部問題,包括痰多、呼吸急促以及咳嗽的處方。
柴胡(五兩),五味子,橘皮,紫菀,貝母,杏仁(各三兩),麻黃(四兩去節),甘草(炙)黃芩(各二兩)
白話文:
柴胡(250公克) 五味子(150公克) 橘皮(150公克) 紫菀(150公克) 貝母(150公克) 杏仁(150公克) 麻黃(200公克,去除節) 甘草(烘烤過,100公克) 黃芩(100公克)
上九味,細切,搗令極碎。每服取麥門冬一兩去心、生薑半兩切、竹葉一兩半,以水二升五合,先煮麥門冬、生薑、竹葉,有一升五合,納散二兩,煎取一升二合,絞去滓,分二服,平旦空肚服之,一服日晚食消後服之,每日作一劑。忌油、面、豬、犬肉、小豆、黏滑、酸、咸、海藻、菘菜。(出第三卷中)
白話文:
將這九種藥材切碎,搗成細粉。每次服用時,取麥門冬一兩去心、生薑半兩切成片、竹葉一兩半。先用二升五合水煮麥門冬、生薑和竹葉,煮至剩下一升五合時,加入細粉兩兩,繼續煎煮至剩下一升二合。過濾掉渣滓,分成兩份服用。一份於清晨空腹時服用,另一份於晚飯後食物消化後服用。每天製作一劑服用。
服用期間忌食油、麵食、豬肉、狗肉、小豆、黏滑食物、酸味食物、鹹味食物、海藻和菘菜。
《肘後》療咳上氣喘息,便欲絕方。
末人參,服之方寸匕,日五六。(出第一卷中)
《深師》療上氣及諸逆氣。神驗白前湯方。
白話文:
《肘後方》治療咳嗽、呼吸急促快要喘不過氣的處方是:將人參磨成粉,每天服用量約方寸匕大小五到六次。(出自第一卷)
《深師方》治療呼吸困難及各種氣逆的處方為「神驗白前湯」。
白前(五兩),紫菀,杏仁,厚朴(炙各三兩),半夏(洗),麻黃(去節各四兩),生薑(一斤一方用八兩),人參,桂心(各二兩),甘草(一兩炙),大棗(十四枚)
白話文:
白前(250克),紫菀,杏仁,厚朴(各150克,均經炙烤),半夏(洗淨),麻黃(去除根節各200克),生薑(500克,每副藥方用400克),人參,桂心(各100克),甘草(50克,經炙烤),大棗(14枚)
上十一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良。忌海藻、菘菜、羊肉、生蔥、餳。
白話文:
以上十一種藥材切片,加入八碗水,煮到剩兩碗半的湯藥量,分成三次服用,效果很好。服用期間禁止食用海帶、大白菜、羊肉、生蔥、酸梅。
又療肺氣不足,咳嗽上氣,牽繩而坐,吐沫唾血,不能食飲,補肺溢湯方。
白話文:
對於肺氣不足、咳嗽氣喘、呼吸困難、咳出帶血的痰液、無法進食或飲水的症狀,可以使用補肺溢湯方來治療。
蘇子(一升),桑白皮(五兩),半夏(六兩洗),紫菀,人參,甘草(炙),麻黃(去節),五味子,乾薑,杏仁(去尖、皮、兩仁者各一兩),細辛(一兩半),桂心(三兩),款冬花(一兩),射干(一兩)
白話文:
蘇子(600克),桑白皮(250克),半夏(360克,洗淨),紫菀,人參,甘草(炙制),麻黃(除去節),五味子,乾薑,杏仁(去尖、去皮,每種各60克),細辛(90克),桂心(180克),款冬花(60克),射干(60克)
上十四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五服,日三夜再。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生菜。(《千金》同)
又療諸咳病,上氣胸滿,晝夜不得臥,困篤。鍾乳丸方。
白話文:
以上十四味藥材,切片後,用一斗二升水煎煮,取三升藥液,分為五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兩次。服用期間忌口:海藻、菘菜、羊肉、生薑、生蔥、生菜。(《千金方》同)
鍾乳(八分),乾薑(六分),款冬花,細辛,桑白皮,半夏(洗各四分),貝母,附子(炮各五分),蜀椒(三分汗),芎藭(四分),紫菀(八分),杏仁(三分)
白話文:
石鐘乳(8 克),乾薑(6 克),款冬花,細辛,桑白皮,半夏(各 4 克,洗淨),貝母,炮附子(各 5 克),蜀椒(3 克,炒過),川芎(4 克),紫菀(8 克),杏仁(3 克)
上十二味,搗篩,蜜和。服如大豆二丸,日三。忌冷食、豬、羊肉、餳、生菜。(並出第十八卷中)
《千金》療上氣不得臥,神秘方。
橘皮,生薑,紫蘇,人參,五味子(各三兩)
白話文:
取以上十二種藥材,研磨後過篩,用蜂蜜調和。每次服用像兩粒大豆大小的藥丸,每日三次。忌食冰冷食物、豬肉、羊肉、麥芽糖及生冷蔬菜。
《千金方》治療呼吸困難、無法平躺的處方如下:
使用橘皮、生薑、紫蘇、人參、五味子(各三兩)。
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有桔梗,無五味子,出第十七卷中)
《古今錄驗》療積病後暴上氣困篤。投杯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五種藥材切片,加七碗水煮沸,煮到剩三碗藥汁,分成三份服下。(另一個方子中有桔梗,但沒有五味子,記載在第十七卷中)
石膏(四兩碎),甘草(二兩炙),五味子(三兩),大棗(二十枚),人參,桂心,半夏(洗),杏仁(各二兩),麻黃(三兩去節),生薑(四兩)
白話文:
石膏(200克,搗碎),甘草(100克,炙烤過),五味子(150克),紅棗(20顆),人參、桂心,半夏(清洗過),杏仁(各100克),麻黃(150克,去除節),生薑(200克)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一服六合,日三夜一。忌羊肉、餳、海藻、菘菜、生蔥等。
又療上氣,呼吸牽繩,肩息欲死。覆杯湯方。
麻黃(四兩去節),甘草(炙),乾薑,桂心,貝母(各二兩)
白話文:
將十味藥材切碎,用一斗水煮至三升,每次服用六合,一天服用三次,晚上服用一次。忌食羊肉、麥芽糖、海藻、白菜、生蔥等。
此方還可以治療上氣,呼吸急促,肩膀發熱,呼吸困難,感覺快要死去的症狀。
藥方如下:麻黃(去節,四兩),甘草(炙),乾薑,桂心,貝母(各二兩)。
上五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則愈。有人先有風患,兼有石熱,取冷當風,飲酒房室體虛,末春因天行病,至夏中瘥,尚虛,有風熱未除,兼藥石勢過,傷於胃氣,因腹脹堅如石,氣息不利,因自下,後變四肢腫,遊走無定,小便不通,積服利藥,忽吐逆不下食,變噦至掣動百脈,狀如噓唏,積日乃變上氣,服此方加杏仁二兩,與兩劑,上氣得止。忌海藻、生菜、菘菜。
(《範汪》、《經心錄》同,出第十九卷中)
白話文:
把上述五味藥材切碎,加入八升水,煮成二升藥湯,分兩次服用,就能痊癒。有的人原本就有風疾,同時又患有熱結石,由於貪涼受風、飲酒過度、房事頻繁導致身體虛弱,在暮春時節因為流行病而染病,到了仲夏才康復,但仍體虛,風熱之邪未除,加上服用了過猛的藥石,傷及胃氣,導致腹部脹滿堅硬如石,呼吸困難,後來出現腹瀉,接著四肢浮腫,腫脹部位不定,小便不通,長期服用利尿藥物,突然出現嘔吐、腹脹、食慾不振,變為呃逆,甚至抽搐百脈,狀如氣喘,幾天後變為氣往上衝,用此方加二兩杏仁,連續服用兩劑,氣往上衝的症狀得以緩解。忌諱食用海藻、生菜、菘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