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 (8)

1. 上氣咳身面腫滿方四首

崔氏療肺熱而咳,上氣喘急,不得坐臥,身面腫,不下食,消腫下氣止咳,立驗方。

白話文:

崔氏治療肺部熱盛導致的咳嗽,以及上氣喘急、無法安坐或躺臥,身體和臉部浮腫,食物難以下咽。這處方能消除浮腫、緩解喘急、停止咳嗽,立刻見效。

葶藶子(二十分熬),貝母(六分),杏仁(十二分炮),紫菀(六分),茯苓,五味子(各六分),人參,桑白皮(各八兩)

白話文:

葶藶子(20 分鐘熬煮),貝母(6 分),杏仁(12 分,炮製過),紫菀(6 分),茯苓,五味子(各 6 分),人參,桑白皮(各 8 兩)

上八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一服十丸,日二服,甚者夜一服,漸漸加至二三十丸,煮棗汁送之。若腥氣盛者,宜服此藥。若小便不利者,宜服後方。忌酢物。

白話文:

將上方八味藥材搗碎並過篩,加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每日服用兩次,病情嚴重時晚上再服用一次,逐漸增加藥丸數量至二三十丸,用熬煮好的大棗汁送服。如果腥味較重,適合服用此藥方。如果小便不順,適合服用後面的藥方。忌食醋類食物。

又方

葶藶子(二十分熬),杏仁(十二分),茯苓(六分),牽牛子(八分熬)

上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梧子許。每服八丸,日再夜一,漸漸加至二十丸,煮棗汁送之。大忌醋物。

又療上氣咳嗽,長引氣不得臥,或水腫,或遍體氣腫,或單面腫,或足腫,並主之方。

葶藶子(三升微熬)

白話文:

另外一個方法:用葶藶子(二十份熬煮)、杏仁(十二份)、茯苓(六份)、牽牛子(八份熬煮)這四味藥,搗碎過篩,用蜂蜜調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八丸,每天兩次,晚上一次,逐漸增加到每次二十丸,用煮熟的棗汁送服。忌食醋類食物。

這個方子還可以治療上氣咳嗽、長期喘氣不能平躺、水腫、全身浮腫、單邊臉腫、腳腫等症狀。

另外,用葶藶子(三升微熬)也能治療這些病症。

上一味,搗篩為散,以清酒五升漬之,春夏三日,秋冬七日。初服如胡桃許大,日三夜一,冬日二夜二,量其氣力,取微利為度。如患急困者,不得待日滿,亦可以綿細絞即服。其葶藶單莖向上,葉端兩角,角粗且短。又有一種苟芥草,葉近根下作歧,生角細長,採時必須分別。

白話文:

前面一種藥材(葶藶),搗碎過篩成粉末,用五升清酒浸泡,春天和夏天浸泡三天,秋天和冬天浸泡七天。一開始服用時,每次的量像一顆胡桃那麼大,每天服用三次,晚上服用一次;冬天晚上服用兩次。根據自己的體力,服用到稍微有點腹瀉為度。如果病情比較急迫的,不能等到浸泡時間滿了,也可以用細布絞汁後立即服用。葶藶的莖是單根朝上生長的,葉子的頂端呈兩個角,角粗而短。還有一種名叫「苟芥草」的藥材,葉子靠近根部的地方分岔,生長的角又細又長,採集時必須區分清楚。

前件六種病狀,發動各不同,始終至困,並歸於水,但人腹內有塊,及兩邊皆有者,或當心有塊稍肚大者,並是水病。即此藥必須得好新熟無灰酒,清者始可用,經日多者,惡不堪用。前件病皆是熱,服藥唯須慎酒、面、生冷、雞、豬、魚、肉。大困及不得臥,入口則定,老少任意量力,必須好差平復,始可停藥,此方神驗。

白話文:

前面提到的六種病狀,發作時各有不同,但總是纏綿不癒,最終都歸因於水濕。如果有人腹部有硬塊,或者兩側也有硬塊,或者心窩處有硬塊,肚子稍大,這些都是水腫病。這種藥一定要用上好的新老陳酒,清酒纔可以服用。存放多天的酒不能用。前面提到的這些病都是熱證,服藥時需要注意忌口酒、麵食、生冷食物、雞肉、豬肉、魚肉。如果患者病情嚴重或失眠,服藥後就能安定下來,無論老少,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服用,直到病情好轉,藥物才能停用。這個方劑治療水腫病非常有效。

服藥如傷多悶亂者,作土漿飲即定。(並出第六卷中)

《必效》療上氣咳嗽,腹滿體腫方。

取楸葉(三升)

上一味,煮三十沸,去滓,煎堪作丸如小棗子。以竹筒納下部,立愈。(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服用藥物後如果感到胸悶煩亂,可以飲用一些泥漿水就會安定下來。

《必效》中治療喘息咳嗽、腹部脹滿和身體浮腫的處方。

取楸樹葉(三升)

將這一味藥材煮沸三十次後,去掉渣滓,濃縮煎製成大小像小棗的丸藥。使用竹筒將藥丸放入下部,立刻就能痊癒。

2. 上氣喉中水雞鳴方一十二首

《深師》療久逆上氣胸滿,喉中如水雞鳴。投杯湯方。

白話文:

根據《深師》記載,治療長時間的氣逆、胸部脹滿,以及喉嚨中發出像水雞啼叫般的聲音,可以使用「投杯湯」這張處方。

小麥(一升),麻黃(四兩去節),厚朴(五兩),石膏(如雞子),杏仁(五合)

白話文:

小麥1升 麻黃4兩(去掉節) 厚朴5兩 石膏如雞蛋大小 杏仁5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小麥熟,去麥納藥,煮取三升,分三服。咳嗽甚者,加五味子、半夏洗各半升,乾薑三累經用甚良。

又療上氣,脈浮咳逆,咽喉中水雞鳴,喘息不通,呼吸欲死。麻黃方。

白話文:

將上列五種藥材放入一斗水中煮沸,煮到小麥煮熟後,取出小麥,保留藥液,再煮沸至剩三升,分成三次服用。如果咳嗽嚴重,可以添加五味子、半夏,各半升,再加上三兩重的乾薑,效果非常好。

麻黃(八兩去節),射干(二兩),甘草(四兩炙),大棗(三十顆)

白話文:

麻黃(500克,去掉節),射干(125克),炙甘草(250克),大棗(30顆)

上四味,切,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三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已用甚良。忌海藻、菘菜等。

又療咳逆上氣,胸中塞不得息,臥不安席,牽繩而起,咽中如水雞聲。投杯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切好,用一斗水先將麻黃煮沸三次,撇去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下三升藥水,分三次服用,效果很好。服用期間忌食海藻、白菜等寒涼食物。

款冬花(二十分),杏仁(四十顆),甘草(一兩炙),大棗(二十顆),桂心(二兩),麻黃(四兩去節),生薑,半夏(洗各三兩),紫菀,細辛(各一兩)

白話文:

  • 款冬花:20 分
  • 杏仁:40 顆
  • 甘草:1 兩(炙)
  • 大棗:20 顆
  • 桂枝:2 兩
  • 麻黃:4 兩(去節)
  • 生薑:3 兩(洗淨)
  • 半夏:3 兩(洗淨)
  • 紫菀:1 兩
  • 細辛:1 兩

上十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頓服之。一方分再服,臥令汗出,食粥數口,勿飽食,神良。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生菜。

又療咳逆上氣,燥嗽冷嗽,晝夜甚,喉中水雞鳴。鍾乳丸方。

白話文:

上述十味藥材,切碎後,用 8 升水煮,取 2 升藥液。一次性喝完。還有一種方法,可以分成兩次服用。服藥後臥牀發汗,吃幾口粥,不要吃太飽,效果很好。忌諱食用海藻、白菜、羊肉、糯米、生蔥、生菜。

鍾乳,人參,桂心,乾薑(各八分),附子(炮),款冬花,細辛(各六兩),紫菀(十分),杏仁(四分)

白話文:

鍾乳石、人參、肉桂心、乾薑(各 0.8 克) 附子(炮製過的)、款冬花、細辛(各 6 克) 紫菀花(1 克) 杏仁(0.4 克)

上九味,搗篩,蜜和。酒服如小豆二丸,日三。不知,稍稍加之。忌豬肉、冷水、生蔥、生菜等物。

白話文:

取以上九種藥材,搗碎篩選,用蜂蜜調和。用酒送服,每次兩丸,每天三次。如果沒有效果,可以逐漸增加用量。忌食豬肉、冷水、生蔥、生菜等食物。

又療上氣咳嗽,喉中水雞鳴,唾膿血腥臭。麻黃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桂心(一兩),甘草(炙),杏仁(去尖、皮各二兩),生薑(八兩一方用乾薑三兩)

白話文:

治療上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以及喉部出現類似水雞鳴叫的聲音,並伴有痰液混有腥臭和血液的情況。以下是麻黃湯的配方:

  • 麻黃(六兩,去節)
  • 桂枝(一兩)
  • 甘草(炙)
  • 杏仁(去尖、皮,各二兩)
  • 生薑(八兩,若使用乾薑則為三兩)

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半,分五服。已用療咳唾膿血,喉中腥臭,得力後,長將丸服。忌海藻、菘菜、生蔥。

白話文:

將五種藥材切片,用水七升煮成三升半的藥湯,分成五次服用。喝完後用來治療咳嗽痰中帶血、喉嚨腥臭。服用有效後,要長期服用丸劑。服期間忌食海藻、白菜、生蔥等食物。

又療久咳上氣,喉中鳴,晝夜不得臥。貝母散方。

貝母(三兩),麻黃(去節),乾薑(各二兩),桂心,甘草(炙各一兩)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長期咳嗽、呼吸困難,以及白天夜晚都無法安睡的病症。貝母散方的成分如下:

  • 貝母(三兩)
  • 麻黃(去掉節的部分,二兩)
  • 幹薑(二兩)
  • 桂心
  • 甘草(炙過,一兩)

上五味,搗篩。平旦酒服方寸匕,日二。不知,增之至二匕,大劇可至再服,酒隨飲多少。忌海藻、菘菜、生蔥等。

白話文:

將上方的五種藥材搗碎、篩選。清晨以酒送服一湯匙,每天服用兩次。如果沒有效果,逐漸增加到兩湯匙,效果顯著者可以再服用一次,酒的量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而定。服用期間忌食海藻、大白菜、生蔥等。

又療久咳逆上氣,體腫,短氣脹滿,晝夜倚壁不得臥,喉常作水雞鳴。白前湯方。

白話文:

此方治療長期的咳嗽、氣逆向上衝、水腫、氣促、腹脹,患者晝夜倚靠牆壁才能入睡,喉嚨經常發出像水雞鳴叫一般的聲音。

白前湯配方:

白前(二兩),紫菀,半夏(洗各三兩),大戟(切七合)

白話文:

白前(60 克),紫菀,半夏(各洗淨 90 克),大戟(切片 210 克)

上四味,切,先以水一斗,漬之一宿,明旦煮取三升,分三服。忌羊肉、餳。(此方四味,《千金方》見水腫咳上氣中,《千金》、《古今錄驗》同,並出第十八卷中)

白話文:

以上四種藥材,切碎。先用一斗水浸泡一晚,第二天煮沸後取三升藥湯,分三次服用。服藥期間忌食羊肉和餳(一種用大米或其他穀物製成的黏稠食物)。

(此方劑在《千金方》中記載在「水腫咳上氣」的方劑中,在《千金》和《古今錄驗》中都有記載,都在第十八卷中。)

《小品》療咳逆,喉中如水雞聲。貝母湯方。

貝母,甘草(炙各二兩),麻黃(去節),桂心(各四兩),半夏(洗),乾薑(各三兩),杏仁(七十枚)

白話文:

《小品》中治療咳嗽氣逆,喉嚨裡發出像水雞聲音的處方,為貝母湯的配方。

所需藥材包括:貝母、炙甘草各二兩,去掉節的麻黃、桂心各四兩,洗淨的半夏和乾薑各三兩,以及七十枚杏仁。

上七味,切,以水二斗三升,先煮麻黃得十沸,納藥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忌海藻、菘菜、生蔥、羊肉、餳。(《古今錄驗》同)

又療咳而上氣,咽中如水雞聲。射干麻黃湯方。

白話文:

以上七種藥材,切碎後,用七升水先煮沸麻黃十次,再放入藥材煮沸,取得五升藥液,溫熱後服用一升,每天三次。服用期間忌食海藻、大白菜、生蔥、羊肉、糯米。

射干(十二枚),麻黃(去節),生薑(各四兩),紫菀(三兩),款冬花(三兩),細辛(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八枚洗),大棗(七枚)

白話文:

射干(12枚) 麻黃(去掉節) 生薑(各4兩) 紫菀(3兩) 款冬花(3兩) 細辛(3兩) 五味子(半升) 半夏(8枚洗淨) 大棗(7枚)

上九味,切,以東流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羊肉、餳、生菜。(此本仲景《傷寒論》方,《千金》、《古今錄驗》同,並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取當歸、芍藥、川芎、白芷、熟地、黃芩、防風、荊芥、甘草各九錢,切片。

用東流水一斗二升(約2400毫升)煎煮取三升(約600毫升)的藥液。

分三次服用。

服用期間忌食羊肉、酸菜、生菜。

(此方出自仲景《傷寒論》,在《千金》、《古今錄驗》中也有記載,均收錄在第一卷中)

《必效》療病喘息氣急,喉中如水雞聲者,無問年月遠近方。

肥皂莢(兩挺),好酥(一兩)

白話文:

《必效》治療呼吸急促、喘息困難,以及喉嚨中有如水雞般的聲音,不論病情新舊都能適用的方子。

所需藥材為:肥皂莢兩條,優質酥油一兩。

上二味於火上炙,去火高一尺許,以酥細細塗之,數翻覆,令得所,酥盡止,以刀輕刮去黑皮,然後破之,去子、皮、筋脈,搗篩,蜜和為丸。每日食後服一丸如熟豆,日一服訖,取一行微利。如不利時,細細量加,以微利為度,日止一服。忌如藥法。(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將前兩種藥材在火上炙烤,距離火源約一尺左右,用牛油細細塗抹藥材,反覆翻動多次,直到牛油完全滲入藥材,然後用刀輕輕刮掉藥材表面變黑的皮,再將藥材搗碎篩出粉末,加入蜂蜜製成藥丸。每天飯後服一粒,大小和熟豆相當,一天服用一粒,直到出現輕微腹瀉。如果沒有腹瀉,可以逐漸增加劑量,直到出現輕微腹瀉,每天只服用一粒。忌食生冷食物。(出自第一卷)

《古今錄驗》沃雪湯,療上氣不得息臥,喉中如水雞聲,氣欲絕方。

麻黃(四兩去節),細辛(二兩),五味子(半升),桂心,乾薑(各一兩),半夏(八枚洗去滑,一方四兩)

白話文:

《古今錄驗》中的沃雪湯,用於治療呼吸困難、無法平躺,以及喉嚨裡發出像水雞般的聲音,氣息將要斷絕的情況。藥方成分包括:

  • 麻黃(去掉節,用量為四兩)
  • 細辛(二兩)
  • 五味子(半升)
  • 桂心(一兩)
  • 乾薑(一兩)
  • 半夏(洗淨後去除滑液,原方記載為八枚,另有一版本記載為四兩)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絞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投杯則臥,一名投杯麻黃湯,令人汗出不得臥,勿怪。亦可從五合,不知稍增,日再。凡煮麻黃,先煎二沸,去上沫,又納余藥。忌生蔥、生菜、羊肉、餳。(《集驗》、《經心錄》、《範汪》同)

又投杯湯,療久咳嗽上氣,胸中寒冷,不得息食,臥不安席,每牽繩而起,咽中如水雞聲方。

白話文:

上好的六味麻黃湯,切好,用一斗水煮成三升,過濾掉渣滓,趁溫熱時服用一升。喝完後倒杯而臥,又名投杯麻黃湯。喝完後會出汗,難以入眠,不要驚慌。也可以按照五合的比例,不知道就稍微增加藥量,一天服用兩次。煮製麻黃湯時,先煎兩個沸騰,撇去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服用麻黃湯期間忌食生蔥、生菜、羊肉、麵條。

款冬花(四十顆),細辛(一兩),紫菀(三兩),甘草(炙),桂心,麻黃(去節),乾薑(各二兩),五味子(半升),杏仁(四十枚),半夏(半升洗)

白話文:

款冬花(40 顆) 細辛(1 兩) 紫菀(3 兩) 炙甘草(適量) 桂心(適量) 去節麻黃(2 兩) 乾薑(2 兩) 五味子(半升) 杏仁(40 枚) 半夏(半升,洗淨)

上十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再服。臥,汗出即愈。忌海藻、菘菜、生蔥、生菜、羊肉、餳。(並出第九卷中)

白話文:

將上面提到的十種藥材切碎,用八升水煎煮,取其中的兩升藥液分兩次服用。臥牀休息,如果出汗,病情就會康復。忌食海藻、菘菜、生蔥、生菜、羊肉、餳。(這條方劑也見於第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