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 (7)

1. 卒上氣方六首

《深師》療卒上氣,胸心滿塞。半夏蘇子湯方。

半夏(五兩洗),蘇子(一升),生薑(五兩),大棗(四十枚擘),橘皮,桂心(各三兩),甘草(二兩)

白話文:

半夏(五兩,洗淨) 蘇子(一升) 生薑(五兩) 大棗(四十枚,掰開) 橘皮,桂心(各三兩) 甘草(二兩)

上七味,切,水七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氣即下。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

白話文:

上述七種藥材,切片後用約 3.5 公升的水煮沸,熬煮至剩餘約 1.3 公升。分為三次服用,氣就會通暢。服用期間應忌食海藻、大白菜、羊肉、大麥和生蔥。

又療卒急上氣,胸心滿。竹篠下氣湯方。

生甘竹篠(一虎口),石膏(一兩),生薑,橘皮(各三兩),甘草(三兩炙)

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竹篠取四升半,去滓,納諸藥,煮取二升,分二服。此方療忽上氣不止者,服兩三劑瘥。忌海藻、菘菜。(並出第十八卷中)

白話文:

將上方的五種藥材切片,用七升水煮竹籓,取四升半的藥汁,去掉殘渣,放入上述藥材,繼續煮到剩兩升,分兩次服用。這個方子用於治療突然出現氣上衝的症狀,停不下來的,服兩三劑就會痊癒。忌食海藻和菘菜。(出自《醫學入門》第十八卷中部)

《備急》葛氏療卒上氣,鳴息便欲絕方。

桑根白皮(切三升),生薑(切半升),吳茱萸(半升)

白話文:

桑樹根的白色樹皮(切成三升),生薑(切成半升),吳茱萸(半升)

上三味,切,以酒五升,煮三沸,去滓,盡令服之,入口則愈。(《千金》秘方)

又方

麻黃(去節),甘草(炙各二兩)

上二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古今錄驗》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八合。忌海藻、菘菜。瘥後,欲令不發者,更取二味,並熬杏仁五十枚,搗篩,蜜和丸,服四五丸,日三。(文仲、《肘後》、《範汪》同)

白話文:

將上面兩味藥材切碎,用水三升煎煮,取一升半的藥液,分三次服用。根據《古今錄驗》,要用八升水煎煮,取三升八合的藥液。忌食海藻和菘菜。痊癒後,為了防止復發,需要再次取用這兩味藥材,並熬煮五十枚杏仁,搗碎成粉,與蜂蜜混合製成丸藥,每天服用四到五丸,三次。 (文仲,《肘後方》、《範汪方》的記載相同)

又療卒上氣,氣不復,報肩息方。

乾薑(三兩㕮咀)

上一味,以酒一斗漬。服一升,日三服。

又方

麻黃(三兩去節),桂心,甘草(炙各一兩),杏仁(如法制)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此二方名小投杯湯。有氣疾者亦可為散,將服之。冷多,加乾薑三兩;淡唾者,加半夏三兩。忌海藻、菘菜、生蔥。(出第三卷中)

白話文:

以上四種藥材,切碎後,用六升水熬煮,取兩升藥液,分三次服用。這兩個藥方叫做「小投杯湯」。有氣疾的人也可以將藥材磨成粉末,服用時用水沖服。如果體寒較嚴重,可以加入三兩乾薑;如果痰濕較多,可以加入三兩半夏。忌食海藻、大白菜、生蔥。(出自第三卷中)

2. 久上氣方四首

《千金》療積年上氣不瘥,垂死者方。

莨菪子(熬令色變),熟羊肺(薄切,曝乾,為末)

上二味各別搗,等分,以七月七日神酢,拌令相著。夜不食,空肚服二方寸匕,須臾拾針兩食間,以冷漿白粥二口止之,隔日一服,永瘥。三十日內得煮飯汁,作蕪菁羹食之,以外一切禁斷。(文仲、《肘後》同)

白話文:

把前面說的兩種藥物分別搗碎,等量混合。在七月七日,用神酢(一種帶有神效的醋)拌勻。晚上不吃飯,空腹服用兩方寸勺的藥粉。過一會兒,在兩次進針(針灸)的間隙,用冷水漿或白粥喝兩口,讓藥效緩解。隔一天服藥一次,就能痊癒。在服藥的三十天內,可以煮飯汁,拌入蕪菁中食用,但除此之外的食物都要戒口。(取自《文仲方》和《肘後方》)

又療上氣三十年不瘥方

大棗(一百枚去核、皮),豉(一百二十顆),杏仁(一百粒),椒(二百粒汗)

白話文:

紅棗(100顆,去核、去皮) 豆豉(120顆) 杏仁(100粒) 花椒(200粒,炒出汗味)

上四味,先搗杏仁,令極熟後,納棗、椒、豉,更搗作丸,如棗核大。含,稍稍咽之,日三夜一。(並出第十七卷中)

白話文:

上述四種藥材:先將杏仁搗碎,搗得很細之後,加入棗子、花椒、醬油,再次搗碎成丸子,大小像棗核一樣。含在口中,慢慢嚥下去,每天吃三次,晚上吃一次。(此方出自第十七卷)

《近效》療久上氣,氣急臥不得方。

紫蘇葉(二兩),生薑麻黃(去節),杏仁(各三兩),赤茯苓桑根白皮葶藶子(各二兩熬),橘皮(一兩半)

白話文:

紫蘇葉(100 克),生薑,麻黃(去掉節),杏仁(各 150 克),赤茯苓,桑樹白皮,葶藶子(各 100 克),橘皮(75 克)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先煮麻黃去沫,下諸藥和,煮取二升七合,絞去滓,分三服,每服如人行七八里久。溫服之畢,服後丸。

白話文:

將以上八種藥材切片,加入八升水,先將麻黃煮沸並撈掉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煮至剩二升七合,過濾去除藥渣,分為三服,每服間隔如步行七八里路的時間。藥汁溫熱服下,服後服用藥丸。

又丸方

葶藶子(六兩熬令紫色)

上一味,搗如泥,丸如梧子大。每食後以棗飲下十丸,日二服。干棗十顆,擘碎,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用下丸甚效。

白話文:

上一味藥材,搗碎成泥,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飯後用紅棗湯送服十粒,每天服用兩次。取十顆幹棗,搗碎,加一升水煮沸取五合,去除渣滓,用來送服藥丸非常有效。

3. 上氣胸滿方二首

《古今錄驗》胡椒丸,療咳上氣,胸滿,時復嘔沫方。

胡椒蓽茇乾薑(各三兩),白朮(二兩),桂心,高良薑人參款冬花紫菀甘草(炙各二兩)

白話文:

胡椒、獨活、乾薑(各120克),白朮(80克),桂心、良薑、人參、款冬花、紫菀、甘草(炙用,各80克)

上十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一服五丸,日二服。不知,增之,以知為度。忌生冷、醋滑、豬、魚、肉、蒜、桃、李、雀肉、生蔥、海藻菘菜。(出第十九卷中)

白話文:

將以上十味藥材搗碎過濾,加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丸,一天服用兩次。如果病情沒有改善,可以適當增加用量,但要以自身感受為準。忌食生冷、酸溜、豬肉、魚類、肉類、大蒜、桃子、李子、鳥肉、生蔥、海帶、白菜。(出自第十九卷中)

《救急》茯苓人參散,療上氣,胸脅滿悶,益心力,除謬忘,永不霍亂,能飲食。此方功力,諸藥不逮。有人年四十時,因患積痢,羸憊不能起止,形狀如七十老人,服此藥兩劑,平復如舊,久服延年益壽方。

白話文:

《救急方》:茯苓人參散,治療胸悶氣短、胸脅滿悶,增強心力,消除健忘,永遠不會霍亂,還能飲食。這個方劑的療效,其他藥物都比不上。有個人40歲時,得了慢性痢疾,虛弱不堪,無法起身走動,樣子像70歲的老人。他服用了這個藥方兩劑,就恢復了健康,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

茯苓(二斤去黑皮,擘破,如棗大,清水漬經一日一夜,再易水,出於日中,曝乾為末)人參(七兩搗),甘草(一兩炙,切),牛乳(七升),白砂蜜(一升五合)

白話文:

茯苓:

  • 取 2 斤茯苓,去除黑色外皮,將其掰成棗子大小的塊狀。
  • 將其浸泡在清水中過夜,隔天換水。
  • 在日頭下晾曬至完全乾燥後,磨成粉末。

人參:

  • 取 7 兩人參,搗碎。

甘草:

  • 取 1 兩甘草,炙烤後切片。

牛乳:

  • 取 7 升牛乳。

白砂蜜:

  • 取 1 升 5 合白砂蜜。

上五味,以水五升,納甘草,煮取二升,除甘草澄濾,納茯苓,緩火煎,令汁欲盡,次納白蜜、牛乳,次納人參,緩火煎,令汁盡,仍攪藥令調,勿許焦成,日中曝乾,搗篩為散,以紙盛之,溫乳及蜜湯和吃並得。亦不限多少,夏月水和當麨。忌海藻、菘菜、大醋。並是大斗大升大秤兩也,此方極驗,合數劑立效。(出第六卷中)

白話文:

把五種味道的藥材放入五升水中,加入甘草,煮沸後取兩升藥液,去除甘草並過濾,加入茯苓,用小火煎煮,直到湯汁幾乎耗盡。然後加入白蜜和牛奶,再加入人參,小火煎煮,直到湯汁完全耗盡。最後攪拌藥材使其均勻,不要煎焦。將藥材取出曬乾,搗碎並過篩成散劑,用紙包好收存。可以溫熱的牛奶或蜜湯沖服,不限分量。在夏季,可以加水稀釋至米湯的濃度。忌食海藻、白菜和大醋。此方劑使用的是大斗、大升、大秤兩等較大的計量單位,療效十分顯著,連續服用數劑即可見效。(出自六卷本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