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4)

1. 集驗方五首

集驗療傷寒時氣溫疫,頭痛壯熱脈盛,始得一二日者方。

真丹砂(一兩末)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之,取一升頓服之,覆取汗,忌生冷物。(千金同)

又療疫氣傷寒三日以後不解者方。

好豉(一升綿裹),蔥白(切一升)

上二味,童子小便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覆取汗,神效。(千金同)

又療傷寒五六日斑出以後湯方。

豬膽(三合),雞子(一枚),苦酒(三合)

上三物,合和煎,令三沸,強人盡服之,羸人煎六七沸,分為兩服,取汗出為效。(文仲備急千金同)

又療傷寒七八日不解,默默煩悶,腹中有干糞,譫語,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夏(湯洗各八兩),生薑(四兩),知母,芍藥,大黃,葳蕤(各二兩),甘草(炙)一方加枳實(四兩),黃芩(二兩)

白話文:

  • 柴胡(8 兩)
  • 半夏(8 兩,用湯水清洗)
  • 生薑(4 兩)
  • 知母(2 兩)
  • 芍藥(2 兩)
  • 大黃(2 兩)
  • 葳蕤(2 兩)
  • 甘草(炙製,1方加枳實(4 兩),黃芩(2 兩))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範汪加人參三兩餘並同千金用芍藥不用枳實)

白話文:

將上面提到的十種藥材切碎,加入一斗水煎煮,取三升藥液,去除渣滓,趁溫熱時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服藥期間禁止食用海藻、菘菜、羊肉和餳食。(範汪加入了三兩餘的人參,並採用千金方的用法,加入芍藥,不使用枳實。)

又療傷寒熱病十日以上,發汗不解及吐下後諸熱不除及下利不止斑出方。

大青(四兩),甘草(炙二兩),阿膠(炙珠二兩),豉(一升綿裹)

白話文:

大青(240 克) 甘草(炒製,120 克) 阿膠(炒製,120 克) 大豆(1 升,包裹在棉布中)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二味,取三升半,去滓,納豉煮三沸,去滓,乃納膠令溶,分溫三服,欲盡更作,當使有餘,渴者當飲,但除熱止吐下無毒。忌海藻菘菜。(肘後深師千金同出第二卷中)

白話文:

將上列四種藥材切片,加入八升水,煮沸取出三升半,濾去渣滓,放入醬油煮沸三次,再次濾去渣滓,然後加入膠粉攪拌使其溶解。分成三份溫熱服下,藥效減弱時可再製,必須有剩餘方有效。口渴時可以服用,但僅有清熱止吐瀉的作用,無毒性。忌服海藻和菘菜。

2. 千金方六首合一十一法

千金治傷寒頭痛項強四肢煩疼青膏方。

當歸,芎藭,吳茱萸附子烏頭莽草,蜀椒(各三兩),白芷(三兩)

白話文:

當歸、川芎、吳茱萸、附子、烏頭、甘草、花椒(各 120 克),白芷(120 克)

上八味切,以醇苦酒漬再宿,以豬脂四斤緩火煎,候白芷色黃,絞去滓,以暖酒服棗核大三枚,日三服取汗,不知稍增,可服可摩,如初得傷寒一日,苦頭痛背強,宜摩之佳。忌豬肉

白話文:

將這八種藥材切碎,放入醇苦酒中浸泡一晚。然後用四斤豬油在小火上煎熬,直到白芷變成黃色。過濾掉藥渣,用溫熱的酒將藥液調勻,每次服三滴(約棗核大小),一天服三次,直到出汗為止。如果出汗量不足,可以適當增加藥量。這種藥液既可以服用,也可以塗抹在患處。如果剛得傷寒不到一天,頭痛、背部僵硬嚴重,這時候塗抹藥液效果最佳。忌食豬肉。

又少陰病得病二三日,口燥咽乾,急下之,宜承氣湯

又少陰病,六七日,腹滿不大便者,急下之,宜承氣湯。

又陽明證,其人善忘,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善忘,雖大便堅,反易色必黑宜抵當湯下之。

白話文:

針對陽明證,如果患者出現健忘的症狀,通常是體內有蓄積的瘀血所導致的。之所以會造成健忘,是因為瘀血阻滯了氣血運行,影響了腦部的供血。即便是大便比較乾硬,但顏色卻容易發黑,這也說明體內存在瘀血。此時宜使用抵當湯進行下瘀血的治療。

又傷寒有熱而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此為有血,不可余藥,宜抵當丸

白話文:

此外,傷寒發熱,小腹脹滿,應當出現小便不利的情況,而現在卻反而小便通暢,這是因為體內有瘀血,不能再使用其他藥物,應當服用抵當丸來治療。

又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堅,小便不利者,此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宜抵當湯下之。

白話文:

另外,陽明病出現全身發黃,脈象沉細緊促,小腹堅硬,小便不通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沒有血的緣故。如果小便自通,神志異常亢奮,這是血癥的徵兆,應該使用抵當湯進行下通。

又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體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為大便已堅,宜承氣湯主之,若汗多而微發熱惡寒為外未解,宜桂枝湯,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大便,可少與承氣湯,微和其胃氣,勿令致大下。

白話文:

陽明病的脈相遲緩,即使出汗也不怕冷,但身體一定很重,氣短腹脹而喘,有潮熱感。此外,如果想解除疾病,可以攻下裡熱;如果手腳大量出汗,表示大便已經乾燥,應該使用承氣湯調理。但如果出汗多,還有輕微發熱和怕冷的症狀,表示外邪未解,應該使用桂枝湯。如果發熱不潮熱,還不能使用承氣湯;如果肚子脹滿但是沒有大便,可以少量使用承氣湯,幫助調和胃氣,但不要引起劇烈腹瀉。

又陽明病潮熱微堅者,可與承氣湯,不堅者勿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胃中有燥糞,欲知之法,可與小承氣湯,若腹中轉失氣者為有燥糞,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者,此為但頭堅後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欲飲水者即噦,其後發熱者必復堅與小承氣湯和之,不轉失氣者,慎不可攻之。

白話文:

陽明病發作,潮熱微硬,可以服用承氣湯;如果不硬,不要服用。如果六、七天沒有大便,擔心胃中有乾燥糞塊。想要知道是否有糞塊,可以服用小承氣湯。如果腹中沒有放屁,說明有乾燥糞塊,可以攻下。如果不放屁,說明僅是頭部發緊,後端腹瀉,不可攻下。攻下會導致腹脹、滿腹、不能進食。想要喝水,也會嘔吐。如果隨後發燒,一定會再次發緊,可以服用小承氣湯調理。如果不放屁,務必不要攻下。

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重語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若下利者亦死。

又傷寒四五日,脈沉喘滿,沉為在裡而反發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里實,久則譫語。

承氣湯方。

枳實(陳者五枚炙),大黃(四兩),芒硝(三合),厚朴(半斤)

白話文:

枳實(陳放的,5 枚)焙黃 大黃(4 兩) 芒硝(3 合) 厚朴(半斤)

上四味切,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納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也。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藥材切片,加入一斗水,先煮前兩種藥材,取五升藥液,加入大黃,再煮取二升,去除渣滓,加入芒硝,再用小火煮沸一兩次,趁溫熱時分兩次服下,如果服後通便,剩下的藥液不要再服了。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厚朴(二兩炙),枳實(大者三枚炙)

上三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若一服得利,譫語止,勿服之也。

又抵當丸方。

水蛭(二十枚熬),桃仁(二十枚去皮尖雙仁),虻蟲(二十枚去足翅熬),大黃(三兩)

白話文:

  • 水蛭(20 隻,熬製)
  • 桃仁(20 顆,去除外皮尖端,取雙仁)
  • 虻蟲(20 隻,去除足翅,熬製)
  • 大黃(3 兩)

上四味末下篩合,分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頓服,晬時當下血,不下仍須服之,取血下為效。

又抵當湯方。

水蛭(熬三十枚),桃仁(二十枚去皮),虻蟲(去足翅熬三十枚),大黃(三兩)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不下更服。

又療傷寒頭痛壯熱百節疼痛湯方。

柴胡,芍藥,梔子仁(各四兩),知母(四兩),香豉(一升綿裹),石膏(八兩碎),黃芩大青升麻杏仁(去雙仁皮尖各三兩)

白話文:

柴胡 4 兩 芍藥 4 兩 梔子仁 4 兩 知母 4 兩 香豉 1 升(用棉布包裹) 石膏 8 兩(搗碎) 黃芩 3 兩 大青 3 兩 升麻 3 兩 杏仁 3 兩(去皮尖)

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苦熱盛者,加大黃。(四兩並出第十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