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村井杶

《藥徵續編》~ 卷下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3)

1. 品考

王瓜,其殼徑寸,長二寸許,上圓下尖,秋冬間熟,紅赤色,子如螳螂頭者是也。

白話文:

【王瓜】的果殼直徑約一寸,長度大約兩寸左右,上端圓形,下端尖銳。在秋冬季節成熟時,呈現紅赤色,其種子的形狀如同【螳螂】的頭部。

2. 干蘇葉

半夏厚朴湯。

上一方。

3. 蔥白

白通湯、白通加豬膽汁湯。

上二方。

白話文:

【白通湯】和【白通加豬膽汁湯】是兩種中醫古方。

【白通湯】主要由四味藥材組成:附子、乾薑、甘草和生薑。這是一種溫陽散寒的方劑,常被用於治療陰寒過盛、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口不渴、舌淡苔白等症狀。

【白通加豬膽汁湯】是在【白通湯】基礎上加入豬膽汁的一種加味方。豬膽汁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增強【白通湯】的療效,適用於寒熱交錯、腹痛、下利不止、舌苔黃膩等情況。

4. 敗醬

薏苡附子敗醬散。

上一方。

白話文:

"薏苡附子敗醬散"是一種古方。

5. 品考

敗醬,後世或以白花者為真物。然今以黃花者試之有效,故我門不取白花者。

白話文:

在過去的中醫典籍中,提到了一種叫做「敗醬」的藥材。後世的人們認為,白色的敗醬纔是真正的品種。然而,現在我們通過實驗發現,黃色的敗醬也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在我們的藥材選擇上,並不會採用白色的敗醬。

6. 瓜子

大黃牡丹湯。

上一方。

白話文:

大黃牡丹湯是一種方劑。此方包含以下成分:

  • 大黃: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 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散瘀。
  • 桃仁:活血化瘀,潤腸通便。
  • 蘆根:清熱解毒,生津止渴。

此方常被用於治療腸胃炎、便祕、癥瘕等症狀。

7. 品考

瓜子,用甜瓜子仁,今或權用冬瓜子。

白話文:

在中醫古籍中,提到的「瓜子」可以使用「甜瓜子」的種仁,現在也可以權宜地使用「冬瓜子」。

8. 瓜瓣

葦莖湯。

上一方。

9. 品考

瓜瓣乃瓜瓤。說文:瓣、瓜中實也。

10. 蕘花

小青龍湯,加減法內有蕘花。本方無所用之。

白話文:

【小青龍湯】是一種古老的中藥方劑,在「加減法」中包含了「蕘花」。這個方劑本身並無特定用途。

11. 瞿麥

栝蔞瞿麥丸。

上一方。

白話文:

【栝樓瞿麥丸】

本方為中醫古方,主要用於治療虛熱、小便頻數等症狀。其成分包括栝樓、瞿麥等草藥,具清熱利尿之效。使用時請遵照醫師指示,適量服用。

12. 薯蕷

八味丸、栝蔞瞿麥丸。

上二方。

白話文:

【八味丸】和【栝蔞瞿麥丸】是兩種古人的藥方。

13. 商陸

牡蠣澤瀉散。

上一方。

14. 海藻

同上。

上一方。

15. 葵子

葵子茯苓散。

上一方。

16. 品考

凡方稱葵子者,即冬葵子。

17. 乾漆

䗪蟲丸。

上一方。

18. 皂莢

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皂莢丸。

上二方。

白話文:

【桂枝去芍藥加皁莢湯】和【皁莢丸】是兩種古傳的中醫藥方。

【桂枝去芍藥加皁莢湯】是一種中藥湯劑,主要由桂枝、炙甘草、生薑、大棗和皂莢等成分組成。去芍藥(即芍藥)的目的是爲了改變藥方的性質,使之更適應特定的病症。此湯劑主要用於調理風寒感冒、咳嗽、胸悶等症狀。

【皁莢丸】則是一種中藥丸劑,主要由皂莢、乾薑、附子、桂枝、甘草等成分組成。此丸劑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內侵引起的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

請注意,中藥使用需遵循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並根據個人體質和具體病情進行調配,不可自行隨意使用。

19. 蜀椒

大建中湯、烏梅丸。

上二方。

白話文:

【大建中湯】和【烏梅丸】是兩種中醫古方。

20. 椒目

防己椒目藶葶大黃丸。

上一方。

白話文:

"防己、花椒子、藶葶和大黃丸。這是上方藥方。"

21. 烏梅

烏梅丸。

上一方。

22. 秦皮

白頭翁湯、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

上二方。

白話文:

【白頭翁湯】和【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是兩種古籍中的藥方。

23. 櫱皮

白頭翁湯、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梔子櫱皮湯。

上三方。

白話文:

【白頭翁湯】、【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梔子檗皮湯】。這三方藥方。

24. 山茱萸

八味丸。

上一方。

25. 柏葉

柏葉丸。

上一方。

26. 品考

凡藥方內稱柏葉者,皆用今側柏葉。

27. 竹葉

竹葉石膏湯。

上一方。

28. 品考

凡方內稱竹葉者,用竹葉也。諸竹亦可補其闕。

白話文:

在所有藥方中,若出現「竹葉」的稱謂,指的是使用「竹葉」這味草藥。各種竹類也可以補充其不足。

29. 竹茹

橘皮竹茹湯。

上一方。

30. 品考

凡方內稱竹茹者,用淡竹之茹。若無,則諸竹亦可權用。

白話文:

在所有藥方中,如果出現「竹茹」這個名稱,指的是使用淡竹的竹茹。如果找不到,那麼其他的竹類也可以臨時替代使用。

31. 亂髮

豬膏發煎、滑石白魚散。

上二方。

白話文:

【豬膏發煎】和【滑石白魚散】是兩種古人的中藥配方。

【豬膏發煎】指的是使用豬油與發芽的穀物熬煮而成的藥膳,常被用於調理消化系統或作為滋補品。

【滑石白魚散】則是一種由滑石粉和白魚(一種淡水魚)研磨後混合而成的散劑,通常用於清熱解毒、利尿或治療腸胃病。

32. 人尿

白通加豬膽汁湯。

上一方。

上七十又八品,仲景一二方劑,俱使用之,故無所取其徵者。如彼粳米之於白虎湯、附子粳米湯、竹葉石膏湯、麥門冬湯七證也,小麥之於甘草小麥大棗湯證也,赤小豆之於瓜蒂散證也,膠飴之於大小建中湯二證也,雞子白之於苦酒湯證也,礬石之於礬石丸、硝石礬石散、礬石湯三證也,土瓜根之於土瓜根散證也,干蘇葉之於半夏厚朴湯證也,瓜子、瓜瓣之於大黃牡丹皮湯、葦莖湯二證也,皂莢之於皂莢丸、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二證也,蜀椒之於大建中湯證也,秦皮、白頭翁,櫱皮之於白頭翁湯二方證也,山茱萸又薯蕷之於八味丸證也,是所以其日用試效者也。雖然,皆在於成方妙用如何而已,不必在於取一味一味之功,則又無所以取其徵者。

白話文:

上一方

上一方中所列出的七十又八味藥品,是仲景一二方劑中都有使用的藥材,因此無法單獨從中取得藥效的徵兆。就像粳米在白虎湯、附子粳米湯、竹葉石膏湯、麥門冬湯等七個方劑中所發揮的作用,小麥在甘草小麥大棗湯中所發揮的作用,赤小豆在瓜蒂散中所發揮的作用,膠飴在大小建中湯兩個方劑中所發揮的作用,雞子白在苦酒湯中所發揮的作用,礬石在礬石丸、硝石礬石散、礬石湯三個方劑中所發揮的作用,土瓜根在土瓜根散中所發揮的作用,干蘇葉在半夏厚朴湯中所發揮的作用,瓜子、瓜瓣在大黃牡丹皮湯、葦莖湯兩個方劑中所發揮的作用,皂莢在皂莢丸、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兩個方劑中所發揮的作用,蜀椒在大建中湯中所發揮的作用,秦皮、白頭翁、櫱皮在白頭翁湯兩個方劑中所發揮的作用,山茱萸和薯蕷在八味丸中所發揮的作用,都是日常使用中可以驗證其功效的。

雖然這些藥材在不同方劑中都有使用,但它們的藥效往往是通過方劑整體的搭配而發揮出來的,單獨取出一味藥材來分析其功效,就無法真正理解其在方劑中的作用。因此,我們不必刻意去追求單味藥材的功效,而應該注重方劑整體的妙用。

故東洞翁於此七十餘品,蓋闕如,但粳米之於方也。凡七首,此物之於民食也,其美與錦比焉,其功亦所以最大者,故又治其疾病亦多其功。而本草不載此物者,何哉?惟陶弘景《別錄》,始載粳米治病之功,曰:益氣,止煩,止渴,止泄。不過此四功也。蓋仲景之用粳米也,白虎湯三方證曰:大煩渴,或曰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或曰口燥渴,或曰渴欲飲水,口乾舌燥,或曰熱骨節疼煩。竹葉石膏湯證曰:逆欲吐。

麥門冬湯證曰:大逆上氣。大逆者,上逆也,上逆則必煩渴,煩渴則舌上必乾燥,是粳米有止煩止渴之功也。桃花湯證曰:下利。又曰:下利不止。附子粳米湯又能治腹痛下利,是粳米有止泄之功也。故陶弘景嘗見此數方之證,以為粳米止煩止渴止泄也。益氣者,是道家言,非疾醫之事矣。

白話文:

因此,東洞翁在這七十多種藥品中,大部分都缺漏了,只有粳米在方劑中被廣泛運用。總共七首方劑,粳米如同人民的日常飲食,其美好程度如同錦繡一般,功效也是最為顯著的,所以治療疾病也具有許多功效。然而,本草綱目卻沒有記載粳米,這是為什麼呢?只有陶弘景的《別錄》才首次記載了粳米的治療功效,說它可以「益氣、止煩、止渴、止泄」。這僅僅是四種功效而已。

仲景在用粳米的時候,白虎湯的三種證狀分別是:大煩渴,或者說舌頭乾燥而煩躁,想要喝水很多,或者說口乾舌燥,或者說渴得想喝水,口乾舌燥,或者說熱骨節疼痛煩躁。竹葉石膏湯的證狀是:逆着想要嘔吐。

麥門冬湯的證狀是:大逆上氣。大逆就是上逆,上逆就一定會煩渴,煩渴舌頭上就一定會乾燥,這證明粳米具有止煩止渴的功效。桃花湯的證狀是:下利,又說下利不止。附子粳米湯也能治療腹痛下利,這證明粳米具有止泄的功效。所以陶弘景見過這幾個方劑的證狀,認為粳米能止煩止渴止泄。益氣是道家說法,不是醫治疾病的事。

近世稱古方家者,以為民生常食之物,安能治彼病毒矣乎?是未知粳米之功,取徵於此七方也。夫粳米若作穀食,則實為氓民生命,作之藥物,則又足以為治病大材。猶生薑、大棗、作之菜果,則足以養性;作之藥物,則大有力於治病毒也。雖然,仲景之用粳米也,有其主治,未可悉知者,唯存而不論亦可也。

肘後方有粳米一味,治猝腹痛之方。由此觀之,又附子粳米湯之治腹中雷鳴切痛,桃花湯之治下利腹痛,亦似偏取粳米之功矣。猶小麥之治急也,如彼白酨酒,則中華人家常所造釀者也。經日易損,故不能久藏蓄之。

白話文:

近來有人稱那些研究古方的人,認為百姓日常吃的食物,怎麼可能治療疾病呢?這就顯示他們並不知道粳米的神奇功效,以下七個古方可以證明。粳米作為穀物,是百姓賴以生存的糧食;作為藥物,也能成為治療疾病的重要材料。就像生薑和大棗,作為食材,可以滋養身體;作為藥物,也能有效治療疾病。雖然張仲景使用粳米時,有一定的主治範圍,但有些細節我們可能無法完全理解,不論也罷。

《肘後方》中有一個單用粳米治療猝發性腹痛的方子。由此可見,附子粳米湯治療腹中雷鳴劇痛,桃花湯治療腹瀉腹痛,也都是利用了粳米的功效。就像小麥可以治療急症,如同白米酒,是中國人常見的家釀酒。酒容易變質,所以不能長期儲存。

我邦飲物,未嘗用白酨酒矣!故無敢造釀者,假令醫家雖欲常藏蓄之,未能每每釀之,則豈得備於不虞矣乎?苟亦每每造釀之,不堪其費之多也,故若遇胸痹之病,則白酨,其何所取之?是我古方家之所嘆也!嗚呼!皇和與中華土宜之所然也,我其無如之何而已,此外若有往往試之者,俟他日之論定考徵云爾。

安永戍初夏十二日

白話文:

我國的飲品,從來沒有使用過白酒。因此,沒有人敢去釀造它。即使是醫生,即使想要常備白酒,也無法經常釀造,那麼怎麼能在意外發生時備用呢?就算經常釀造,也無法承受高昂的費用,因此遇到胸痹疾病時,白酒又從哪裡取得呢?這就是我們古代醫家嘆息的地方!唉!這都是因為國家的風俗和中華大地土壤適宜的緣故,我們實在無可奈何。其他若有嘗試釀造白酒者,就待日後再論定考證吧。

安永戍初夏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