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村井杶

《藥徵續編》~ 卷下 (6)

回本書目錄

卷下 (6)

1. 辨誤

阿膠,後世有補血之說。然今讀諸家本草,其所主治,皆是在於治瘀血也。凡久年咳嗽、赤白痢下下血、吐血、咯血、衄血、嘔血、老人大便秘結、或小便淋瀝、及見血、婦人經水諸變、妊娠之病,無不屬瘀血者。古方既然,後世諸方,皆然宜矣。今醫見之,謂之補血藥。雖然,以余觀之,謂之化血而可也。

何以言之?則阿膠配之豬苓、澤瀉、滑石,則瀉瘀血於小便;配之大黃、甘遂則下瘀血於大便;配之黃芩、黃連,則除瘀血心中煩者;配之甘草、黃柏、秦皮、白頭翁,則治瘀血熱利下重者;配之當歸、芎藭、地黃、芍藥、艾葉,則止瘀血腹中㽲痛者;配之朮、附子、黃土,則治瘀血惡寒、小便不利者。由此觀之,則豈謂之補血可乎?後世皆見其枝葉,而不知其根本。

醫之所以誤治者不亦宜乎?

白話文:

阿膠之功效:化血而非補血

古籍記載,阿膠後世有補血之說。然而,翻閱各家本草,其主治功效皆在於治療瘀血。凡是久年咳嗽、赤白痢下帶血、吐血、咯血、鼻血、嘔血、老人大便秘結、小便淋漓不暢、見血不止、婦女經期不調、懷孕期間的疾病,無一不是因瘀血所致。古方如此,後世眾多藥方也是如此。如今醫家卻將其視為補血藥。

然而,依我所見,阿膠的功效應當是化血。

為何如此說呢?因為阿膠配以豬苓、澤瀉、滑石,便能將瘀血從小便排出;配以大黃、甘遂 則能將瘀血從大便排出;配以黃芩、黃連 則能消除因瘀血導致的心煩;配以甘草、黃柏、秦皮、白頭翁 則能治療因瘀血導致的熱利、下焦虛重;配以當歸、芎藭、地黃、芍藥、艾葉 則能止因瘀血導致的腹痛;配以朮、附子、黃土 則能治療因瘀血導致的惡寒、小便不利。

由此可見,阿膠怎能稱之為補血藥呢?後世之人只見其枝葉,卻不知其根本。

2. 品考

阿膠以阿縣所制者為名。今華舶來之物數品,入藥當以黃透如琥珀色為上品。或光黑如瑿漆,不作皮臭者為良。若真物難得,則此邦皮膠黃透,夏月不濕軟者可權用。

白話文:

「阿膠」以古代阿縣所生產的為最有名。如今從海外進口的阿膠有好幾種,用來入藥的話,以顏色黃透如琥珀者為上品。或者光黑如漆,且沒有皮革臭味的也很好。如果真品難得,那麼本地生產的皮膠,只要顏色黃透,夏天也不潮濕軟化的,可以暫時使用。

3. 粳米

白虎湯、白虎加桂枝湯、白虎加人參湯。

上三方,粳米各六合。

附子粳米湯、竹葉石膏湯。

上二方,粳米各半升。

桃花湯。

上一方,粳米一升。

麥門冬湯。

上一方,粳米三合。

白話文:

白虎湯、白虎加桂枝湯、白虎加人參湯這三種湯方,每種都用六合粳米;附子粳米湯和竹葉石膏湯,每種用半升粳米;桃花湯用一升粳米;麥門冬湯用三合粳米。

4. 品考

粳者,稻之不黏者,又名粳。羅願曰:稻。一名稌,然有黏不黏者,今人以黏為糯,不黏為粳。

白話文:

"粳"指的是稻米中那些不黏性的,又名粳。羅願在這裏提到,稻米有分為黏性和不黏性兩種,現在人們通常把黏性的稱為糯米,而不黏性的則稱為粳米。

5. 辨誤

明·李春懋曰:凡仲景方法,用米者皆稻米。王叔和改稻米作粳米,後世方家仿之,不知其是非。余曰:其是是非非,春懋所能知也。夫人未嘗知所以仲景方法,與病證相對,而何得分辨糯粳二米之功乎哉?夫稻也者,粳糯通稱也。稌亦然。顏師古刊誤正俗(《本草綱目》掌禹錫所引證)。

《本草》稻米,即今糯米也。或通呼粳糯為稻。《禮記》曰:稻,曰嘉蔬。

孔子曰:食夫稻。《周官》有稻人。鄭玄曰:以水澤之地,種穀也。杶按:谷者粳糯並稱焉。漢有稻田使者,是通指糯粳而言。所以後人混稱,不知稻即糯也。顏說非也,禹錫亦不知其非也。既謂通呼粳糯為稻,並通指粳糯而言,而又云後人混稱,不知稻是即糯也。今依此二說,而謂漢以上無粳米,皆是臆度不足取焉,李春懋亦未知此謬矣。

白話文:

明朝李春懋說,張仲景的醫方,凡是用到米的地方,都是指稻米。王叔和把稻米改成粳米,後世的醫生都模仿他,卻不知道對錯。我說,對錯與否,李春懋又能知道多少呢?人們根本不知道張仲景的醫方,是怎麼和病症相對應的,又怎麼能分辨糯米和粳米的功效呢?稻米是對粳米和糯米的統稱,稌也是一樣。顏師古糾正了錯誤,說明了這一點。

《本草綱目》中所說的稻米,就是現在的糯米。有時也通稱粳米和糯米為稻。 《禮記》說:稻,叫做嘉蔬。《周官》里有稻人。鄭玄說:在水澤地種植的穀物。《爾雅》注:谷是指粳米和糯米的統稱。漢朝有稻田使者,這也指粳米和糯米。所以後人混淆了稱呼,不知道稻米就是糯米。顏師古的說法不對,掌禹錫也不知道這一點。既說通稱粳米和糯米為稻,又說通指粳米和糯米,然後又說後人混稱,不知道稻米就是糯米。現在根據這兩種說法,就說漢朝以前沒有粳米,這都是臆測,不可取。李春懋也不知道這個謬誤。

王叔和改稻米作粳米。此說未知出於何書,但《外臺秘要》第五溫瘧病方內,引《千金》論白虎加桂枝湯,服度煮法後曰:《傷寒論》云:用秕粳米。不熟稻米是也。今校之《千金》二方,無所見焉。古本有此說,亦不可知矣。我們常依仲景之方,而試粳米之功,奏其方之效,則今粳米,即古粳米,不俟余辨矣。

醫者苟用之,不別粳糯亦可也。殊不知粳糯,即是一稻米矣。又按《肘後方》,治卒腹痛,粳米煮飲之,是即附子粳米湯方內,用粳米之意,葛洪蓋取之乎。

白話文:

王叔和將稻米改稱為粳米,這個說法來源不明,目前無法得知出自哪本書。不過,在《外台秘要》第五卷溫瘧病方中,引用了《千金方》的「白虎加桂枝湯」方劑,並在說明服用的劑量和煮法後,提到:「《傷寒論》說要用秕粳米,就是未成熟的稻米。」但是,現在對照《千金方》的兩個方劑,並沒有看到這樣的說法。古書中是否有這樣的說法,也無法確定。我們經常依循仲景的方劑,嘗試用粳米來治療,確實能夠達到方劑的效果,因此可以確定現在的粳米就是古代的粳米,無需我多加解釋。

醫師如果要使用這種藥方,不區分粳米和糯米也可以,但殊不知粳米和糯米本就是同種稻米。另外,根據《肘後方》記載,用粳米煮水治療猝發的腹痛,這正是「附子粳米湯」方劑中使用粳米的意思,葛洪應該是從這個方劑中得到靈感。

6. 互考

《爾雅翼》引汜勝之云:三月種粳稻,四月種秫稻。稻若詩書之文,自依所用而解之。如論語食夫稻。則稻是粳。《月令》:秫稻必齊,則稻是糯。《周禮》:牛宜稌。則稌是粳。詩:豐年多黍多稌,為酒為醴,則稌是糯。又稻人職掌,稼下地至澤草所生,則種之。芒種是明稻,有芒有不芒者,今之粳,則有芒,至糯則無,是得通稱稌稻之明驗也。

然《說文》所謂,沛國謂稻曰糯,至郭氏《解雅》:稌稻乃云:今沛國稱稌。不知《說文》亦豈謂此稌訛為糯邪?將與郭自異義也。杶按:許慎東漢人,郭璞西晉人,許豈有將與郭自異義之理乎?蓋許慎之說方言也,郭璞之說稌,亦稻之屬也,近來古方家,或惑本草者流之說,而偏用今之糯米者非也。

白話文:

《爾雅翼》引用汜勝之的話說:三月種粳稻,四月種秫稻。稻的種類就像詩書中的文字,必須根據實際使用來理解。

例如,《論語》中說「食夫稻」,這裡的「稻」指的是粳稻。

《月令》中說「秫稻必齊」,這裡的「稻」指的是糯稻。

《周禮》中說「牛宜稌」,這裡的「稌」指的是粳稻。

詩經中說「豐年多黍多稌,為酒為醴」,這裡的「稌」指的是糯稻。

另外,稻的職掌,從播種到長出雜草,都要由人負責管理。芒種時節,稻子成熟,有的有芒,有的無芒。現在的粳稻有芒,糯稻則無芒,這說明「稌稻」這個稱呼確實可以通用。

然而,《說文》中說,沛國人稱稻為糯,而郭璞在《解雅》中說,稌稻,現在沛國稱之為「稌」。不知《說文》中所說的「糯」是不是寫錯了,還是和郭璞的說法意思不同?

我認為,許慎是東漢人,郭璞是西晉人,許慎怎麼可能會和郭璞的意思不同呢?許慎是在講方言,而郭璞是在講「稌」,也是稻的一種。最近一些古方家,或者受本草學說影響的人,只用現在的「糯米」來解釋,這是不對的。

7. 小麥

甘草小麥大棗湯。

上一方小麥一升。

白話文:

這是一個名為「大棗湯」的方子,其中包含以下成分:

  • 甘草:一兩(古時的量單位,相當於現代約約3克)
  • 小麥:一升(古時的量單位,相當於現代約500克)
  • 大棗:適量(大棗在這裡主要作為調味和增強效果的輔料)

上文提到的「一升小麥」,在現代理解就是取500克的小麥。請注意,中藥的使用需遵循專業中醫師的指導,劑量和用法需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來調整。

8. 大麥

消石礬石散。

上一方,用大麥粥汁服之。

枳實芍藥散。

上一方,用麥粥汁服之。

以上皆用今大麥。

白話文:

【消石礬石散】

這是一種方劑,使用大麥粥的汁液來服用。

【枳實芍藥散】

這是另一種方劑,也同樣使用大麥粥的汁液來服用。

以上兩種方劑都使用現在的大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