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益爲則

《藥徵》~ 卷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

1. 石膏

一劑之重三十五錢,以水一盞六分,煮取六分,頓服,自昏至曉,令三劑盡,通計一百有五錢,及曉,其證猶夢而頓覺。次日余辭而歸京師,病客曰:一旦訣別,吾則不堪。請與君行,朝夕於左右,遂俱歸京師。為用石膏如故,居七八十許日而告瘳。石膏之非峻藥而不可怖也,可以見焉爾。

品考

石膏,本邦處處出焉。加州、奧州最多。而有硬軟二種。軟者上品也。《別錄》曰:細理白澤者良。雷斆曰:其色瑩淨如水精。李時珍曰:白者潔淨細文,短密如束針。為則曰:採石藥之道,下底為佳,以其久而能化也。採石膏於其上頭者,狀如米糕。於其下底者,瑩淨如水精,此其上品也。

用之之法,唯打碎之已。近世火煅用之,此以其性為寒故也。臆測之為也,余則不取焉。大凡製藥之法,制而倍毒則制之。去毒則不,是毒外無能也。諸藥之下,其當制者,詳其制也,不制者不,下皆效之。

白話文:

石膏一劑的用量是三十五錢,用水一杯六分煮到剩下六分,一次喝完。從黃昏到天亮,要喝完三劑,總共用了一百零五錢。到了天亮,他的病症就像從夢中醒來一樣突然好了。隔天我要告辭回京城,病人說:「一旦要訣別,我實在承受不住,請讓我跟你一起走,早晚都能在你身邊。」於是就一起回京城了。我還是像之前一樣給他用石膏,住了七八十天左右,病就好了。從這裡可以看出,石膏並非猛烈的藥物,不必感到害怕。

品性考證

石膏,我們國家到處都有出產,加州和奧州最多。石膏有硬和軟兩種,軟的是上品。《別錄》說:「紋理細緻、顏色潔白的最好。」雷斆說:「顏色晶瑩剔透,像水晶一樣。」李時珍說:「白色的,質地潔淨細膩,紋路短而密集像一束針。」為則說:「採石藥的方法,要採底部的最好,因為它放久了容易化開。採上層的石膏,形狀像米糕;採底部的,晶瑩剔透像水晶,這是上品。」

使用方法,只要打碎就好。近來有人用火燒過才用,這是因為它藥性寒涼的緣故。這只是臆測的想法,我並不採用。凡是製作藥材的方法,如果藥性加倍毒,就要加以炮製。如果只是去除毒性,就不需要炮製,因為藥本身的作用才是重點。各種藥材之中,凡是應該炮製的,就要詳細了解它的炮製方法,不應該炮製的就不要炮製,其他藥材也是這樣處理。

2. 滑石

主治小便不利也,旁治渴也。

考證

豬苓湯證曰:渴欲飲水、小便不利。

以上一方滑石一兩。

上此一方,斯可見滑石所主治也。滑石白魚散證曰:小便不利。蒲灰散證曰:小便不利。余未試二方,是以不取徵焉。

互考

余嘗治淋家,痛不可忍而渴者,用滑石礬甘散,其痛立息。屢試屢效,不可不知也。

品考

滑石和、漢共有焉,處處山谷多出之也。軟滑而白者,入藥有效。宗奭曰:滑石今之畫石,因其軟滑,可寫畫也。時珍曰:其質滑膩,故以名之。

白話文:

[滑石]這段文字主要在講滑石的治療效果與使用情況。

滑石主要用於治療排尿困難,同時也能緩解口渴的情況。

根據古書記載,在豬苓湯的配方中,滑石被用來處理想喝水卻排尿困難的情況,其用量為一兩。

從這個配方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滑石的主要療效。在滑石白魚散和蒲灰散的配方中,同樣提到滑石可用於處理排尿困難的問題,但由於我未曾嘗試過這兩個配方,所以無法提供更多的驗證。

另外,我曾用滑石礬甘散治療過排尿疼痛且口渴的患者,結果疼痛立即得到紓解。我多次實踐,每次都有效,因此認為這點值得大家瞭解。

關於滑石的產地,中國和日本都有,通常生長在山脈谷地。軟滑且白色的滑石,才適合用作藥材。宗奭提到,滑石即今日所稱的畫石,因為它質地軟滑,適合繪畫。時珍則說,因為它的質地滑膩,所以命名為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