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義》~ 卷之四 (22)
卷之四 (22)
1. 棉花
又鴉片來自印度,而棉花亦由彼方傳來,或者土宜物質,自有剋制之理歟。猶憶前人筆記中,稱棉花初入江南之時,有一老僧見而蹙額曰,是物到此,果然數百年衣被蒼生,然五百年後,必更有一毒物相繼而來,索還鉅債,則今人食其果而後人受其報,寧不可嘆云云。乃道光中和議既成,鴉片之毒,蔓延全國,歲溢金錢,何止鉅萬,則老僧之言驗矣。
今雖禁令綦嚴,頗似六百年棉花宿債,漸次清償,實則暗室一燈,所在多有,正不知鉅款宿逋,何日方了,聊記此言,以為黑籍中人提斯警覺之一助云爾。趙氏《綱目拾遺》引《回生集》:棉子煮湯入甕,坐而薰之,治腎子偏墜。
壽頤按:陰丸偏大,木而不痛,多屬寒氣,治宜溫散。嘗見有一兒患之,偶乘船,船中適裝花核榨油之餅,熱氣未散,兒坐其上,至家即愈。此法最佳,得氣尤厚,較之煮湯薰洗,力量百倍,而並不嫌其猛,雖極尋常之事,實即醫家之良導師也。
白話文:
鴉片來自印度,而棉花也是從那邊傳來的,或許是地方風土的性質,自然會有相剋制衡的道理吧。我還記得以前在別人的筆記中看到,說棉花剛傳入江南的時候,有一位老和尚看到後皺著眉頭說:「這東西來到這裡,果然幾百年後會讓百姓有衣可穿,但五百年後,一定會有一種更毒的東西跟著來,來討回巨大的債務。這是現在的人吃了它的好處,卻讓後代子孫承受惡果,難道不令人感嘆嗎?」後來到了道光年間,和談結束,鴉片的毒害就蔓延到全國,每年流失的錢財,何止幾千萬,老和尚的話果然應驗了。
現在雖然禁令非常嚴厲,似乎是六百年前棉花帶來的債務,正在慢慢清償,但實際上暗地裡吸食鴉片的人還是很多,到處都有,實在不知道這筆巨大的債務,要到什麼時候才能還清。姑且記下這些話,希望能對那些從事鴉片交易的人,起到警惕的作用。趙氏的《綱目拾遺》引用《回生集》說:「把棉花籽煮成湯,倒入甕中,然後坐在上面薰蒸,可以治療睪丸偏墜。」
壽頤按:睪丸腫大,堅硬但不痛,大多是寒氣所引起的,治療應該用溫散的方法。我曾經看過一個小孩患有這種病,有一次偶然坐船,船上剛好裝著榨油後的花生餅,熱氣還沒散,小孩坐在上面,回到家病就好了。這個方法最好,得到的熱氣最充足,比煮湯薰蒸的效果強百倍,而且並不嫌太過猛烈,雖然是很平常的事,但其實是醫學上很好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