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義》~ 卷之四 (20)
卷之四 (20)
1. 藏紅花(蕃紅花)
[發明]西藏紅花,產於藏地,趙恕軒《本草綱目拾遺》載之,稱其形如菊,干之入沸湯中,水色如血,可絞汁四次者真。治各種痞結,每服一朵,沖湯服,忌油膩、鹽。又引王士瑤謂治吐血不論虛實,用花一朵,以無灰酒一盞,隔湯燉汁服,入口即止,屢試皆效。蓋亦降逆順氣,開結消瘀,仍與川紅花相近,而力量雄峻過之。
今人僅以為活血行滯之用,殊未足盡其功用。按瀕湖《綱目》已有番紅花,稱其產西番、回回及天方國,似亦即今之所謂藏紅花,稱其主心氣憂鬱,結悶不散,能活血,治驚悸,則散結行血,功力亦同。
又引《醫林集要》用撒法即(「即」番紅花之別名,蓋彼中之土語)二分,水一盞,浸服,治傷寒發狂,驚悸恍惚,亦仍是消痰(注:原本「痰」,上無「消」,據另本增)泄滯之意,但加以清熱通導一層,功力亦尚相近。惟稱其氣味甘平,則與藏紅花之膩澀濃厚者不類。要之土宜,各有微異,疑皆川紅花之一類數種也。
但藏紅花價值甚貴,其功力只較之川產峻烈一籌,凡有貧病,苟非必不得已,可弗輕投。
白話文:
藏紅花(蕃紅花)
西藏產的紅花,外形像菊花,乾燥後放入沸水中,水會變成血紅色,能反覆擠壓出汁液四次才是正品。它能治療各種腫塊,每次服用一朵,用熱水沖服即可,忌食油膩和鹽的食物。也有記載用它治療吐血,無論虛實皆可,方法是用一朵花,加一盞無灰酒隔水燉服,入口即停,效果很好。其功效是降逆順氣、消腫散瘀,與川紅花相似,但效力更強。
現代人只把它當作活血化瘀的藥物使用,遠未發揮其全部功效。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記載了番紅花,產自西番、回回及天方國,應該就是現在的藏紅花,記載其能治心氣鬱結、胸悶、活血、治驚悸等症狀,功效與藏紅花相近。
另有醫書記載,用少量的番紅花(「即」是番紅花的別名,可能是當地土語)泡水服用,能治療傷寒發狂、驚悸恍惚等症狀,仍然是化痰泄滯,並兼具清熱通導的功效,與藏紅花功效相近。但記載其氣味甘平,與藏紅花濃郁的氣味有所不同。總之,由於產地不同,藥性略有差異,可能都是川紅花的一種。
但藏紅花價格昂貴,功效只比川紅花略強,若非必要,貧困患者不應輕易使用。
2. 燕脂
[發明]即紅藍花汁製成,閨中以為面脂潤色之用,製法不止一種,瀕湖《綱目》載之甚詳,皆以紅汁染成,以活血為用,仍與紅花同意。惟自海舶交通,西人所造各種顏料盛行之時,豔麗絕勝土產,而皆含毒質。今之燕脂錦、燕脂棉已純是洋色製成,斷不可入藥籠,不如仍用紅花,猶為穩妥。
白話文:
燕脂原本是用紅花汁製成的胭脂,婦女們用它來塗抹臉頰,使膚色紅潤。製作方法不只一種,《本草綱目》記載得很詳細,都是用紅花汁染色而成,具有活血的功效,與紅花的藥效相同。但是,自從海運發達,西方進口的各種顏料盛行後,這些顏料顏色豔麗,遠勝過本土產品,卻都含有毒性。現在市面上的燕脂錦、燕脂棉都是用進口洋色製成的,絕對不能用於藥物,還是用紅花製作胭脂比較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