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彬

《藥論》~

回本書目錄

1. 一、補劑

2. 溫中

人參

大補氣虛,兼扶血弱。鎮靈臺以保驚癇,通經脈而托痘疹。回生於脫血昏眩,奪命於亡陽厥逆。療胎前百怯,而橫生逆產尤良;培產後諸虛,而食滯瘀凝未可。內傷勞熱可救,心腹虛痛莫缺。同白朮則補中,共黃耆則補表。元氣下陷,須佐升、柴;淋癃虛秘,賴和苓、膝。脾虛腫脹靈劑,肺熱喘嗽毒鴆。

黃耆(入肺)

充血分以托陷伏之陰疽,而既潰者尤驗;實腠理以固表疏之虛汗,而邪盛者非宜。護陽虛外寒,退陰虛內熱。脾虧兼術,血弱兼歸。赤子慢驚與痘漿之清薄俱宜,女人胎痢及崩帶之淋漓皆善。實痰實嗽不相當,虛脹虛膨深得益。

白朮(入脾、肺經)

強胃加餐,固脾除濕。虛膨虛脹,助以參、耆;虛暈虛眩,濟以麻、半。久痢固可以投,久瘧非斯莫截。君枳實,有消痞之功;佐條芩,為安胎之劑。斂虛汗,擬似耆能;補中氣,幾如參力。喘哮難施,血虛毋忌。

大棗(入脾)

養脾胃,益氣調中;潤心肺,生津止嗽。療老人血涸而便難,治女人臟躁而如祟。奔豚用之,補脾以平腎也;停飲用之,培土以勝水也。蟲子、疳兒莫食,牙病、腹滿毋嘗。

白話文:

溫中

人參:

大補元氣,還能補血。能鎮定心神,預防驚癇,疏通經脈,幫助痘疹痊癒。能救治因失血而引起的昏迷,也能治療亡陽厥逆等危急情況。治療孕期各種虛弱症狀效果好,尤其對難產效果顯著;也能治療產後各種虛弱,以及食積瘀血等症狀。能治療內傷引起的勞熱,對心腹虛痛也有效。與白朮同用則補中焦,與黃耆同用則補表。若元氣下陷,需配合升麻、柴胡;若淋病、小便不利、便秘等因虛弱導致的症狀,需配合茯苓、澤瀉。是治療脾虛腫脹、肺熱咳嗽的良藥。

黃耆:(歸肺經)

能補益血分,治療陰疽(指深部膿腫)等陷下症狀,尤其在潰瘍後效果更佳;能固表,治療虛汗,但邪盛者不宜使用。能溫補陽虛外寒,又能治療陰虛內熱。脾虛者可與白朮同用,血虛者可與當歸同用。治療小兒驚癇、輕症天花都適用,治療婦女胎痢、崩漏帶下等症狀也有很好的療效。實證的痰嗽、脹滿等症狀則不適用,虛脹虛膨則效果顯著。

白朮:(歸脾、肺經)

能健脾胃,除濕。治療虛膨虛脹,可與人參、黃耆同用;治療虛暈虛眩,可與麻黃、半夏同用。治療久痢有效,治療久瘧也只有它才能奏效。與枳實同用,有消痞(消食積)的功效;與黃芩同用,有安胎的功效。能斂虛汗,功效類似黃耆;能補中氣,功效類似人參。但治療喘哮則效果不佳,血虛者可以使用。

大棗:(歸脾經)

能養脾胃,益氣和中;能潤心肺,生津止咳。能治療老人血虛便秘,治療婦女臟躁症。治療奔豚氣痛,是通過補脾以平肝腎;治療停飲,是通過健脾以利水。蟲積、疳積的小孩不宜食用,牙病、腹滿者也不宜食用。

3. 平補

阿膠(入肺、肝、腎)

安血虛胎動,止血熱吐衄。定痿弱之喘,止休息之痢。崩帶宜投,痔漏可入。

山藥(入脾)

補脾胃而益中氣之虛,培腰腎以固元精之泄。癇症堪親,癆家深切。津枯腸滑共云神,血崩帶下交稱捷。此氣平味淡,補脾補腎之功居多。

何首烏(入肝、腎)

性溫能壯陽道,味澀能固元精。頸項瘰癧與皮膚燥癢皆宜,腰膝痿軟與筋骨痠痛咸善。瘡疽與腸中堅結,生用何妨?痎瘧與胃裡痰凝,炒則為良。助痘漿白滿,醫所不知;治蠱毒入腹,書多不載。鬚髮斑白,恣服重黑;顏色枯槁,以餌還榮。

百合(入肺、肝)

療腹脹心疼,利大小便難而立效;能補中益氣,除浮腫痞滿而功高。寒熱周身疼痛,百邪鬼魅能消。遠驚悸,殺蟲毒,傷寒壞後堪醫;治乳瘡,療喉痹,發背癰疽並治。

芡實(入脾、腎)

益氣強志而澀精,補中健脾而耐老。療腰膝無溫痹之疼痛,驅暴病致耳目之聰明。補心腎之功固多,實脾胃之氣最捷。

薏苡仁(入脾、胃)

清熱保肺,咳膿咯血交宜,而調癆深當;滲濕扶脾,腸滑肌浮並可,而侑食偏優。腳膝攣痹,須分寒熱;膀胱淋澀,勿藉君臣。根搗汁以和醪,黃疸有驗;葉煮湯而作澡,赤子無疴。

(入肝)

藕可清心涼血,不惟消煩渴,而吐衄者尤能去舊以生新;實(入腎、心)可養心補脾,不獨固遺滑,而瀉利者更善升清以降濁。葉有鼓胃之功,節(入心、脾)有止血之益,女人御帶則房靈,男子塞精則須(入心、腎)利。

甘草(入脾、胃)

生(入心)則瀉火,炙則溫中。能解百毒,調攝諸藥。出聲音而咽疼並濟,消煩渴而咳嗽咸寧。混參耆,作氣虛之助;和歸芍,作血少之需。梢能抑相火而除莖痛,節可消膿腫以療瘡疽。嘔逆脹滿莫輕投,下部藥中宜少用。

柏子仁(入心、脾)

辛能潤肺,甘可生心。助聰明,輕身榮色;守魂魄,鎮悸驅驚。護夜啼之赤子,濡腸閉於老人。

白話文:

平補

阿膠(入肺、肝、腎)

能治療血虛引起的胎動不安,以及血熱導致的吐血、鼻出血。可以治療虛弱引起的喘息,以及休息時腹瀉。婦女月經過多、白帶異常都適用,痔瘡、肛門廔管也可用。

山藥(入脾)

補益脾胃、增強中氣,滋養腎臟、防止元精流失。治療癲癇、肺癆效果顯著,能治療津液枯竭、腸道滑利、血崩、白帶等症狀,其性平和味淡,主要功效是補益脾腎。

何首烏(入肝、腎)

性溫和,能壯陽,味澀,能固精。治療頸部淋巴結腫大、皮膚乾燥瘙癢等症狀有效,腰膝酸軟、筋骨疼痛也適用。瘡瘍腫毒和腸道阻塞,生用即可;瘧疾和胃中痰凝,炒熟後使用效果更好。能促進痘疹的成熟,這點古籍中記載較少;治療蠱毒入腹,古籍中記載不多。能使鬚髮烏黑,改善面色枯槁。

百合(入肺、肝)

治療腹脹、心痛,能迅速改善大小便困難;能補益中氣,治療浮腫、痞滿,療效顯著。能治療全身寒熱疼痛,以及各種邪氣侵擾。能治療驚悸,殺蟲解毒,治療傷寒癒後症狀;能治療乳癰、喉痹、發背癰疽等。

芡實(入脾、腎)

益氣、增強意志力、固澀精液,補益中氣、強健脾胃、延年益壽。治療腰膝冷痛、以及暴病引起的耳聾眼花。主要功效是補益心腎,其次是健脾胃。

薏苡仁(入脾、胃)

清熱潤肺,治療咳嗽、咳膿、咯血等症狀,尤其適用於肺癆;利濕健脾,治療腸道滑利、肌肉浮腫等症狀,尤其適用於飲食調理。治療腳膝攣痛需區分寒熱,治療膀胱澀痛不可單用。根搗汁和酒服用,治療黃疸有效;葉煮湯洗浴,可治療小兒疾病。

蓮(入肝)

蓮藕能清心涼血,不僅能治療煩熱口渴,對吐血、鼻出血等症狀也有效;蓮子(入腎、心)能養心補脾,不僅能治療遺精滑精,對腹瀉也有效,能升清降濁;蓮葉能健胃,蓮蓬(入心、脾)能止血,婦女服用可增強房事,男子服用能固精益腎。

甘草(入脾、胃)

生甘草(入心)能瀉火,炙甘草能溫中。能解百毒,調和藥性。治療聲音嘶啞、咽喉疼痛,以及煩渴、咳嗽。配合人參、黃耆,增強補氣效果;配合當歸、白芍,增強補血效果。甘草梢能降火,治療莖痛;甘草節能消腫,治療瘡瘍腫毒。嘔吐、逆氣、脹滿等症狀不宜使用,下焦藥中宜少用。

柏子仁(入心、脾)

辛味能潤肺,甘味能養心。能增強智力,使人容光煥發;能安神定驚,治療驚悸。能治療小兒夜啼,能治療老年人便秘。

4. 滋陰

熟地黃(入足太陰經)

封填精髓,專充腎臟之虧;滋培血海,善濟肝家之竭。功全產後諸虛,效總胎前百怯。得車前以導水,仲景之深思;得縮砂以固脾,東垣之秘計。

天冬(入肺、腎)

上潤肺金,清熱痰而止嗽;下滋腎水,養枯液以培陰。肺腎火燥而吐衄,神樓散矣;脾胃濕寒而泄痢,桃生術焉。

麥冬(入肺、心)

清心火以解煩渴,滋肺金以寧咳嗽。血湧須遵,氣短堪用。同五味、人參,防暑邪之侵擾;共玄參、知母,降虛熱之妄行。

龜板(入腎、心)

上補心血有虧,因而降火;下補腎元不足,所以滋陰。攻痔漏,膿乾肉長;治腸風,痛止血消。令健忘之多記,使不睡者安眠。

鹿茸(入腎)

生精血,四肢腰膝痠疼之並補;興陽道,泄精溺血勞瘧之盡攻。益氣強志,暖髓悅容。女人崩下,男子尿血。冬至陽生麋角解,夏至陰生鹿角蛻。則知麋可以補陽,鹿可以補陰矣。

鹿角(入腎)

強筋骨,補絕傷,腰脊腳膝而能療;治疽瘡,逐邪氣,陰中留血而盡攻。療折傷惡血與尿血,祛婦人鬼交與鬼迷。鹿髓味甘氣溫,補陰強陽,治丈夫、女人之絕傷,療咳逆腰膝之攣急。地黃汁煮膏,可填精而補髓。蜂蜜煎服,能強陽而生男。鹿腎能補腎陰,亦興陽道。鹿肉甘溫,能潤肌膚,益氣力而通脈,強五臟而補中。鹿角膠止崩中與吐血,除腹痛而安胎。

鎖陽(入腎)

補陰氣,益精髓。酥炙能滑大腸,興陽道,補虛勞,性與蓯蓉相似。

肉蓯蓉(入腎)

養五臟,強陰益精;除寒熱,勞傷並補。男子陽絕不興,兼治泄精、尿血、遺瀝;婦人陰絕不產,並療陰寒、血崩、帶下。暖腰膝,強精髓,補相火於命門;壯陰陽,令多子,治癥瘕於陰疝。老人燥結便閉而腎火虛者宜之;少年陽強易興而精不固者須忌。

菟絲子(入肝、脾、腎)

添精補髓,強陰道而堅筋骨;腰疼膝冷,益氣力而續絕傷。腎宮寒而精自出,得此無虞;尿餘瀝而夢鬼交,用之不犯。除口苦燥渴,去寒血為殃。子宮冷而小腹常痛,崩漏下而淋瀝無常。肝腎不足,去風明日。此藥補而不峻,溫而不燥,故虛可補,實可瀉,寒可溫,熱可涼,溫可燥,燥可潤。

非若黃柏、知母之性苦寒不溫而瀉腎經之氣,非若肉桂、益智之性辛溫不涼而動腎經之燥,非若蓯蓉、鎖陽之性甘鹹滯氣而生腎經之濕。惟陽強不痿、大便燥結、小水赤色者勿用,以其性偏助陽也。

枸杞子(入肝、腎)

補髓填精,而陽道之痿可興;榮筋壯骨,而腰膝之疲可扶。羸瘦勞神真妙,血虛目暗多奇。

牛膝(入肝、腎)

營筋骨而痿痹之患可蘇,強腰膝而精髓之枯堪益。胞衣不下,勿失冬葵;血閉不行,寧忘乾漆?氣化遲難,協人參而陡利;前陰澀痛,卻甘尾而難通。腎弱固稱引經,脾虛卻為禁劑。

杜仲(入肝、腎)

筋骨離而復合,精髓極而更生。胎前固宜,產後亦效。腳膝痠痛難踐,得飛步之功;腰腎虛弱難眠,得轉展之妙。

續斷(入肝、腎)

治勞倦所傷於腰膝之痿,扶胎育所損於血海之虛。固堪去舊,又克生新。

五加皮(入肝、腎)

補中益精,堅筋壯氣。陰萎囊濕,堪利淋瀝風痹;心腹疝氣,能除女子陰癢。治遠年肌膚之瘀血,利近日五緩之四肢。疽瘡陰蝕而無危,腰脊腳膝而並起。如背拘急,加蒼朮、白芷;胸脅疼痛,加枳殼、青皮;頭痛必佐以川芎;手痹不無乎肉桂;腰痛而杜仲可加;腳重而牛膝莫舍。釀酒飲,不惟療風治痹,而諸病自有神也。

葫蘆巴(入肝、腎)

補無臟虛冷之疝氣,療陰寒腹脅之脹滿。面色青黑,非此不可;聰耳明目,舍是何堪?得附子、雄黃而治腎虛,佐茴香、桃仁而利膀胱,此太陽少陰藥也。

巴戟天(入腎)

治大風邪氣,療陰痿不足。強筋骨,安五臟,補中增志而益氣;祛陰疝,消白濁,夢遺、精滑均堪痊。陰中引痛,風癩五勞,腎宮虛損,聽戶鳴聲。

破故紙(入腎)

起陽衰,燥陰濕。補腎虛腰痛,止腎敗精流。足痿與牛膝合用,子泄偕五味同投。

蠶蛾

強陰道而交接不泄,益精氣而駐顏不老。主心腹邪氣,能強志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