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本草通玄》~ 卷下 (14)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4)

1. 硃砂

甘微寒,心經藥也。養精神,安魂魄,辟邪魅,治癲癇,解諸毒,祛鬼瘧。硃砂稟離火之氣,性反涼者,高中有陰也。納浮游之火,安君主之官,秉陽明之德,闢幽昧之邪,藥中神聖也。形如箭鏇,透明者佳。研細,水飛三次用。

白話文:

硃砂味甘微寒,歸心經。能滋養精神,安定魂魄,驅除邪祟,治療癲癇,解毒,以及治療瘧疾。硃砂具有火熱之氣,但卻性涼,這是因為它內含陰氣。硃砂能收斂浮游的火氣,安定心神,具有溫和的陽明之性,能驅除陰邪之氣,是藥材中的珍品。好的硃砂形狀像旋轉的箭頭,晶瑩剔透。使用時需研磨成細粉,並用水飛三次才能使用。

2. 水銀

辛寒,有毒。鎮墜痰氣上逆,嘔吐反胃;殺蟲墮胎,下死胎。水銀乃至陰之精,稟沉著之性。得凡火煅煉,則飛騰靈變;得人氣熏蒸,則入骨鑽筋。近巔頂,則蝕腦而百節攣廢;近陰莖,則陰消而痿敗不興。同黑鉛結砂,則鎮墜痰涎:同硫黃結砂,則極救危病,在用之者合宜爾。

白話文:

水銀性味辛寒,有毒性。可以鎮住痰氣上逆、嘔吐反胃等症狀;也能殺蟲、墮胎以及排出死胎。水銀是陰氣極盛之物,性情沉重。經過火煉,就會變得輕盈靈活;如果接觸人體的溫熱之氣,就會深入骨髓。若靠近頭頂,會腐蝕腦部,導致全身關節萎縮;若靠近陰莖,會導致陽痿。與黑鉛一起煉成砂狀,則可以鎮住痰涎;與硫磺一起煉成砂狀,則能治療危急重症,但使用時需謹慎,需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3. 輕粉

辛溫,有毒。治痰涎、積滯、鼓脹、毒瘡,殺蟲搜風。按:輕粉乃咸礬煉水銀而成,其氣燥烈,其性走竄,善劫痰涎。消積滯。故水腫、風痰、濕熱、楊梅毒瘡服之,則涎從齒齦而出,邪郁暫開而愈。若服之過劑及用之失宜,則毒氣被逼,竄入經絡筋骨,莫之能出。變為筋攣骨痛,發為癰腫疳漏,經年累月,遂成廢痼,因而夭枉者不少也。

白話文:

輕粉辛溫,帶有毒性。能治療痰涎、積滯、腹脹、毒瘡,以及殺蟲和祛風。輕粉是由鹹礬煉製水銀而成,藥性燥烈,作用迅速且廣泛,善於清除痰涎,消除積滯。因此,對於水腫、風痰、濕熱、梅毒瘡等症,服用輕粉後,痰涎會從牙齦排出,邪氣暫時得以疏通而痊癒。但如果服用過量或使用不當,毒氣就會被逼入經絡筋骨,難以排出,導致筋攣骨痛,甚至出現癰腫、疳漏等症狀,經年累月,最終造成殘疾,甚至死亡。

4. 銀硃

辛溫,有毒。劫痰破積殺蟲,其功與輕粉同,其為害亦同也。廚人染食供饌,未知其害耳。

白話文:

銀硃性味辛溫,有毒性。具有化痰、消積、殺蟲的功效,與輕粉作用相似,但其毒害也與輕粉相同。廚師若在烹飪中使用,卻不知其危害。

5. 雄黃

辛溫,有毒,肝家藥也。拽肝氣,瀉肝風,消涎積,解百毒,闢百邪,殺百蟲,截鬼瘧,理蛇傷,能化血為水。

白話文:

雄黃性味辛溫,有毒性,屬於肝經的藥物。它能疏通肝氣,瀉去肝風,消除痰飲積聚,解百種毒素,驅除百種邪氣,殺滅百種蟲害,治療瘧疾,治療蛇蟲咬傷,還能使淤血轉化為水液。

6. 石膏

甘寒,足陽明藥也。除胃熱,止陽明頭額痛,日晡寒熱,大渴引飲,中暑,潮熱胃火,牙疼,皮熱如火。元素曰:能寒胃,令人不食,非腹有極熱者,不宜輕用。東垣云:邪在陽明,肺受火邪,故用以清肺,所以有白虎之名。孫兆曰:四月以後天氣熱時,宜用白虎。壯盛人生用,虛人糖拌炒。恐妨脾胃。火煨亦可。

白話文:

石膏性味甘寒,是治療足陽明經的藥物。能消除胃熱,治療陽明經引起的頭痛(頭額痛),午後發熱(日晡寒熱),口渴欲飲,中暑,潮熱胃火,牙痛,皮膚發熱。 需要注意的是,石膏性寒能降低胃的溫度,使人食慾不振,如果胃部沒有極度熱的情況,不宜輕易使用。李東垣認為,邪氣在陽明經,肺部受到火邪,所以用石膏清肺,因此石膏有「白虎」之名。孫兆說,四月以後天氣炎熱的時候,適合使用白虎湯(含有石膏)。體質強壯的人可以直接使用,虛弱的人則需要用糖拌炒後服用,以免傷及脾胃。也可以用火煨過再用。

7. 滑石

甘寒。利竅除熱,清三焦,涼六腑,化暑氣,通水腫,退黃疸,止諸血,解煩渴,厚腸胃。時珍曰:滑石利竅,不獨小便也。上利毛腠之竅,下利精溺之竅。通上下,徹表裡,故主治甚多。小便利及精滑者禁用。

白話文:

滑石性味甘寒,具有利尿通便、清熱解暑、消腫退黃等功效。它能清通三焦(上焦、中焦、下焦)和六腑(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膽),化解暑熱,治療水腫、黃疸,止血,解煩渴,並能保護腸胃。李時珍說:滑石利通的「竅」不僅僅是小便,它能利通皮膚毛孔(上竅),也能利通精液和尿液(下竅)。因為它能通達全身上下,貫穿表裡,所以治療的疾病很多。但小便失禁或精液流失的人不宜使用。

8. 赤石脂

甘酸辛溫。補心血,生肌肉,厚腸胃,除水濕,收脫肛。好古曰:澀可去脫,石脂為收斂之劑,赤者入丙丁,白者人庚辛。瀉痢初起者,勿用。火煅。

白話文:

赤石脂味甘酸辛,性溫。能補益心血,生肌長肉,使腸胃強健,去除水濕,收斂脫肛。古人說:澀味能治療脫肛,赤石脂是收斂的藥物,紅色的赤石脂歸屬於丙丁(五行屬火),白色的赤石脂歸屬於庚辛(五行屬金)。但瀉痢初期,不宜使用。使用前需經火煅燒。

9. 爐甘石

陽明藥也。受金銀之氣所生,故能平肝。治目清腫,退赤去爛除翳。火煅紅。童便淬七次,研粉,水飛。入硃砂則不黏膩。

白話文:

爐甘石是陽明經的藥物。它受金銀之氣的滋養而生成,因此能平肝。可以治療眼睛紅腫、消退紅腫、去除腐爛和眼翳。需將其火煅至紅色,再用童尿淬煉七次,研磨成粉末,用水飛法提純。加入硃砂,則可避免藥粉黏膩。

10. 海石

乃水沫結成,色白體輕,肺之象也。氣味鹹寒,潤下之用也。故入肺除痰嗽而軟堅,上源既清,故又治諸淋。肝屬木,當浮而反沉,肺屬金,當沉而反浮,何也?肝實而肺虛也。故石入水則沉,而南海有浮水之石;木入水則浮,而南海有沉水之香木。

白話文:

海石是由海水泡沫凝結而成,顏色潔白,質地輕盈,如同肺臟的形態。它氣味鹹而寒涼,具有潤滑、通利下焦的作用。因此,它能入肺經,去除痰液和咳嗽,還能軟化堅硬的腫塊。由於肺經的來源得以清淨,所以也能治療各種小便不利。肝臟屬木,應該漂浮卻反而下沉;肺臟屬金,應該下沉卻反而漂浮,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肝臟實滿而肺臟虛弱的緣故。所以,一般的石頭投入水中會下沉,但在南海卻有漂浮在水面的石頭;木頭投入水中會漂浮,但在南海卻有沉入水底的香木。

11. 陽起石

鹹溫。主下部虛寒,助陽種子。火煅,水飛。

白話文:

陽起石味鹹性溫。主治下焦虛寒,有助於壯陽固精。需經火煅後再水飛過才能使用。

12. 磁石

色黑,入腎,益精明目,聰耳鎮驚。

白話文:

磁石顏色是黑色,歸屬於腎經,可以滋補腎精,使眼睛明亮,耳朵聰敏,並能鎮靜安神。

13. 代赭石

止反胃,吐血衄血,月水不止,腸風瀉痢,脫精遺溺,小兒驚疳,女人崩漏。按:代赭入肝與心胞,專主二經血分之病。仲景治汗吐下後心下硬,噫氣,用旋覆代赭湯,取其重以鎮虛逆,赤以養陰血也。煅紅、醋淬搗,水飛。

白話文:

代赭石能治療反胃、吐血、鼻出血、月經不止、腸風下痢、遺精、尿失禁、小兒驚癇和婦女崩漏等症。代赭石入肝經與心包經,主要治療這兩經血分方面的疾病。張仲景在治療汗出、嘔吐、腹瀉之後,出現心下堅硬、呃逆的症狀時,會使用旋覆代赭湯,利用代赭石的重量來鎮壓虛逆,以及其赤色來滋養陰血。 代赭石需要煅燒至紅,或用醋淬煉後搗碎,再研磨成細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