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本草通玄》~ 卷下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3)

1. 臍帶

性溫。固腎命門,充養血氣,預解胎毒。按:嬰兒在母腹中,為胎所裹,口鼻不能通氣,但有臍帶,通於母之肺系,母呼亦呼,母吸亦吸,直待出離母腹。因地一聲,臍帶既剪,一點真元,屬之命門。臍乾自落,如瓜脫蒂。故《丹經》以臍為命蒂,信然。

白話文:

臍帶性溫,能滋養腎臟和命門之火,充盈血液和元氣,還能預防和解除胎兒體內的毒素。嬰兒在母體內,被胎盤包裹,嘴巴和鼻子無法呼吸,但依靠臍帶與母親的肺部相連,母親呼吸,嬰兒也跟著呼吸;母親吸氣,嬰兒也吸氣,直到出生。出生後啼哭一聲,剪斷臍帶,嬰兒的一點先天真氣便歸屬於命門。臍帶乾枯脫落,如同瓜果脫離蒂幹。因此道家丹經稱臍為命蒂,的確如此。

2. 金石部

3. 金箔

辛平。鎮邪祟,安魂魄,制癲癇。生金有毒能殺人。用箔不得過二分。仲景紫雪方用赤金煎液,取其制肝風,降炎逆也。輕粉,水銀所傷,非金莫療。

白話文:

金箔味辛性平。能鎮壓邪祟,安撫魂魄,治療癲癇。但生金有毒,過量會致命。使用金箔時,用量不可超過二分(古代重量單位)。張仲景的紫雪丹方中使用煉製過的赤金藥液,是為了治療肝風,降伏逆氣。如果服用輕粉(一種含砷的藥物)或水銀中毒,唯有黃金才能治療。

4. 銀箔

性味主治皆同金箔,但金有毒,而銀無毒耳。

白話文:

銀箔的藥性、味道和功效都與金箔相同,但是金有毒性,而銀則沒有毒性。

5. 自然銅

辛平。消瘀血,續筋骨,止痛排膿。不可多服。

白話文:

自然銅味辛性平。能消除瘀血,修復筋骨,止痛並排出膿液。但不可服用過多。

6. 銅青

酸。走厥陰,故能退利風痰,眼障、蟲疳皆治。

白話文:

銅青味酸,循行於厥陰經,因此能消除風痰,治療眼疾和蟲牙病。

7.

甘寒。屬水入腎。秉北方癸氣,陰極之精,其體重實,其性濡滑。故黑錫丹得汞交感,治上盛下虛,氣升不降,發為眩暈、噎膈反胃,鎮墜之性,有反正之功。但偏於陰降,不可多服。燒酒、醋釀成鉛水,為降火神丹。然亦禁多用。

白話文:

鉛味甘性寒,歸屬水經,進入腎經。它秉承北方的癸水之氣,是陰氣極盛的精華,其質地沉重且堅實,性質潤滑。因此,黑錫丹(一種含鉛的藥物)與汞結合,可以治療上焦實熱、下焦虛寒,氣機升降失調的病症,例如眩暈、噎膈、反胃等。鉛的鎮墜特性,具有使紊亂的氣機恢復正常的功效。但是,鉛藥偏於引降陰氣,不可服用過多。用燒酒、醋釀製成的鉛水,被稱為降火神丹,但同樣也禁止過量使用。

8. 黃丹

體重,性沉,味兼咸。能墜痰去怯,治驚癇顛狂吐逆;能消積殺蟲,治疳疾瘧痢;能解熱拔毒,長肉去腐,治惡瘡腫毒。

白話文:

黃丹:性重,顏色深沉,味道鹹中帶苦。能使痰涎下墜,去除體內寒邪,治療驚癇、癲狂、嘔吐;能消滅積滯、殺滅蟲積,治療疳疾、瘧疾、痢疾;能解熱毒、拔除毒素,促進肉芽生長、去除腐肉,治療惡瘡腫毒。

9. 鐵落

制肝下降。主善怒發狂、顛癇驚邪客忤。

白話文:

鐵落能抑制肝氣的亢盛,治療因肝火上升引起的怒髮衝冠、癲癇、驚厥、以及邪氣入侵等症狀。

10. 紫石英

甘溫,手少陰、足厥陰血分藥也。上能鎮心,重可去怯也;下能益肝,濕可去枯也。心主血,肝藏血,性暖而補,故神不安,血不足,虛寒不孕者宜之。

白話文:

紫石英味甘性溫,歸屬於手少陰心經及足厥陰肝經的血分。它上能鎮靜心神,治療心虛膽怯;下能滋補肝血,治療肝血不足的枯燥症狀。因為心主血脈,肝藏血液,紫石英性溫和且具有補益作用,所以對於心神不安、血虛、虛寒不孕等症狀,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