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通玄》~ 卷下 (3)
卷下 (3)
1. 蔓荊子
辛而微溫,足太陽經藥也。主太陽頭風、頂痛、目痛翳淚,亦能固齒。去白膜,酒炒,打碎。
白話文:
【苦杏仁,微帶溫熱之性質,屬足太陽膀胱經的藥物。對於太陽經的頭風、頂部疼痛、眼痛、眼翳以及眼淚頻出有療效,同時還能強固齒齒。用於去除白膜,需先用酒炒製,再打碎使用。】
2. 山茶花
止血衄、腸風。取紅者為末,童溺調服。
3. 密蒙花
甘寒。主目痛、赤膜多淚、羞明障翳。酒蜜拌,微炒。
4. 側柏葉
苦辛微溫。主吐血衄血、痢血腸風、崩帶、濕痹、冷風、歷節痛。炙,罯凍瘡。汁塗黑發。丹溪曰:柏屬陰善守。故採其葉者,隨月建方取之,得月令之旺氣,為補陰之要藥。其性溫燥,大益脾上,以滋其肺。時珍曰:柏性後凋,稟堅凝貞靜之質,乃多壽之木。故道家以之點湯代茶,元旦以之浸酒辟邪。麝食之而體香,毛女食之而身輕,亦其證驗矣。
白話文:
柏樹味苦辛,性微溫。主要用於治療吐血、鼻出血、痢疾、腸風、崩漏、帶下、濕痺、冷風、關節疼痛等症狀。將柏樹炙烤後,可以治療凍瘡。柏樹汁液可以塗抹頭髮,使頭髮烏黑亮麗。古人認為柏樹屬陰性,善於守住精氣,因此採集柏樹葉時,要根據月份來選擇,才能獲得旺盛的月令之氣,成為滋補陰氣的重要藥物。柏樹性溫燥,能補益脾胃,滋養肺部。柏樹生命力頑強,具有堅定、凝重、靜默的品質,是長壽之木。道家以柏樹枝點湯替代茶飲,元旦則以柏樹浸酒避邪。傳說麝香動物食用柏樹後,身體會散發香氣;毛女食用柏樹後,身體輕盈,都是柏樹功效的證明。
5. 柏子仁
甘平,心腎藥也。益氣養血,清心安神,補腎助陽,去濕潤燥,辟邪益智,久服顏色美澤,耳目聰明。時珍曰:柏子甘平,不寒不燥,甘而能補,辛而能潤,其氣清香,能透心腎,益脾胃,仙家上品藥也。《列仙傳》云:赤松子久食柏實,齒落更生,行及奔馬。非虛語也。炒去衣,研細。
白話文:
柏子味甘性平,屬於心腎藥材,具有益氣養血、清心安神、補腎助陽、去濕潤燥、辟邪益智等功效,長期服用能使面色紅潤、耳目聰明。李時珍說:柏子味甘性平,不寒不燥,甘能補,辛能潤,氣味清香,能直達心腎,滋養脾胃,是仙家上品藥材。《列仙傳》記載:赤松子長期食用柏子,牙齒脫落後又重新長出,行走速度能追上奔馬,並非虛言。使用時需炒去外皮,研磨成粉。
6. 松香
苦甘平,主一切瘡痍,除熱祛風,排膿化毒,生肌止痛,殺蟲療瘡。弘景雲:松、柏皆有脂,凌冬不調,理為佳物。時珍曰:脂乃英華,在土不朽,流膏日久,變為琥珀,宜其可以辟穀延齡。大釜加水,白茅襯甑,又加黃沙寸許,布松脂於上,炊以桑薪,湯減頻添熱水。候松脂盡入釜中,取出,投於冷水,既凝又蒸,如此三過,乃佳。服之,通神明,去百病。
白話文:
苦甘平味,可以治療各種瘡痍,消熱去風,排出膿液化解毒素,促進傷口癒合止痛,殺死蟲子治癒瘡傷。陶弘景說:松柏都有樹脂,在寒冬時節不枯萎,是上好的藥材。李時珍說:樹脂是植物的精華,埋在地下不會腐爛,經過長時間的流淌和變化會變成琥珀,所以它具有辟穀延年益壽的效果。將大鍋加水,用白茅墊在甑子上,再加一寸厚的黃沙,把松脂放在上面,用桑木柴火煮。當松脂全部融化到鍋中,就取出放入冷水中,讓它凝固再蒸,如此反覆三次,就是最好的松脂。服用它可以使人神智清明,治療百病。
7. 松節
搜風舒筋,燥血中之濕。
8. 松子仁
益肺止嗽,補氣養血,潤腸止渴,溫中搜風,潤皮膚,肥五臟。陰虛多燥者,珍為神藥。
白話文:
強壯肺部,止咳平喘,補充氣血,滋潤腸道,解渴,溫暖中焦,祛除風寒,滋潤皮膚,滋養五臟。對於陰虛多燥的人來說,這藥物堪稱神藥。
9. 肉桂
甘辛性熱,入脾腎二經。益火消陰,溫中健胃,定吐止瀉,破秘墮胎,堅骨強筋。桂心,主風寒痛痹,心腹冷疼,破血結,痃癖癥瘕,膈噎脹滿,內托癰痘,引血化膿。桂枝,主傷風頭痛,調營散邪,去皮膚風濕,手臂痛。在下近根者為厚桂,亦名肉桂。在中者為桂心。在上枝條為桂枝,亦名薄桂,亦名柳桂。
好古云:或問仲景治傷寒當汗者,皆用桂枝。又云:無汗不得用桂枝。甘草湯一藥二用,其義何也?曰:仲景云:太陽中風,陰弱者,汗自出,衛實營虛,故發熱汗出。又云: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營弱衛強,陰虛陽湊之,故皆用桂枝發汗。此調其營氣,則衛氣自和,風邪無所容,遂從汗解,非桂枝能開腠發汗也。
白話文:
桂皮性溫,味甘辛,入脾、腎二經。它能溫中健胃、益火消陰,治療吐瀉、秘結、墮胎,並能堅骨強筋。桂心則專治風寒痛痹、心腹冷疼、血結、痃癖癥瘕、膈噎脹滿,以及內托癰痘,引血化膿。桂枝主治傷風頭痛、調和營氣、去除皮膚風濕、手臂疼痛。其中,靠近根部的桂皮稱為厚桂,也叫肉桂;中間部分稱為桂心;上部的枝條則稱為桂枝,也叫薄桂或柳桂。
古人說,張仲景治療傷寒需要發汗時,都用桂枝。同時也說,無汗就不能用桂枝。這兩種情況都用甘草湯,但其作用卻不同。張仲景解釋說,太陽中風,陰虛者,會自發出汗,這是衛氣實而營氣虛造成的。而太陽病發熱出汗,則是營氣虛弱而衛氣強盛,陰虛陽盛,這兩種情況都用桂枝發汗。桂枝的作用是調和營氣,使衛氣自然平和,風邪無處可容,從而通過出汗解表,並非桂枝直接開腠發汗。
汗多用桂枝者,以之調和營衛,則邪從汗去而汗自止,非桂枝能止汗也。昧者不知其意,遇傷寒無汗者亦用桂枝,誤之甚矣。桂枝湯下發汗發字,當作出字,汗自然出。非若麻黃能開腠,出其汗也。《醫余錄》云:有人患赤眼腫痛,脾虛不能食,用涼藥治肝則脾愈虛,用暖藥治脾則目愈痛。但於溫平藥中倍加肉桂,制肝益脾,而一治兩得之。
故曰:木得桂而枯是也。用三種桂,忌見火,刮去粗皮。
白話文:
出汗過多的人用桂枝,是藉此調和營氣和衛氣,讓邪氣隨著汗液排出,汗自然就止住了,並不是桂枝本身有止汗的功效。不明就裡的人不懂這個道理,遇到傷寒發燒卻沒有汗的人也用桂枝,實在是誤用藥物。桂枝湯裡「發汗」的「發」字,應該讀作「出」字,意思是汗自然會流出來,不像麻黃可以打開毛孔,強行逼出汗水。醫書《醫余錄》中記載,有人患上眼睛發紅腫痛,脾氣虛弱,吃不下飯。如果用寒涼藥物治療肝臟,脾氣會更加虛弱;如果用溫熱藥物治療脾臟,眼睛就會更加疼痛。唯有在溫和的藥物中多加肉桂,才能抑制肝火,滋補脾氣,一舉兩得。
所以說,木材遇到桂枝就會枯萎,這就是桂枝的特性。使用三種桂枝時,要避免火烤,並刮去粗糙的外皮。
10. 辛夷
辛溫。溫中解肌,通關利竅。凡鼻淵鼻鼽、鼻塞鼻瘡,並研末,入麝,蔥白蘸入,甚良。時珍曰:鼻通於天。天者,頭也,肺也。肺開竅於鼻,而胃脈環鼻而上行。腦為元神之府,而鼻為命門之竅。中氣不足,清陽不升,則頭為之傾,九竅為之不利。辛夷辛溫走氣而入肺,其體浮,能助胃中清陽之氣,上通於天,故能溫中,治頭、目、鼻之病。軒岐之後,達此理者,東垣一人而已。
刷去毛,微焙。
白話文:
辛夷的功效與用法
辛夷性味辛溫。具有溫中解肌、通關利竅的功效。凡是患有鼻淵、鼻鼽、鼻塞、鼻瘡等病症的人,可將辛夷研磨成粉末,加入麝香,再用蔥白沾取藥粉,效果極佳。
李時珍說:「鼻與天相通。天指的是頭部,也就是肺臟。肺氣開竅於鼻,而胃經則環繞鼻部向上運行。腦部是元神之府,鼻部是命門之竅。如果中氣不足,清陽之氣不能上升,就會導致頭部傾斜,九竅不通暢。辛夷辛溫走氣而入肺,其性輕浮,能幫助胃中清陽之氣上升通達頭部,因此可以溫中,治療頭、目、鼻等部位的病症。自軒轅岐伯之後,真正明白此道理的,只有元代醫家朱丹溪一人而已。」
使用辛夷時,應先將毛刷去,微火焙乾。
11. 沉香
辛而微溫,脾腎之劑也。調中和氣,溫暖命門。凡脹悶霍亂,癥癖積聚,中惡鬼邪,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女人陰寒,及痰涎血出於脾者,併為要藥。按:沉香溫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而運行不倦,達腎而導火歸元,有降氣之功,無破氣之害,洵為良品。磨細澄粉,忌火。
白話文:
辛味微溫,屬於脾腎的藥物。能調和脾胃,溫暖命門,適用於腹脹、霍亂、癥瘕積聚、中惡鬼邪、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女人陰寒,以及脾虛導致的痰涎血出等症狀,是重要的藥材。沉香溫和而不燥烈,運行氣血而不致泄瀉,滋補脾胃且運行不倦,到達腎臟並引導火氣歸元,具有降氣作用,卻不會傷氣,實為上乘藥材。磨成細粉,忌火。
12. 丁香
辛溫,溫胃進食,止嘔定瀉,理腎氣奔豚,救痘瘡灰白。按:丁香溫中健胃,大有神功。須於丸劑中,同潤藥用乃佳。獨用、多用易於僭上損肺傷目。去丁蓋乳子,勿見火。
白話文:
【辛溫,溫胃進食,止嘔定瀉,理腎氣奔豚,救痘瘡灰白】 丁香具有辛溫之性,能溫暖胃部,促進飲食消化,可以止住噁心與腹瀉,調理腎氣,對於奔豚症狀有所幫助,也能治療痘瘡變為灰白色。
【按:丁香溫中健胃,大有神功。須於丸劑中,同潤藥用乃佳。獨用、多用易於僭上損肺傷目。去丁蓋乳子,勿見火。】 丁香對於溫暖中焦、強健胃部功能有著極大的療效,通常在丸劑中搭配滋潤的藥物使用效果更佳。單獨使用或過量使用可能會導致上火,影響肺部健康及眼睛。在使用時要注意,去除丁香的外層,避免直接接觸火源。
13. 檀香
辛溫,脾肺藥也。溫中下氣,理噎膈吐食,消風熱腫毒,引胃氣上升,以進飲食。東垣云:白檀調氣,引芳香之物,上至極高之分。最宜橙、橘之屬,佐以薑、棗、葛根、縮砂、豆蔻,通行陽明經,在胸膈之上,咽嗌之間,為理氣要劑。入湯泡,勿煎,入丸刮磨用。
白話文:
這味藥性辛溫,屬於健脾肺的藥物。它能溫暖中焦,降氣化痰,治療噎膈、嘔吐,消散風熱腫毒,引導胃氣上升,促進食慾。
東垣先生說:白檀可以調和氣機,引導芳香之物上升到最高處。最適合與橙、橘之類的果皮搭配,再加入薑、棗、葛根、縮砂、豆蔻等藥材,使藥性暢通陽明經,作用於胸膈之上、咽喉之間,是理氣的要藥。
此藥宜用於湯劑或泡服,切勿煎煮,製成丸劑時則需刮磨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