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本草通玄》~ 卷下 (2)

回本書目錄

卷下 (2)

1. 巴豆

辛熱。祛臟腑停寒,破堅積痰癖,開通閉塞,疏利水穀,破血排膿,殺蟲闢鬼。巴豆稟陽剛雄猛之性,有斬關奪門之功,氣血未衰,積邪堅固者,誠有神功。老羸衰弱之人,輕妄投之,禍不旋踵。巴豆、大黃同為攻下之劑,但大黃性冷,腑病多熱者宜之。巴豆性熱,臟病多寒者宜之。

故仲景治傷寒傳裡,惡熱者多用大黃。東垣治五積屬臟者,多用巴豆。世俗未聞此義,往往以大黃為王道之藥,以巴豆為劫霸之品,不亦謬乎!若急治為水穀道路之劑,去皮心膜油,生用。緩治為消堅磨枳之藥。炒令紫黑用。炒至煙將盡,可以止瀉,可以通腸。用之合宜效如桴鼓,此千古之秘,人所不知。

紙包壓去油者,名之巴霜。巴豆殼,燒灰存性,能止瀉痢。

白話文:

巴豆性辛熱,能驅除臟腑積寒、破除堅積痰癖、打開阻塞、促進水穀消化、破血排膿、殺蟲辟邪。它性剛猛,有強大的攻堅之力,對於氣血未衰、積邪堅固者,效果顯著。但對於體虛衰弱者,輕易使用會帶來嚴重後果。巴豆和大黃都是攻下之劑,但大黃性寒,適合治療腑病多熱者;巴豆性熱,適合治療臟病多寒者。

因此,張仲景在治療傷寒傳裡時,多用大黃來治惡熱;李東垣在治療五積屬臟時,多用巴豆來治寒積。世俗不了解此理,往往把大黃視為主要藥物,而把巴豆視為猛烈的藥品,這就錯了。若急需治療水穀通道阻塞,應去皮心膜油,生用巴豆;若需緩慢治療堅積,則應炒至紫黑用。炒至煙將盡,可以止瀉通腸。使用得當,效果立竿見影,這是千古不傳的秘方,很少人知道。

將巴豆用紙包壓去油,稱為巴霜。巴豆殼燒灰存性,能止瀉痢。

2. 桑白皮

甘辛,西方之品也。瀉肺氣而痰水喘嗽皆除,長於利水,乃肺金實則瀉其子也。古稱補氣者,非若參耆之正補,乃瀉邪所以補正也。昧者信為補劑,而肺虛者亦用之,大失桑皮之面目矣。刮去皮,蜜水炒。子,名桑椹,安神止渴,利水消腫。

白話文:

桑白皮,味甘辛,屬於西方藥性。它能瀉肺氣,使痰水喘嗽皆除,且擅長利水,是針對肺金過實的情況,瀉其子(指肺)而達到平衡。

古人稱其為補氣之物,但它與人參、黃耆等正補之物不同,而是通過瀉邪來達到補正的效果。有些人誤以為它是補劑,就連肺虛者也使用它,這就完全背離了桑白皮的藥性本意。

使用桑白皮時,需刮去皮,用蜜水炒製。桑白皮的果實稱為桑椹,具有安神止渴、利水消腫的功效。

3. 楮實

甘平。益腎助陽,療腫去水,能軟骨治哽。

4. 枳殼

苦辛微寒,疏泄肺與大腸之氣,故能逐水消痰,化食寬脹,定嘔止瀉,散痞止痛。小者名枳實,功力稍緊。夫枳殼、枳實氣味不異,功用相同。古云枳殼主至高之氣,枳實主下主血,然仲景治上焦胸痹痞滿,多用枳實,古方治下焦痢痔腸結,多用枳殼,由是則枳實不獨治下,而積殼不獨治高也。

蓋自飛門以至魄門,皆肺主之,三焦相通,一氣而已,則二物皆主利氣,又何必分耶?去穰麩炒。

白話文:

枳殼和枳實味苦辛微寒,能疏通肺和大腸之氣,因此可以利水消痰、幫助消化、緩解脹氣、止嘔止瀉、散結止痛。枳實功效較強,枳殼則較為溫和。古人認為枳殼主要治療上焦疾病,枳實則主要治療下焦疾病,但實際上,張仲景在治療上焦胸痺痞滿時多用枳實,古方治療下焦痢痔腸結時則多用枳殼,由此可見,枳實不僅能治療下焦疾病,枳殼也不僅能治療上焦疾病。

因為從飛門到魄門,都是由肺所主,三焦相通,本是一氣,所以枳殼和枳實都具有利氣功效,並無必要過分區分。使用時要去掉果核和麩皮,炒制後使用。

5. 山梔

苦寒,肺經藥也,輕飄上浮,所以瀉肺中之火。金宮不被火擾,則治節之令自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故丹溪云:能屈曲下行,降火從小便泄去也。寇氏曰:仲景治汗吐下後,虛煩不眠,用梔子豉湯。亡血亡津,臟腑失養,內生虛熱,非此不除也。仲景多用梔子、茵陳,取其利小便而蠲濕熱也。

古方治心痛,每用梔子,此為火氣上逆,不得不降者設也。今人泥丹溪之說,不分寒熱,通用梔子,虛寒者何以堪之。炒透用。

白話文:

梔子性寒苦,是治療肺經疾病的藥材,藥性輕飄上浮,所以能瀉去肺部的火氣。肺經不受火氣干擾,就能正常調節水液,將水液輸送到膀胱。因此丹溪先生說:梔子能向下行駛,降火並從小便排出。寇氏說:張仲景治療汗吐下後虛煩不眠,會使用梔子豉湯,因為患者失血失津,臟腑失養,內生虛熱,唯有梔子才能去除。張仲景經常使用梔子、茵陳,是為了利尿並去除濕熱。

古代方劑治療心痛,經常使用梔子,這是因為火氣上逆,不得不降下去。現在有些人只懂丹溪先生的說法,不分寒熱,一律使用梔子,對於虛寒體質的人來說,根本無法承受。使用梔子時,需要炒透。

6. 酸棗仁

味酸,性收,故其主療多在肝膽二經。肝虛則陰傷而煩心不臥,肝藏魂,臥則魂歸於肝,肝不能藏魂,故目不得瞑。棗仁酸味歸肝,肝得養,故熟寐也。其寒熱結氣,痠痛濕痹,臍下痛,煩渴虛汗,何一非東方之症,而有不療者乎?世俗不知其用,誤以為心家之藥,非其性矣。

白話文:

酸棗仁味酸性收,主要作用於肝膽二經。肝虛則陰氣受損,導致心煩難眠,因為肝藏魂,睡眠時魂魄歸於肝,肝虛則魂魄不能歸位,所以眼睛無法閉合。酸棗仁酸味歸肝,可以滋養肝臟,讓患者得以安然入睡。酸棗仁還能治療肝膽方面的疾病,例如寒熱結氣、痠痛濕痹、臍下痛、煩渴虛汗等,都是東方病症,酸棗仁都能有效治療。世人不懂其藥性,誤認為是心臟的藥物,實在是錯認其性質。

7. 山茱萸

味酸微溫,肝腎之藥也。暖腰膝,興陽道,固精髓,縮便溺,益耳目,壯筋骨,止月水。蓋腎氣受益,則封藏有度,肝陰得養,則疏泄無虞。味酸本屬東方,而功力多在北方者,乙癸同源也。湯潤去核,核能滑精,切勿誤用。

白話文:

這種草藥味道酸,性微溫,是針對肝腎兩經的藥物。它能夠溫暖腰部和膝蓋,提振性功能,強化體內的精氣,防止尿失禁,增強視力聽力,壯健筋骨,還能調節婦女的月經。

這段文字提到,這類藥物對於腎氣有益,可以讓腎藏的功能得到規律的運作,對於肝陰也有滋養的作用,讓肝的疏洩功能得以穩定。這類藥物的味道酸,通常屬於東方,但在實際效果上,往往在北方的療效更為顯著,這是因為東方和北方在中醫理論中,都與腎、肝有關聯,所以有著相似的效果。在使用時,需要注意不要誤用含有核的部分,因為核可能導致精液滑落,因此必須謹慎使用。

8. 金櫻子

酸澀而平,是以固精止瀉,職有專司。當其半黃之時,正屬採收之候,若至紅熟則味已純甘,全無澀味,安在其收攝之功哉?丹溪云:經絡隧道,以宣暢為和平。而味者資其澀性,以取快欲,必致他疾。自不作靖,咎將誰執?去核並白毛淨。

白話文:

酸澀而平,因此能固精止瀉,這是它的專門功效。當它半黃的時候,正是採收的時機,如果等到完全紅熟,味道就會變得完全甘甜,沒有絲毫澀味,那麼它收攝的功效又在哪裡呢?丹溪說:經絡就像隧道,以通暢為和平。而食物的澀味,能滿足人的快感,但這必然會導致其他疾病。自己不注重養生,最終要怪誰呢?去核並去除白毛,清洗乾淨。

9. 郁李仁

甘苦而潤。其性主降,故能下氣利水,破血潤腸。拌麵作餅,微炙使黃,勿令太熟,空腹食之,當得快利,未利再進,以利為度。如利不止,以醋飯止之。忌食酪及牛、馬肉,神驗。但須斟酌虛實,勿得浪施也。湯浸,去皮尖及雙仁者,研如膏。

白話文:

這種東西味甘苦且潤滑,性屬下降,因此能降氣利水、破血潤腸。可以拌麵做餅,稍微炙烤至黃色,但不要烤太熟,空腹食用,就能迅速通便。如果一次沒有通便,可以再吃一點,以通便為度。如果一直拉肚子,可以用醋飯止瀉。忌食酪及牛、馬肉,效果奇佳。但必須根據身體虛實情況來判斷是否適合使用,不可亂用。將其泡湯,去除皮尖和雙仁,研磨成膏狀。

10. 女貞

實苦平。補腎養神,黑髮明目。冬青,乃少陰之精,遇冬月寒水之令,而青翠不改,則其補腎之功,從可推矣。酒浸,蒸曬。

白話文:

【實苦平,補腎養神,黑髮明目。冬青,乃少陰之精,遇冬月寒水之令,而青翠不改,則其補腎之功,從可推矣。酒浸,蒸曬。】

【性質實際上是苦而平和的,具有補腎和養護精神的功效,能夠使頭髮變黑、眼睛明亮。冬青樹,是少陰經的精華所在,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水氣旺盛的月份,依然保持綠葉翠綠,由此可以推斷它補腎的功能非常強大。使用酒浸泡,進行蒸煮和曬乾的處理方法。】

11. 五加皮

辛溫,入肝腎兩經。腎得其養則妄水去而骨壯,故能主陰痿脊疼、腰痛腳軟諸症。肝得其養則邪風去而筋強,故能理血瘀拘攣,疝氣痛痹等症。《仙經》贊其返老還童,雖譽詞多溢,然五加造酒,久久服之,添精益血,搜風化痰,強筋壯骨,卓有奇功。且其氣與酒相宜,酒得之,其味轉佳也。

白話文:

五加皮性溫,走肝腎經絡。腎臟得到滋養,腎水就不會妄動,骨骼就會強健,因此能治療陽痿、脊椎疼痛、腰痛腿軟等病症。肝臟得到滋養,風邪就會消散,筋骨就會強健,因此能治療血瘀、肢體拘攣、疝氣、疼痛、痺症等病症。古籍《仙經》稱讚五加皮能返老還童,雖然誇張了些,但五加皮泡酒長期服用,確實能補精益血、祛風化痰、強筋壯骨,功效顯著。而且五加皮的氣味與酒很合,加入酒中,更能提升酒的口感。

12. 枸杞子

味甘氣平,腎經藥也。補腎益精,水旺則骨強,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無不愈矣。弘景雲:離家千里,勿食枸杞。甚言其補精強陰之功也。按枸杞平而不熱,有補水制火之能,與地黃同功,而除蒸者未嘗用之,惜哉!

白話文:

【性味甘甜,平和,是腎經的藥物。它能補充腎氣,增強精力。腎氣充足時,骨骼會變得堅硬,對於消渴症、視力模糊、腰痠膝痛等病症都能得到改善。陳隱君曾說:遠離家園千里,不要食用枸杞。這極大地表達了枸杞補充精氣、壯陽的功效。根據分析,枸杞性平而不燥熱,具有補充水分、制衡火氣的能力,與地黃有相似的療效,但在治療潮熱時卻未曾使用過,實在可惜!】

13. 地骨皮

即枸杞根也。苦而微寒,主治皆在腎肝。夫腎水不足則火旺,而為骨蒸煩渴、吐血虛汗。肝木不寧則風淫,而為肌痹頭風及骨槽風。惟地骨皮滋水養木,故兩經之症,悉賴以治。洗淨沙土。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枸杞根。枸杞根具有苦味和微寒的特性,主要對應於腎和肝兩個臟器的療效。

如果腎水不足導致火氣旺盛,會引起骨蒸、煩渴、吐血和虛汗等症狀;如果肝木不平靜,容易引發風邪,造成肌肉麻木、頭痛和骨槽風等症狀。只有「地骨皮」這種藥物可以滋潤腎水,滋養肝木,因此對於腎肝兩個經絡的病症,都需要依賴它來治療。使用時需先清洗掉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