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通玄》~ 卷上 (14)
卷上 (14)
1. 赤小豆
甘酸性平。消熱毒,下水腫,散惡血,利小便,止泄瀉。世俗惟知治水,不知扶土,所以制水。赤小豆健脾胃而利水濕,直窮其本也。其性善下,久服則降令太過,津血滲泄,令人肌瘦。一且毒腫,為末塗之,無不愈者。但性極黏,干即難揭,入苧根末,即不黏,此良法也。此即五穀中常食之品。以緊小而赤黯者入藥,其稍大而鮮紅,及淡紅者,並不宜用。
白話文: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能消熱毒、下水腫、散惡血、利小便、止泄瀉。世人只知道治水,卻不知道扶土,因此要以赤小豆來制水。赤小豆健脾胃而利水濕,直接針對病根。它性善下,長期服用容易導致降氣過度,津血滲泄,讓人肌膚消瘦。一旦出現毒腫,將赤小豆研成末敷於患處,都能治癒。但赤小豆性極黏,乾了就難揭開,可以加入苧根末,就能避免黏黏的狀況,這是個好方法。赤小豆是五穀中經常食用的食物。入藥時要用緊小、赤黯的赤小豆,稍大而鮮紅或淡紅的都不適合使用。
2. 綠豆
甘寒。利水消腫,解毒。吐瀉,解消渴。
3. 白扁豆
甘平,脾之谷也。暖脾胃,止吐泄,解諸毒,消暑氣,除濕熱。扁豆氣味中和,土家契合,倉廩受培,自能通利三焦,升降清濁,土強濕去,正氣日隆。炒熟,去皮。
4. 豆豉
苦寒。主傷寒頭痛,煩悶,溫毒發斑,嘔逆血痢,解肌發表,補中下氣,卓有神功。炒熟,則能止汗。
白話文:
苦寒的特性,主要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頭痛、煩躁和混亂,以及熱毒導致的皮膚疹塊。它還可以幫助治療噁心、嘔吐和帶血的腹瀉。苦寒藥物能夠發散體內的熱邪,調節中焦,增強下焦的功能,顯示出極高的療效。經過炒制並熟化後,這種藥物還具有止汗的作用。
5. 蒸餅
甘平。溫中健脾,消食化滯,和血止汗,利三焦,通水道。惟面所造,酵水發成,在臘月及寒食日蒸之,至皮裂去皮,懸之風乾,以水浸脹,擂爛用。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的一種藥材,其性質為甘平,具有溫暖中焦、健脾胃、消食化滯、調和血液、止汗、疏通三焦及導引水道的功效。
這種藥材是通過特定的製程來製造的,首先在醣分含量高的物質中加入酵母,讓其在溫暖環境下發酵。這個過程通常在臘月或寒食節期間進行,製品在發酵後會裂開表皮,然後掛起風乾。接著,再用水浸泡使其膨脹,最後將其擂爛後使用。
6. 飴糖
甘溫。補中健脾,潤肺止嗽,消痰止血,是解渴解毒。熬焦酒服,能下惡血。邢曹進,飛矢中目,拔矢而鏃留於中,痛困俟死,一僧,教以寒食飴點之,至夜瘡癢,一鉗而出,旬日而瘥。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的一個藥方,主要成分為甘溫類的草藥,具有補中健脾、潤肺止咳、消痰止血、解渴解毒的功效。使用方法是將草藥煎煮後與酒混合,可以幫助排出體內的惡血。
故事中還有一個急救的情節:有人在邢曹進被箭射中眼睛後,痛苦不堪,等待死亡。一位和尚建議他使用寒食糖點在傷口上,到了晚上,傷口開始發癢,用鉗子取出箭頭,十天後就痊癒了。這段描述強調了這種藥方在緊急情況下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