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通玄》~ 卷上 (13)
卷上 (13)
1. 木通
甘淡微寒,心胞絡、小腸、膀胱藥也。利小便,消水腫,宣血脈,通關節,明耳目,治鼻塞,破積聚,除煩渴,安心神,散癰腫,清伏熱,醒多睡,去三蟲,墮胎下乳。東垣曰:木通甘淡,助西方秋氣下降,以利小便,專瀉氣滯也。肺受熱邪,氣化之源絕,則寒水斷流;膀胱癃閉,宜此治之,時珍曰:木通上能通心清肺,理頭痛,達九竅;下能泄濕祛熱,皆從小便而出。《本草》云:通可去滯,木通、防己之屬。
夫防己苦寒,瀉血分濕熱;木通甘淡,瀉氣分濕熱,細而白者佳。
白話文:
木通味甘淡微寒,主要作用於心包絡、小腸和膀胱經。它能利尿消腫,疏通血脈,舒通關節,明目,治療鼻塞,消除積聚,解除煩渴,安定心神,消散癰腫,清除伏熱,治療嗜睡,驅除寄生蟲,以及催產和催乳。
李東垣說:木通味甘淡,能幫助秋季之氣下降,促進利尿,專門瀉除氣滯。如果肺部受熱邪侵犯,氣化功能受阻,導致體液運行不暢;膀胱氣化不利,小便不通,都可以用它治療。
李時珍說:木通上能通利心肺,治療頭痛,疏通九竅;下能瀉濕除熱,這些功效都是通過利尿來實現的。《本草經》記載:木通能去除體內鬱滯,和防己同屬此類藥物。
防己味苦寒,能瀉除血分中的濕熱;木通味甘淡,能瀉除氣分中的濕熱,細白者為佳。
2. 通草
淡平,肺與膀胱藥也。利水通淋,明目退熱,下乳催生。色白氣寒,味淡體輕,故入肺經,導熱使降,由膀胱下泄也。
白話文:
通草性味平和,歸肺經和膀胱經。具有利尿通淋、明目退熱、催乳下奶的功效。因為通草色白、氣寒、味淡、質輕,所以能進入肺經,引導體內熱氣下降,並經由膀胱排出體外。
3. 鉤藤
甘苦微寒,手足厥陰藥也。主小兒寒熱驚癇,夜啼,瘛瘲,客忤胎風,內釣腹痛,大人肝風,目眩。
白話文:
鉤藤味甘苦微寒,歸手厥陰經和足厥陰經。主治小兒寒熱、驚厥、夜啼、抽搐、客忤(小兒疾病)、胎風,以及大人因肝風引起的腹痛、頭暈目眩。
4. 金銀花
甘而微寒。主脹滿下利,消癰散毒,補虛療風。世人但知其消毒之功,昧其脹利風虛之用。余於諸症中用之,屢屢見效,奈何忽之耶?
白話文:
金銀花味甘微寒。能治療腹脹、腹瀉,消除腫毒,以及治療虛弱和風痺。世人只知道它能殺菌消毒,卻忽略了它治療腹脹、腹瀉、虛弱和風痺的功效。我在治療各種疾病時使用它,屢屢見效,為什麼要忽視它呢?
5. 澤瀉
甘鹽微寒。腎與膀胱藥也。利水道,通小便,補虛損,理腳氣。按《本經》云:久服明目,而扁鵲云多服病眼,何相反耶?蓋水道利,則邪火不幹空竅,故云明目。水道過於利,則腎氣虛,故云病眼。又《別錄》稱其止遺泄,而寇氏謂泄精者不敢用,抑何相刺謬也?蓋相火妄動而遺泄者,得澤瀉清之,而精自藏。氣虛下陷而精滑者,得澤瀉降之,而精愈滑矣。
況滑竅之劑。腎虛失閉藏之職,亦一禁。夫一藥也,一症也,而或禁或取,變化殊途,自非博洽而神明者,未免對症而疑,臨症而眩。若格於理者,變變化化而不離乎宗。故曰:醫不執方,合宜而用,斯言至矣。
白話文:
澤瀉味甘,性微寒。是治療腎臟和膀胱的藥物。能利尿通便,補充虛損,治療腳氣。古籍記載,長期服用能明目,但扁鵲卻說服用過多會導致眼疾,這似乎矛盾。其實,是因為利尿通水道,邪火就不會侵犯眼部,所以能明目;但如果利尿過度,腎氣虛弱,就會導致眼疾。另有古籍記載澤瀉能止遺精,但寇氏認為遺精者不敢服用,這也看似矛盾。實際上,是因為相火妄動而遺精者,服用澤瀉能清熱,使精氣得以收藏;但如果本身腎氣虛弱,精氣下陷而遺精者,服用澤瀉反而會加重病情,使精氣更加滑泄。
總而言之,凡是滑竅的藥物,如果腎氣虛弱,喪失閉藏精氣的功能,就不能使用。同一種藥物,針對同一種病症,卻可能在某些情況下使用,在某些情況下禁用,其變化多端。如果不是醫術精湛,通曉藥理,就難免會在面對病症時產生疑惑和迷茫。如果能掌握藥物原理,就能隨機應變,而不至於偏離根本法則。所以說:「醫生不能死搬硬套方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這句話非常有道理。
6. 菖蒲
辛溫,心肝藥也。開心竅,消伏梁,除痰嗽,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散風濕,止心痛,殺諸蟲,闢鬼邪,理惡瘡。按《仙經》歷稱菖蒲為水草之精英,神仙之靈藥。然惟石磧水生,莖細節密不沾土者,方為上品。銅刀刮去粗皮,米泔浸之,飯上蒸之,藉穀氣而臻於中和,真有殊常之效。
白話文:
菖蒲性味辛溫,是作用於心臟和肝臟的藥物。它可以開通心竅,消除伏梁(指胸膈痞滿),去除痰咳,疏通九竅,使耳目聰明,聲音洪亮,散除風濕,止痛,殺死各種蟲子,辟邪,治療惡瘡。古籍《仙經》記載,菖蒲是水草中的精華,是神仙的靈藥。但只有生長在石礫灘上的,莖葉細密不沾泥土的菖蒲才是上品。需用銅刀刮去粗皮,再用淘米水浸泡,然後放在米飯上蒸,藉助米飯的穀氣使其藥性平和,才能達到最佳療效。
7. 海藻
鹹寒。主癭癧癰腫,癥瘕水腫,疝氣痰壅食凝。經云:咸能軟堅。海藻咸能潤下,寒能泄熱,故無堅不潰,無腫不消。洗淨鹹味,焙乾。
白話文:
海藻味鹹性寒。主要功效是治療甲狀腺腫大、癰腫、癥瘕(腹部腫塊)、水腫、疝氣、痰多、食積等症。古籍記載:「鹹味能軟堅。」海藻味鹹能潤滑通便,性寒能清熱,因此凡是堅硬的腫塊都能使其潰散,凡是腫脹的都能使其消退。使用前需洗淨鹹味,再烘乾備用。
8. 昆布
鹹寒。主水腫噎膈,瘰癧惡瘡。昆布功同海藻。凡海中菜皆損人,勿多食。洗去咸,焙乾。
白話文:
昆布味鹹性寒。能治療水腫、噎膈(吞嚥困難)、瘰癧(頸部淋巴結腫大)和惡瘡。昆布的功效和海藻相似。但所有海菜都容易傷身,不可多吃。使用前需洗去鹽分,再烘乾。
9. 石斛
甘而微咸,脾、腎藥也。益中氣,厚腸胃,長肌肉,逐邪熱,壯筋骨,強腰膝。石斛甘可悅脾,咸能益腎,故多功於水土二臟。但氣性寬緩,無捷奏之功。古人以此代茶,甚清上膈。凡使勿用木斛。石斛短而中實,木斛長而中虛,不難分辨。
白話文:
石斛味甘微咸,歸脾、腎經。能補益中氣,滋養腸胃,增強肌肉,驅除邪熱,強健筋骨,壯腰膝。石斛甘味能滋養脾胃,鹹味能滋補腎臟,因此對脾腎兩臟都有很好的療效。但其藥性平和緩慢,沒有快速見效的功效。古人常以石斛代茶飲用,能有效清熱解鬱。使用時需注意區分,不要用木斛代替石斛。石斛較短且內部飽滿,木斛則較長且內部空虛,不難分辨。
10. 骨碎補
苦溫,腎經藥也。主骨中毒氣,風血痛。破血止血,補折傷。理耳鳴牙痛。筋骨傷碎者能療之,故名骨碎補。走入少陰,理耳牙諸疾。凡損筋傷骨之處,用米粥裹傷處有效。焙用。
白話文:
骨碎補味苦性溫,是作用於腎經的藥物。主治骨頭因中毒而引起的疼痛,以及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它能活血化瘀、止血,治療骨折。還能治療耳鳴、牙痛。對於筋骨受損、骨折的情況,它都能治療,因此得名骨碎補。它能進入少陰經,治療耳部和牙齒的各種疾病。凡是筋骨損傷的地方,用米粥包裹傷處都有效。使用前需烘烤炮製。
11. 谷部
12. 胡麻
甘平,補中益氣,養肺潤腸,堅骨,明耳目,逐風濕,填腦髓,久服延年。胡麻子填精益氣,仙家所珍。取粟色者,名鱉蝨胡麻,比黑者更勝。
白話文:
芝麻味甘性平,能滋補身體、益氣、滋養肺部和腸道、強健骨骼、明目、祛除風濕、滋養腦髓,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芝麻能滋補腎精、益氣,是神仙都珍愛的東西。其中,顏色像粟米一樣的芝麻,稱為鱉蝨胡麻,比黑色的芝麻更好。
13. 浮麥
即小麥中水淘浮起者。止自汗、盜汗虛熱。
白話文:
浮麥就是小麥用水淘洗時浮在水面上的部分。它可以治療自汗、盜汗和虛熱。
14. 麥芽
即大麥水浸生芽者。開胃下氣,消食和中。
白話文:
麥芽是大麥用水浸泡後發芽的部分。它具有開胃、降氣、消食、和中的功效。
15. 神麯
乃伏天,用白麵百斤,青蒿汁三碗,赤豆末、杏仁泥各三升,蒼耳汁、野蓼汁各三碗,以配白虎、青龍、朱雀、玄武、勾陳、螣蛇、六神,搜和作餅,楮葉包窨,如造醬黃法,待生黃衣,曬乾,臨用炒。消食下氣,健脾暖胃,除吐止瀉,破癥結,理痢疾。按神麯與穀麥二芽,脾胃虛人,常宜服之,以助戊己;熟腐水穀,與參、朮、香、砂同用為佳。
白話文:
神麴是用伏天時,以一百斤白麵,三碗青蒿汁,三升赤豆末、杏仁泥,三碗蒼耳汁、野蓼汁,配合白虎、青龍、朱雀、玄武、勾陳、螣蛇六種藥物(此處六神應指藥物,而非神祇),混合揉製成餅,用構樹葉包裹發酵,如同製作醬的方法,等到長出黃色的菌膜後曬乾,使用前炒香。它具有消食導滯、降氣、健脾暖胃、止吐止瀉、消除腫塊、治療痢疾的功效。神麴與穀芽、麥芽一樣,脾胃虛弱的人經常服用,可以增強脾胃功能;而熟製的神麴,與人參、蒼朮、香附、砂仁等藥物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16. 薏苡仁
甘平,補肺益脾。舒筋去濕,消水腫,理腳氣。色白入肺,味甘入脾,治筋者必取陽明,治濕者必扶土氣,故有舒筋去濕之用。然性主秋降之令,每多下利。虛而下陷者,非其宜也。淘曬炒。
白話文:
薏苡仁性味甘平,具有補肺益脾、舒筋活絡、利濕消腫、治療腳氣等功效。因為其顏色白,入肺經;味道甘,入脾經;治療筋骨疾病需考慮陽明經,治療濕氣則需健脾益氣,所以薏苡仁能舒筋活絡、去除濕氣。但薏苡仁偏寒涼,容易導致腹瀉,體質虛弱、下陷者不宜服用。食用前需淘洗、曬乾或炒制。
17. 粟殼
酸澀微寒。止瀉利,固脫肛,治遺精,除久咳。粟殼酸澀收斂,其性緊急,非久嗽瀉者不敢輕投也。世俗聞而畏之,概不肯用,不知久利滑脫者,非此不除。因噎而廢食,良醫不為也。水洗,去蒂及根膜,取薄皮,醋炒。
白話文:
粟殼味酸澀,性微寒。具有止瀉、固脫肛、治療遺精、緩解久咳的功效。粟殼酸澀具有收斂作用,藥性急峻,如果不是久咳久瀉的人,不敢輕易使用。民間都害怕它而不使用,卻不知道久瀉滑脫的病症,非它不可治。因為噎著就放棄吃飯,這可不是好醫生所為。使用方法是:用水洗淨,去除蒂頭和根膜,取其薄皮,再用醋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