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本草通玄》~ 卷上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0)

1. 縮砂仁

辛溫,入肺、脾、胃、腎四經。和中行氣,消食醒酒,止痛安胎,除上焦浮熱,化銅鐵骨哽。同熟地、茯苓能納氣歸腎;同檀香、白蔻能下氣安肺;得白朮、陳皮能和氣益脾。炒香,去衣。

白話文:

縮砂仁味辛性溫,能走肺、脾、胃、腎四經。具有和胃理氣、消食醒酒、止痛安胎的功效,還能消除上焦的浮熱,以及化解因吞服金屬異物造成的哽噎。與熟地、茯苓搭配,能收斂元氣,滋補腎陽;與檀香、白蔻搭配,能降氣安撫肺氣;與白朮、陳皮搭配,能調和脾胃之氣,增強脾胃功能。使用前需炒香,並去除外皮。

2. 益智仁

辛溫,能達心與脾胃。進飲食,攝涎唾,止遺泄及小便多,止女人崩漏,亦能安養心神。《直指》云:心者脾之母,進食不止於和脾。蓋火能生上,故古人進食,必先益智,上中益火也。去殼鹹水

白話文:

益智仁性味辛溫,能到達心臟和脾胃。它可以促進飲食,吸收唾液,治療遺精、尿頻以及女性的崩漏(月經出血過多),也能夠安撫心神。古籍《直指》中記載:心臟是脾臟的母臟,進食的作用不只在於調和脾胃。因為火能向上升騰,所以古人進食前,常會先服用益智仁,以滋補心火。服用時需去殼,用鹽水烹煮。

3. 肉果

辛溫,善入手、足陽明。暖脾胃,固大腸,消宿食,寬膨脹,止吐逆。按土性喜暖愛香,故肉果與脾胃最為相宜,其能下氣者,脾得補而健運,非若厚朴,枳實之偏於峻削也。糯米粉裹,煻火中煨熟,去粉用,忌鐵器。

白話文:

肉果味辛溫,能通入手足陽明經。它可以溫暖脾胃,固澀大腸,消解宿食,緩解脹滿,止住嘔吐。因為土性喜暖愛香,所以肉果跟脾胃最為相合。它能降氣,是因為脾胃得到滋補而運化功能良好,不像厚朴、枳實那樣峻猛急燥。 食用方法是用糯米粉裹住,在火中煨熟,去掉糯米粉後食用,忌用鐵器烹煮。

4. 補骨脂

辛溫,宜腎興陽事,止腎泄,暖丹田,斂精神。腰膝痠疼,腎冷精流者,不可缺也。韓飛霞雲:補骨脂屬火,收斂神明,能使心包之火與命門之火相通。故元陽堅固,骨髓充實。《本事方》云:腎氣衰弱,則陽事痿劣,不能熏蒸脾胃。令人痞滿少食。譬如釜中無火,雖終日不熟,何能消化?補骨脂助火,固能生土。

更加木香以順氣,使之斡旋倉廩,倉稟空虛,則受物矣。揉去皮,以胡桃肉拌炒,或鹹水炒。

白話文:

補骨脂性味辛溫,能溫補腎陽,治療腎虛遺精,溫暖丹田,收斂精神。腰膝酸痛、腎陽不足、遺精的患者,不可缺少它。韓飛霞認為:補骨脂屬火,能收斂神志,使心包的火和命門的火相通,所以能使元陽堅固,骨髓充實。《本事方》中記載:腎氣虛弱,就會導致性功能減退,不能溫煦脾胃,讓人腹脹、食慾不振。這就像鍋裡沒有火,食物即使整天煮也不會熟,怎麼能消化呢?補骨脂能助陽火,進而滋養脾土。

再加入木香以利氣,使脾胃運化功能正常,脾胃虛弱,才能吸收營養。使用前需去掉補骨脂外皮,可用核桃肉拌炒,或用鹽水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