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通玄》~ 卷上 (10)
卷上 (10)
1. 蓖麻子
辛熱,有毒。服者,一生勿食炒豆,犯即脹死。且有毒損人,故不可輕服。但取外治,其用甚多。研傅瘡癰瘰癧;塗足心,催生;口眼歪斜,左歪貼右,右歪貼左;塞鼻,治壅;塞耳,治聾;小便不通,三粒研細,入紙捻,插莖即通;子宮脫下,塗頂即收。丹溪云:追膿拔毒,乃外科要藥。
又曰鵜鵝油能引藥氣入內,蓖麻油能拔病氣出外。偏風,手足不舉同羊脂、麝香、山甲,煎作膏,日摩數次。手臂腫痛,萆麻搗膏貼之,一日即愈。偏頭痛,同乳香搗塗即止。外用必奏奇,內服多致損人。取萆麻油法,研爛,入水,用火煮之,有沫撇起,沫盡乃止,取沫煎至滴水成珠為度。
白話文:
此物性辛熱,具毒性。服用後,需終生避免食用炒豆,否則會導致腹脹死亡。因其有毒素可能損害健康,因此不可輕易服用。主要用途在於外療,應用範圍極廣。例如:研磨後敷於傷口、癩癇等;塗抹腳心,促進生產;對於臉部歪斜的情況,可將藥物貼於相對的臉部。堵塞鼻子,治療鼻塞;堵塞耳朵,治療耳鳴;小便不通時,可以研磨成粉,插入尿道,即可通暢;子宮脫垂時,塗抹於頭部,可使子宮收縮回位。丹溪指出,此物具有追除膿毒、拔出毒邪的功效,是外科常見的重要藥材。
此外,鵜鵝油能夠引導藥物的氣息進入體內,蓖麻油則能將疾病之氣排出體外。對於偏風、手腳無法抬舉的情況,可以與羊脂、麝香、山甲一同煎煮成膏,每日多次按摩。手臂腫痛時,可以使用萆麻研磨成膏狀貼上,一天就能痊癒。對於偏頭痛,可與乳香一起搗碎塗抹,立時止痛。外用時效果奇特,內服時可能會損害身體。使用萆麻油的方法,是先將其研磨成糊狀,加入水中,再用火煮沸,當有泡沫浮起時,待泡沫消失,取出泡沫,並繼續煮至滴水成珠為止。
2. 常山
苦寒,有小毒。消痰至捷,截瘧如神,常山劫痰療瘧,無他藥可比,須在發散表邪之後,用之得宜,立建神功。世俗聞雷斅有老人久病之戒,遂視常山為峻劑,殊不知常山發吐,惟生用與多用為然,為甘草同行,則亦必吐。若酒浸炒透,但用錢許,余每用必建奇功,未有見其或吐者也。
不一表明,將使良藥見疑,沉疴難起,抑何其愚耶?酒浸一宿,切薄片,慢炙,久炒。形如雞骨者良。
白話文:
常山性寒苦,略带毒性,能快速消除痰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其治疗痰饮和疟疾的效果无人能及。但使用常山须在驱散外邪后,才能适宜地运用,才能发挥神奇效果。世人因为害怕常山会伤及老人久病之体,便将其视为剧烈药物,殊不知常山导致呕吐的现象,只发生在生用或过量使用的情况下。若与甘草同用,也会引起呕吐。但如果将常山浸泡在酒中炒透,每次只用少许,我常常用它来治疗疾病,都取得了奇效,从未见过有人因此呕吐。
不加说明,会导致良药被怀疑,重病难以治愈,这真是愚蠢之极!将常山浸泡在酒中一夜,切成薄片,慢慢烘烤,炒至干透,形状如同鸡骨者为佳。
3. 附子
辛熱,有毒。通十二經,無所不至。暖脾胃而驅寒濕,補命門而救陽虛,除心腹腰膝冷疼,破癥堅積聚血瘕,治傷寒陰症厥逆,理虛人隔噎脹滿,主督脈脊強而厥,救疝家引痛欲絕,斂癰疽久潰不收,拯小兒脾弱慢驚。附子稟雄壯之性,有斬關之能。引補氣藥,以追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以滋不足之真陰;引發散藥,以逐在表風寒;引溫暖藥,以祛在裡之寒濕,其用弘矣。張元素云:附子以白朮為佐,乃除寒濕之聖藥。
又益火之原,以消陰翳,則便溺有節。丹溪云:氣虛熱甚者,少加附子,以行參耆之功。肥大多濕者,亦宜之。戴元禮云:附子無干姜不熱,得甘草則性緩。李時珍云:陰寒在下,虛陽上浮。治之以寒,則陰氣益甚;治之以熱,則拒而不納。熱藥冷飲,下咽之後,冷體既消,熱性便發,病氣隨愈。
白話文:
附子的功效與使用
附子性辛熱,有毒。它能通達十二經脈,無所不及。具有溫暖脾胃,驅除寒濕,補益命門,救治陽虛等功效。可治療心腹、腰膝冷痛,破除癥瘕積聚,治療傷寒陰症厥逆,改善虛人隔噎脹滿,主治督脈脊強厥逆,救治疝氣疼痛欲絕,斂合久潰不收的癰疽,治療小兒脾弱慢驚。
附子禀性雄壯,有斬關破障之能。它能引導補氣藥物追回散失的元陽,引導補血藥物滋養不足的真陰,引導發散藥物驅逐表面的風寒,引導溫暖藥物祛除體內的寒濕,其功用廣泛。
張元素說:「附子以白朮為佐,乃除寒濕之聖藥。」
附子也能益火之原,消散陰翳,使大小便有節制。丹溪說:「氣虛熱甚者,可少加附子,以促進人參、黃耆的功效。肥胖多濕者,也宜使用附子。」戴元禮說:「附子無干姜則不熱,得甘草則性緩。」
李時珍說:「陰寒在下,虛陽上浮。如果用寒涼之物治療,則陰氣更盛;如果用溫熱之物治療,則疾病會拒而不納。熱藥冷飲,下咽之後,冷體消散,熱性便發,病氣隨之而愈。」
此熱因寒用之法也。予每遇大虛之候,參、術無用,必加附子,便得神充食進。若陰虛陽旺,形瘦,脈數者,不可輕投。附子,以蹲坐正節角少,重一兩者佳,形不正而傷缺風皺者,不堪用也。沸湯泡,少頃,去皮臍,切作四分,用甘草濃汁二鍾,慢火煮之,汁干為度,隔紙烘乾。
或用便制者,只宜速用,不堪藏也。毋為!
白話文:
這是一種以熱治寒的方法。我經常遇到虛弱的病人,人參、白朮都無效,只要加上附子,就能讓他們精神飽滿,食慾大增。但如果是陰虛陽亢,身形消瘦,脈搏快速的人,就不能輕易使用附子。
附子要選用形狀飽滿,節角分明,重量一兩的,如果形狀不正,有損傷、缺損、風皺等問題,就不要使用。可以用沸水浸泡,過一會兒去掉外皮和臍部,切成四份,用甘草濃汁兩杯,用小火慢慢煮,直到汁液乾涸即可,再用紙隔著烘乾。
也可以用已經加工好的附子,但只能立即使用,不能存放。要注意!不要輕易嘗試。
4. 烏頭
附烏頭而生者,為附子。身長者,為天雄。大抵風症用烏頭,寒症用附子。而天雄之用,與附子相仿,但功力略遜耳。按烏、附、天雄,皆是補下之藥。若繫上焦陽虛,當用參、耆,不當用天雄也。且烏、附、天雄之尖,皆是向下生者,其氣下行,其臍乃向上,生苗之處。寇氏謂天雄之性,不肯就下。元素謂天雄之性,補上焦陽虛,皆為誤見。
白話文:
附子是附著在烏頭根部生長出來的,長得高的叫做天雄。一般來說,風症用烏頭,寒症用附子。天雄的用途跟附子類似,但效果略遜。烏頭、附子、天雄都是補下焦的藥。如果上焦陽虛,應該用人參、黃耆,不應該用天雄。而且烏頭、附子、天雄的尖端都向下生長,藥性往下走,但它們的根部卻向上生長,這是植物生長的規律。寇氏認為天雄的藥性不會往下走,李元素認為天雄可以補上焦陽虛,這都是錯誤的觀點。
5. 天南星
苦辛,有毒,脾、肺、肝之藥也。主風痰麻痹,眩運,口噤身強,筋脈拘緩,口眼腫邪,堅積癰疽,利水去濕,散血墮胎。味辛而散,故能治風散血;氣溫而燥,故能勝濕除涎;性緊而毒,故能攻堅拔毒。凡諸風口噤,需為要藥。重一兩者佳。生用,以溫湯洗過,礬湯浸三日夜,日日換水,曬乾。
熟用者,酒浸一宿,入甑蒸一日,以不麻舌為度。造膽星法:南星生研末,臘月取黃牛膽汁,和劑納膽中,懸有風處,年久彌佳。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的一種藥物,其特性及用途如下:
-
這種藥物具有苦味和辛辣味,並帶有毒性。它對脾、肺、肝系統有療效。
-
主要作用在治療風痰引發的神經系統問題,如眩暈、視覺障礙、口不能開、身體僵硬、肌肉關節疼痛等。它還可以清除瘀血,防止胎兒自然流產。
-
味道辛辣,能夠疏散風邪;氣息溫暖且乾燥,有助於消解濕氣,減輕口涎分泌。性質緊密且帶有毒性,可以幫助消化堅硬的結塊,拔出毒素。
-
適用於各種風邪引發的口難開合的症狀,是治療這些情況的重要藥物。使用量以一兩重為佳。生薑水清洗後,再用硨硨石浸泡三至四天,每天更換清水,然後晾乾。
-
若使用已煮熟的藥材,則需先用酒浸泡一夜,再放入籠中蒸煮一天,直到藥材不再有麻舌感為止。
-
製作膽星的方法是:將南星生長時研磨成粉末,選在十二月(農曆)時,用黃牛的膽汁與藥物混合,放置在有風的地方,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這段描述詳細列出了該藥物的特性、適用症狀和製造方法,但未提及具體藥物名稱或詳細用量,因此在實際應用時,應由專業中醫師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診斷和指導。
6. 半夏
辛溫,有毒,脾、胃藥也。燥濕和中,消痰止嗽,開胃健脾,止嘔定吐,消癰墮胎。好古曰經云:腎主五液,化為五濕,自入為唾,入肝為泣,入心為汗,入脾為痰,入肺為涕。有痰曰嗽,無痰曰咳,痰因咳動,脾之濕也。半夏能泄痰之標,不能泄痰之本。泄本者泄腎也,咳無形而痰有形,潤腎燥脾,無形則潤,有形則燥,所以為流濕潤燥耳。
以半夏為肺藥,非矣。止吐,為足陽明;除痰,為足太陰也。汪機曰:脾胃濕熱,涎化為痰,自非半夏曷可治乎?若以貝母代之,則翹首待斃。時珍曰:脾無濕不生痰,故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半夏治痰,為其體辛溫也。涎滑能潤,故行濕而通大便,利竅而泄小便。
白話文:
半夏性溫熱,有毒,主要作用於脾胃。它能乾燥濕氣,調和脾胃,消除痰液,止咳化痰,開胃健脾,止嘔止吐,消腫治瘡,還有墮胎的效果。古書記載,腎主五液,轉化成五種濕氣,分別為唾液、眼淚、汗液、痰液和鼻涕。有痰就叫咳嗽,沒有痰就叫干咳,咳嗽是因痰液而起,是脾臟濕氣過盛所致。半夏能清除表面的痰液,但不能消除根本原因,而根本原因是腎臟失調。咳嗽是無形的,痰液是有形的,潤腎燥脾,無形則潤,有形則燥,因此半夏能化解濕氣,潤燥止咳。
將半夏當成肺部藥物,是不正確的。止吐是足陽明經的功效,除痰是足太陰經的功效。汪機說,脾胃濕熱,唾液轉化成痰,只有半夏才能治療。如果用貝母代替,就會等死。李時珍說,脾臟沒有濕氣就不會生痰,所以脾臟是生痰的根源,肺臟是儲存痰液的器官。半夏治痰,是因為它性溫熱,能化解痰液。唾液能潤滑,因此半夏能化解濕氣,通暢大便,疏通竅道,利尿排泄。
所謂辛走氣,能化液,辛以潤之是矣。丹溪謂半夏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成無己謂半夏行水氣而潤燥。《局方》半硫丸治老人虛秘,皆取其滑盛也。俗以半夏為燥,誤矣。濕去則土燥,則痰涎不生,非其性燥也。
惟陰虛勞損,非濕熱之邪而用之,是重竭其津液,醫之咎也,豈藥之罪哉?愚謂同蒼朮、茯苓則治濕痰;同栝樓,黃芩則治熱痰;同南星、前胡則治風痰;用芥子、薑汁則治寒痰;惟治燥痰但宜以貝母、栝樓,非半夏所司也。半夏主治頗多,總是去濕健脾之力,苟無濕症,與半夏不相蒙也。
白話文:
中醫認為辛味藥物可以行氣化液,所以辛味藥物能潤燥。丹溪認為半夏可以讓大便通暢,小便增多。成無己則認為半夏可以利水氣,潤燥。古方半硫丸用於治療老人虛秘,正是利用半夏的滑利作用。民間認為半夏性燥,是錯誤的。濕去則土燥,痰涎不生,並不是半夏本身性燥。
但是如果患者陰虛勞損,沒有濕熱之邪,卻使用半夏,就會過度耗損津液,這是醫生的錯誤,不能怪藥物。我認為半夏與蒼朮、茯苓配合可以治療濕痰;與栝樓、黃芩配合可以治療熱痰;與南星、前胡配合可以治療風痰;與芥子、薑汁配合可以治療寒痰。唯獨治療燥痰時,應該使用貝母、栝樓,而非半夏。半夏有很多主治,主要功效是去濕健脾,若沒有濕邪,就不適合使用半夏。
古人半夏有三禁:謂汗家、渴家、血家,以其行濕利竅耳。擇大而白者,水浸七日,每日換水,去衣淨,更以薑汁、明礬,皂角同煮透,曬乾。造麴法:以半夏洗淨,去衣研細,以薑汁、礬湯、搜和作餅,楮葉包裹,待生黃衣,去葉曬乾。
白話文:
古人對於半夏的使用有三大禁忌:汗家(多汗的人)、渴家(口渴的人)、血家(有出血狀況的人),因為半夏具有通調濕氣、開竅的作用。選擇大且白色的半夏,先用水浸泡七天,每天更換一次水,去除表面的污垢,再用薑汁、明礬、皁角一同煮熟,然後晾乾。
製造麴的方法是:首先清洗半夏,去除外皮後研磨成細粉,加入薑汁、明礬溶液、以及攪拌混合成餅狀,用楮葉包裹。待餅上長出黃色的麴衣後,去掉楮葉,再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