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 毒草部 (4)
毒草部 (4)
1. 大戟
味苦,大寒。有毒。反甘草,性峻利。善逐水邪、痰涎,瀉濕熱脹滿,消急痛,破癥結,下惡血,攻積聚,通二便,殺蠱毒、藥毒,療天行瘟瘧、黃病及頸腋癰腫。然大能瀉肺、損真氣,非有大實堅者不宜輕用;若中其毒,惟菖蒲可以解之。
白話文:
大戟味苦,性寒,有毒。禁忌與甘草同用,藥性猛烈峻急。它擅长排出体内水邪、痰液,消除湿热导致的胀满,缓解急剧疼痛,消除癥块,排出恶血,攻破积聚的病邪,通利大小便,杀死蛊毒和药物中毒引起的毒素,治疗流行性瘟疫、黄疸以及颈部和腋下的痈肿。但是,大戟极易损伤肺气和人体元气,只有实证非常严重的人才能使用,否则不宜轻易服用;如果中毒,可以用菖蒲解毒。
2. 甘遂
味苦,性寒。有毒。反甘草。專於行水,能直達水結之處,如水結胸者非此不除,若留痰、留飲、宿食、癥堅積聚無不能逐,故善治水腫腹腳(注:治水二字,原脫,補)、陰囊腫脹,去面目浮腫,通二便,瀉膀胱濕熱及痰逆癲癇、噎膈痞塞。然性烈傷陰,不宜妄用。
白話文:
甘遂味苦、性寒,有毒,不能與甘草同用。它主要功能是利水消腫,能直接到達水液停滯的地方。例如,胸腔積水,非用甘遂不可。對於痰飲停滯、宿食積滯、腹部腫塊等症狀,它都能夠有效清除。因此,它善於治療水腫、腳腫、陰囊腫脹、面部浮腫,並能通利大小便,瀉除膀胱濕熱,以及治療痰濁引起的癲癇、噎膈、痞塞等症狀。但甘遂藥性猛烈,容易傷陰,不可隨意使用。
3. 芫花
(反甘草)(注:附芫花根)
味苦,微溫。有毒。專逐五臟之水,去水飲寒痰、痰癖脅下痛、咳逆上氣、心腹肢體脹滿、瘴瘧、鬼瘧、濕毒、寒毒、蠱毒、肉毒、蟲魚毒,除疝瘕、癰腫,逐惡血,消咽腫。根療瘡疥,亦可毒魚。若搗汁浸線,亦能系落痔瘡。惟其多毒,虛者不可輕用。
白話文:
芫花味苦性微溫,有毒。主要功效是排出五臟積水,治療水腫、寒痰、痰飲、脅肋疼痛、咳嗽氣喘、心腹肢體脹滿、瘴氣瘧疾、鬼瘧、濕毒、寒毒、蠱毒、肉毒、蟲魚中毒等症狀,還能治療疝氣、癰腫,排出瘀血,消退咽喉腫痛。芫花根可治療瘡疥,也能毒魚。將芫花搗汁浸泡線繩,可以治療痔瘡。但芫花毒性較大,體虛者不宜輕易使用。
4. 玉簪
味甘、辛,性寒。有小毒。用根搗汁,解一切諸毒,下一切骨哽,塗消癰瘍。婦人乳癰初起,但取根擂酒服之,仍以渣敷腫處即消。然性能損齒,故亦可落齒取牙。
白話文:
玉簪味甘辛,性寒,略帶毒性。用根部搗碎取汁,可以解毒,治療魚骨等卡在喉嚨裡的異物,外敷可消腫治癒癰瘍(皮膚化膿性炎症)。婦女乳癰初期,可用根部搗碎加酒服用,再將藥渣敷在腫脹處,就能消腫。但玉簪有損傷牙齒的特性,因此也可以用它來脫落鬆動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