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
1. 果部
2. 芡實
(注:芡,原作「茨」,據原書目錄改)
味苦,氣平。入脾、腎兩臟。能健脾、養陰、止渴,治腰膝疼痛,強志益神,聰耳明目,補腎固精,治小便不禁、遺精、白濁、帶下,延年耐老。或散丸,或煮食,皆妙;但其性緩,難收奇效。
白話文:
芡實味苦,性平,能滋補脾腎。它具有健脾、養陰、止渴的功效,可以治療腰膝疼痛,增強意志、益智養神,使耳聰目明,還能補腎固精,治療尿失禁、遺精、白濁、白帶等症,並有延年益壽的功效。可以製作成藥丸服用,也可以煮熟食用,效果都很好;但是它的藥效緩和,很難快速見效。
3. 杏仁
味甘、辛、微甘。味厚於氣,降中有升。有毒。入肺、胃、大腸經。其味辛,故能入肺潤肺,散風寒,止頭痛,退寒熱、咳嗽上氣、喘急,發表解邪,療溫病、腳氣;其味苦,降性最疾,觀其澄水極速可知,故能定氣逆上衝,消胸腹急滿脹痛,解喉痹,消痰下氣,除驚癰煩熱,通大腸氣閉乾結;亦殺狗毒。
佐半夏、生薑,散風邪咳嗽;佐麻黃,發汗,逐傷寒表邪;同門冬、乳酥煎膏,潤肺,治咳嗽極妙;同輕粉研勻,油調敷廣瘡腫毒最佳。尤殺諸蟲、牙蟲及頭面䵟斑、㾴疱。元氣虛陷者勿用,恐其沉降太泄。
白話文:
杏仁味甘辛,略帶苦味,藥性偏重於其味,具有下降兼具上升的特性,但有毒。 它進入肺、胃、大腸經絡。辛味能潤肺、散風寒,治療頭痛、寒熱、咳嗽、氣喘、發熱感冒,以及溫病、腳氣等症;苦味則下降迅速(如同它在水中下沉的速度),能平復氣逆、消除胸腹脹痛、治療喉嚨阻塞、化痰降氣、去除煩熱,以及治療大腸氣滯便秘;還能治療犬咬傷。
搭配半夏、生薑,能治療風邪引起的咳嗽;搭配麻黃,能發汗,治療傷寒表證;與麥冬、乳酪一起煎膏,能潤肺,治療咳嗽效果極佳;研磨成粉末,用油調和,外敷可治療瘡腫毒。尤其能殺死各種蟲類,例如牙蟲,以及治療頭面部的濕疹、瘡瘍。但元氣虛弱的人不宜使用,以免藥性過於下降而損傷身體。
4. 桃仁
味苦、辛、微甘,氣平。陰中有陽,入手、足厥陰經。去皮、尖用。善治瘀血、血閉、血結、血燥,通血隔,破血癥,殺三蟲,潤大便,逐鬱滯,止鬼疰、血逆疼痛、膨脹,療跌僕損傷。若血枯經閉者,不可妄用。
白話文:
桃仁味苦、辛、略帶甜味,性平。屬陰中有陽,歸入手厥陰經和足厥陰經。需去皮、尖後使用。善於治療瘀血、閉經、血塊、血燥,能疏通血脈,破除血癥,殺滅寄生蟲,潤滑大便,消除鬱滯,止血逆疼痛、腹部脹滿,治療跌打損傷。但若因血虛而導致經閉者,不可隨意使用。
5. 木瓜
味酸,氣溫。用此者,用其酸斂。酸能走筋,斂能固脫,入脾、肺、肝、腎四經,亦善和胃。得木味之正,故尤專入肝,益筋,走血,療腰膝無力、腳氣。引經所不可缺,氣滯能和,氣脫能固。以能平胃,故除嘔逆、霍亂轉筋,降痰,去濕行水;以其酸收,故可斂肺,禁痢,止煩滿,止渴。
白話文:
木瓜味酸,性溫。使用木瓜時,主要利用其酸味收斂的特性。酸味能舒通筋脈,收斂能固攝元氣,木瓜能進入脾、肺、肝、腎四經,還能很好地調和脾胃。因其具有木的特性,所以尤其善於入肝經,能益補筋脈、活血,治療腰膝無力、腳氣等症。它是經絡運行不可或缺的藥物,能調和氣滯,固攝元氣。因為它能平復胃氣,所以能治療嘔吐、霍亂、抽搐等症狀,還能降逆痰氣、除濕利水;由於其酸味具有收斂作用,因此能斂肺氣、止痢、止煩滿、止渴。
6. 陳皮
味苦、辛,性溫散。氣實痰滯必用。留白者,微甘而性緩;去白者,用辛而性速。瀉脾胃痰濁、肺中滯氣,消食開胃,利水通便,吞酸噯腐、反胃嘈雜、呃逆脹滿堪除,嘔吐噁心皆效。通達上下,解酒,除蟲,表裡俱宜,癰疽亦用,尤消婦人乳癰,並解魚肉諸毒。
白話文:
陳皮味苦辛,性溫和,能散寒。如果體內氣機壅滯、痰濕停積,就必須使用它。留白陳皮(帶內層白色果肉者)略帶甘味,藥性緩和;去白陳皮(除去內層白色果肉者)辛味較重,藥性較峻猛。它能瀉去脾胃的痰濁、肺部的壅滯之氣,促進消化開胃,利水通便,治療吞酸、噯氣、胃脘嘈雜、呃逆、腹脹等症狀,對嘔吐、噁心也有效。陳皮能通調上下,解酒毒,殺蟲,無論表證裡證都適用,治療癰疽也有效,尤其對婦女乳癰有良好的療效,還能解魚肉等食物中毒。
7. 青皮
味苦、辛、微酸。味厚,沉也。陰中之陽。苦能去滯,酸能入肝,又入少陽、三焦、膽府。削堅癬,除脅痛,解鬱怒,劫疝,疏肝,破滯氣,寬胸,消食。老弱虛羸戒之,勿用。
白話文:
青皮味苦、辛、微酸,味道濃郁厚重,藥性沉降,屬於陰中之陽。苦味能去體內積滯,酸味能入肝經,又能入少陽經、三焦經、膽經。功效包括:消退堅硬的瘡癬,去除脅肋疼痛,緩解鬱怒,治療疝氣,疏通肝氣,破除滯氣,寬胸理氣,消食化積。體質虛弱的老年人和體弱者應忌用。
8. 檳榔
味辛、澀、微苦、微甘,氣微溫。味厚氣薄,降中有升。陰中陽也。能消宿食,解酒毒,除痰癖,宣壅滯,溫中快氣,治腹脹積聚、心腹疼痛、喘急,通關節,利九竅,逐五鬲奔豚、膀胱諸氣,殺三蟲,除腳氣,療諸瘧、瘴癘濕邪。《本草》言其治後重如馬奔,此亦因其性溫行滯而然,若氣虛下陷者,乃非所宜。
又言其破氣極速,較枳殼、青皮尤甚,若然則廣南之人,朝夕笑噬而無傷,又豈破氣極速者。總之,此物性溫而辛,故能醒脾利氣;味甘兼澀,故能固脾壯氣;是誠行中有留之劑。觀《鶴林玉露》云:「飢能使之飽,飽能使之飢;醉能使之醒,醒能使之醉。」於此四句詳之,可得其性矣。
其服食之法,小者氣烈,俱以入藥。廣中人惟用其大而扁者,以米泔水浸而待用,每一枚切四片,每服一片;外用細石灰以水調如稀糊,亦預製待用,用時以蔞葉一片,抹石灰一、二分,入檳榔一片,裹而嚼服;蓋檳榔得石灰則滑而不澀,石灰、蔞葉得檳榔則甘而不辣,服後必身面俱暖,微汗、微醉,而胸腹豁然,善解吞酸,消宿食,闢嵐瘴,化痰,醒酒下氣,健脾開胃,潤腸,殺蟲,消脹,固大便,止瀉痢。又服法:如無蔞葉,即以肉桂或大茴香,或陳皮俱可代用,少抹石灰,夾而食之。
然此三味之功多在石灰、蔞葉,以其能燥脾溫胃也;然必得檳榔為助,其功始見,此物理相成之妙,若有不可意測者。一,大約此物與煙性略同,但煙性峻勇,用以散表逐寒,則煙勝於此,檳榔稍緩,用以和中暖胃,則此勝於煙;二者皆壯氣辟邪之要藥,故滇、廣中人一日不可少也。
又習俗之異:在廣西,用老檳榔;滇中人用清嫩檳榔;廣東人多用(注:原為「在」,改)連殼醃檳榔。亦各得其宜耳。
白話文:
檳榔味辛、澀、微苦、微甘,性溫。其味厚重,但氣味較淡,具有下降兼有上升的特性,屬陰中有陽的藥物。能消解宿食,解酒毒,去除痰飲和癖證,疏通壅塞,溫暖中焦,舒暢氣機,治療腹脹積聚、心腹疼痛、呼吸急促等症狀,能通利關節,暢通九竅,驅除五鬲奔豚症(一種腹部脹滿疼痛的症狀)及膀胱氣脹等症,殺滅寄生蟲,治療腳氣、瘧疾、瘴氣濕邪等。古籍記載其能治療重症如馬奔騰般的劇烈疼痛,這是因為其性溫能行氣消滯所致,但氣虛下陷者則不宜服用。
古籍也記載檳榔破氣速度極快,甚至超過枳殼、青皮,但廣南地區的人每日都食用卻無恙,這就說明破氣速度快的說法並非絕對。總而言之,檳榔性溫味辛,能醒脾利氣;味甘兼澀,又能固脾壯氣;因此它是一種既能行氣又能留氣的藥物。《鶴林玉露》記載:「飢能使之飽,飽能使之飢;醉能使之醒,醒能使之醉。」這四句話,充分說明了檳榔的特性。
檳榔的服用方法:檳榔個體小的氣味較烈,都可入藥。廣中地區的人只用個大而扁的檳榔,用米泔水浸泡後備用,每次服用一片,每片切成四塊;外用細石灰用水調成稀糊狀備用,使用時取蔞葉一片,抹上石灰一、二分,再包一片檳榔一起嚼服;因為檳榔遇石灰則滑而不澀,石灰、蔞葉遇檳榔則甘而不辣,服後會感覺身體溫暖,微微出汗、微醺,胸腹舒暢,能有效緩解吞酸、消解宿食、預防瘴氣、化痰、醒酒、降氣、健脾開胃、潤腸、殺蟲、消脹、固大便、止瀉痢。另一種服用方法:如無蔞葉,可用肉桂、大茴香或陳皮替代,少抹些石灰,夾著檳榔一起食用。
然而,這三味藥(檳榔、石灰、蔞葉)的功效主要來自石灰和蔞葉,因其能燥脾溫胃;但必須借助檳榔才能發揮其功效,這是藥物間相輔相成、妙不可言之處。總體而言,檳榔與煙草的性質略同,但煙草性峻猛,用於散表逐寒,則煙草效力更強;檳榔作用較緩和,用於和中暖胃,則檳榔效力更佳;二者都是壯氣辟邪的重要藥物,因此滇、廣地區的人每日都食用。
各地使用檳榔的習慣也有所不同:廣西使用老檳榔;滇中地區使用新鮮嫩檳榔;廣東地區多使用帶殼醃製的檳榔。各地的用藥方法都各有其適宜之處。
9. 烏梅
味酸、澀,性溫、平。下氣,除煩熱,止消渴、吐逆反胃、霍亂,治虛勞骨蒸,解酒毒,斂肺癰、肺痿、咳嗽喘急,消癰疽瘡毒、喉痹、乳蛾,澀腸,止冷熱瀉痢、便血、尿血、崩淋、帶濁、遺精、夢泄,殺蟲伏蛔,解蟲、魚、馬汗、硫磺毒。和紫蘇煎湯,解傷寒、時氣、瘴瘧,大能作汗;取肉燒存性、研末,敷金瘡、惡瘡,去腐肉、弩肉、死肌,一夜立盡,亦奇方也。
白話文:
烏梅味酸澀,性溫和。能降氣,消除煩躁發熱,止渴、止吐逆反胃、治療霍亂,治療虛勞骨蒸,解酒毒,收斂肺癰、肺痿、咳嗽喘急等症狀,消散癰疽瘡毒、喉嚨腫痛、口舌生瘡,澀腸止瀉,治療冷熱引起的痢疾、便血、尿血、崩漏、淋病、帶下、遺精、夢遺,殺蟲驅除蛔蟲,解毒於蟲、魚、馬汗、硫磺等中毒。與紫蘇一起煎湯,能治療傷寒、時疫、瘴氣瘧疾,並能發汗;將烏梅肉燒成炭,研磨成粉末,敷於金瘡、惡瘡,可去除腐肉、壞死組織,效果迅速奇特。
10. 山查
味甘、微酸,氣平。其性善於消滯。用此者,用其氣輕,故不甚耗真氣。善消宿食、痰飲、吞酸,去瘀血疼痛,行結滯,驅臌脹,潤腸胃,去積塊,亦祛頹疝,仍可健脾,小兒最宜,亦發瘡疹;婦人產後兒枕痛、惡露不盡者,煎汁入沙糖,服之立效;煮汁,洗漆瘡亦佳。腸滑者,少用之。
白話文:
山楂味甘微酸,性平。它很擅长消食化积。服用山楂,因为它药性平和轻柔,所以不会过度消耗人体元气。山楂能消解宿食、痰饮、吞酸等症状,去除瘀血疼痛,缓解肠胃积滞,消除胀满,滋润肠胃,去除积块,也能治疗疝气,还能健脾,尤其适合小儿服用,甚至能辅助治疗疮疹;产后妇女如果出现枕骨疼痛、恶露不尽的情况,可以用山楂煎汁加入砂糖服用,效果很快;用山楂煮汁,还可以用来洗涤漆疮。但肠胃滑泄的人,应该少用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