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
1. 谷部
2. 麥芽
味甘、微咸,氣溫。善於化食和中,破冷氣,消一切米麵諸果食積,去心腹脹滿,止霍亂,除煩熱,消痰飲,破癥結,寬腸下氣。病久不食者,可藉此穀氣以開胃;元氣中虛者,毋多用此以消腎。亦善催生落胎。單服二兩,能消乳腫,其耗散血氣如此,而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方中每多用之,何也?故婦有胎妊者不宜多服。
白話文:
麥芽味甘微鹹,性溫。它擅長於幫助消化、調理脾胃,去除胃腸裡的寒氣,消除各種米飯、麵食及水果等積滯引起的脹滿,治療霍亂,消除煩躁和暑熱,消散痰飲,軟化癥塊,通暢腸道、排出氣體。久病不食的人,可以用麥芽的穀物之氣來開胃;但元氣虛弱的人,不可以大量服用,以免傷及腎氣。麥芽還具有催生、墮胎的作用。單獨服用兩錢(約十克)麥芽,就能消散乳房腫脹,可見它耗散氣血的力量如此之強。儘管如此,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方劑中卻常常使用麥芽,這是為什麼呢?因此,懷孕婦女不宜多服用麥芽。
3. 神麯
味甘,氣平。炒黃入藥。善助中焦土臟,健脾暖胃,消食下氣,化滯調中,逐痰積,破癥瘕,運化水穀,除霍亂,脹滿嘔吐。其氣腐,故能除濕熱;其性澀,故又止瀉痢。療女人胎動因滯,治小兒腹堅因積。若婦人產後欲回乳者,炒、研,酒服二錢,日二,即止,甚驗;若閃挫腰痛者,淬酒溫服,最良。
白話文:
神麴味甘性平,炒黃後入藥。能幫助脾胃運化,健脾暖胃,消食導滯,調理脾胃功能,消除痰飲積滯,消散癥瘕,促進水穀運化,治療霍亂、腹脹嘔吐。由於其氣味具有腐敗之氣,因此能去除濕熱;由於其性味澀,所以也能止瀉痢。可治療孕婦因氣滯導致胎動不安,以及小兒因積滯導致腹硬。婦女產後想回奶,可將神麴炒黃研磨,用酒送服兩錢,每日兩次,即可見效;閃挫腰痛,可用酒浸泡後溫服,效果最佳。
4. 白扁豆
味甘,氣溫。炒香用之。補脾胃氣虛,和嘔吐霍亂,解河豚、酒毒,止瀉痢,溫中,亦能清暑,治消渴。欲用輕清、緩補者,此為最當。
白話文:
白扁豆味甘性溫,炒香後食用。能補益脾胃虛弱,緩解嘔吐、霍亂,解河豚毒和酒毒,止瀉痢,溫暖脾胃,還能清暑熱,治療消渴症。如果需要藥效輕柔、緩慢溫補的藥物,白扁豆是最適合的選擇。
5. 薏仁
味甘、淡,氣微涼。性微降而滲,故能去濕利水。以其去濕,故能利關節,除腳氣,治痿弱拘攣濕痹,消水腫、疼痛,利小便、熱淋,亦殺蛔蟲;以其微降,故亦治咳嗽唾膿,利膈,開胃;以其性涼,故能清熱,止煩渴、上氣。但其功力甚緩,用為佐使,宜倍。
白話文:
薏仁味甘淡,性微寒涼。它能利水滲濕,因此能治療關節腫痛、腳氣、肢體痿弱拘攣等濕痺症狀,消除水腫、疼痛,促進小便通暢,治療熱淋,還能殺死蛔蟲;由於它略有下降的特性,也能治療咳嗽帶膿、胸膈不暢、開胃進食;由於它性涼,還能清熱解暑,止煩渴、上氣。不過薏仁藥效緩慢,通常作為輔助藥物使用,劑量需加倍。
6. 綠豆
味甘,性涼。能清火,清痰,下氣,解煩熱,止消渴,安精神,補五臟陰氣,去胃火吐逆及吐血、衄血、尿血、便血、濕熱瀉痢、腫脹,利小水,療丹毒、風疹、皮膚燥澀、大便秘結,消癰腫、痘毒、湯火傷痛,解酒毒、鴆毒、諸藥、食、牛馬、金石毒,尤解砒霜大毒。或用囊作枕,大能明耳目,並治頭風頭痛。
白話文:
綠豆味甘性涼,具有清熱、化痰、降氣、解暑熱、止渴、安神、滋陰、消胃火、止吐逆、止血(吐血、鼻出血、尿血、便血)、治療濕熱腹瀉、消腫、利尿等功效。還能治療丹毒、風疹、皮膚乾燥粗糙、便秘、癰腫、痘瘡、燙火傷、酒毒、中毒(包括各種藥物、食物、牛馬、金屬等中毒,尤其對砒霜中毒效果顯著)。將綠豆裝入布袋做枕頭,還能明目、治療頭痛。
7. 粟殼
味微甘,性多澀。泡去筋膜,醋拌炒用。甚固大腸,久痢滑瀉必用,須加甘補同煎;久虛咳嗽,劫藥欲用,須辨虛實;脫肛、遺精,俱所當用;濕熱下痢,乃非所宜。
白話文:
粟殼味甘微澀。將其外層筋膜泡掉後,用醋拌炒再使用。它能很好地收斂大腸,久痢、拉肚子都很有效,但需搭配具有滋補作用的藥材一起煎煮;久咳虛弱者,若需用它來收斂止咳,則需先辨明虛實;脫肛、遺精等症狀,也都可以使用粟殼;但若為濕熱引起的痢疾,則不宜使用。
8. 麻仁
(即黃麻也。亦名大麻)
味甘,平。性滑利,能潤心肺,滋五臟,利大腸風熱結燥,行水氣,通小便濕熱、秘澀五淋,去積血,下氣,除風濕頑痹、關節血燥拘攣,止消渴,通乳汁、產難,催生,經脈阻滯。凡病多燥澀者宜下;若下元不固及便溏、陽痿、精滑、多帶者,皆所忌用。
白話文:
麻仁(也就是黃麻,也叫大麻)
味道甘甜,性平。性質滑利,能滋潤心肺,滋養五臟,治療大腸因風熱導致的結燥便秘,利水消腫,通利因濕熱引起的尿頻、尿痛、尿澀等小便不利症狀,清除積血,促進氣血運行,去除風濕引起的頑固痹痛、關節疼痛、肌肉痙攣,止渴,通利乳汁、幫助順利生產、催生,疏通經脈阻塞。凡是病情以乾燥、澀滯為主要症狀的,都適合服用;但如果下焦虛弱、大便溏瀉、陽痿、遺精、白帶過多等情況,都應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