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本草正》~ 竹木部 (3)

回本書目錄

竹木部 (3)

1. 女貞子

味苦,性涼。陰也,降也。能養陰氣,平陰火,解煩熱骨蒸,止虛汗、消渴及淋濁、崩漏、便血、尿血、陰瘡、痔漏疼痛,亦清肝火,可以明目、止淚。

白話文:

這種中藥味道苦,性質寒涼,屬於陰性,有下降的作用。可以滋養陰氣,平息陰火,緩解煩熱、骨蒸潮熱,還能止虛汗、消渴症,以及尿路感染、崩漏、便血、尿血、陰道炎症、痔瘡疼痛。此外,它還能清肝火,起到明目、止淚的作用。

2. 桑白皮

味甘、微辛,微苦,氣寒。氣味俱薄,升中有降,陽中有陰。入手太陰肺臟。氣寒,味辛,故瀉肺火;以其味甘,故緩而不峻;止喘嗽、唾血,亦解渴,消痰,除虛勞、客熱、頭痛;水出高原,故清肺,亦能利水,去寸白,殺腹藏諸蟲。研汁,治小兒天吊、驚癇客忤及敷鵝口瘡,大效;作線可縫金瘡。既瀉肺實,又云補氣,則未必然。

白話文:

白芷味道甘甜,微辛,微苦,性寒。氣味都比較淡薄,有升散也有降氣的功效,陽氣中帶有陰氣。歸經於太陰肺臟。由於性寒、味道辛,因此能瀉肺火;由於味道甘甜,所以瀉而不猛烈;能止咳喘、咳血,也能止渴、消痰、消除虛勞、客熱、頭痛;由於是從高原採集來的,因此能清肺,也能利水、去除白帶、殺滅腹中的各種蟲子。研磨成汁,能治療小兒天吊、驚風、客忤,以及敷塗鵝口瘡,效果顯著;可以製成線縫合金瘡。既能瀉肺實,又說它能補氣,這不一定準確。

3. 黃檗

味苦、微辛,氣寒。陰中微陽,降也。善降三焦之火,制各以類,但其性多沉,尤專肝腎,故曰足少陰本經、足太陽、厥陰之引經藥(注:藥,原無,補)也。清胃火嘔噦、蛔蟲,除伏火、骨蒸煩熱,去腸風、熱痢、下血,逐二便、邪火結淋。上可解熱渴、口瘡、喉痹,下可去足膝濕熱、疼痛、痿躄。

白話文:

這藥味苦帶點辣,性寒。陰中有微陽,有下降的作用。能有效地降三焦之火,各取其類來治療。但其性多沉降,特別是針對肝腎,所以說它是足少陰經的本經藥,同時也是足太陽、厥陰的引經藥。它可以清胃火、止嘔吐、驅蛔蟲,去除伏火、骨蒸發熱,治腸風、熱痢、血便,排大、小便、化解邪火導致的淋病。在上可以解熱渴、口瘡、喉嚨痛,在下可以消除足膝濕熱、疼痛、痿痺。

以(注:原為「此」,改)其性寒,潤降,去火最速。丹溪言其「制伏龍火,補腎強陰」,然龍火豈沉寒可除,水枯豈苦劣可補,陰虛水竭,得降愈亡,撲滅元陽,莫此為甚。水未枯而火盛者,用以抽薪則可,水既竭而枯熱者,用以補陰實難,當局者慎勿認為補劑。

白話文:

因為它性質偏寒,具有滋潤、降火的功效,去火效果最快。丹溪認為它能「制伏腎中虛火,補腎強陰」。但是,腎中虛火怎麼能用寒涼之藥來消除呢?腎中水液枯竭了怎麼能用苦寒之藥來滋補呢?陰虛水液已經耗盡,如果再用它來滋潤下降,只會讓情況更糟,撲滅了人體陽氣,沒有什麼比它更嚴重了。如果水液沒枯竭而火氣旺盛,可以用它來抑製火氣,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水液已經枯竭導致內熱,想要用它來滋補陰液就相當困難,當局者一定要慎重,不要把它當成滋補藥劑來用。

予嘗聞之丹溪曰:「火有二,君火者,人火也、心火也,可以濕伏,可以水滅,可以直折,黃連之屬可以制之;相火者,天火也,龍雷之火也,陰火也,不可以水濕折之,當從其性而伏之,惟黃柏之屬可以降之。」按此議論,若有高見,而實矯強之甚,大是誤人。夫所謂從其性者,即《內經》從治之說也,《經》曰:「正者正治,從者反治。

白話文:

我曾經聽丹溪先生說:「火有兩種,君子之火,就是人火、心火,可以用濕氣壓制,用水撲滅,可以用剛強的手段剋制,黃連之類的藥物可以制約它;相火,就是天火、龍雷之火,是陰火,不可用水和剛強的手段對付,應順應它的性質而壓制它,只有黃柏之類的藥物可以降伏它。」依據這種說法,好像有高深的見解,實際上卻很牽強,嚴重誤導人。所謂順應它的性質,就是《內經》中提到的因勢利導的治療方法。經書中說:「正氣旺盛的,用正治法;偏盛偏衰的,用反治法。

」正治者,謂以水制火,以寒治熱也;從治者,謂以火濟火,以熱治熱也,亦所謂「甘溫除大熱」也。豈以黃連便是正治,黃柏便是從治乎?即曰「黃連主心火,黃柏主腎火」,然以便血、溺血者俱宜,黃連又豈非膀胱、大腸下部藥乎?治舌瘡、口瘡者俱宜,黃柏又豈非心脾上部藥乎?總之,黃連、黃柏均以大苦大寒之性,而曰黃連為水、黃柏非水,黃連為瀉、黃柏為補,豈理也哉。若執此說,誤人多矣!誤人多矣!

白話文:

真正的治療方法,是指用寒涼的東西來抑制熱性,用寒涼來治療熱症。緩和的治療方法,是指用溫熱的東西來幫助火氣,用溫熱來治療熱症,這也是所謂的「用甘溫的藥物來消除大熱」。難道黃連就是真正的治療,黃柏就是緩和的治療嗎?有人說「黃連主治心火,黃柏主治腎火」,但是對於便血、尿血的患者,兩者都適用,黃連豈不也是膀胱、大腸下部用的藥嗎?治療舌瘡、口瘡也兩者都適用,黃柏豈不也是心脾上部用的藥嗎?總之,黃連和黃柏都是性味極苦大寒的藥物,說黃連是水而黃柏不是水,黃連是瀉火而黃柏是補益,這難道合理嗎?如果堅持這種說法,恐怕會誤導很多人啊!

4. 梔子

味苦,氣寒。味厚氣薄,氣浮味降,陰中有陽。因其氣浮,故能清心肺之火,解消渴,除熱鬱,療時疾躁煩、心中懊憹、熱悶不得眠、熱厥頭疼、耳目風熱赤腫疼痛、霍亂轉筋;因其味降,故能瀉肝、腎、膀胱之火,通五淋,治大、小腸熱秘、熱結、五種黃疸、三焦鬱火、臍下熱鬱疝氣、吐血、衄血、血痢、血淋、小腹損傷瘀血。

白話文:

它味道苦澀,性味寒涼。味道濃鬱,但氣息薄弱。氣性上浮,味道下沉,陰中帶陽。由於它的氣性上浮,因此可以清火解熱,消除口渴,去除體內過多的熱量,治療急躁煩悶、心中鬱悶不適、熱悶導致失眠、熱邪引起的頭痛、耳目風熱紅腫疼痛和霍亂抽筋。由於它的味道下沉,因此可以瀉去肝、腎、膀胱的火氣,疏通五淋,治療大小腸熱引起的便祕、熱結、五種黃疸、三焦鬱火、臍下熱鬱疝氣、吐血、鼻血、血痢、血尿、小腹損傷瘀血。

若用佐使,治有不同:加茵陳,除濕熱疸黃;加豆豉,除心火煩躁;加厚朴、枳實,可除煩滿;加生薑、陳皮,可除嘔噦;同玄胡索,破熱滯瘀血腹痛。此外,如面赤酒皶熱毒、湯火瘡瘍腫痛皆所宜用。仲景因其氣浮而苦,極易動吐,故用為吐藥,以去上焦痰滯。丹溪謂其:「解鬱熱,行結氣。

其性屈曲下行,大能降火,從小便泄去」,人所不知。

白話文:

配合其他藥材使用時,治療效果會有所不同:

  • 加入茵陳,可清熱利濕,消除黃疸
  • 加入豆豉,可清心火,去除煩躁
  • 加入厚朴、枳實,可消除脹滿
  • 加入生薑、陳皮,可止嘔
  • 與玄胡索搭配,可化解熱滯瘀血引起的腹痛

此外,金銀花還適用於治療面部發紅、酒糟鼻等熱毒引起的皮膚問題,以及瘡瘍腫痛。張仲景認為金銀花氣味浮苦,容易引發嘔吐,因此將它用作催吐藥,來清除上焦痰液。朱丹溪說:「金銀花可以解除鬱熱,疏通氣結。」

5. 郁李仁

味苦、辛。陰中有陽。性潤而降,故能下氣、消食,利水道,消面目、四肢、大腹水氣浮腫,開腸中結氣、滯氣、關隔燥澀、大便不通,破血積食癖;凡婦人、小兒實熱結燥者皆可用。

白話文:

味道苦、辛。陰中帶有陽。性質滋潤又能降氣,因此能夠疏導氣血、消食,有利於排尿,消散臉部、四肢、腹部的浮腫水氣,疏通腸道的積氣、滯氣、乾燥和不通暢,化解血積和食積;凡是女性和兒童實熱便祕的人都可以使用。

6. 訶子

味苦、酸、澀,氣溫。苦重酸輕,性沉而降,陰也。能消宿食膨脹,止嘔吐霍亂,定喘止嗽,破結氣,安久痢,止腸風便血,降痰,下氣開滯,澀腸,通達津液,療女人崩中胎漏、帶濁、經亂不常。若久痢肛門急痛或產婦陰痛者,宜和蠟燒煙薰之,或煎湯薰洗亦可;若痰嗽、咽喉不利,宜含數枚咽津殊效。其有上焦元氣虛陷者,當避其苦降之性。

白話文:

此藥味苦、酸、澀,藥性溫和。苦味重、酸味輕,藥性偏沉降,具有陰性的特質。它能消散積食、脹氣,止嘔吐、霍亂,定喘止咳,化解結氣,緩解久瀉,止腸風血便,降痰、降氣、疏通,澀腸止瀉,調節津液,治療女性崩漏、胎漏、帶下過多,經期不調等病症。若是久瀉肛門急痛,或產婦陰道疼痛,可以用它與蠟燭一起燃燒後燻蒸患處,或煎煮後燻洗;若是痰嗽、咽喉不適,含服幾顆再嚥下唾液,效果顯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焦元氣虛弱下陷,應避免使用其苦降的藥性。

7. 側柏

味苦,氣辛,性寒。善清血涼血,止吐血、衄血、痢血、尿血、崩中赤白,去濕熱、濕痹、骨節疼痛。搗爛可敷火丹、散痄腮腫痛熱毒及湯火傷,止痛滅瘢;炙搗,可罯凍瘡;燒汁塗發,可潤而使黑。

白話文:

味道苦,氣味辛辣,性質寒涼。擅長清熱涼血,止吐血、鼻血、便血、尿血、子宮出血(赤白帶下),消除濕熱、濕痹、骨節疼痛。搗碎後可以敷於丹毒、腮腺腫脹疼痛、熱毒以及燙傷,止痛去疤痕;炙熱後搗碎,可以治療凍瘡;燒焦後的汁液塗抹頭髮,能使頭髮滋潤變黑。

8. 辛夷

(一名木筆、一名迎春)

白話文:

(又名叫做木筆,也叫迎春)

氣味辛溫。乃手太陰、足陽明之藥。能解寒熱、憎寒體噤,散風熱,利九竅,除頭風腦痛、眩冒、瘙癢,療面腫引齒疼痛。若治鼻塞涕出、鼻淵、鼻鼽、鼻瘡及痘後鼻瘡,並宜為末,入麝香少許,以蔥白蘸藥,點入數次,甚良。

白話文:

此藥味辛、性溫。屬於手太陰肺經和足陽明胃經的用藥。有解除寒熱、緩解怕冷、肢體僵硬、驅散風熱、暢通九竅、消除頭痛腦痛、眩暈、瘙癢等功效。治療面部腫脹、引起牙痛。如果用來治療鼻塞流涕、鼻炎、鼻出血、鼻瘡和痘痘後引發的鼻瘡,就需要將它研磨成粉末,加入少許麝香,用蔥白蘸取藥粉,點入鼻孔數次,效果非常好。

9. 皂角

氣味辛、咸,性溫。有小毒。善逐風痰,利九竅,通關節,治頭風,殺諸蟲精物,消穀,導痰,除咳嗽、心腹氣結疼痛脹滿,開中風口噤,治咽喉痹塞腫痛,行肺滯,通大腸秘結,墮胎,破堅癥,消腫毒及風癬疥癩。燒煙,薰脫肛腫痛。可為丸散,不入湯藥。

白話文:

它的味道辛辣、鹹,性質溫和,有小毒性。擅長驅逐風痰,疏通九竅,活絡關節,治療頭痛,殺死體內寄生蟲和精怪,幫助消化,化痰,消除咳嗽、腹痛、腹脹,治療中風導致的口不能言語,緩解喉嚨腫痛,疏通肺部鬱滯,緩解大便不通,墮胎,消除堅硬的腫瘤,消散毒腫和皮膚病(風癬、疥瘡、癩病)。將其燃燒後產生的煙,可以燻治脫肛腫痛。可以用它做成丸劑或散劑,不能加入湯藥中。

10. 巴豆

味辛,性熱。有大毒。可升可降。善開關竅,破癥堅積聚,逐痰飲,殺諸惡毒、蟲毒、蠱毒,通秘結,消宿食,攻臟腑停寒、生冷壅滯、心腹疼痛、瀉痢、驚癇、諸水氣、疝氣,下活胎、死胎,逐瘀血、血積及消癰瘍、疔毒、惡瘡,去息肉、惡肉、腐肉,排膿消腫,喉痹、牙疼諸證。然其性剛氣烈,無處不到,故稱為斬關奪門之將。

若誤用之,則有推牆倒壁之虞;若善用之,則有戡亂調中之妙。用者所當慎察。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質溫熱。有劇毒。既能向上發散,又能向下通降。善於開通竅道,打破堅硬的癥瘕積聚,驅散痰飲,殺死各種毒物,治療便祕,消化積滯,攻下臟腑內的寒邪、生冷壅滯,改善心腹疼痛、腹瀉、驚癇、各種水氣、疝氣,讓胎兒足月或死胎早產,消除瘀血、血積以及祛除癰疽、疔毒、惡性瘡瘍,去除息肉、惡肉、腐肉,排膿消腫,緩解咽喉腫痛、牙痛等症狀。但其藥性強烈兇猛,無處不到,因此被稱為「斬關奪門之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