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本草正》~ 竹木部 (2)

回本書目錄

竹木部 (2)

1. 杜仲

味甘、辛、淡,氣溫、平。氣味俱薄,陽中有陰。其功入腎。用薑汁或鹽水潤透、炒、去絲。補中強志,壯腎添精,腰痛殊功,足疼立效,除陰囊寒濕,止小水、夢遺。因其氣溫,故暖子宮;因其性固,故安胎氣。內熱火盛者亦當緩用。

白話文:

味道甘甜、辛辣、平淡,性質溫和。氣味都很淡,陽中有陰。它的功效能進入腎經。可以用薑汁或鹽水潤濕,炒熟,去掉絲。補益脾胃,增強意志,壯腎強精,對腰痛有奇效,腳痛立即見效,去除陰囊寒濕,止遺尿、遺精。由於它的性質溫和,所以能溫暖子宮;由於它的固澀性,所以能安胎。內熱火旺的人也應慎用。

2. 山茱萸

味酸、澀,主收斂;氣平,微溫。陰中陽也。入肝、腎二臟。能固陰補精,暖腰膝,壯陰氣,澀帶濁,節小便,益髓興陽,調經收血。若脾氣大弱而畏酸者,姑暫止之,或和以甘草、煨姜亦可。

白話文:

味道是酸、澀的,具有收斂的作用;性質平和,略微溫暖。屬於陰性中帶有陽性質的藥材。歸入肝經、腎經兩個臟腑。可以滋養陰液、補充精氣,溫暖腰膝,增強腎陽,收斂尿道中混濁的液體,節制小便,滋養骨髓,振奮陽氣,調經止血。如果脾胃虛弱而怕酸,暫時先停止服用,或者與甘草、煨姜一起服用也可以。

3. 蘇木

味微甘、微辛,性溫,平。可升可降。乃三陰經血分藥也。少用則和血活血,多用則行血破血。主婦人月經不調、心腹作痛、血癖氣壅。凡產後血瘀脹悶勢危者,宜用五兩,水煮濃汁,服之;亦消癰腫死血,排膿止痛及打撲瘀血,可敷;若治破傷風,宜為末,酒服,立效。

白話文:

藥性: 味道微甘微辛,藥性溫和,中性。可以升到上部,也可以降到下部。是治療三陰經血分疾病的藥物。

功效: 少量使用可以調和氣血,活血化瘀;大量使用可以活血破血。主治婦女月經不調、心腹疼痛、血氣瘀滯。凡是產後血瘀脹悶,情況危急者,宜用五兩,用水煮成濃汁,服用;也可以消散癰腫、化解死血,排膿止痛,治療跌打瘀血,可外敷;若治療破傷風,則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立竿見影。

4. 川椒

味辛,性熱。有小毒。本純陽之物,其性下行,陽中有陰也。主溫中下氣,開通腠理,散肌表寒邪,除臟腑冷痛,去胸腹留飲、停痰、宿食,解鬱結,溫脾胃,止咳逆、嘔吐,逐寒濕風痛,療傷寒、溫瘧、水腫、濕疸,除齒痛,暖腰膝,收陰汗,縮小便,溫命門,止泄瀉、下痢、遺精、脫肛,殺蛔蟲、鬼疰、蠱毒、蛇蟲諸毒。久服之能通神明,實腠理,和血脈,堅齒牙,生鬚髮,明耳目,調關節,耐寒暑。

若中其毒,惟冷水、麻仁漿可以解之。

白話文:

辛味,屬性溫熱,稍有毒性。它本身屬於完全的陽性,性質向下運行,在陽中含有陰。

主要功效:

  • 溫暖和降下中氣
  • 開通皮毛腠理
  • 驅散肌表寒邪
  • 消除臟腑寒痛
  • 去除胸腹積水、痰液和宿食
  • 疏解鬱結
  • 溫暖脾胃
  • 止咳、止嘔
  • 祛除寒濕風痛
  • 治療傷寒、溫瘧、水腫、濕疸
  • 緩解牙痛
  • 溫暖腰膝
  • 收斂陰汗
  • 縮小便量
  • 溫暖命門
  • 止瀉、止痢、止遺精、止脫肛
  • 殺死蛔蟲、鬼氣、蠱毒、蛇蟲等毒物

長期服用可以:

  • 通達精神意識
  • 充實皮毛腠理
  • 調和血脈
  • 堅固牙齒
  • 生長鬚髮
  • 明亮耳目
  • 調理關節
  • 耐受寒暑

5. 胡椒

味辛,性大熱。純陽也。善走氣分。溫中下氣,暖腸胃,消宿食,闢臭惡,除寒濕、寒痰、寒飲吐水,止反胃嘔吐、霍亂、虛寒脹滿、心腹疼痛,去冷積陰毒,壯腎氣,治大腸寒滑冷痢,殺一切蟲、魚、鱉、蕈、諸藥食陰凝之毒。若治風蟲牙痛,須同蓽茇為末、熔蠟,為細丸,塞孔中即愈。

白話文:

它的味道辛辣,性質極熱。是純陽之物,能促進氣血流通。溫暖中焦,引氣下行,暖和腸胃,消散積滯食物,除臭解惡,消除寒濕、寒痰、寒飲導致的嘔吐,止反胃嘔吐、霍亂、虛寒導致的腹脹、心腹疼痛,化解體內寒積陰毒,補腎氣,治療大腸寒滑冷痢,殺滅一切蟲類、魚類、鱉類、蕈類等藥物和食物中的陰凝之毒。如果治療風蟲牙痛,需要把它和蓽茇研成粉末,和蠟熔化,做成細小的丸劑,塞進牙孔中就能治癒。

6. 金櫻子

味澀,性平。生者:色青,酸、澀。熟者:色黃,甘、澀。當用其將熟、微酸而甘、澀者為妙。其性固澀,澀可固陰治脫,甘可補中益氣,故善理夢遺、精滑及崩淋、帶漏,止吐血、衄血,生津液,安魂魄,收虛汗,斂虛火,益精髓,壯筋骨,補五臟,養血氣,平咳嗽,定喘急,療怔忡驚悸,止脾泄血痢及小水不禁。此固陰養陰之佳品,而人之忽之亦久矣,此後咸宜珍之。

白話文:

**味道:**苦澀 **性質:**平性

生蓮藕: 顏色青綠,味道酸澀 熟蓮藕: 顏色黃色,味道甘甜、澀

最佳食用狀態: 即將成熟,略帶酸味和甜澀味。

功效:

  • 固澀止血,可用於治療盜汗、遺精、滑精、崩漏、帶下、吐血、衄血。
  • 生津止渴,養心安神。
  • 斂虛火,止脾泄血痢、遺尿。

適用人羣:

  • 固陰養陰體質的人
  • 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人
  • 陰虛火旺、盜汗失眠的人
  • 咳嗽平喘的人
  • 心悸怔忡、血痢尿頻的人

蓮藕是一種固陰養陰的佳品,卻長期被忽略。從此以後,大家應該珍視它。

7. 槐蕊

味苦,性寒。清心、肺、脾、肝、大腸之火,除五內煩熱、心腹熱疼,療眼目赤痛熱淚。炒香嚼咽,治失音、喉痹,止吐血、衄血、腸風、下血、婦人崩中漏下及皮膚風熱,涼大腸,殺疳蟲,治癰疽瘡毒、陰瘡濕癢、痔漏,解楊梅惡瘡、下疳伏毒,大有神效。

白話文:

它味道苦,性寒。能清除心、肺、脾、肝和大腸的火熱,去除內臟煩熱、心腹熱痛,治療眼睛發紅疼痛和流熱淚。炒香後嚼碎吞嚥,可治療失聲、喉嚨腫痛,止吐血、流鼻血、腸絞痛、便血、婦女崩漏和皮膚風熱,涼爽大腸,殺死寄生蟲,治療毒瘡、陰部濕疹、痔瘡,消除楊梅瘡和下疳毒素,效果顯著。

8. 柏子仁

味甘、平,性微涼。能潤心肺,養肝脾,滋腎燥,安神魂,益志意,故可定驚悸怔忡,益陰氣,美顏色,療虛損,益血,止汗,潤大腸,利虛秘,亦去百邪鬼魅、小兒驚癇。總之,氣味清香,性多潤滑,雖滋陰養血之佳劑,若欲培補根本,乃非清品所長。

白話文:

味道甘甜、平淡,性情微涼。可以滋潤心肺、養護肝脾、滋補腎臟的燥熱、安撫神魂、增強意志,因此可以平定驚悸怔忡,補充陰氣,美化容顏,治療虛弱損傷,補充血液,止汗,潤滑大腸,緩解虛證便祕,也可以驅除各種邪惡鬼魅和小孩驚癇。總之,這種藥材氣味清香,性質潤滑,雖然是滋陰養血的佳品,但是如果想要補充根本,那並非此類藥材的長處。

9. 枳殼

即枳實之遲收而大者,較之枳實,其氣略散,性亦稍緩,功與枳實大類。但枳實性重,多主下行削堅;而此之氣輕,故多主上行破氣。通利關節,健脾開胃,平肺氣,止嘔逆反胃、霍亂、咳嗽,消痰,消食,破心腹結氣、癥瘕痃癖,開胸脅脹滿、痰滯,逐水腫、水濕瀉痢、腸風、痔漏、肛門腫痛。因此稍緩,故可用之束胎、安胎。

炙熱可熨痔腫。虛者少用,恐傷元氣。

白話文:

那些生長緩慢、體積大的枳實,與一般的枳實相比,藥性稍微發散一些,性質也較為緩和,功效與枳實大致相同。但枳實藥性沉重,主要用於清熱瀉火、化痰散結;而這種枳實藥性較輕,因此主要用於疏肝破氣。它可以通利關節,健脾開胃,平息肺氣,止嘔吐反胃、霍亂、咳嗽,消痰,消食,化解心腹氣滯、積塊、腫痛等疾病,緩解胸脅脹滿、痰滯,去除水腫、腹瀉、腸風、痔瘡、肛門腫痛等症狀。由於其藥性較為緩和,因此可以略微用於固胎安胎。

10. 枳實

味苦、微酸,微寒。氣味俱厚,陰中微陽。其性沉,急於枳殼。除脹滿,消宿食,削堅積,化稠痰,破滯氣,平咳喘,逐瘀血、停水,解傷寒結胸,去胃中濕熱。佐白朮,亦可健脾;佐大黃,大能推蕩。能損真元,虛羸勿用。

白話文:

中醫學認為,厚朴味苦、微酸,性微寒。它的氣味都很濃烈,在陰性偏陽。其藥性偏沉,比枳殼更急。

厚朴的主要功效包括:消脹滿、消宿食、化堅積、化痰、散滯氣、平咳喘、活血化瘀、利水、解傷寒結胸、清胃熱。

輔以白朮,還能健脾;輔以大黃,能強有力地推動藥力。

但厚朴會損傷體內的元氣,體質虛弱者應避免使用。

11. 蔓荊子

味苦、辛,氣清,性溫。升也,陽也。入足太陽、陽明、厥陰經。主散風邪,利七竅,通關節,去諸風頭痛、腦鳴、頭沉昏悶,搜肝風,止目睛內痛、淚出,明目,堅齒,療筋骨問寒熱、濕痹拘攣,亦去寸白蟲。

白話文:

中藥特性:味道苦、辛,氣味清涼,藥性溫和。

歸經:進入足太陽經、足陽明經、足厥陰經。

功效:

  • 驅散風寒。
  • 通暢七竅。
  • 疏通關節。
  • 治療各種風寒造成的頭痛、耳鳴、頭暈腦脹。
  • 熄滅肝火。
  • 止眼睛疼痛流淚。
  • 明目。
  • 堅固牙齒。
  • 治療筋骨因寒冷、濕氣痹阻造成的疼痛、拘攣。
  • 驅除寸白蟲。

12. 五加皮

味辛,性溫。除風濕,行血脈,壯筋骨,明目,下氣,治骨節、四肢拘攣、兩腳痹痛、風弱五緩、陰痿囊濕、疝氣腹痛、小便遺瀝、女人陰癢。凡諸浸酒藥,惟五加皮與酒相合大能益人,且味美也,仙家重此,謂久服可以長生,故日「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銀滿車」,雖未必然,然亦必有可貴者。

白話文:

五加皮有辛辣的味道,溫和的性質。它能祛除風濕,促進血液循環,強健筋骨,提高視力,緩解氣滯,治療關節和四肢僵硬,雙腳麻痺疼痛,風濕性麻痹、肌肉無力,陽痿、陰囊濕疹,疝氣腹痛,小便失禁,女性陰部瘙癢。在所有浸泡酒的藥材中,只有五加皮與酒搭配能對人體大有裨益,而且味道鮮美。道家十分重視五加皮,認為長期服用可以長生不老。因此有「寧可得一把五加,也不要一車的金銀」的說法。雖然這個說法不一定正確,但五加皮肯定有其珍貴之處。

13. 川楝子

(注:附苦楝根)

白話文:

(注:附上苦楝树的根)

味苦,性寒。有小毒。陰也。能治傷寒、溫疫、煩熱狂躁,利小水,瀉肝火、小腸、膀胱濕熱,諸疝氣疼痛,殺三蟲、疥癩,亦消陰痔。丸、散、湯藥任意可用,甄權言其不入湯使,則失之矣。

苦楝根:味大苦。殺諸蟲,尤善逐蛔;利大腸,治遊風、熱毒惡瘡;苦酒和塗疥癬,甚良。

白話文:

苦楝樹的果實味苦性寒,帶有小毒,屬於陰性藥材。它可以治療傷寒、溫疫、發燒神志不清,利尿,瀉肝火、小腸、膀胱濕熱,治療各種疝氣疼痛,殺滅寄生蟲、疥瘡,也能消退陰部腫瘤。可以製成丸劑、散劑、湯劑等各種劑型服用,古代醫家甄權認為苦楝不適合用於湯劑,其實是不對的。

苦楝樹根味道極苦,可以殺滅各種寄生蟲,尤其擅長驅除蛔蟲;它還能通便,治療遊走性的風濕病、熱毒引起的瘡瘍;用苦酒浸泡後塗抹在患處,治療疥癬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