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 竹木部 (2)
竹木部 (2)
1. 杜仲
味甘、辛、淡,氣溫、平。氣味俱薄,陽中有陰。其功入腎。用薑汁或鹽水潤透、炒、去絲。補中強志,壯腎添精,腰痛殊功,足疼立效,除陰囊寒濕,止小水、夢遺。因其氣溫,故暖子宮;因其性固,故安胎氣。內熱火盛者亦當緩用。
白話文:
杜仲味甘、辛、淡,性溫和。氣味都比較淡薄,屬性偏溫和但帶有陰柔之性。它的功效是進入腎經。使用時應用薑汁或鹽水浸泡使其潤透,再炒制,去除其粗纖維。能補益身體、增強意志力,壯腎補精,治療腰痛效果顯著,腳痛也能迅速見效,還能去除陰囊寒濕,止小便失禁、遺精。由於它性溫,所以能溫暖子宮;由於它具有固攝的特性,所以能安胎。但若內熱火盛者,使用時應謹慎。
2. 山茱萸
味酸、澀,主收斂;氣平,微溫。陰中陽也。入肝、腎二臟。能固陰補精,暖腰膝,壯陰氣,澀帶濁,節小便,益髓興陽,調經收血。若脾氣大弱而畏酸者,姑暫止之,或和以甘草、煨姜亦可。
白話文:
山茱萸味酸澀,具有收斂的作用;藥性平和,略帶溫暖。它屬陰中之陽,能進入肝臟和腎臟。具有固攝陰精、溫暖腰膝、增強陰氣、收斂帶下、減少尿頻、滋補髓液、壯陽、調經止血等功效。如果脾胃虛弱,又怕酸的人,可以暫時停用,或者用甘草、炮薑來調和。
3. 蘇木
味微甘、微辛,性溫,平。可升可降。乃三陰經血分藥也。少用則和血活血,多用則行血破血。主婦人月經不調、心腹作痛、血癖氣壅。凡產後血瘀脹悶勢危者,宜用五兩,水煮濃汁,服之;亦消癰腫死血,排膿止痛及打撲瘀血,可敷;若治破傷風,宜為末,酒服,立效。
白話文:
蘇木味甘辛微溫,性平,具有升降作用,是治療三陰經血分疾病的藥物。少量使用能和血活血,大量使用則能行血破血。主治婦女月經不調、心腹疼痛、血瘀氣滯等症。產後血瘀脹悶危急的情況,宜用五兩蘇木水煎濃汁服用;也能消散癰腫、死血,排出膿液止痛,以及治療跌打瘀血,可外敷;治療破傷風,則研磨成粉末,用酒服用,療效迅速。
4. 川椒
味辛,性熱。有小毒。本純陽之物,其性下行,陽中有陰也。主溫中下氣,開通腠理,散肌表寒邪,除臟腑冷痛,去胸腹留飲、停痰、宿食,解鬱結,溫脾胃,止咳逆、嘔吐,逐寒濕風痛,療傷寒、溫瘧、水腫、濕疸,除齒痛,暖腰膝,收陰汗,縮小便,溫命門,止泄瀉、下痢、遺精、脫肛,殺蛔蟲、鬼疰、蠱毒、蛇蟲諸毒。久服之能通神明,實腠理,和血脈,堅齒牙,生鬚髮,明耳目,調關節,耐寒暑。
若中其毒,惟冷水、麻仁漿可以解之。
白話文:
川椒味辛性溫,略帶毒性。它屬純陽之物,但其作用趨向下焦,陽中有陰的特性。主要功效是溫暖中焦、降逆氣、疏通肌膚腠理、驅散肌膚表層的寒邪、去除臟腑冷痛、消除胸腹積水、痰飲、宿食,還能解鬱、溫補脾胃、止咳逆、嘔吐,驅除寒濕風所致的疼痛,治療傷寒、溫熱瘧疾、水腫、濕黃疸,消除牙痛,溫暖腰膝,止住陰汗,減少小便次數,溫補命門火,止瀉痢、遺精、脫肛,殺滅蛔蟲、鬼疰、蠱毒以及蛇蟲等毒。長期服用能使人神志清明,充實肌膚腠理,調和血脈,使牙齒堅固,頭髮烏黑亮麗,耳目聰明,關節靈活,耐寒耐暑。
如果中毒,可用冷水或麻仁漿解毒。
5. 胡椒
味辛,性大熱。純陽也。善走氣分。溫中下氣,暖腸胃,消宿食,闢臭惡,除寒濕、寒痰、寒飲吐水,止反胃嘔吐、霍亂、虛寒脹滿、心腹疼痛,去冷積陰毒,壯腎氣,治大腸寒滑冷痢,殺一切蟲、魚、鱉、蕈、諸藥食陰凝之毒。若治風蟲牙痛,須同蓽茇為末、熔蠟,為細丸,塞孔中即愈。
白話文:
胡椒味辛辣,性溫熱,屬純陽之物,能快速運行於氣分(人體的氣機運行)。具有溫暖中焦、降逆氣、溫暖腸胃、消化宿食、去除臭穢、去除寒濕、寒痰、寒飲及嘔吐清水等功效,並能治療反胃嘔吐、霍亂、虛寒導致的腹脹、心腹疼痛,消除因寒邪積聚造成的陰寒毒素,增強腎氣,治療大腸寒氣導致的滑利冷痢,以及殺滅各種蟲、魚、鱉、蕈類及其他藥物食物因陰寒凝結而產生的毒素。如果要治療因風寒或蟲牙引起的牙痛,需要將胡椒和蓽茇研磨成粉末,用蠟熔化混合,製成小丸塞入牙孔中即可痊癒。
6. 金櫻子
味澀,性平。生者:色青,酸、澀。熟者:色黃,甘、澀。當用其將熟、微酸而甘、澀者為妙。其性固澀,澀可固陰治脫,甘可補中益氣,故善理夢遺、精滑及崩淋、帶漏,止吐血、衄血,生津液,安魂魄,收虛汗,斂虛火,益精髓,壯筋骨,補五臟,養血氣,平咳嗽,定喘急,療怔忡驚悸,止脾泄血痢及小水不禁。此固陰養陰之佳品,而人之忽之亦久矣,此後咸宜珍之。
白話文:
金櫻子味澀,性平。生的金櫻子青色,酸澀;熟的金櫻子黃色,甘澀。最好選用將要成熟、略帶酸味但已帶有甘味的果實。金櫻子具有收斂固澀的特性,能固攝精氣、治療遺精、滑精,以及崩漏、帶下、尿頻等症;能止吐血、鼻出血,生津液,安神定魂,止虛汗,收斂虛火,滋補精髓,強健筋骨,補益五臟,養護血氣,平緩咳嗽,緩解哮喘,治療心悸、驚悸,止瀉痢和尿失禁。它是補益肝腎、滋陰養陰的佳品,可惜長久以來被人們忽略了,從今以後應該好好珍惜它。
7. 槐蕊
味苦,性寒。清心、肺、脾、肝、大腸之火,除五內煩熱、心腹熱疼,療眼目赤痛熱淚。炒香嚼咽,治失音、喉痹,止吐血、衄血、腸風、下血、婦人崩中漏下及皮膚風熱,涼大腸,殺疳蟲,治癰疽瘡毒、陰瘡濕癢、痔漏,解楊梅惡瘡、下疳伏毒,大有神效。
白話文:
槐花味苦、性寒。能清熱瀉火,適用於心、肺、脾、肝、大腸的熱症,能改善心煩、胸腹疼痛、眼睛紅腫疼痛流淚等症狀。炒香後嚼食,可治療聲音嘶啞、喉嚨阻塞,以及吐血、鼻出血、腸風下血、婦女崩漏及皮膚熱症。能清熱瀉火,殺滅腸道寄生蟲,治療癰疽瘡毒、陰部濕癢、痔瘡、楊梅瘡等,對下疳等頑固性瘡毒也有顯著療效。
8. 柏子仁
味甘、平,性微涼。能潤心肺,養肝脾,滋腎燥,安神魂,益志意,故可定驚悸怔忡,益陰氣,美顏色,療虛損,益血,止汗,潤大腸,利虛秘,亦去百邪鬼魅、小兒驚癇。總之,氣味清香,性多潤滑,雖滋陰養血之佳劑,若欲培補根本,乃非清品所長。
白話文:
柏子仁味甘性平,略帶微涼。它能滋潤心肺,滋養肝脾,滋潤乾燥的腎臟,安定神魂,增益意志,因此可以治療驚悸、心慌、胸悶等症狀,還能滋補陰氣,使面色紅潤,治療身體虛損,補益血液,止汗,潤腸通便,治療虛證便秘,也能驅除邪氣和治療小兒驚癇。總而言之,柏子仁氣味清香,性質潤滑,是滋陰養血的良藥,但如果要根本性地強健身體,則非柏子仁所能勝任。
9. 枳殼
即枳實之遲收而大者,較之枳實,其氣略散,性亦稍緩,功與枳實大類。但枳實性重,多主下行削堅;而此之氣輕,故多主上行破氣。通利關節,健脾開胃,平肺氣,止嘔逆反胃、霍亂、咳嗽,消痰,消食,破心腹結氣、癥瘕痃癖,開胸脅脹滿、痰滯,逐水腫、水濕瀉痢、腸風、痔漏、肛門腫痛。因此稍緩,故可用之束胎、安胎。
炙熱可熨痔腫。虛者少用,恐傷元氣。
白話文:
枳殼是枳實成熟較晚、果實較大的品種。和枳實相比,它的藥性較為平和緩和。功效與枳實大致相同,但枳實藥性較峻猛,多用於下行、消積;而枳殼藥性較輕,多用於上行、理氣。它能疏通關節,健脾開胃,調和肺氣,治療嘔吐、反胃、霍亂、咳嗽、痰多,消食積,消除心腹脹滿、結塊、腫塊等症狀,治療胸脅脹滿、痰濕阻滯,以及水腫、水濕瀉痢、腸風、痔漏、肛門腫痛。由於枳殼藥性較緩和,因此也可用于安胎、固胎。
炙烤後的枳殼可以溫熨痔瘡腫痛。體質虛弱者應少用,以免損傷元氣。
10. 枳實
味苦、微酸,微寒。氣味俱厚,陰中微陽。其性沉,急於枳殼。除脹滿,消宿食,削堅積,化稠痰,破滯氣,平咳喘,逐瘀血、停水,解傷寒結胸,去胃中濕熱。佐白朮,亦可健脾;佐大黃,大能推蕩。能損真元,虛羸勿用。
白話文:
枳實味道苦、略帶酸,性微寒。氣味都很濃厚,屬陰性中帶有一絲陽性。它的藥性沉降,作用比枳殼更快。能消除脹滿,消解宿食,消除堅硬積聚的食物,化解黏稠的痰液,疏通滯塞的氣,平緩咳嗽和喘息,驅逐瘀血和停滯的水分,治療傷寒引起的胸部阻塞,去除胃裡的濕熱。如果與白朮一起服用,還能健脾;如果與大黃一起服用,瀉下作用會更強。但枳實會損傷元氣,身體虛弱的人不宜服用。
11. 蔓荊子
味苦、辛,氣清,性溫。升也,陽也。入足太陽、陽明、厥陰經。主散風邪,利七竅,通關節,去諸風頭痛、腦鳴、頭沉昏悶,搜肝風,止目睛內痛、淚出,明目,堅齒,療筋骨問寒熱、濕痹拘攣,亦去寸白蟲。
白話文:
蔓荊子味辛辣帶苦,氣味清香,性溫和。它具有上升、陽性的特性,作用於足太陽經、陽明經、厥陰經。主要功效是散發風邪,疏通七竅,暢通關節,治療各種風引起的頭痛、耳鳴、頭昏沉悶,驅除肝風,治療眼睛內痛、流淚,明目,堅固牙齒,治療筋骨寒熱、濕痹引起的拘攣,還能殺死寸白蟲。
12. 五加皮
味辛,性溫。除風濕,行血脈,壯筋骨,明目,下氣,治骨節、四肢拘攣、兩腳痹痛、風弱五緩、陰痿囊濕、疝氣腹痛、小便遺瀝、女人陰癢。凡諸浸酒藥,惟五加皮與酒相合大能益人,且味美也,仙家重此,謂久服可以長生,故日「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銀滿車」,雖未必然,然亦必有可貴者。
白話文:
五加皮味辛性溫,具有祛除風濕、促進血液循環、強健筋骨、明目、降氣的作用,能治療骨關節疼痛、四肢拘攣、腿腳麻痹疼痛、風濕痹證、陽痿、陰囊潮濕、疝氣腹痛、尿頻尿急、女性陰部瘙癢等症狀。許多藥酒都用五加皮,它與酒搭配能大補身體,而且味道也好,古代修仙之人很重視它,認為長期服用可以長生不老,所以有「寧可有一把五加皮,也不要滿車的金銀」的說法。雖然長生不老未必可信,但五加皮的價值肯定很高。
13. 川楝子
(注:附苦楝根)
味苦,性寒。有小毒。陰也。能治傷寒、溫疫、煩熱狂躁,利小水,瀉肝火、小腸、膀胱濕熱,諸疝氣疼痛,殺三蟲、疥癩,亦消陰痔。丸、散、湯藥任意可用,甄權言其不入湯使,則失之矣。
苦楝根:味大苦。殺諸蟲,尤善逐蛔;利大腸,治遊風、熱毒惡瘡;苦酒和塗疥癬,甚良。
白話文:
川楝子味苦、性寒,略帶毒性,屬陰性藥材。能治療傷寒、溫疫等引起的發熱、煩躁不安,利尿,瀉肝火、小腸及膀胱濕熱,各種疝氣疼痛,殺蟲、治療疥瘡,也能治療陰部腫痛。可製成丸劑、散劑、湯劑等各種劑型服用。有人說川楝子不能用於湯劑,這是錯誤的。
苦楝根味極苦,能殺蟲,尤其善於驅除蛔蟲;還能通便,治療遊走性風濕、熱毒引起的惡瘡;用苦酒調和塗抹疥癬,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