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 隰草部 (8)
隰草部 (8)
1. 燈心草
味淡,性平。能通水道澀結癃閉,治五淋,瀉肺熱,降心火,除水腫,止血,通陰氣,散腫,止渴。但用敗席煮服,更良。若治喉痹,宜燒燈草灰吹之;若治下疳瘡,亦用燒灰加輕粉、麝香為末,摻之。
白話文:
燈心草味甘淡,性溫和。具有利尿通淋、治療尿頻尿急、尿道阻塞等泌尿系統疾病的功效,也能清肺熱、降心火、消水腫、止血,還有通利陰氣、消腫、止渴的作用。用腐爛的草席一起煮服效果更好。如果治療喉嚨腫痛,可以用燈心草燒成灰吹入喉嚨;如果治療下疳(生殖器潰瘍),則可以用燒成的燈心草灰,加入輕粉和麝香研磨成粉末,敷在患處。
2. 煙
味辛,氣溫,性微熱。升也,陽也。燒煙吸之,大能醉人,用時惟吸一口或二口,若多吸之,令人醉倒,久而後蘇,甚者,以冷水一口解之即醒;若見煩悶,但用白糖解之即安,亦奇物也。吸時,須開喉長吸嚥下,令其直達下焦。其氣上行,則能溫心肺;下行,則能溫肝、脾、腎。
服後能使通身溫暖微汗,元陽陡壯。用以治表,善逐一切陰邪寒毒、山嵐瘴氣、風濕邪閉腠理、筋骨疼痛,誠頃刻取效之神劑也;用以治里,善壯胃氣,進飲食,祛陰濁寒滯,消膨脹宿食,止嘔噦霍亂,除積聚諸蟲,解鬱結,止疼痛,行氣停血瘀,舉下陷後墜,通達三焦,立刻見效。此物自古未聞也,近自我明萬曆時始出於閔(注:當作「閩」。
下同)廣之間,自後吳楚間皆種植之矣,然總不若閔中者。色微黃,質細,名為金絲煙者,力強氣勝為優也。求其習服之始,則向以徵滇之役,師旅深入瘴地無不染病,獨一營安然無恙,問其所以,則眾皆服煙,由是遍傳,而今則西南一方無分老幼,朝夕不能間矣!予初得此物亦甚疑貳,及習服數次,乃悉其功用之捷,有如是者。因著性於此。
然此物性屬純陽,善行善散,惟陰滯者用之如神,若陽盛氣越而多躁(注:當是「燥」)多火,及氣虛氣短而多汗者,皆不宜用。或疑其能頃刻醉人,性必有毒,今彼處習服既久,初未聞其妨人者,抑又何耶?蓋其陽氣強猛,人不能勝,故下咽即醉,既能散邪,亦必耗氣,理固然也。
然煙氣易散而人氣隨復,陽性留中,旋亦生氣,此其耗中有補,故人多喜服而未見其損者以此。後檳榔條中有說,當與此參閱。
白話文:
煙草味辛,氣溫,性微熱,具有上升、陽性的特質。燃燒後吸入煙霧,能使人迅速產生醉意。使用時只需吸一口或兩口,吸太多會讓人醉倒,需過很久才能恢復,嚴重者可用一口冷水解之。若感覺煩悶,則可用白糖緩解,真是奇特的東西。吸煙時,需張大喉嚨深吸並嚥下,讓煙氣直達下焦。煙氣上升可溫暖心肺;下降則可溫暖肝、脾、腎。
服用後全身溫暖,微微出汗,元陽(指人體陽氣)會迅速增強。用於治療外感疾病,能有效驅除一切陰邪寒毒、山嵐瘴氣、風濕邪氣阻塞肌膚、筋骨疼痛,療效極快。用於治療內部疾病,則能壯胃氣,增進食慾,去除陰寒濕滯,消除脹氣和宿食,止嘔吐、霍亂,去除積聚和蟲積,解鬱結,止疼痛,疏通氣血瘀滯,治療臟器下垂,通達三焦,效果立竿見影。
這種東西古來未曾聽聞,直到明朝萬曆年間才開始出現在福建廣州一帶,之後吳楚地區也開始種植,但品質仍不及福建地區所產。顏色微黃,質地細膩,稱為「金絲煙」者,煙力最強,品質最佳。關於它最初的流行,據說是在征討滇地的戰役中,軍隊深入瘴氣之地,許多士兵染病,唯獨一支部隊安然無恙,詢問原因,原來他們都吸食煙草,於是煙草便迅速傳播開來,如今西南地區不分老幼,幾乎人人都在吸食。
我最初得到這種東西時也相當懷疑,但吸食幾次後,便了解到它的功效迅速,確實如此神奇。因此便記錄下它的特性。
然而,煙草屬純陽之物,善於運行和散發,只適合陰寒體質者使用,效果奇佳。但對於陽氣過盛、燥熱、氣虛氣短、多汗的人則不適合。有人可能會懷疑,它能迅速讓人醉倒,其性必然有毒,但那些長期吸食煙草的人,卻未聽說有什麼危害,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它的陽氣太過強猛,人體難以承受,所以入口即醉,它既能散邪,也必然會耗損人體元氣,這是很正常的道理。
然而煙氣容易消散,人體元氣也能很快恢復,陽性之氣留在體內,又能很快產生新的元氣,所以它在耗損的同時也有補益,因此許多人喜歡吸食而未見其害,原因就在於此。檳榔的記載中也有相關論述,可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