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 毒草部 (2)
毒草部 (2)
1. 白附子
味甘、辛,大溫。有小毒。其性升,能引藥勢上行,闢頭風、諸風、冷氣心疼、風痰眩暈、帶濁,療小兒驚風痰搐及面鼻遊風、䵟斑、風刺,去面痕,可作面脂;亦治疥癬風瘡、陰下濕癢、風濕諸病。凡欲入藥,炮而用之。
白話文:
它味道甘、辛,性質溫熱,有小毒。它的性質是升發的,可以引導藥性向上運行,驅散頭痛、各種風寒引起的疼痛、心臟因冷氣而疼痛、風痰引起眩暈、帶下、治療小兒驚風、痰濕引起的抽搐,以及面部和鼻子上的風邪遊走、色斑、風刺,祛除面部痕跡,可作為面霜;還能治療疥癬、風瘡、陰部濕癢、風濕等疾病。凡是作為藥材使用,都要炮製後再用。
2. 大黃
味苦,氣大寒。氣味俱厚,陰中之陰,降也。有毒。其性推陳致新,直走不守,奪土鬱壅滯,破積聚堅症,療瘟疫陽狂,除斑黃譫語,滌實痰,導瘀血,通水道,退濕熱,開燥結,消癰腫,因有峻烈威風,積垢蕩之頃刻。欲速者生用,湯泡便吞;欲緩者熟用,和藥煎服。氣虛同以人參,名黃龍湯;血虛同以當歸,名玉燭散。
白話文:
麻黃具有苦味,性質極寒,味道和氣味都很濃厚,是陰寒之中的極陰,具有下降的作用。麻黃有毒。它的藥性可以祛除舊病,帶來新氣,直達病竈,不會滯留。可以疏通土氣的壅滯,打破積聚的堅固病症,治療瘟疫和陽盛狂躁,去除斑黃和譫語,清熱化痰,通導瘀血,疏通水道,去濕熱,化解燥結,消腫,因此麻黃具有極強的威猛作用,可以迅速清除體內的積垢。
如果需要快速見效,可以使用生麻黃,用熱湯泡開後立即吞服;如果需要緩和一些,可以使用熟麻黃,與其他藥物一起煎服。
對於氣虛的人,可以配伍人參,稱為「黃龍湯」;對於血虛的人,可以配伍當歸,稱為「玉燭散」。
佐以甘草、桔梗,可緩其行;佐以芒硝、厚朴,益助其銳。用之多寡,酌人實虛,假實誤用,與鳩相類。
白話文:
配合甘草、桔梗,可以緩和它的藥效;配合芒硝、厚朴,可以加強它的藥效。用量的多少,要根據病人的體質虛實來酌情調整。如果誤用了,就會像吃了毒藥一樣。
3. 常山
味大苦,性寒。有毒。攻溫瘧、痰瘧及傷寒寒熱痰結、氣逆狂癇、癲厥。惟胸腹多滯、邪實氣壯而病瘧者宜之,若老人、弱人俱當忌用,蓋此物性悍,善逐痰飲,得甘草則上行發吐,得大黃則下行發瀉也。亦治鬼毒、蠱毒及頭項瘰癧、鼠瘻。
白話文:
本草性味:極苦、冰冷,有毒。
主治:
- 治癒寒性瘧疾、痰飲引起的瘧疾
- 感冒或傷寒導致的寒熱痰結、氣逆狂癲、癲癇昏厥
- 僅適合胸腹痰飲停滯、邪氣旺盛、身體強壯的瘧疾患者使用,老人、體弱者不宜使用,因為本草性質猛烈,容易驅逐痰飲。搭配甘草會導致嘔吐,搭配大黃會導致腹瀉。
其他用途:
- 治療鬼祟之毒、蠱毒
- 頭部和頸部淋巴結腫脹(瘰癧)、鼠瘻(鼠疫引起的腫瘤)
4. 半夏
味大辛、微苦,氣溫。可升可降,陽中陰也。有毒。其質滑潤,其性燥濕降痰。入脾、胃、膽經。生嚼戟喉,制用生薑。下肺氣,開胃健脾,消痰飲痞滿,止咳嗽上氣、心痛、脅痛,除嘔吐反胃、霍亂轉筋、頭眩、腹脹、不眠、氣結痰核腫突,去痰厥頭痛,散風閉喉喑,治脾濕泄瀉、遺精、帶濁,消癰疽腫毒,殺蜈蚣、蜂蠆蟲毒。性能墮胎,孕婦雖忌,然胃不和而嘔吐不止,加薑汁微炒,但用無妨。
白話文:
白附子的味道辛辣,微苦,性溫。既能升發,又能降逆,是陽中有陰的藥材。有毒性。其質地滑潤,性味燥濕,能降痰。歸入脾經、胃經和膽經。
生嚼白附子會刺激喉嚨,建議使用生薑來制約。白附子可以下肺氣,開胃健脾,消痰飲,緩解痞滿,止咳嗽、上氣、心痛、脅痛。還能止嘔吐、反胃、霍亂轉筋、頭暈、腹脹、失眠。能散結化痰,消腫散核。可治痰厥頭痛,散風邪閉喉失音,治療脾虛泄瀉、遺精、帶下。能消散癰疽腫毒。可殺蜈蚣、蜜蜂等毒蟲。
白附子有墮胎的特性,孕婦應禁忌。但如果胃氣不和而嘔吐不止,可以加入薑汁微炒,少量使用無妨。
若消渴煩熱及陰虛血證最忌,勿加。李時珍曰:「半夏能主痰飲及腹脹者,為其體滑、味辛而性溫也,滑則能潤,辛溫能散亦能潤,故行濕而通大便,利竅而泄小便,所謂辛走氣能化液,辛以潤之是矣。丹溪曰:『二陳湯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成聊攝云:『半夏辛而散,行水而潤腎燥。
白話文:
患有消渴證(口渴煩熱)和陰虛血虛症狀的人,最忌諱使用半夏。
李時珍說:「半夏可以治療痰濕和腹脹,因為它的質地滑潤、味道辛辣、性味溫和。滑潤可以滋潤,辛辣溫和可以散結也能滋潤,所以它可以促進濕氣排出,通暢大便,開通竅道,利尿。所謂的辛味疏通氣滯,能夠化解液體,就是這個意思。辛味可以滋潤。
丹溪說:「二陳湯可以使大便通暢,小便增多。」成無已說:「半夏辛辣疏通,可以引水滋潤腎臟乾燥。」
』又《局方》用半硫丸治老人虛秘,皆取其滑潤也,世俗皆以半夏、南星為性燥,誤矣,濕去則土燥,痰涎不生,非二物之性燥也。古方治咽痛喉痹、吐血下血,多用二物,非禁劑也。二物亦能散血,故破傷打撲皆主之。」
白話文:
《局方》中用半硫丸來治療老年人便祕,都是因為半夏和南星具有潤滑的作用。世俗中的人都認為半夏和南星性質燥熱,這是錯誤的觀點。濕邪去除後,脾胃會變得乾燥,痰液不會產生,這並不是半夏和南星的性質燥熱造成的。古方用來治療咽喉腫痛、吐血、便血時,經常會用到半夏和南星,它們並非禁忌藥物。半夏和南星還可以散血,因此對於破傷和打撲傷也有治療作用。
5. 南星
味苦、辛,氣溫。可升可降,陽中陰也。性烈,有毒。薑汁製用,善行脾、肺,墜中風實痰,利胸膈下氣,攻堅積,治驚癇,散血墮胎;水磨,箍蛇蟲咬毒;醋調,散腫;破傷風、金瘡、折傷瘀血宜傅之。功同半夏,酌用可也。
白話文:
薑味苦微辛,性溫。既能向上升發,又能向下降落,在陽性中帶有陰性。性質辛烈,有毒。用薑汁炮製後使用,能很好地作用於脾和肺,去除中風實痰,通利胸膈之氣,化解堅固積聚,治療驚癇,散血墮胎;用果汁研磨,可以包紮蛇蟲咬傷的毒物;用醋調和,可以散腫;破傷風、金瘡、骨折瘀血等情況都可以塗抹。它的功效與半夏相似,可以酌情使用。
6. 膽星
七制、九制者方佳。降痰因火動如神,治小兒急驚必用。總之,實痰、實火壅閉上焦而氣喘煩躁、焦渴脹滿者所當必用。較之南星味苦、性涼,故善解風痰熱滯。
白話文:
經七次或九次炮製的半夏纔是上品。它能夠降低因火熱引起的痰,對於治療小兒急驚風非常有效。總之,對於因痰、火鬱積在上焦而導致氣喘、煩躁、口渴、腹部脹滿的人來說,半夏是必不可少的。相比之下,南星味道苦、性質涼,因此善於化解風痰熱滯。
7. 射干
味苦,性寒。有毒。陰也,降也。治咳逆上氣、喉痹咽疼,散結氣不得息,除胸腹邪熱脹滿,清肝明目,消積痰結核、痃癖、熱疝,降實火,利大腸,消瘀血,通女人經閉。苦酒磨塗,可消腫毒。
白話文:
中藥味苦,性寒,有毒。它是陰性的,具有降低作用。
功效:
- 治療咳嗽、上氣不接下氣
- 喉嚨痛、咽喉疼痛
- 消散結氣導致喘不過氣
- 消除胸腹熱邪引起的脹滿
- 清肝明目
- 消除積食、痰結、核病、痃癖、熱疝
- 降實火(由熱邪或陰虛所致)
- 通便利大腸
- 消瘀血
- 疏通女性經絡,治療閉經
外用方法:
用苦酒磨成藥膏塗抹,可以消腫止痛。
8. 大戟
味苦,大寒。有毒。反甘草,性峻利。善逐水邪、痰涎,瀉濕熱脹滿,消急痛,破癥結,下惡血,攻積聚,通二便,殺蠱毒、藥毒,療天行瘟瘧、黃病及頸腋癰腫。然大能瀉肺、損真氣,非有大實堅者不宜輕用;若中其毒,惟菖蒲可以解之。
白話文:
苦味,有大寒的屬性,有毒。與甘草相剋,性質急劇猛烈。
擅長驅除水邪和痰液,緩解濕熱引起的脹滿,消散急痛,化解癥結,排除惡血,攻破體內積聚的病邪,疏通大小便,殺死蠱毒和藥物毒性,治療流行性感冒、黃疸病,以及頸部和腋下的膿腫。
但它能大量耗盡肺氣,損傷真氣,所以沒有嚴重實證的人不宜輕易使用。如果中毒,只有菖蒲可以解毒。
9. 甘遂
味苦,性寒。有毒。反甘草。專於行水,能直達水結之處,如水結胸者非此不除,若留痰、留飲、宿食、癥堅積聚無不能逐,故善治水腫腹腳(注:治水二字,原脫,補)、陰囊腫脹,去面目浮腫,通二便,瀉膀胱濕熱及痰逆癲癇、噎膈痞塞。然性烈傷陰,不宜妄用。
白話文:
味道苦,性質寒涼。有毒。與甘草相剋。專門治療水腫,能直接到達水液積聚的地方,比如胸中積水,非此藥不能消除,如果痰液積滯、水飲停滯、宿食不化、癥塊結聚等,沒有它不能驅除的,所以擅長治療水腫腹腳浮腫、陰囊腫脹、消除臉部浮腫、通暢小便、大便,瀉去膀胱濕熱以及痰液倒流導致的癲癇、食塊堵塞食道。但藥性猛烈傷損陰津,不宜隨便使用。
10. 芫花
(反甘草)(注:附芫花根)
白話文:
(與甘草相反)(注:這裡指的是芫花的根部)
味苦,微溫。有毒。專逐五臟之水,去水飲寒痰、痰癖脅下痛、咳逆上氣、心腹肢體脹滿、瘴瘧、鬼瘧、濕毒、寒毒、蠱毒、肉毒、蟲魚毒,除疝瘕、癰腫,逐惡血,消咽腫。根療瘡疥,亦可毒魚。若搗汁浸線,亦能系落痔瘡。惟其多毒,虛者不可輕用。
白話文:
它的味道苦,性質微溫,有毒性。專門驅除五臟中的水分,去除水腫、寒痰、痰液積聚在肋骨下方的疼痛、咳嗽逆流、上氣不接下氣、心腹和四肢脹滿、瘴氣引起的瘧疾、鬼神導致的瘧疾、濕熱毒氣、寒冷毒氣、蠱毒、肉毒、蟲魚毒害,消除疝氣和腫塊、驅除惡血,消散咽部腫脹。它的根能治療瘡疥,也能毒殺魚類。如果把它搗碎取汁浸泡線繩,也能捆綁和移除痔瘡。由於它毒性很強,身體虛弱的人不可輕易服用。
11. 玉簪
味甘、辛,性寒。有小毒。用根搗汁,解一切諸毒,下一切骨哽,塗消癰瘍。婦人乳癰初起,但取根擂酒服之,仍以渣敷腫處即消。然性能損齒,故亦可落齒取牙。
白話文:
味道:甘、辛。性質:寒性。有些微毒性。使用根部搗成汁液,可以解百毒,能讓卡在喉嚨的骨頭滑下,也可以塗抹消解腫脹的瘡瘍。婦女患上乳房腫脹時,只要取其根部搗碎後加酒服用,並將渣滓敷在腫脹處就能消腫。然而,它會損害牙齒,因此也可以用來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