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本草正》~ 隰草部 (4)

回本書目錄

隰草部 (4)

1. 瞿麥

味苦,微寒。降也。性滑利,能通小便,降陰火,除五淋,利血脈。兼涼藥,亦消眼目腫痛;兼血藥,則能通經破血下胎。凡下焦濕熱疼痛諸病,皆可用之。

白話文:

瞿麥味苦略帶寒性,能瀉火降氣。藥性滑利,能促進排尿,降低陰部之火,治療各種尿路疾病,並能改善血液循環。若與寒涼藥物同用,可治療眼睛腫痛;若與活血藥物同用,則能促進經血排出、打通經絡、引產。凡是下焦濕熱導致的疼痛等疾病,都可以用它來治療。

2. 茵陳

味苦、微辛,氣微寒。陰中微陽,入足太陽經。用此者,用其利濕逐熱,故能通關節、解熱滯,療天行時疾、熱狂頭痛。利小水,專治黃疸,宜佐梔子;黃而濕者,多腫,再加滲利;黃而燥者,乾澀,再加涼潤;只有陰黃一證,因以中寒不運,此非所宜。又解傷寒、瘴瘧、火熱,散熱痰、風熱疼痛。濕熱為痢尤其所宜。

白話文:

茵陳味苦微辛,性微寒,屬陰中微陽,走足太陽經脈。它能利濕清熱,因此可以疏通關節、消除熱滯,治療流行性疾病、熱病引起的頭痛。它能促進小便,尤其善治黃疸,宜配合梔子使用;如果黃疸伴有水腫,則需再加一些利水滲濕的藥物;如果黃疸伴有乾燥,則需再加一些滋陰潤燥的藥物;但如果是單純的陰黃,由於是因體內寒邪阻滯而導致的,則不宜使用茵陳。此外,茵陳還能治療傷寒、瘴氣瘧疾、火熱邪毒,以及散除熱痰、風熱引起的疼痛。濕熱引起的痢疾,更是茵陳的適用症。

3. 青蒿

味苦、微辛,性寒。陰中有陽,降中有散。主肝、腎、三焦血分之病。療陰火伏留骨節,故善治骨蒸勞熱、屍疰鬼氣;降火滋陰,潤顏色,長毛髮,治瘧疾寒熱,殺蟲毒及惡瘡濕疥;生搗,可敷金瘡,止血,止痛。

白話文:

青蒿味苦略帶辛辣,性寒。它具有陰中有陽、下降中有散發的特性。主要治療肝、腎、三焦經絡血分方面的疾病。能治療陰火潛伏在骨骼關節引起的病症,因此善於治療骨蒸勞熱、以及因邪氣入侵造成的疾病;能降火滋陰,使面色紅潤,頭髮烏黑亮麗,治療瘧疾引起的寒熱症狀,殺死蟲類毒素及惡瘡濕疹;鮮品搗碎,可以敷貼金傷,止血止痛。

4. 款冬花

味微甘、微辛而溫。其氣浮,陽也。入手太陰經。能溫肺氣,故療咳嗽及肺癰、肺痿、咳唾膿血。寇宗奭曰:「有人病嗽多日,或教以燃款冬花三兩於無風處,以筆管吸其煙,滿口則咽之,數日果效。」

白話文:

款冬花味甘辛溫,氣味輕浮,屬陽性,走手太陰肺經。它能溫暖肺氣,因此可以治療咳嗽以及肺癰、肺痿、咳吐膿血等病症。寇宗奭說:「有人咳嗽很久,有人建議他將三兩款冬花在無風的地方燃燒,用筆管吸入煙氣,吸滿一口後再吞咽,幾天後果然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