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 蔓草部 (1)
蔓草部 (1)
1. 天門冬
味苦、微甘,氣大寒。味厚氣薄,沉也,陰也。入肺、腎兩經,除虛勞內熱;其味苦寒,故上定熱喘,下去熱淋,苦殺三蟲;潤滋骨髓,解渴除煩,消痰止嗽,降火保肺,退熱滋陰,大潤血熱燥結。虛寒假熱、脾腎溏泄最忌。使宜貝母、地黃。去皮、去心方用。
白話文:
藥味苦澀,帶點微甘,藥性極寒。藥味厚重而藥性卻較淡薄,藥性沉降,屬陰。藥物能進入肺經和腎經兩條經脈,可以消除身體虛弱發熱;藥味苦寒,所以能抑制上升的熱喘,又能減退下降的熱淋,藥物苦味能殺滅體內的寄生蟲;滋潤骨髓,解渴除煩,化痰止咳,降低體內火氣,保護肺部,退燒滋陰,能有效緩解因血熱引起的乾燥燥熱結塊。對於虛寒假熱、脾腎溏瀉的人最忌服用此藥。適合與貝母、地黃等藥物配合使用。使用前先將藥材的皮和核去除。
2. 兔絲子
味甘、辛,氣微溫。其性能固。入肝、脾、腎三經。先用甜水淘洗淨、浸脹,次用酒漬、煮熟、曬乾,炒之更妙。補髓添精,助陽固泄,續絕傷,滋消渴,縮小便,止夢遺、帶濁、餘瀝,暖腰膝寒疼,壯氣力筋骨,明目,開胃進食,肥肌,禁止鬼交,尤安夢寐。湯液、丸散任意可用,古人不入煎劑亦一失也。欲止消渴,煎湯任意飲之。
白話文:
這味藥材的味道甘甜辛辣,性微溫。它的作用是收斂固澀。它能進入肝經、脾經和腎經這三條經脈。使用時,先用清水清洗乾淨並浸泡膨脹,接著用酒浸泡、煮熟、曬乾,炒製後效果更佳。
它能補益骨髓和精氣,幫助陽氣升騰,固澀減少大便泄瀉,連接斷續的損傷,滋潤消渴,收斂小便,止遺精、帶下和遺尿,溫暖腰膝寒痛,壯大氣力筋骨,明目,開胃進食,滋潤肌肉,禁止鬼交,讓睡眠安穩。
可以製成湯劑、丸散等劑型,隨意服用。古人沒有將其加入煎劑中使用,這也是一種失誤。如果想要止消渴,煎製成湯劑,隨意飲用即可。
3. 五味子
皮甘、肉酸、性平而斂;核仁味辛、苦,性溫而暖。俱兼鹹味,故名五味。入肺、腎二經。南者:治風寒咳嗽;北者:療虛損勞傷;整用者:用其酸,生津解渴,止瀉除煩,療耗散之肺金,滋不足之腎水,能收斂虛火,亦解除酒毒;敲碎者:用其辛溫,補元陽,壯筋骨,助命門,止霍亂。但感寒初嗽當忌,恐其斂束不散;肝旺吞酸當忌,恐其助木傷土。
白話文:
五味子 (幹果):
- 外皮甘甜、果肉酸味,性質平穩而有收斂作用。
- 果核內仁辛辣、苦味,性質溫暖而有溫補作用。
- 由於兼具鹹味,因此稱為「五味」。
- 對應的經絡:肺經、腎經。
產地:
- 南方:治療風寒咳嗽。
- 北方:治療虛弱損傷。
用法:
- **整顆使用:**利用其酸味,生津止渴、止瀉除煩,治療肺部虛火耗散、腎水不足等症狀,還能收斂虛火,解酒毒。
- **敲碎使用:**利用其辛溫之性,補元陽、強健筋骨,幫助生命力旺盛,止霍亂。
注意事項:
- 感染風寒初期咳嗽時應避免服用,以免斂束作用太強,不利於散寒。
- 肝火旺盛、喜食酸味者應避免服用,以免助長肝火,損傷脾胃。
4. 何首烏
味甘、澀、微苦。陰中有陽,性溫。此其甘能補,澀能固,溫能養陽。雖曰肝腎之藥,然白者入氣分,赤者入血分。凡血氣所在,則五陰之臟何所不至!故能養血,養神,助氣,壯筋骨,強精髓,黑鬚發。亦治婦人帶濁、失血、產後諸虛等疾。第其效稍緩,暫服若不甚顯,必久服之,誠乃延年益壽,滋生助嗣之良劑。
白話文:
它的味道甘、澀、微苦。陰中帶陽,性質溫和。它的甘味可以滋補,澀味可以固守,溫熱性可以溫養陽氣。雖然被稱為肝腎藥,但白色的歸屬氣分,紅色的歸屬血分。只要有血氣的地方,五臟六腑又有哪裡到不了的呢?所以它可以滋養血液、神氣,幫助氣血運作,強健筋骨,壯大精髓,使頭髮髮色烏黑。也能治療婦女的帶下、失血、產後虛弱等疾病。只是它的效果發揮得比較緩慢,服用一段時間後不見明顯效果,一定要堅持長期服用,它可是延年益壽、繁衍後代的良藥。
至如斷瘧疾,安久痢,活血治風,療癰腫、瘰癧、風濕、瘡瘍及一切冷氣、腸風宿疾,總由其溫固收斂之功,血氣固則真元復,真元復則邪自散也。故唐之李翱著有《何首烏傳》,即李時珍亦曰:此物不寒不燥,功在地黃、門冬之上,誠非誣也。若其制用之法,則有用黑豆層鋪,九蒸九曬者;有單用米泔浸三宿,切焙為末而用者;有用壯健人乳拌曬三次,生杵為末而用者。總之,生不如熟,即單用米泔浸透、蒸之極熟,則善矣;或不必人乳與豆也。
服此之後,須忌生蘿蔔並諸血、敗血等物。
白話文:
至於治療瘧疾、痢疾、活血化瘀、風濕、瘡瘍、瘰癧、風濕、瘡瘍以及各種寒氣、腸風宿疾等疾病,都是因為何首烏具有溫固收斂的功效。血液和氣血穩固,元氣就會恢復,元氣恢復,邪氣就會自然消散。因此,唐朝李翱寫了《何首烏傳》,李時珍也說:這種藥材不寒不燥,功效比地黃、門冬還好,這一點一點也不假。至於它的使用方法,有的人會用黑豆分層鋪在何首烏上,蒸煮曬乾九次;有的人會單用米湯浸泡三晚,切片焙乾成粉末後使用;有的人會用健康人乳拌曬三次,生搗成粉末後使用。總的來說,熟的比生的好,單用米湯浸透、充分蒸熟,就可以了;或者不必用人乳和黑豆。
5. 瓜蔞仁
味甘,氣寒。氣味俱厚,性降而潤。能降實熱痰涎,開鬱結氣閉,解消渴,定脹喘,潤肺止嗽。但其氣味悍劣,善動,噁心嘔吐、中氣虛者不宜用。《本草》言其補虛勞,殊為大謬。
白話文:
它味道甘甜,性質寒涼。氣味都很沉厚,性質是下降而滋潤的。它能降低實熱痰液,疏通氣機鬱結,消除口渴,緩解脹氣喘咳,滋潤肺部,止咳。但它的氣味強烈,容易引起噁心嘔吐,中氣虛弱的人不宜使用。本草綱目中所說的它能補虛勞,是大錯特錯的。
6. 天花粉
(即瓜蔞根)
白話文:
(也就是瓜蔞的根)
味苦,性寒。氣味頗輕,有升有降,陰中有陽。最涼心肺,善解熱渴,大降膈上熱痰,消乳癰腫毒、痔瘻、瘡癤,排膿生肌長肉,除跌撲瘀血,通月水,除狂熱,去黃疸,潤枯燥,善解酒毒,亦通小腸,治肝火疝痛。
白話文:
藥味辛,藥性寒。氣味較輕,既能升發,亦能下降,陰中帶陽。具有清熱降火,特別是清心肺之熱,解熱止渴、化痰止咳、消散乳癰腫毒、痔瘡、瘡癤等功效,可以排膿生肌,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調經止血,平息狂熱,消除黃疸,滋潤乾燥,解除酒毒,同時可以通利小腸,治療肝火引起的疝氣疼痛。
7. 金銀花
(一名忍冬)
味甘,氣平,其性微寒。善於化毒,故治癰疽腫毒、瘡癬楊梅、風濕諸毒,誠為要藥。毒未成者能散,毒已成者能潰。但其性緩,用須倍加,或用酒煮服,或搗汁攙酒頓飲,或研爛拌酒厚敷。若治瘰癧、上部氣分諸毒,用一兩許,時常煎服,極效。
白話文:
它的味道甘甜,性情平和,微有寒涼之性。擅長化解毒素,因此用於治療癰瘡腫毒、瘡癬楊梅、風濕等各種毒症,是不可或缺的藥物。毒症未形成時,它能散開;毒症已形成時,它能潰膿。但是它的藥性緩和,使用時需要加倍劑量,或用酒煮服,或搗汁混酒頓服,或研磨稀釋,塗抹厚敷。如果用來治療瘰癧、上半身氣血的毒症,一次用一兩左右的量,經常煎服,效果極佳。
8. 葛根
味甘,氣平、寒。氣輕於味,浮而微降,陽中微陰。用此者用其涼散,雖善達諸陽經,而陽明為最。以其氣輕,故善解表發汗,凡解散之藥多辛熱,此獨涼而甘,故解溫熱時行疫疾,凡熱而兼渴者,此為最良,當以為君,而佐以柴、防、甘、桔極妙。尤散鬱火,療頭痛,治溫瘧往來、瘡疹未透,解酒除煩,生津止渴,除胃中熱狂,殺野葛、巴豆毒、箭、金瘡等傷。但其性涼易於動嘔,胃寒者所當慎用。
白話文:
甘草味甘,性平、寒。氣味較輕淡,浮散而略微沉降,陽氣中帶著少許陰氣。使用甘草主要是利用它的涼散性質,雖然它能通達全身的陽經,但特別能作用於陽明經。由於它的氣味較輕,所以善於解表發汗,一般的解表藥物大多辛熱,而甘草卻是涼而甘,因此特別適合用於治療溫熱時行的疫病,凡是發熱同時伴有口渴的,甘草最為良藥,可作為君藥使用,配伍柴胡、防風、甘草、桔梗效果極佳。甘草還能散鬱火、治療頭痛,治瘧疾寒熱往來、瘡疹未透,解酒除煩,生津止渴,清胃中熱狂,解野葛、巴豆、箭毒、金瘡等外傷。但是甘草性涼,容易引起嘔吐,胃寒之人應謹慎使用。
9. 茜草
(亦名過山龍)
白話文:
(也被稱作過山龍)
味苦、甘,氣微寒。陰中微陽,血中要藥。其味苦,故能行滯血;其性涼,故能止動血。治勞傷吐衄時來,除虛熱漏崩不止,亦通經滯,又療乳癰,散跌撲血凝瘀聚,解蠱毒、敗血、爛肝,凡諸血熱、血瘀,並建奇功。若女人經血不通,以一兩酒煎服之,一日即通,甚效。若氣虛不攝血及脾寒者,勿用。
白話文:
當歸的味道微苦甘,性微寒。它是陰中帶點陽氣,是治療血癥的重要藥物。它味道苦,所以能活血化瘀;它性涼,所以能止血。用來治療勞累或受傷後引起的吐血問題,以及虛熱引起的漏血、崩漏不止等症狀,還能通經化瘀,治療乳癰,散瘀止痛,治療跌打損傷後的血凝血瘀,解毒、化膿血、清肝火。凡是血熱、血瘀的疾病,它都能發揮神奇的功效。如果女性經血不通,可用一兩當歸煎服,一天就能通經,效果顯著。但是,如果氣虛不能攝血或脾寒的人,應避免使用。
10. 土茯苓
(一名仙遺糧)
味甘、淡,性平。能健脾胃,強筋骨,去風濕,利關節,分水道,止瀉痢,治拘攣骨痛,療癰腫、喉痹,除周身寒濕惡瘡,尤解楊梅瘡毒及輕粉留毒、潰爛疼痛諸症。凡用(注:原為治,改)此者,須忌茶、酒、牛、羊、雞、鵝及一應發風動氣等物。
白話文:
味道甘甜、平淡,性質平穩。具有健脾益胃、強筋健骨、祛風除濕、疏通關節、利尿排便、止瀉痢疾、治療抽筋和骨痛、癒合癰腫和喉嚨腫痛的作用,還能去除全身寒濕引起的惡瘡,尤其對楊梅瘡毒和輕粉留毒引起的潰爛和疼痛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不過,服用這種藥物時,要忌口茶、酒、牛肉、羊肉、雞肉、鵝肉以及所有會引發風邪或動氣的食物。
11. 使君子
味甘,氣溫。有小毒。性善殺蟲,治小兒疳積、小便白濁。凡大人、小兒有蟲病者,但於每月上旬侵晨,空腹食數枚,或即以殼煎湯嚥下,次日蟲皆死而出也;或云七生、七煨食亦良;或云一歲食一枚。食後忌飲熱茶,犯之即作瀉;凡小兒食此亦不宜頻而多,大約性滑,多則能傷脾也。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溫。有小毒性。善於殺滅蟲子,治療小兒疳積、小便混濁。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如有蟲子病,只須每月初的早晨,空腹吃幾顆,或者用殼煎湯喝下去,第二天蟲子都會死而排出;也有人說,連續生吃七次、烤食七次也很有效;還有人說一歲吃一顆。吃後忌喝熱茶,違犯的話會腹瀉;小兒吃這個也不宜頻繁和過多,因為它性滑,多吃會傷到脾胃。
李時珍曰:「凡殺蟲藥多是苦辛,惟使君子、榧子甘而殺蟲,亦異也。」但使君子專殺蛔蟲,榧子專殺寸白蟲耳。
白話文:
李時珍說:「所有殺蟲藥大多是苦味和辛味,但只有使君子和榧子是甘味卻能殺蟲,這也是不同的。」不過使君子專門殺蛔蟲,榧子專門殺寸白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