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本草正》~ 芳草部 (3)

回本書目錄

芳草部 (3)

1. 薑黃

味苦、辛,性熱。善下氣破血,除心腹氣結、氣脹、冷氣、食積疼痛,亦治癥瘕血塊,通月經、產後敗血攻心及撲損瘀血,祛邪辟惡,散風熱,消癰腫。功與鬱金稍同而氣味則尤烈。

白話文:

薑黃味辛辣微苦,性溫熱。能促進氣血運行,消除腹部脹痛、寒氣、食物積滯引起的疼痛。也能治療婦女經期不順、產後感染以及跌打損傷引起的瘀血。此外,還有驅邪避惡、散發風熱、消腫解毒的功效。其功效與鬱金相似,但薑黃氣味更濃烈。

2. 澤蘭

味微苦、微辛。善清血、和血。治吐血、衄血,療婦人產前產後諸血不調,破宿血,除腹痛,清新血,利關節,通水道,除癥瘕,消撲損瘀血,並治金瘡、癰腫瘡膿。用在清和,故為婦人要藥。

白話文:

澤蘭味甘微苦、略帶辛辣。它擅長清血、調和血液。可以治療吐血、鼻出血,以及婦女產前產後各種血液循環不暢的問題,能排除陳舊瘀血,消除腹痛,淨化血液,促進關節活動,利尿通便,去除腫塊,消散跌打損傷造成的瘀血,還能治療刀傷、癰腫瘡瘍。因為它的功效平和,所以是婦科常用藥物。

3. 藁本

味甘、辛,性溫。氣厚味薄,升也,陽也。療諸惡風鬼注,除太陽頂巔頭痛、大寒犯腦、痛連齒頰及鼻麵皮膚酒齄、䵟刺、風濕泄瀉、冷氣腰疼、婦人陰中風邪腫痛。此足太陽經風癇、霧露瘴疫之要藥。

白話文:

藁本味甘辛,性溫,氣味厚重但味道較淡,具有上升、溫陽的特性。能治療各種惡性風邪入侵引起的疾病,例如太陽穴頭痛、因嚴寒侵犯頭部引起的頭痛(並伴隨牙齒、頰部、鼻部和面部皮膚疼痛)、酒齄鼻、皮膚刺痛、風濕引起的腹瀉、受寒引起的腰痛、婦女陰部因風邪引起的腫痛。它是治療足太陽經風癇、霧露瘴疫的重要藥物。

4. 蓽茇

味辛,大熱。陽也,浮也。入手、足陽明,亦入肝、腎。善溫中下氣,除胃冷,闢陰寒,療霍亂、心腹疼痛、冷痰嘔逆吞酸及虛寒瀉痢腸鳴。其味大辛,須同參、朮、歸、地諸甘溫補劑用之尤效。為末搐鼻可解偏風頭痛;揩齒可殺牙痛、牙蟲。又牛乳煎,治唐太宗氣痢方詳列痢疾門。

白話文:

蓽茇味辛性熱,屬陽性藥物,藥性趨於表面。能走手足陽明經,也能入肝腎經。擅長溫暖中焦、行氣降逆,去除胃寒,驅散陰寒,治療霍亂、心腹疼痛、寒痰嘔逆、吞酸及虛寒性瀉痢腸鳴。因其味道辛辣,最好與人參、白朮、當歸、生地黃等甘溫補益的藥物一起使用,療效更佳。研磨成粉末,搐鼻可治療偏頭痛;用其擦拭牙齒,能治療牙痛和蟲牙。此外,用牛奶煎煮蓽茇,治療痢疾的方法,詳見痢疾篇中唐太宗的治療方劑。

5. 良薑

(子名紅豆蔻)

味辛,熱。純陽,浮也。入足太陰、陽明。治胃中逆冷、嘔吐清水、噁心、霍亂、氣寒腹痛,解酒毒,消宿食,健脾胃,寬噎嗝,除反胃,破冷癖,解瘴瘧,療轉筋瀉痢。同草豆蔻煎飲,亦治口臭。

子名紅豆蔻,治用略同。

白話文:

良薑味辛性熱,屬純陽之性,氣味輕浮,走足太陰脾經及陽明胃經。能治療胃中寒氣逆上、嘔吐清水、噁心、霍亂、腹部冷痛、酒毒、宿食,並能健脾胃、緩解呃逆、消除反胃、治療寒邪導致的癖證、瘴氣瘧疾及轉筋、瀉痢等症狀。與草豆蔻一起煎服,還能治療口臭。紅豆蔻(良薑的果實)的功效與良薑大致相同。

6. 三稜

氣味苦,平。能行血中之氣,善破積氣,逐瘀血,消飲食脹滿、氣滯腹痛,除痃癖癥瘕、積聚結塊,通月水,亦墮胎及產後惡血、撲損瘀血,並治瘡腫堅硬。制宜醋浸、炒熟,入藥。此與蓬朮稍同,但蓬朮峻而此則差緩耳。

白話文:

三稜味苦性平。它能運行血中的氣,善於破除積聚的氣,驅逐瘀血,消除飲食積滯引起的脹滿、氣滯腹痛,治療痃癖、癥瘕、積聚等腹部腫塊,通利月經,也能治療流產及產後惡露、跌打損傷引起的瘀血,還能治療瘡腫堅硬。使用時宜用醋浸泡或炒熟後再入藥。三稜與蓬朮的功效略同,但蓬朮藥性較峻猛,三稜則相對緩和。

7. 蓬朮

(一名蓬莪荗)

味苦、辛,氣溫。有小毒。走肝經。善破氣中之血,通月經,消瘀血,療跌撲損傷、血滯作痛。在中焦,攻飲食氣滯不消、胃寒吐酸膨脹;在下焦,攻奔豚、痃癖、冷氣積聚、氣腫、水腫。制宜或酒、或醋炒用,或入灰火中煨熟,搗切亦可。但其性剛氣峻,非有堅頑之積不宜用。

白話文:

蓬朮(又名蓬莪荗)味苦辛,性溫,略帶毒性,主要作用於肝經。它擅長破除氣血凝滯,能通經活絡,消散瘀血,治療跌打損傷、血瘀疼痛。在中焦(上腹部位)能治療飲食積滯不消、胃寒嘔吐、胃脹等症狀;在下焦(下腹部)能治療奔豚氣痛、痃癖(腹部腫塊)、腹部冷氣積聚、氣腫、水腫等。使用時,可以酒、醋炒制,或用文火煨熟,亦可搗碎切片使用。但蓬朮藥性峻猛,除非是頑固的積滯病症,否則不宜使用。

8. 蛇床子

味微苦、氣辛,性溫。乃少陽、三焦、命門之藥。辛能去風,暖能溫腎,故可溫中下氣,和關節,除疼痛,開鬱滯,療陰濕惡瘡、疥癬,縮小便,去陰汗,止帶濁,逐寒疝,漱齒痛,治男子陽痿腰疼,大益陽事,女人陰中腫痛,善暖子宮,男婦陽衰無子、小兒驚癇、撲損俱可服。去皮殼,微炒用之。

凡治外證瘙癢腫痛、風瘡,俱宜煎湯薰洗,亦可為末摻敷。俱宜生用。

白話文:

蛇床子味微苦、辛辣,性溫和。它是治療少陽經、三焦經和命門火(腎陽)的藥物。辛味能祛除風邪,溫性能溫暖腎臟,因此可以溫暖中焦、下焦,舒緩關節疼痛,消除鬱結,治療陰濕引起的皮膚病、疥瘡,止小便失禁,去除陰部汗濕,止帶下,驅除寒疝,治療牙痛,治療男性陽痿腰痛,增強性功能,治療女性陰部腫痛,溫暖子宮,適用於男女因陽氣不足導致的不孕不育、小兒驚癇、跌打損傷等症狀。使用前需去除其外皮和殼,略微炒一下再用。

凡是治療皮膚外在瘙癢腫痛、風瘡等症狀,都適合煎湯薰洗,也可以磨成粉末外敷。這些情況都宜使用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