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本草徵要》~ 第一卷·通治部分 (2)

回本書目錄

第一卷·通治部分 (2)

1. 薄荷

味辛,性溫,無毒。入肺經。產蘇州者良。

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淨齦舌。闢口臭,暢鼻塞。透痧疹,通關節。下滯氣,除穢惡。

發汗解表,故去風清熱、利於頭面,辛香開氣,故脹滿食滯者,並主之。

薄荷辛香伐氣,多服損肺傷心。

2. 豆豉

味甘、苦,性寒,無毒。入肺、脾二經。

解肌發汗,頭疼與寒熱同除。下氣清煩,滿悶與溫㿀並妙。疫氣瘴氣,皆可用也。痢疾瘧疾,無不宜之。外用治口舌生瘡,煮汁救喉痹不語。

豆經蒸窨,能升能散,得蔥則發汗,得鹽則止吐,得酒則治風,得薤則治痢。炒熟又能止汗,亦要藥也。

傷寒直中三陰,與傳入陰經者,勿用。熱結胸煩悶,宜下不宜汗亦忌之。

3. 水萍

味辛,性寒,無毒。入肺經。

通毛竅,達肌膚,透癮疹,癢能除。發汗開鬼門,下水潔淨腑。

水萍輕浮,入肺經發汗,氣化及州都,因而利水。

水萍,發汗力比麻黃,下水功同通草,苟非大實大熱者,安敢輕試耶。

4. 柳芽

味微苦,性寒。入肺,脾、肝諸經。

散風去濕,解熱止痛,感冒鼻塞,用之可通。

此即一般楊柳之芽,須尚未飛花者為佳。

5. 桑葉

味苦、甘,性寒。入肺、肝二經。

散風解熱,治感冒與乾咳。清上平肝,療眩暈與頭疼。耳鳴重聽,視弱目昏。桑菊往往偕行,表裡均治著稱。風濕日久,健筋骨配以烏麻。疫喉初起,清高熱伍以葛根。癆熱可用其止汗,膚癢能仗其安寧。嫩葉煎酒醴關節通利,蠶蝕之殘絡,喉患堪珍。沏茶止渴,沐發生新。作湯洗浴老年麻木遍於肢體,研汁塗小兒吻瘡延及牙齦。經霜為上,氣質尤純。

《石室秘錄》謂桑葉乃收汗之妙品。與烏麻(即黑芝麻)共為蜜丸,即桑麻丸,尚可卻老駐顏。蠶蝕之殘絡,其上有蠶涎附著,故因痰熱之咽喉疼痛,音啞聲嘶者多效。因藥肆不備,須預蓄之。

6. 菊花

味甘,性微寒,無毒。入肺、腎二經。枸杞、桑白皮為使,去蒂。

散風清熱,明目平肝。頭痛眩暈,耳鳴心煩。血脈欠利,風陽上干。令發不白,耐老駐顏。花能作枕,葉可佐餐。飲水益壽,酈有菊潭。野生苦薏,解毒涼肝。療瘡癰癤,用之咸安。破血通絡,亦治麻頑。

獨稟金精,善制風木,高巔之上,惟風可到,故主用多在上部。目者,肝之竅也;淚者,肝之熱也,宜其瘳矣。

7. 香薷

味辛,性微溫,無毒。入脾、胃二經。忌見火。

發汗解表,和中利濕。暑期感冒,無汗發熱。腹痛吐利,陽為陰遏。

治乘涼飲冷,陽氣為陰邪所遏,以致頭疼、發熱、煩躁、口渴。吐瀉者宜用之;以發越陽氣,散水和脾則愈。若勞役受熱,反用香薷,是重虛其表,而又濟之以溫,則大誤矣。

香薷乃夏月解表之劑,無表邪者戒之。

8. 藿香

味辛,性微溫,無毒。入脾,肺二經。

解暑闢濁,化濕快膈。溫中開胃,行氣止嘔。

稟清和芳郁之氣,為脾肺達氣要藥。若陰虛火旺,胃熱作嘔,法當戒用。

9. 豆卷

味甘,性平。入脾、胃二經。

利濕解熱。襲受暑濕,脘悶蒸熱。得汗不解,午後加熾,肢體酸沉,溲少便澀。

此物具通達宣利之能,故可分利濕熱,清達表邪,纏綿之患,用之有益。

10. 葛根

味甘、性平,無毒。入肝經。

散鬱火,解肌熱。生津液,止消渴。頭痛乾嘔,泄瀉下痢。生用能墮胎,蒸熟化酒毒。

跡其治驗,皆在陽明一經。止痢者,升舉之功;散郁者,火鬱則發之義也。東垣曰:葛根鼓午胃氣上行,治虛瀉之聖藥。風藥多燥,葛根獨止渴者,以其升胃家下陷。上輸肺金以生水耳。《聖惠方》治小兒熱渴久不止,用葛根煎服。此法尤適用於夏季。

附:葛蔓,治喉痹,消癰腫。

11. 柴胡

味苦,性微寒,無毒。入肝、膽二經。惡皂莢,畏藜蘆。忌見火。

少陽經藥,性主升騰。理肝膽,善和解。祛時疾內外熱不解,治邪氣半表復半里。寒熱往來,傷寒瘧疾。胸脅滿痛,熱入血室。

柴胡,少陽經半表半裡之藥,病在太陽者,服之太早,則引賊入門。病在陰經者,復用柴胡,則重傷其表。世俗不知柴胡之用,每遇傷寒,傳經未明,以柴胡為不汗、不吐、不下可以藏拙、輒混用之,致命不可勝數矣。勞證唯在肝經者,用之。若氣虛者,不過些小助參耆,非用柴胡退熱也。若遇勞證,便用柴胡,不死安待。惟此一味,貽禍極多,故特詳言之。

《幼科鐵鏡》卷一,首列九恨,其第八恨云:恨必用柴胡退燒,……脾虛腎虛,氣血兩虛,諸燒熱亦用柴胡。對予說出理來,予便不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