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類本草》~ 卷第七 (7)
卷第七 (7)
1. 香蒲
味甘,平,無毒。主五臟,心下邪氣,口中爛臭,堅齒,明目,聰耳。久服輕身,耐老。一名睢(七餘切),一名醮。生南海池澤。
陶隱居云:方藥不復用,俗人無採,彼土人亦不復識者。江南貢菁茅,一名香茅,以供宗廟縮酒。或云是薰草,又云是燕麥,此蒲亦相類爾。唐本注云:此即甘蒲,作薦者,春初生,用白為菹,亦堪蒸食。山南名此蒲為香蒲,謂菖蒲為臭蒲。陶隱居所引菁茅,乃三脊茅也。其燕麥、薰草、香茅,野俗皆識,都不為類此,並非例也。蒲黃,即此香蒲花是也。
圖經曰文具蒲黃條下。
白話文:
香蒲味甘,性平,無毒。能滋養五臟,治療心胸鬱結的邪氣,口臭,還能使牙齒堅固,眼睛明亮,耳朵聰敏。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香蒲又名睢、醮,生長在南海的池澤中。
陶弘景說:現在醫方很少再用香蒲,民間也不採集,當地人甚至都不認識它了。江南進貢的菁茅,又名香茅,是用來祭祀時釀酒用的香料。有人說菁茅是薰草,也有人說它是燕麥,這些植物和香蒲都比較相似。唐代的註解說:這是甘蒲,用於祭祀,春天剛長出來時,可以漂白後做成泡菜,也可以蒸著吃。山南地區稱這種蒲為香蒲,而把菖蒲稱為臭蒲。陶弘景提到的菁茅,實際上是三脊茅。至於燕麥、薰草、香茅,民間都很常見,它們和香蒲並不相似,因此不能混為一談。蒲黃,就是香蒲的花。
圖經上關於蒲黃的記載,詳見蒲黃條目。
2. 續斷
味苦、辛,微溫,無毒。主傷寒,補不足,金瘡,癰傷,折跌,續筋骨,婦人乳難,崩中漏血,金瘡血內漏,止痛生肌肉及踠傷,惡血,腰痛,關節緩急。久服益氣力。一名龍豆,一名屬折,一名接骨,一名南草,一名槐。生常山山谷。七月、八月採,陰乾。(地黃為之使,惡雷丸。)
陶隱居云:按《桐君藥錄》云:續斷生蔓延,葉細,莖如荏大,根本黃白有汁。七月、八月採根。今皆用莖葉,節節斷,皮黃皺,狀如雞腳者,又呼為桑上寄生。恐皆非真。時人又有接骨樹,高丈餘許,葉似蒴藋(音朔濯)。皮,主療金瘡,有此接骨名,疑或是。而廣州又有一藤名續斷,一名諾藤,斷其莖,器承其汁飲之,療虛損絕傷;用沐頭,又長髮。折枝插地即生,恐此又相類。
李云是虎薊,與此大乖,而虎薊亦自療血爾。唐本注云:此藥所在山谷皆有。今俗用者,是葉似苧而莖方,根如大薊,黃白色。陶注者非也。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葉似苧,莖方,兩葉對,花紅白色,根如大薊,一株有五、六枝。藥性論云:續斷,君。主絕傷,去諸溫毒,能通宣經脈。
日華子云:助氣,調血脈,補五勞七傷,破癥結瘀血,消腫毒,腸風,痔瘻,乳癰,瘰癧,撲損,婦人產前後一切病,面黃虛腫,縮小便,止泄精,尿血,胎漏,子宮冷。又名大薊、山牛蒡。
圖經曰:續斷,生常山山谷。今陝西、河中、興元府、舒、越、晉州亦有之。三月以後生苗,稈四稜,似苧麻,葉亦類之,兩兩相對而生。四月開花,紅白色,似益母花。根如大薊,赤黃色,七月、八月採。謹按《範汪方》云:續斷即是馬薊,與小薊葉相似,但大於小薊耳。
葉似旁翁菜而小厚,兩邊有刺,刺人,其花紫色,與今越州生者相類。而市之貨者,亦有數種,少能辨其粗良。醫人用之,但以節節斷,皮黃皺者為真。
雷公云:凡使,勿用草茆根,緣真似續斷,若誤用服之,令人筋軟。採得後橫切銼之,又去向里硬筋了,用酒浸一伏時,焙乾用。外臺秘要:治淋,取生續斷絞取汁服之,馬薊根是。子母秘錄治產後心悶,手足煩熱,猒猒氣欲絕,血暈,心頭硬,乍寒乍熱,增寒忍不禁。續斷皮一握,銼,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分三服,溫服。
如人行三、二里再服。無所忌。此藥救產後垂死。
白話文:
續斷
續斷味苦辛,性微溫,無毒。主治傷寒、身體虛弱、金屬外傷、癰疽傷口、跌打損傷、接續筋骨、婦女乳汁不通、崩漏、金屬外傷內出血、止痛生肌、扭傷、瘀血、腰痛、關節疼痛。長期服用可增強體力。別名龍豆、屬折、接骨、南草、槐。生長在常山山谷。七月、八月採收,陰乾。(地黃為其配伍藥物,忌與雷丸同用。)
據陶弘景記載,《桐君藥錄》記載:續斷植株蔓生,葉子細小,莖粗如荏,根部黃白,含汁液。七月八月採收根部。現在都使用莖葉,莖節節斷裂,皮呈黃色皺縮,狀如雞爪的,又稱為桑上寄生。恐怕都不是真正的續斷。現在民間還有另一種接骨樹,高約一丈多,葉子像蒴藋(音朔濯)。其樹皮,主治金創,因其有接骨之名,懷疑可能也是續斷的一種。廣州還有一種藤蔓植物也叫續斷,又名諾藤,將其莖折斷,用器皿收集其汁液飲用,可治療虛損、外傷;用其汁液洗頭,還能使頭髮生長。折斷的枝條插土就能生根,恐怕也是同類植物。
李時珍認為續斷是虎薊,與此說法大相逕庭,但虎薊也能治療出血症狀。唐代本草注記載:此藥在各地山谷都有生長。現在民間常用的,葉子像苧麻,莖方形,根像大薊,顏色黃白。陶弘景的記載是錯誤的。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記載:葉子像苧麻,莖方形,葉子對生,花呈紅白色,根像大薊,一株有五、六個枝條。《藥性論》記載:續斷為君藥,主治外傷,消除溫熱病邪,能疏通經脈。
日華子記載:續斷能益氣,調和血脈,治療五勞七傷,破除癥結瘀血,消腫解毒,治療腸風、痔瘻、乳癰、瘰癧、跌打損傷,婦女產前產後各種疾病,面黃浮腫、尿少、遺精、尿血、胎漏、子宮寒冷。又名大薊、山牛蒡。
圖經記載:續斷生長在常山山谷。現在陝西、河中、興元府、舒州、越州、晉州等地也有。三月以後發芽,莖四棱形,像苧麻,葉子也類似,兩兩相對生長。四月開花,花紅白色,像益母草。根像大薊,赤黃色,七月、八月採收。謹按《範汪方》記載:續斷就是馬薊,與小薊葉子相似,只是比小薊葉子大而已。
葉子像旁翁菜但較小而厚,邊緣有刺,刺人,花紫色,與現在越州生長的相似。而市面上銷售的,也有好幾種,很難辨別其優劣。醫生使用時,只選用莖節節斷裂,皮呈黃色皺縮的為真品。
雷斅記載:使用續斷時,不要用草茆根,因為它很像續斷,如果誤用,會使人筋骨軟弱無力。採收後將其橫切成片,除去裡面的硬筋,用酒浸泡一晝夜,焙乾後使用。《外台秘要》記載:治療淋病,取新鮮續斷絞汁服用,馬薊根亦可。子母秘錄記載:治療產後心悶、手足煩熱、呼吸急促欲絕、血暈、胸悶、忽冷忽熱、寒邪難忍,用續斷皮一把,切碎,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分三次溫服,行走一二里後再服用一次。沒有禁忌。此藥能救治產後瀕死的病人。
3. 漏蘆
味苦、咸,寒、大寒,無毒。主皮膚熱,惡瘡,疽痔,濕痹,下乳汁,止遺溺,熱氣瘡癢如麻豆,可作浴湯。久服輕身益氣,耳目聰明,不老延年。一名野蘭。生喬山山谷。八月採根,陰乾。
陶隱居云:喬山應是黃帝所葬處,乃在上郡。今出近道亦有,療諸瘻疥,此久服甚益人,而服食方罕用之。今市人皆取苗用之。俗中取根,名鹿驪(力支切)根,苦酒摩,以療瘡疥。唐本注云:此藥俗名莢蒿,莖葉似白蒿,花黃,生莢,長似細麻,如箸許,有四、五瓣,七月、八月後皆黑,異於眾草蒿之類也。常用其莖、葉及子,未見用根。
其鹿驪,山南謂之木藜蘆,有毒,非漏蘆也。今按別本注云:漏蘆,莖箸大,高四、五尺,子房似油麻房而小。江東人取其苗用,勝於根。江寧及上黨者佳。陶注云:根名鹿驪,唐注云:山南人名木藜蘆,皆非也。漏蘆自別爾。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葉似角蒿,今曹、兗州下濕地最多。
六月、七月採莖,日乾之,黑於眾草。藥性論云:漏蘆,君。能治身上熱毒風,生惡瘡,皮肌瘙癢,癮疹。陳藏器云:按漏蘆,南人用苗,北土多用根。樹生如茱萸。樹高二、三尺,有毒,殺蟲。山人洗瘡疥用之。日華子云:連翹為使。治小兒壯熱,通小腸,泄精,尿血,風赤眼,乳癰,發背,瘰癧,腸風,排膿,補血。
治撲損,續筋骨,敷金瘡,止血長肉,通經脈。花、苗並同用,俗呼為鬼油麻,形並氣味似干牛蒡,頭上有白花子。
圖經曰:漏蘆,生喬山山谷,今京東州郡及秦、海州皆有之。舊說莖葉似白蒿,有莢,花黃,生莢端,莖若箸大,其子作房,類油麻房而小,七、八月後皆黑,異於眾草。今諸郡所圖上,唯單州者差相類,沂州者花葉頗似牡丹。秦州者花似單葉寒菊,紫色,五、七枝同一稈幹上。
海州者花紫碧,如單葉蓮花,花萼下及根旁有白茸裹之,根黑色如蔓菁而細,又類蔥本,淮甸人呼為老翁花。三州所生,花雖別而葉頗相類,但秦、海州者,葉更作鋸齒狀耳。一物而殊類若此,醫家何所適從,當依舊說,以單州出者為勝,六月、七月採莖苗,日乾,八月採根,陰乾。南方用苗,北土多用根。
又此下有飛廉條云:生河內川澤,一名漏蘆,與苦芺(烏老切)相類,唯葉下附莖有皮起似箭羽,又多刻缺,花紫色,生平澤。又有一種生山崗上,葉頗相似而無疏缺,且多毛,莖亦無羽,根直下更旁枝生,則肉白皮黑,中有黑脈,日乾則黑如玄參。《經》云:七月、八月採花陰乾用。
蘇恭云:用莖葉及療疳蝕殺蟲有驗。據此所說,與秦州、海州所謂漏蘆者,花葉及根頗相近,然彼人但謂之漏蘆,今醫家罕有用飛廉者。既未的識,故不復分別,但附其說於下。
雷公云:凡使,勿用獨漏,緣似漏蘆,只是味苦、酸,誤服令人吐不止,須細驗。夫使漏蘆,細銼,拌生甘草相對蒸,從巳至申,去甘草淨揀用。聖惠方:治小兒無辜疳,肚脹或時瀉痢,冷熱不調。以漏蘆一兩,杵為散。每服以豬肝一兩,散子一錢匕,鹽少許,以水煮熟,空心頓服。外臺秘要:治蛔蟲,漏蘆,杵,以餅臛和方寸匕,服之。
白話文:
漏蘆味苦鹹,性寒涼,無毒。主治皮膚發熱、惡瘡、疽、痔、濕痺、催乳、止遺尿,以及因熱氣引起的皮膚搔癢(像麻豆般)。可煎水沐浴。長期服用能輕身益氣,使耳目聰明,延年益壽。又名野蘭,生長在山谷中。八月採收根部,陰乾。
陶弘景說:喬山應是黃帝的陵墓所在,位於上郡。現在近道也有漏蘆產出,能治療各種瘻管和疥瘡,長期服用對人體大有益處,但方劑中很少使用它。現在市面上大多使用漏蘆的莖葉。民間則取其根,稱作鹿驪根,用苦酒磨碎,治療瘡疥。唐代本草注說:漏蘆俗名莢蒿,莖葉像白蒿,花黃色,結果莢,形狀像細麻,長度如筷子,有四五個瓣,七月八月後都變黑,與其他蒿類植物不同。常用其莖、葉和種子,未見用根。
所謂的鹿驪,山南地區稱之為木藜蘆,有毒,並非漏蘆。其他本草注記載:漏蘆莖粗如筷子,高四五尺,果實像油麻子但較小。江東地區的人使用其莖葉,效果比根部更好。江寧和上黨地區出產的漏蘆品質最佳。陶弘景注說:根部名鹿驪,唐代注說:山南地區的人稱之為木藜蘆,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漏蘆是另一種植物。臣禹錫等謹按蜀地本草圖經記載:漏蘆葉子像角蒿,現在曹州、兗州的低濕地最多。
六月、七月採收莖部,曬乾,曬乾後顏色比其他草類更黑。藥性論記載:漏蘆為君藥,能治療全身熱毒風邪引起的惡瘡、皮膚瘙癢、癮疹等症。陳藏器說:南方人多用漏蘆的莖葉,北方則多用根部。漏蘆像茱萸一樣生長,植株高二三尺,有毒,能殺蟲。山區的人們用它來洗滌瘡疥。日華子記載:漏蘆配伍連翹,能治療小兒壯熱、通利小腸、遺精、尿血、風赤眼、乳癰、發背、瘰癧、腸風、排膿、補血。
能治跌打損傷,接續筋骨,敷治金瘡,止血生肌,通經活絡。花和莖葉都可以入藥,民間稱之為鬼油麻,形狀和氣味像乾燥的牛蒡,花序頂端有白色種子。
圖經記載:漏蘆生長在喬山山谷,現在京東各州郡以及秦州、海州都有。舊說莖葉似白蒿,有莢果,花黃色,生長在莢果頂端,莖粗如筷子,種子成簇,像油麻子但較小,七、八月後都變黑,與其他草類不同。現在各郡上交的圖樣中,只有單州的比較接近,沂州的漏蘆花葉有點像牡丹,秦州的漏蘆花像單瓣寒菊,紫色,五七枝花著生在同一莖幹上。
海州的漏蘆花紫碧色,像單瓣蓮花,花萼下方和根部周圍有白色茸毛包裹,根黑色,像蔓菁但更細,也像蔥的根莖,淮甸地區的人稱它為老翁花。三州所產漏蘆,花雖不同,但葉子比較相似,只是秦州、海州的葉子有鋸齒狀。同為一種植物卻有如此不同的形態,醫生們不知該如何取捨,應該依照舊說,以單州所產的漏蘆為最佳,六月、七月採收莖葉,曬乾,八月採收根部,陰乾。南方用苗,北方多用根。
飛廉條記載:飛廉生長在河內地區的濕地,也叫做漏蘆,與苦芺相似,只是葉片下部著生在莖上的部分有像箭羽一樣的突起,還有很多缺刻,花紫色,生長在濕地。還有一種生長在山崗上,葉子很相似但沒有缺刻,而且多毛,莖也沒有箭羽狀突起,根直伸向下,旁邊生出支根,肉白色,皮黑色,中間有黑色的紋理,曬乾後變成黑色,像玄參。《經方》記載:七月、八月採收花朵,陰乾使用。
蘇恭說:用莖葉治療疳疾、殺蟲有療效。根據這些記載,與秦州、海州的漏蘆,花葉和根都比較接近,但當地人只稱之為漏蘆,現在醫生很少使用飛廉。由於不能完全辨識,所以不再區分,只是附錄其說在這裡。
雷公說:使用漏蘆時,不要單獨使用,因為有一種植物與漏蘆相似,只是味道苦酸,誤服會導致嘔吐不止,必須仔細辨認。使用漏蘆時,應將其切碎,與生甘草拌勻蒸制,從巳時到申時,取出甘草,揀選乾淨後使用。聖惠方記載:治療小兒無辜疳,肚子脹或間歇性瀉痢,冷熱不調。用漏蘆一兩,搗成粉末。每次服用用豬肝一兩,漏蘆粉一錢,少許鹽,用水煮熟,空腹服用。外台秘要記載:治療蛔蟲,用漏蘆搗碎,用米粥調勻,服用一寸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