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七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 (3)

1. 黃連

味苦,寒、微寒,無毒。主熱氣,目痛眥傷泣出,明目,腸澼腹痛,下痢,婦人陰中腫痛,五臟冷熱,久下泄澼膿血。止消渴、大驚,除水利骨,調胃厚腸,益膽,療口瘡。久服令人不忘。一名王連。生巫陽川穀及蜀郡、泰山,二月、八月採。(黃芩、龍骨、理石為之使,惡菊花、芫花、玄參、白蘚,畏款冬,勝烏頭,解巴豆毒。)

白話文:

黃芩的藥性與功效

黃芩味苦,性寒,微寒,無毒。

主治:

  • 熱氣:可以治療因熱氣引起的各種症狀。
  • 目痛眥傷泣出:可以治療眼睛疼痛、眼角受傷、流淚不止。
  • 明目:可以改善視力,使眼睛明亮。
  • 腸澼腹痛:可以治療腸道積水引起的腹痛。
  • 下痢:可以治療腹瀉。
  • 婦人陰中腫痛:可以治療女性陰部腫痛。
  • 五臟冷熱:可以治療五臟寒熱不調。
  • 久下泄澼膿血:可以治療長期腹瀉,並伴隨膿血。
  • 止消渴:可以治療口渴症。
  • 大驚:可以治療驚恐不安。
  • 除水利骨:可以利水消腫,有助於骨骼健康。
  • 調胃厚腸:可以調節胃腸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 益膽:可以補益膽氣。
  • 療口瘡:可以治療口腔潰瘍。

其他:

  • 久服令人不忘:長期服用可以增強記憶力。
  • 別名:王連。
  • 生長環境:產於巫陽川穀、蜀郡、泰山等地。
  • 採收時間:二月、八月採收。

配伍禁忌:

  • 使藥:黃芩的相輔藥是龍骨、理石。
  • 惡藥:黃芩忌與菊花、芫花、玄參、白蘚同用。
  • 畏藥:黃芩畏款冬。
  • 勝藥:黃芩能克制烏頭。
  • 解毒:黃芩可以解巴豆毒。

陶隱居云:巫陽在建平。今西間者,色淺而虛,不及東陽、新安諸縣最勝。臨海諸縣者不佳。用之當布裹挪去毛,令如連珠。俗方多療下痢及渴,道方服食長生。唐本注云:蜀道者粗大節平,味極濃苦,療渴為最。江東者節如連珠,療痢大善。今澧州者更勝。今注醫家見用宣州九節堅重、相擊有聲者為勝。

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苗似茶,花黃叢生,一莖生三葉,高尺許,冬不凋。江左者節高若連珠。蜀都者,節下不連珠。今秦地及杭州、柳州者佳。藥性論云:黃連,臣。一名支連,惡白殭蠶,忌豬肉,惡冷水。殺小兒疳蟲,點赤眼昏痛,鎮肝去熱毒。蕭炳云:今出宣州絕佳,東陽亦有,歙州、處州者次。

白話文:

陶隱居說:巫陽產於建平。現在西方產的黃連,顏色淺淡,品質虛弱,不如東陽、新安等地的黃連品質好。臨海一帶產的黃連品質也不佳。使用黃連時應該用布包裹,去除毛根,使其像連珠一樣。民間常用黃連治療痢疾和口渴,道家則用它來服食以求長生。唐本注釋說:蜀道產的黃連,莖粗節平,味道非常濃苦,最適合治療口渴。江東產的黃連,節像連珠一樣,最適合治療痢疾。現在澧州產的黃連更好。現在醫家認為宣州產的九節黃連,堅重,互相敲擊有聲音的,品質最好。

臣禹錫等人謹慎考證蜀本圖經記載:黃連的苗像茶,花黃色,叢生,一莖生三葉,高約一尺,冬天不凋謝。江左地區產的黃連,節高像連珠一樣。蜀都產的黃連,節下沒有連珠。現在秦地以及杭州、柳州產的黃連品質較佳。藥性論記載:黃連,性寒。別名支連,忌白殭蠶,忌豬肉,忌冷水。能殺小兒疳蟲,點眼治療赤眼昏痛,鎮肝去熱毒。蕭炳說:現在宣州產的黃連品質最好,東陽產的也不錯,歙州、處州產的品質次之。

陳藏器云:主羸瘦氣急。日華子云:治五勞七傷,益氣,止心腹痛,驚悸煩躁,潤心肺,長肉止血,並瘡疥,盜汗,天行熱疾。豬肚蒸為丸,治小兒疳氣。

圖經曰:黃連,生巫陽川穀及蜀郡、泰山,今江、湖、荊、夔州郡亦有,而以宣城者為勝,施、黔者次之。苗高一尺以來,葉似甘菊,四月開花,黃色。六月結實似芹子,色亦黃。二月、八月採根用。生江左者,根若連珠,其苗經冬不凋,葉如小雉尾草,正月開花作細穗,淡白微黃色,六、七月根緊始堪採。

白話文:

陳藏器說,豬肚可以治療體虛消瘦、呼吸急促。日華子說,豬肚可以治療五勞七傷,補益元氣,止心腹疼痛、心慌意亂、煩躁不安,滋潤心肺,增強體質,止血,治療瘡疥、盜汗和流行性熱病。用豬肚蒸製成丸子,可以治療小兒疳積。

圖經記載:黃連生長在巫陽川谷、蜀郡、泰山等地,現在江、湖、荊、夔州等地也有,但以宣城產的品質最佳,施州、黔州的次之。黃連植株高約一尺,葉子像甘菊,四月開花,花色為黃色。六月結果,果實形狀像芹菜籽,顏色也是黃色的。二月和八月採收根部入藥。生長在江左地區的黃連,根部像連珠,植株冬季不凋謝,葉子像小雉尾草,正月開花,花穗細長,顏色淡白微黃。六、七月根部緊實才適合採收。

古方以黃連為治痢之最,胡洽方載九盞湯,主下痢,不問冷熱、赤白、谷滯、休息、久下悉主之。以黃連長三寸三十枚秤重一兩半,龍骨如棋子四枚重四分,附子大者一枚,乾薑一兩半,膠一兩半,並切。先以水五合,著銅器中,去火三寸,煎沸便下,著生土上,沸止又上水五合,如此九上九下;納諸藥著火上,沸輒下,著土上,沸止又復,九上九下,度可得一升,頓服即止。又香連丸亦主下痢,近世盛行。

其法以宣連、青木香分兩停同搗篩,白蜜丸如梧子,空腹飲下二、三十丸,日再,如神。其久冷人,即用煨熟大蒜作丸。此方本出李絳《兵部手集方》,嬰孺用之亦效。又治目方用黃連多矣,而羊肝丸尤奇異,取黃連末一大兩,白羊子肝一具,去膜,同於砂盆內,研令極細,眾手拈為丸如梧子。每食以暖漿水吞二七枚,連作五劑,瘥。

白話文:

古時候,治療痢疾最常用的藥材就是黃連。胡洽的醫方中記載了「九盞湯」,適用於各種痢疾,不論是冷痢、熱痢、赤痢、白痢、食物積滯、休息後痢疾,或是久痢,都可用此方治療。

製作方法是取黃連三寸長三十枚,重量約一兩半,龍骨像棋子大小的四枚,重量約四分,附子一枚(大的),乾薑一兩半,膠一兩半,將所有藥材切碎。先用五合水在銅器中加熱,火候控制在距離銅器三寸,將水煮沸後,放置在生土上,等水沸騰停止後,再加入五合水,如此反覆九次。之後將所有藥材放入銅器中,煮沸後放到生土上,等水沸騰停止後,再繼續加熱,反覆九次,直到煮出約一升的藥液,一次服用即可。

另外,「香連丸」也是治療痢疾的常用藥方,近些年來非常流行。

做法是取宣連和青木香各一兩,將它們搗碎過篩,用白蜜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服用二十到三十粒,每天服用兩次,效果如同神藥。如果患病時間較長,體質較為虛寒的人,可以用煨熟的大蒜製成藥丸服用。這個藥方出自李絳的《兵部手集方》,對於嬰兒和幼童也同樣有效。

此外,治療眼疾的藥方中也常用黃連,而「羊肝丸」尤其特殊。取黃連末一大兩,新鮮的白色羊肝一個,去除肝膜,一起放在砂盆中研磨至極細,用手捏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後用溫熱的漿水送服二到七粒,連續服用五劑,即可痊癒。

但是諸眼目疾及障翳、青盲皆主之,禁食豬肉及冷水。劉禹錫云,有崔承元者,因官治一死罪囚出活之,囚後數年以病自致死。一旦,崔為內障所苦,喪明逾年後,半夜嘆息獨坐,時聞階除間悉𦵸之聲,崔問為誰?曰是昔所蒙活者囚,今故報恩至此,遂以此方告訖而沒。崔依此合服,不數月,眼復明,因傳此方於世。

又今醫家洗眼湯,以當歸、芍藥、黃連等分停,細切,以雪水或甜水煎濃汁,乘熱洗,冷即再溫洗,甚益眼目,但是風毒赤目、花翳等,皆可用之,其說云:凡眼目之病,皆以血脈凝滯使然,故以行血藥合黃連治之,血得熱即行,故乘熱洗之,用者無不神效。

白話文:

各種眼疾、障翳、青盲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治療,但要禁食豬肉和冷水。據說,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寫過一個故事:有個叫崔承元的人,因為官職關係救了一位死囚。後來,這位死囚因病去世,幾年後,崔承元也得了眼疾,失明一年多。有一天半夜,崔承元獨自嘆息,聽到有人在門外徘徊的聲音,他問是誰,對方說他是當年被他救活的死囚,現在來報恩。然後就告訴他這個治療眼疾的方子,接著就消失了。崔承元按照這個方子服藥,沒過幾個月,眼睛就恢復了光明,因此就把這個方子傳承下來。

現在的醫生也常用洗眼湯來治療眼疾,方子里用當歸、芍藥、黃連等藥材,用雪水或甜水煎成濃汁,趁熱洗眼,涼了就再溫熱洗一次,對眼睛很有益處。但是風毒赤目、花翳等病症也可以用這個方法治療。說法是:凡是眼疾,都是因為血脈凝滯造成的,所以用活血藥和黃連一起治療,血熱則行,因此要趁熱洗眼,用這個方法的人沒有不有效的。

雷公云:凡使,以布拭上肉毛,然後用漿水浸二伏時,漉出,於柳木火中焙乾用。若服此藥得十兩,不得食豬肉。若服至三年,不得食豬肉一生也。外臺秘要:治卒心痛。黃連八兩,一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五升,絞去滓,寒溫飲五合,日三服。又方:治目卒癢,目痛。末黃連,乳汁浸,點眥中止。

千金方:治大熱毒純血痢。宣連六兩,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半,夜露星月下,平旦空腹頓服之,少臥將息。肘後方:治眼淚出不止,濃汁漬綿干拭目。又方:赤痢熱下,久不止。黃連末,雞子白丸,飲服十丸,三十丸即瘥。又方:治卒消渴,小便多。搗黃連,絹篩,蜜和,服三十丸,治渴延年。

白話文:

雷公說,使用黃連時,要先用布擦去肉上的毛,再用漿水浸泡兩個伏天,濾出後在柳木火中焙乾使用。如果服用十兩黃連,就不能吃豬肉。如果服用三年,就一輩子不能吃豬肉了。

《外台秘要》記載,治療突然心痛,可以用八兩黃連,研磨成粉末,加七升水煮成五升,過濾去渣,溫熱服用五合,一天三次。另外,治療眼睛突然瘙癢疼痛,可以用黃連粉末浸泡在乳汁中,點在眼角處。

《千金方》記載,治療因熱毒導致的純血痢,可以用六兩黃連,加七升水煮成三升半,放在露水和月光下,第二天清晨空腹服用,服用後臥床休息。

《肘後方》記載,治療眼淚不停流出的情況,可以用濃汁浸濕棉布擦拭眼睛。另外,治療赤痢熱下,久治不癒的,可以用黃連粉末與雞蛋清做成丸子,一次服用十丸,三十丸即可痊癒。此外,治療突然口渴,小便頻繁的,可以用黃連研磨成粉末,用絹布過濾,加入蜂蜜,製成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可以治癒口渴,延年益壽。

又方:赤白痢下,令人下部疼重,故名重下,出膿血如雞子白,日夜數十行,絞臍痛。治之:黃連一升,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當小絞痛。經驗方:治暴赤白痢如鵝、鴨肝者,痛不忍。黃連、黃芩各一兩,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分三服,熱吃,冷即凝矣。梅師方:傷寒病,發豌豆瘡,未成膿方:黃連四兩,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分服。

斗門方:治痔疾有頭如雞冠者。用黃連末,敷之即瘥,更加赤小豆末尤良。簡要濟眾小兒吐血不止。以一兩去須,搗為散,每服一錢,水七分,入豉二十粒,同煎至五分,去滓,溫服,量兒大、小加減進。博濟方:治久患脾泄,神聖香黃散:宣連一兩,生薑四兩,一處以慢火炒,令姜乾脆,色深,去姜取連搗末,每服二錢匕,空心臘茶清下。甚者不過二服,瘥。

白話文:

另外一種方法:赤白痢疾,會讓人下腹部疼痛沉重,所以叫做重下,排出膿血像雞蛋清一樣,一天一夜要拉好幾次,絞痛肚臍。治療方法是:黃連一升,酒五升,煮到剩下一升半,分兩次服用,就會稍微減緩絞痛。經驗方:治療突然發生的赤白痢疾,像鵝鴨肝臟一樣,疼痛難忍。黃連、黃芩各一兩,用水二升,煎到剩下一升,分三次服用,趁熱吃,冷了就會凝固。梅師方:傷寒病,長出豌豆一樣的瘡,還沒有化膿。治療方法是:黃連四兩,水三升,煎到剩下一升,去渣分次服用。

斗門方:治療痔瘡長出像雞冠一樣的頭。用黃連末敷在患處,就會痊癒,再加點赤小豆末效果更好。簡要濟眾方:治療小兒吐血不止。取黃連一兩去掉鬚根,搗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七分,加入二十粒豉,一起煎到剩五分,去渣,溫熱服用,根據孩子大小調整劑量。博濟方:治療久患脾虛泄瀉,神聖香黃散:宣連一兩,生薑四兩,放在一起用小火慢慢炒,直到薑乾脆,顏色變深,去掉薑,把宣連搗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匕,空腹用臘茶送服。病情嚴重的人,最多服用兩次,就會痊癒。

勝金方:治眼黃連丸:宣連不限多少,捶碎。用新汲水一大碗,浸至六十日後,用綿濾過取汁,入元碗內,卻於重湯上熬,不住以匙蕩攪,候乾為度。即穿地坑子可深一尺,以瓦鋪底,將熟艾四兩,坐在瓦上,以火然如灸法。然後以藥碗覆上,四畔封泥,開孔令煙出盡即止,取出刮下,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甜竹葉湯下。又方:治久痢,累醫不瘥。

黃連一兩為末,以雞子白和為餅,炙令如紫肝色,杵為末,以漿水三升,慢火煎成膏。白痢加酒半盞同煎,每服半合,溫米飲調下,食前服。廣利方:治骨節熱積漸黃瘦。黃連四分,碎切,以童子小便五大合。浸經宿,微煎三、四沸,去滓,食上分兩服,如人行四、五里再服。

白話文:

勝金方:

治眼疾(黃連丸)

將黃連不限多少,搗碎。用新汲取的清水一大碗,浸泡六十年後,用棉布過濾取汁,倒入元碗中,再用大火熬煮,不停地用勺子攪拌,直到藥汁熬乾為止。接著挖一個一尺深的坑洞,底部鋪上瓦片,放上四兩艾草,坐在瓦片上,用火點燃艾草,像灸法一樣。然後用藥碗蓋住艾草,四周用泥土封住,只留一個孔讓煙氣完全散出後停止。取出碗後,將藥渣刮下來,製成像小豆一樣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用甜竹葉湯送服。

治久痢,經多位醫生治療仍未痊癒

將一兩黃連研磨成粉末,與雞蛋清混合成餅狀,用火烤至呈現紫肝色,再研磨成粉末。用三升漿水,小火慢慢煎煮成膏狀。如果是白色痢疾,則加入半盞酒一起煎煮。每次服用半合,用溫米湯調服,飯前服用。

廣利方:

治骨節發熱積聚,逐漸消瘦發黃

將四分黃連切碎,用童子尿五合浸泡一晚,微火煎煮三、四沸,去除藥渣,飯後分兩次服用,每次服完後步行四、五里路再服用一次。

杜壬治氣痢瀉,裡急後重。神妙方:宣連一兩,乾薑半兩,各為末。每用連二錢,姜半錢,和勻,空心溫酒下。子母秘錄因驚舉重,胎動出血。取黃連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孫尚藥同。又方:小兒赤白痢多時,體弱不堪。宣連濃煎,和蜜服。日六、七服,量其大小,每煎三分水減二分,頻服。

又方:小兒耳後月蝕瘡,末黃連敷之。又方:小兒鼻下兩道赤者名曰䘌,亦名赤鼻疳。鼻以米泔洗,敷黃連末,日三、四度,佳。姚和眾:小兒方小兒食土。取好土濃煎黃連汁搜之,日乾與服。抱朴子:乳汁煎之,治目中百病。宋王微:黃連贊黃連味苦,左右相因。斷涼滌暑,闡命輕身。

白話文:

杜壬治療氣痢腹瀉,裡急後重,使用宣連一兩、乾薑半兩,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宣連二錢、乾薑半錢,混合均勻,空腹溫酒送服。子母秘錄記載因驚嚇舉重、胎動出血,用黃連末,酒送服,每次方寸匕,一天三次。孫尚藥也同意此方法。另一個方子是:小兒赤白痢久治不癒,體力虛弱。將宣連濃煎,加入蜂蜜服用。每天服用六七次,根據孩子大小,每次煎三分水減二分,頻繁服用。

另一個方子是:小兒耳後出現月蝕瘡,用黃連粉末敷在患處。另一個方子是:小兒鼻下兩道紅色,稱為䘌,也叫赤鼻疳。用米泔水洗鼻子,敷黃連粉末,每天三次四次,效果很好。姚和眾記載:小兒吃土,用好的泥土濃煎黃連汁,每天曬乾後給孩子服用。抱朴子記載:用乳汁煎黃連,可以治療眼睛各種疾病。宋王微稱讚黃連:黃連味道苦,左右相互依存。能夠去除暑氣,延年益壽,輕身健體。

縉雲昔御,飛蹕上旻。不行而至,吾聞其人。梁江淹黃連頌黃連上草,丹砂之次。御孽闢妖,長靈久視。驂龍行天,馴馬匝地。鴻飛以儀,順道則利。

衍義曰:黃連,今人多用治痢,蓋熱以苦燥之義。下俚但見腸虛滲泄,微似有血便,即用之,更不知止。又不顧寒熱多少,但以盡劑為度,由是多致危困。若氣實初病,熱多血利,服之便止,仍不必盡劑也。或虛而冷,則不須服。余如《經》。

白話文:

昔日帝王駕臨縉雲,飛往天庭。我未曾親眼目睹,卻聽聞他的事蹟。就像梁代江淹寫的《黃連頌》,頌讚黃連這種藥材,如同丹砂一般珍貴。它能驅除邪祟,保佑人們長壽。駕馭著龍馬在天空中飛行,馴服的馬匹遍布大地。大雁飛行也遵循規律,順應天道則有利可圖。

黃連現在被廣泛用來治療痢疾,因為它性苦燥,能清熱止瀉。但一些人只看到腸胃虛弱、腹瀉帶血,就盲目使用,不知節制。也不管寒熱程度,一味地服用大量藥物,導致許多人陷入危難。若病人氣盛,初次發病,熱盛血瀉,服用黃連就能止瀉,不必服用過量。如果病人虛弱寒冷,則不需服用。以上都是《經》書中記載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