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三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 (2)

1. 地防

令人不飢,不渴。生黃陵,如濡,居土中。

白話文:

能讓人不餓也不渴。它生長在黃陵,樣子像濕潤的泥土,生長在土中。

2. 黃蟲

味苦。療寒熱。生地上,赤頭,長足,有角,群居。七月七日採。

唐本退二十種六種《神農本經》,一十四種《名醫別錄》。

白話文:

黃蟲味苦,可以治療寒熱症。它生長在地面上,頭是紅色的,腿長,有角,而且群居生活。在七月七日採集。

唐代的本草書中,記載的種類,《神農本草經》中列有六種,《名醫別錄》中列有十四種。

3. 薰草

味甘,平,無毒。主明目,止淚,療泄精,去臭惡氣,傷寒頭痛,上氣,腰痛。一名蕙草。生下濕地,三月採,陰乾,脫節者良。

陶隱居云:俗人呼燕草,狀如茅而香者為薰草,人家頗種之。《藥錄》云:葉如麻,兩兩相對,《山海經》云:薰草,麻葉而方莖,赤花而黑實,氣如靡蕪,可以已厲。今市人皆用燕草,此則非。今詩書家多用蕙語,而竟不知是何草。尚其名而迷其實,皆此類也。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薰草,亦可單用。

味苦,無毒。能治鼻中息肉,鼻齆,主泄精。陳藏器云:薰,即蕙根,此即是零陵香。一名燕草。

白話文:

薰草味甘,性平,無毒。可以明目、止淚、治療遺精、去除臭味,並能治癒傷寒頭痛、胸悶氣短、腰痛。薰草又名蕙草。它生長在低濕的地方,三月採收,陰乾,莖節分離的較好。

陶弘景說:民間俗稱它為燕草,外形像茅草但帶有香味的才是真正的薰草,一般人家都有種植。據《藥錄》記載,薰草的葉子像麻葉,兩片葉子相對生長。《山海經》記載:薰草的葉子像麻葉,莖是方形的,花是紅色的,果實是黑色的,氣味像蘼蕪,可以治療瘟疫。現在市面上都用燕草代替,但這是不正確的。現在很多詩書中都用「蕙」字,卻不知道它指的是什麼草,只知其名而不知其物,都是這種情況。臣禹錫等人謹慎考證《藥性論》記載:薰草也可以單獨使用。

薰草味苦,無毒,可以治療鼻息肉、鼻塞,主治遺精。陳藏器說:薰草就是蕙草的根,也就是零陵香。它也叫做燕草。

4. 姑活

味甘,溫,無毒。主大風邪氣,濕痹寒痛。久服輕身,益壽耐老。一名冬葵子。生河東。

陶隱居云:方:藥亦無用此者,乃有固活丸,取是野葛一名爾。此又名冬葵子,非葵菜之冬葵子,療體乖異。唐本注云:《別錄》一名雞精也。

白話文:

姑活味甘性溫,無毒。可以治療風寒感冒、濕痺引起的疼痛。長期服用可以輕身健體,延年益壽。它也叫做冬葵子,生長在河東地區。

陶弘景說:藥方中很少用到這種藥材,只有固活丸使用它,而固活丸所用的姑活,指的是野葛的一種。姑活雖然也叫冬葵子,但與葵菜的冬葵子不同,療效和性質也有差異。唐代的本草註釋說:《名醫別錄》中也稱它為雞精。

5. 別羇

味苦,微溫,無毒。主風寒濕痹,身重,四肢疼酸,寒邪厲節痛。一名別枝,一名別騎,一名鱉羇。生藍田川穀。二月、八月採。

陶隱居云:方:家時有用處,今俗亦絕爾。

白話文:

別羇味苦性微溫,沒有毒性。主要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痹症、身體沉重、四肢酸痛、寒邪侵犯關節疼痛等症狀。別羇也叫別枝、別騎、鱉羇,生長在藍田的山谷溪流中,二月和八月採收。

陶弘景說:古代醫方中常會用到它,但現在民間已經很少使用了。

6. 牡蒿

味苦,溫,無毒。主充肌膚,益氣,令人暴肥,不可久服,血脈滿盛。生田野。五月、八月採。

陶隱居云:方:藥不復用。唐本注云:齊頭蒿也,所在有之。葉似防風,細薄無光澤。

白話文:

牡蒿味苦性溫,無毒。它能滋養肌膚、增強體力,使人迅速肥胖,但不能長期服用,否則會導致血脈充盈。牡蒿生長在田野,五月和八月採收。

陶弘景說:現在的藥方中已不再使用這種藥材。唐代的注釋說:牡蒿就是齊頭蒿,到處都有,葉子像防風,但比較細薄,沒有光澤。

7. 石下長卿

味鹹,平,有毒。主鬼疰,精物,邪惡氣,殺百精,蠱毒,老魅注易,亡走,啼哭,悲傷,恍惚。一名徐長卿。生隴西池澤山谷。

陶隱居云:此又名徐長卿,恐是誤爾,方家無用。此處俗中皆不復識也。

白話文:

石下長卿味鹹性平,有毒。主治鬼魅作祟、精怪作怪、邪惡之氣、殺死百種精怪、蠱毒、久病纏身的邪祟、魂魄離散、哭鬧不止、悲傷過度、神志恍惚等症狀。也叫徐長卿。生長在隴西的池澤、山谷中。

陶弘景說:它又名徐長卿,恐怕是錯誤的記載,醫家很少使用,民間也幾乎不認識它了。

8. 麇(俱倫切)舌

味辛,微溫,無毒。主霍亂,腹痛,吐逆,心煩。生水中。五月採。

陶隱居云:生小小水中,今人五月五日採,干,以療霍亂良也。

白話文:

鹿舌味辛、性微溫,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霍亂、腹痛、嘔吐、心煩等症狀。它生長在水中,五月採收。

陶弘景說:鹿舌生長在很小的水中,現在的人們在五月五日採收後曬乾,用來治療霍亂效果很好。

9. 練石草

味苦,寒,無毒。主五癃,破石淋,膀胱中結氣,利水道小便。生南陽川澤。

陶隱居云:一名爛石草。又云即馬矢蒿。

白話文:

練石草味苦、性寒,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治療五種尿道疾病、排石、治療尿路結石、膀胱氣滯以及促進尿液通暢。生長在南陽的河流和沼澤地帶。

陶弘景說:練石草又名爛石草,也有人說它就是馬矢蒿。

10. 弋共

味苦,寒,無毒。主驚氣,傷寒,腹痛羸瘦,皮中有邪氣,手足寒無色。生益州山谷。(惡玉札、蜚蠊。)

白話文:

[弋共]

這種藥材味道苦、性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驚嚇引起的疾病、傷寒、腹部疼痛消瘦、皮膚裡有邪氣、手腳冰冷無血色等症狀。它生長在益州的山谷中。(忌與玉札、蜚蠊同用。)

11. 蕈(音譚)草

味鹹,平,無毒。主養心氣,除心溫溫辛痛,浸淫身熱。可作鹽。生淮南平澤,七月採。(礬石為之使。)

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蕈草,亦可單用。味苦,無毒。主遍生風瘡,壯熱。理石為之使。

白話文:

蕈草味鹹性平,無毒。能滋養心氣,消除心中煩悶、溫熱疼痛,以及浸淫導致的身體發熱。蕈草還能當作鹽來使用。它生長在淮南平澤地區,七月採收。(用礬石來輔助藥效。)

據臣禹錫等人考證《藥性論》:蕈草也可以單獨服用。其味苦,無毒。主治全身長出的風瘡,以及壯熱症狀。(用石膏來輔助藥效。)

12. 五色符

味苦,微溫。主咳逆,五臟邪氣,調中益氣,明目,殺蝨。青符、白符、赤符、黑符、黃符,各隨色補其臟。白符一名女木。生巴郡山谷。

陶隱居云:方:藥皆不復用,今人並無識者。臣禹錫等謹按吳氏云:五色石脂,一名青、赤、黃、白、黑符。

白話文:

五色符味苦性微溫,能治咳嗽、喘逆,以及五臟的邪氣,可以調理脾胃、益氣補虛、明目,還能殺死蝨子。青、白、赤、黑、黃五種符,各自對應不同的臟器,具有補益作用。其中白符又稱女木,產於巴郡的山谷。陶弘景說:古方中使用的這些藥物現在已經不再使用了,如今也沒有人認識它們。臣禹錫等人謹慎考證吳氏的說法,認為五色石脂,就是指青、赤、黃、白、黑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