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三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 (1)

1.

味酸,無毒。主諸惡氣。

白話文:

它的味道是酸的,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治療各種不好的氣體(或指邪氣)。

2.

味苦,無毒。主咳嗽。

白話文:

味道苦,沒有毒性,可以治療咳嗽。

3. 腂(戶瓦切)

味甘,無毒。主益氣,延年。生山谷中,白順理。十月採。

一十五種蟲類

白話文:

腂味甘,沒有毒性,可以益氣,延年益壽。它生長在山谷中,顏色潔白,紋理順暢。十月採收。

(腂還具有)十五種蟲類(的功效)。

4. 雄黃蟲

主明目,闢兵不祥,益氣力。狀如蠮螉。

白話文:

雄黃蟲可以明目,驅除兵災和不祥之物,增強體力。它的形狀像蠮螉(一種昆蟲)。

5. 天社蟲

味甘,無毒。主絕孕,益氣。如蜂,大腰,食草木葉。三月採。

白話文:

天社蟲味甘,沒有毒性,能治療不孕,並能益氣。它長得像蜂,腰部粗大,以植物的葉子為食。 三月份採集。

6. 桑蠹蟲

味甘,無毒。主心暴痛,金瘡,肉生不足。

臣禹錫等謹按陳藏器云:桑蠹去氣,桃蠹闢鬼,皆隨所出,而各有功。又主小兒乳霍。

白話文:

桑蠹蟲味甘,沒有毒性。可以治療心臟劇痛、金屬器械造成的傷口,以及肉體生長不良。

古籍記載:桑蠹蟲能去除邪氣,桃蠹蟲能辟邪,這兩種蟲子都根據其生長環境,各有其療效。桑蠹蟲還能治療小兒乳蛾(一種口腔疾病)。

7. 石蠹蟲

主石癃,小便不利。生石中。

臣禹錫等謹按陳藏器云:伊洛間水底石下,有蟲如蠶,解放絲連綴小石如繭,春夏羽化作小蛾水上飛。一名石下新婦。

白話文:

石蠹蟲能治療石淋(尿路結石)導致的排尿困難。這種蟲子生長在石頭裡。

據陳藏器記載:在伊洛河流域的水底石頭下,有一種像蠶一樣的蟲子,牠會吐絲將小石頭連綴起來,像蠶繭一樣。春夏時節,牠會羽化成小蛾子,飛到水上。這種蟲子也叫作石下新婦。

8. 行夜

療腹痛,寒熱,利血。一名負盤。

陶隱居云:今小兒呼𥧔(音屁)盤,或曰𥧔𧔪(音頻)蟲者也。臣禹錫等謹按陳藏器云:𥧔盤蟲,一名負盤,一名夜行蜚蠊,又名負盤。雖則相似,終非一物,戎人食之,味極辛辣。𥧔盤蟲有短翅,飛不遠,好夜中出門,觸之氣出也。

白話文:

行夜

治療腹痛、寒熱和血瘀。也叫負盤。

陶弘景說:現在小孩稱它為「屁盤」,也有人叫它「頻蟲」。臣禹錫等人謹慎考證陳藏器所言:「屁盤蟲」,又名負盤,又名夜行蜚蠊,也叫負盤。雖然它們看起來相似,但終究不是同一種東西,戎人吃它,味道非常辛辣。屁盤蟲有短翅膀,飛不遠,喜歡在夜間外出,碰到它會放出氣體。

9. 蝸籬

味甘,無毒。主燭館,明目。生江夏。

臣禹錫等謹按陳藏器云:一名師螺。小於田螺,上有稜,生溪水中。寒,汁主明目,下水。亦呼為螺。

白話文:

蝸籬味甘,沒有毒性,能治療眼疾,使眼睛明亮。產於江夏。

據陳藏器記載:蝸籬又名師螺,體型比田螺小,殼上有稜角,生長在溪水中。性寒,其汁液具有明目、利尿的功效。也稱為螺。

10. 麋魚

味甘,無毒。主痹,止血。

白話文:

麋魚味甘,沒有毒性,可以治療痹症,並能止血。

11. 丹戩

味辛。主心腹積血。一名飛龍。生蜀都,如鼠負,青股蜚,頭赤。七月七日採。

白話文:

丹戩味辛,能治療心腹積血。它也叫飛龍,生長在蜀地,形狀像老鼠背負著東西,腿部青綠色,翅膀像蒼蠅,頭部紅色。需在七月七日採集。

12. 扁前

味甘,有毒。主鼠瘻癃,利水道。生山陵,如牛虻,翼赤。五月、八月採。

白話文:

扁前味甘,有毒性。主治鼠瘻(一種腫瘍)和癃閉(小便不利),能利尿。它生長在山坡上,長得像牛虻,翅膀是紅色的。五月和八月採收。

13. 蚖類

療痹,內漏。一名蚖短,土色而紋。

白話文:

蚖類可以治療痹症和內漏等疾病。有一種蚖,名叫蚖短,顏色像土,並且有紋路。

14. 蜚厲

主婦人寒熱。

白話文:

蜚厲症狀主要表現為婦女寒熱交替。

15. 梗雞

味甘,無毒。療痹。

白話文:

梗雞味甘,沒有毒性,可以治療痺症。

16. 益符

療閉。一名無舌。

白話文:

治療閉塞不通的病症。此病症也稱為無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