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六 (18)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 (18)

1. 赤箭

味辛,溫。主殺鬼精物,蠱毒惡氣,消癰腫,下支滿,疝(音山),下血。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一名離母,一名鬼督郵。生陳倉川穀、雍州及泰山、少室。三月、四月、八月採根,曝乾。

陶隱居云:陳倉屬雍州扶風郡。按此草亦是芝類。云莖赤如箭桿,葉生其端。根如人足,又云如芋,有十二子為衛。有風不動,無風自搖。如此亦非俗所見,而徐長卿亦名鬼督郵。又復有鬼箭,莖有羽,其療並相似,而益人乖異,恐並非此赤箭。唐本注云:此芝類,莖似箭桿,赤色,端有花、葉,遠看如箭有羽。

根、皮、肉汁與天門冬同,唯無心脈。去根五、六寸,有十餘子衛,似芋。其實似苦楝子,核作五、六稜,中肉如面,日曝則枯萎也。得根即生啖(音澹)之,無干服法也。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赤箭,無毒。

圖經曰:赤箭,生陳倉川穀、雍州及泰山、少室,今江湖間亦有之,然不中藥用。其苗獨莖如箭桿,葉生其端,四月開花,杆、葉俱赤,實似苦楝子,核作五、六稜,中有肉如面。日曝則枯萎。其根大類天門冬,唯無心脈耳。去根五、六寸,有十餘子為衛,似芋。三月、四月、八月採根,曝乾。

今三月、四月採苗,七月、八月、九月採根。謹按此草,有風不動,無風則自搖。《抱朴子》云:按:仙方中,有合離草,一名獨搖,一名離母,所以謂之合離、離母者,此草為物,下根如芋魁,有遊子十二枚周環之,去大魁數尺,雖相須,而實不連,但以氣相屬耳。如菟絲之草下有伏菟之根,無此菟,則絲不得上,亦不相屬也。

然則赤箭之異,陶隱居已云,此亦非俗所見。菟絲之下有伏菟,亦不復聞有見者,殆其種類中時有神異者,乃如此耳。又陶、蘇皆云赤箭是芝類,而上有六芝條,五芝皆以五色生於五嶽,諸方所獻者,紫芝生高夏山谷。蘇雲芝多黃白,稀有黑青者,紫芝最多,非五芝類,但芝自難得,縱獲一、二,豈得終久服邪。

今山中雖時復有之,而人莫能識其真,醫家絕無用者,故州郡亦無圖上,蓋祥異之物,非世常有,但附其說於此耳。凡採藥時月,皆先據《本經》而後著今土俗所宜,且《赤箭》本經但云三月、四月、八月採根,不言用苗,而今方家乃並用根苗,各有收採時月,與《本經》參差不同,難以兼著,故但從今法。其他藥有相類者,亦同此比。

又按序例云:凡採藥,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採者,謂春初津閏始萌,未沖枝葉,勢力淳濃故也。至秋枝葉津潤歸流於下。今即事驗之,春寧宜早,秋寧宜晚。據此文意,採根者,須晚秋以後,初春以前,欲其苗梗枯落,至未萌芽時,氣味正完,乃可採耳。然其他藥類,生長及枯死有早晚,採之自隨其時,不必拘以春秋也。

下又云:花、實、莖、葉,乃各隨其所熟,歲月亦有早晏,不必都依本文,是其義也。他亦同此比。

別說云:謹按今醫家見用天麻,即是此赤箭根。今《補註》與《圖經》所載,乃別是一物,中品之下又出天麻一目,注云出鄆州。考今之所出,赤箭根苗,乃自齊鄆而來者為上。今翰林沈公括最為博識,嘗解此一說云:古方用天麻者不用赤箭,用赤箭者即無天麻,方中諸藥皆同,而唯此名或別,即是天麻、赤箭本為一物,併合用根也。今中品之下,所別出天麻一目,乃與此赤箭所說,都不相干,即明別是一物爾。

然中品之下所為天麻者,世所未嘗見用,今就此赤箭根為天麻,則與今所用不相違。然赤箭則言苗,用之有自表入里之功;天麻則言根,用之有自內達外之理。根則抽苗徑直而上,苗則結子成熟而落,返從稈中而下,至土而生,似此粗可識其外內主治之理。

衍義曰:赤箭,天麻苗也。然與天麻治療不同,故後人分之為二。《經》中言八月採根曝乾,故知此即苗也。

白話文:

赤箭味辛性溫,能殺死鬼魅精怪、蠱毒和惡氣,消腫解毒,治療下肢脹滿、疝氣和下血。長期服用可以增強體力、壯陽、增強體質、減輕體重,延年益壽。赤箭又名離母、鬼督郵,生長在陳倉川谷、雍州、泰山和少室山等地。三、四月、八月採收其根部,曬乾備用。

陶隱居說:陳倉屬於雍州扶風郡。這種植物也是一種芝類,莖幹呈紅色,像箭桿一樣,葉子長在莖的頂端。根部像人的腳,也像芋頭,周圍有十二個小塊莖環繞。它有風不動,無風自搖的奇特特性,這與一般人見到的植物不同。徐長卿也稱它為鬼督郵。還有一種叫做鬼箭的植物,莖上有絨毛,藥效與赤箭相似,但滋補人體的效果卻有所差異,恐怕不是同種植物。唐代的注釋說:這是芝類植物,莖像箭桿,呈紅色,頂端有花和葉,遠看像箭上有羽毛。

赤箭的根、皮、肉汁與天冬相似,只是沒有心脈。從根部往上五、六寸處,有十多個像芋頭一樣的小塊莖環繞。果實像苦楝子,核有五、六個稜角,果肉像麵粉一樣,曬太陽就會枯萎。採到根後可以鮮食,沒有乾燥服用方法。臣禹錫等人謹慎考證《藥性論》記載:赤箭無毒。

圖經記載:赤箭生長在陳倉川谷、雍州、泰山和少室山,現在江湖間也有一些,但藥用價值不高。它的植株單莖直立,像箭桿一樣,葉子長在莖的頂端,四月開花,莖和葉都呈紅色,果實像苦楝子,核有五、六個稜角,裡面有像麵粉一樣的果肉,曬太陽就會枯萎。它的根很像天冬,只是沒有心脈。從根部往上五、六寸處,有十多個像芋頭一樣的小塊莖環繞。三、四月、八月採收根部,曬乾備用。

現在三、四月採收莖葉,七、八、九月採收根部。謹慎考證,這種植物有風不動,無風自搖的特性。《抱朴子》記載:仙方中有一種合離草,又名獨搖、離母,所以稱它為合離草或離母的原因是:這種植物的根部像芋頭,周圍有十二個小塊莖環繞,離主根幾尺遠,雖然互相依存,但實際上並未連接,只是靠氣息相連。就像菟絲子,它的根部依附在伏菟的根上,沒有伏菟,菟絲子就無法向上生長,也無法互相依存。

因此,赤箭的特殊性,陶隱居已經說過,這也不是一般人常見的。菟絲子下面的伏菟,也沒有人見過,大概它的種類中,偶爾會出現神奇的品種,就像這樣。陶弘景和蘇頌都說赤箭是芝類,而上面有六種芝的記載,五種芝都以五種顏色生長在五嶽山,各地進獻的芝草中,紫芝生長在高夏山谷。蘇頌說芝類多為黃白色,很少有黑青色的,紫芝最多,它不屬於五種芝類,但芝類本身就難得,即使獲得一兩種,又怎能長期服用呢?

現在山區雖然偶爾能找到,但人們卻無法辨認其真偽,醫生也從不用它,所以州郡也沒有圖冊記載,它是一種祥瑞異物,不是經常能見到的,只是在此附錄其記載而已。所有採藥的時間,都是先根據《本經》記載,然後再參考當地風俗習慣。而且《本經》只說三、四月、八月採收根部,沒說要用莖葉,但現在醫生卻同時使用根和莖葉,各有採收時間,與《本經》記載有所不同,難以同時記載,所以只遵循現在的方法。其他藥物如果也有類似的問題,也採用同樣的處理方法。

又按序例記載:所有採藥,根部大多在二、八月採收,因為春初氣候溫和,植物開始萌芽,還未長出枝葉,營養最為豐富。到秋天,枝葉的營養物質回流到根部。現在根據實際情況驗證,春天宜早採,秋天宜晚採。根據這段文字的意思,採收根部應該在晚秋以後,初春以前,等到植株莖葉枯萎,尚未萌芽的時候,藥材的氣味最為完好,才可以採收。但是其他藥物,生長和枯死的時間早晚不同,採收時間也隨之調整,不必拘泥於春秋兩季。

下面又說:花、果實、莖、葉,都要根據其成熟時間採收,時間早晚有所不同,不必完全按照本文記載,這就是它的意思。其他的藥物也一樣。

另外還說:謹慎考證,現在醫生所用的天麻,就是赤箭的根。現在《補註》和《圖經》中記載的,是另外一種植物,中品之下又有一種天麻,注釋說產於鄆州。考證現在所產的赤箭根苗,產於齊鄆的為上品。現在翰林院沈括學識最淵博,曾經解釋過這個說法:古代處方用天麻的不用赤箭,用赤箭的不用天麻,處方中其他藥物都相同,只是名稱不同,也就是說天麻和赤箭本是同種植物,都是使用根部。現在中品之下,另外一種天麻,與赤箭的描述完全不同,說明是不同的植物。

但是中品之下所稱的天麻,世人從未見過使用,現在將赤箭根當作天麻,則與現在所用不相違背。但是赤箭指的是莖葉,使用它有從外到內的功效;天麻指的是根部,使用它有從內到外的功效。根部向上長出莖葉,莖葉結果成熟後落下,又回到莖稈中,進入土中生長,這樣粗略可以理解其外內的主治原理。

衍義說:赤箭是天麻的苗。但是與天麻的治療方法不同,所以後人將其分為兩種。《經》中說八月採收根部曬乾,所以知道這是指莖葉。

2. 庵(音淹)䕡(音閭)子

味苦,微寒、微溫,無毒。主五臟瘀血,腹中水氣,臚脹留熱,風寒濕痹,身體諸痛,療心下堅,膈中寒熱,周痹,婦人月水不通,消食,明目。久服輕身延年不老,駏(音巨)驉(音虛)食之神仙。生雍州川穀,亦生上黨及道邊。十月採實,陰乾。(荊實、薏苡為之使。)

陶隱居云:狀如蒿艾之類,近道處處有。《仙經》亦時用之,人家種此闢蛇也。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庵䕡,使,味辛、苦。益氣,主男子陰痿不起,治心腹脹滿,能消瘀血。日華子云:治腰腳重痛,膀胱疼,明目及骨節煩痛,不下食。

圖經曰:庵䕡子,生雍州川穀及上黨道邊。今江淮亦有之。春生苗,葉如艾蒿,高三、二尺。七月開花,八月結實,十月採,陰乾。今人通以九月採。江南人家多種此闢蛇。謹按《本經》久服輕身延年不老。而古方書少有服食者,唯入諸雜治藥中。如胡洽療驚邪貍骨丸之類,皆大方中用之。

孫思邈《千金翼》、韋宙《獨行方》主踠折瘀血,並單用庵䕡一物,煮汁服之,亦末服。今人治打撲損,亦多用此法,飲散皆通,其效最速。服食方不見用者。

廣利方:治諸瘀血不散變成癰,搗生庵䕡蒿,取汁一升服之。

白話文:

庵閭子味苦,性微寒微溫,無毒。可以治療五臟瘀血、腹中積水、胸腹脹滿、熱邪停滯、風寒濕痺、全身疼痛、心窩部堅硬、膈膜寒熱、關節疼痛、婦女月經不通、消化不良、眼睛昏花。長期服用可以輕身延年益壽,甚至有傳說食用它能成仙。它生長在雍州的川穀地帶,上黨地區和路邊也有。十月採收成熟的果實,陰乾保存。(荊實、薏苡是它的輔藥。)

陶弘景說:庵閭子長得像艾草之類的植物,路邊到處都有。《仙經》也記載過它的用途,老百姓種植它來驅蛇。臣禹錫等人謹按《藥性論》記載:庵閭子味辛、苦,具有益氣的作用,主治男子陽痿,治療心腹脹滿,能消除瘀血。日華子說:它可以治療腰腳疼痛、膀胱疼痛、眼睛昏花以及骨節疼痛、食慾不振。

圖經記載:庵閭子生長在雍州的川穀地帶以及上黨地區的路邊。現在江淮地區也有。春天發芽,葉子像艾蒿,高二三尺。七月開花,八月結果,十月採收,陰乾。現在人們通常在九月採收。江南地區的人家多種植它來驅蛇。《本經》記載長期服用可以輕身延年益壽,但古代方劑很少用它單獨服用,通常只作為輔藥加入其他藥方中,例如胡洽治療驚邪的貍骨丸等複方中都有用到。

孫思邈的《千金翼方》、韋宙的《獨行方》都記載庵閭子可以治療跌打損傷引起的瘀血,方法是單獨使用庵閭子,煮汁服用,也可以研末服用。現在治療跌打損傷,也常用這種方法,內服外敷皆可,療效很快。但單獨作為食療的方子很少見。

廣利方:治療瘀血不散化膿成癰的方子:搗碎新鮮的庵閭子,取汁一升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