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類本草》~ 卷第六 (17)
卷第六 (17)
1. 巴戟天
味辛、甘,微溫,無毒。主大風邪氣,陰痿不起,強筋骨,安五臟,補中,增志,益氣,療頭面遊風,小腹及陰中相引痛,下氣,補五勞,益精,利男子。生巴郡及下邳山谷。二月、八月採根,陰乾。(覆盆子為之使,惡朝生、雷丸、丹參。)
陶隱居云:今亦用建平、宜都者,狀如牡丹而細,外赤內黑,用之打去心。唐本注云:巴戟天苗,俗方名三蔓草。葉以茗,經冬不枯,根如連珠,多者良,宿根青色,嫩根白紫,用之亦同。連珠肉厚者為勝。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巴戟天,使。能治男子夜夢,鬼交泄精,強陰,除頭面中風,主下氣,大風血癩。
病人虛損,加而用之。日華子云:味苦。安五臟,定心氣,除一切風,治邪氣,療水腫。又名不凋草,色紫如小念珠,有小孔子,堅硬難搗。
圖經曰:巴戟天,生巴郡及下邳山谷,今江淮、河東州郡亦有之,皆不及蜀州者佳。葉似茗,經冬不枯,俗名三蔓草,又名不凋草。多生竹林內。內地生者,葉似麥門冬而厚大,至秋結實。二月、八月採根,陰乾,今多焙之。有宿根者青色,嫩根者白色,用之皆同,以連珠肉厚者勝。
今方家多以紫色為良。蜀人云:都無紫色者。彼方人採得,或用黑豆同煮,欲其色紫,此殊失氣味,尤宜辨之。一說蜀中又有一種山律根,正似巴戟,但色白。土人採得,以醋水煮之乃紫,以雜巴戟,莫能辨也。真巴戟,嫩者亦白,干時亦煮治使紫,力劣弱,不可用。今兩種,市中皆是。
但擊破視之,其中而紫鮮潔者,偽也。真者擊破,其中雖紫,又有微白慘如粉色,理小暗也。
雷公曰:凡使,須用枸杞子湯浸一宿,待稍軟漉出,卻用酒浸一伏時,又漉出,用菊花同熬令焦黃,去菊花,用布拭令乾用。
衍義曰:巴戟天,本有心,干縮時,偶自落,或可以抽摘,故中心或空,非自有小孔子也。今人慾要中間紫色,則多偽以大豆汁沃之,不可不察。外堅難染,故先從中間紫色。有人嗜酒,日須五、七杯。後患腳氣甚危,或教以巴戟半兩,糯米同炒,米微轉色,不用米,大黃一兩,銼、炒,同為末,熟蜜為丸,溫水服五、七十丸,仍禁酒,遂愈。
白話文:
巴戟天味辛甘,性微溫,無毒。主治大風邪氣,陽痿,強健筋骨,滋養五臟,補益中氣,增強意志,益氣,治療頭面遊風,小腹及陰部牽引疼痛,降氣,治療五勞七傷,益精,對男性有益。生長在巴郡及下邳的山谷。二月、八月採挖根部,陰乾。(配伍覆盆子,忌與朝生、雷丸、丹參同用。)
古籍記載:現今也使用建平、宜都產的巴戟天,形狀像牡丹根但較細,外皮赤紅內里黑褐,使用時需去除根心。唐代注釋說:巴戟天的莖葉,民間俗稱三蔓草。葉子像茶葉,冬天也不枯萎,根莖如連珠狀,根莖越多越好,老根青色,嫩根白紫色,均可入藥。連珠狀根部肉質厚實者為佳。古代醫家記載:巴戟天能治療男子遺精、夢遺,壯陽,治療頭面中風,降氣,治療大風、血癩等症。
虛損病人,可酌情添加巴戟天使用。古籍記載:味苦,滋養五臟,安定心氣,祛除一切風邪,治療邪氣,治療水腫。又名不凋草,顏色紫褐色,像小念珠,有小孔,堅硬難以搗碎。
圖書記載:巴戟天生長在巴郡及下邳山谷,如今江淮、河東等地也有,但都不及蜀州所產的品質好。葉子像茶葉,冬天也不枯萎,民間俗稱三蔓草,又名不凋草。多生長在竹林裡。內地生長的巴戟天,葉子像麥冬但較厚大,秋天結果實。二月、八月採挖根部,陰乾,現在多用烘烤的方法乾燥。老根青色,嫩根白色,均可入藥,以連珠狀根部肉質厚實者為佳。
現在藥家用紫色巴戟天為佳。蜀地人說:蜀地根本沒有紫色的巴戟天。其他地方的人採挖到巴戟天,有時會用黑豆一起煮,使其顏色變紫,這樣會損失其藥性及味道,應當注意區分。有人說蜀地還有一種山藥根,外形很像巴戟天,但顏色潔白。當地人採挖到後,用醋水煮後顏色才會變紫,常被混雜在巴戟天中,難以辨別。真正的巴戟天,嫩的也是白色的,乾燥後煮過也會變紫,但藥效較弱,不宜使用。現在市場上兩種巴戟天都有。
只需將巴戟天敲碎觀察,裡面顏色鮮豔紫紅者為偽品。真品敲碎後,裡面雖然也是紫色,但還帶有略微慘白的粉紅色,紋理細小且暗淡。
古代醫家記載:使用巴戟天時,需用枸杞子湯浸泡一夜,待其稍微軟化後撈出,再用酒浸泡一伏時(約12小時),再撈出,與菊花一起煎熬至焦黃色,去除菊花,用布擦乾後使用。
古籍記載:巴戟天原本是有根心的,乾燥時,根心偶爾會自然脫落,或者可以手工去除,所以中心有時是空的,並不是天生就有小孔。現在有些人為了讓巴戟天中間呈現紫色,常會用大豆汁浸泡,需謹慎辨別。巴戟天外皮堅硬難以染色,所以先從中間染色。曾有一人嗜酒如命,每日需飲酒五七杯,後來患上腳氣病,病情危急,有人建議他用巴戟天半兩,與糯米一起炒,直到米粒略微變色,不用米,再用大黃一兩,切碎炒制,研磨成粉,用熟蜜做成藥丸,溫水服用五七十丸,並且戒酒,病症隨之痊癒。
2. 白英
味甘,寒,無毒。主寒熱,八疸,消渴,補中益氣。久服輕身延年。一名谷菜,一名白草。生益州山谷。春採葉,夏採莖,秋採花,冬採根。
陶隱居云:諸方藥不用。此乃有蔛(音斛)菜,生水中,人蒸食之。此乃生山谷,當非是。又有白草,葉作羹飲,甚療勞,而不用根、華。益州乃有苦菜,土人專食之,皆充健無病,疑或是此。唐本注云:此鬼目草也。蔓生,葉似王瓜,小長而五椏。實圓,若龍葵子,生青,熟紫黑,煮汁飲,解勞。
東人謂之白草。陶云白草,似識之而不的辨。今按陳藏器本草云:白英,主煩熱,風疹,丹毒,瘧瘴寒熱,小兒結熱。煮汁飲之。一名鬼目。《爾雅》云:苻,鬼目。注:似葛,葉有毛,子赤如耳璫珠,若雲子熟黑,誤矣。又按別本注云:今江東人夏月取其莖、葉煮粥,極解熱毒。
白話文:
白英味甘、性寒,無毒。能治療寒熱、黃疸、消渴症,並能滋補身體、益氣。長期服用可以輕身延年。白英又名谷菜、白草,生長在益州的山谷中。春天採集葉子,夏天採集莖,秋天採集花,冬天採集根。
陶弘景說:許多藥方都沒有使用白英。市面上有一種叫做蔛(音斛)的蔬菜,生長在水中,人們蒸煮後食用。而生長在山谷中的白英,應該與蔛菜不同。還有一種叫做白草的植物,它的葉子可以做成羹食用,非常有效地治療疲勞,但不用它的根和花。益州還有一種苦菜,當地人經常食用,身體都很健康沒有疾病,我懷疑它可能就是白英。唐代的本草書注釋說:白英就是鬼目草。它蔓生,葉子像王瓜葉,但較小且細長,葉片分成五個裂片。果實圓形,像龍葵的果實,生時青色,成熟時紫黑色,煮汁飲用可以解勞。
東部地區的人們稱它為白草。陶弘景雖然提到白草,但似乎認識卻未能準確辨識。現在根據陳藏器所著的《本草》記載:白英可以治療煩熱、風疹、丹毒、瘧疾寒熱以及小兒發熱。將其煮汁飲用即可。白英又名鬼目。《爾雅》中記載:苻,就是鬼目。注釋說:它像葛藤,葉子有毛,果實紅色像耳環上的珠子,成熟後變成黑色,但這說法有誤。另據其他版本的注釋記載:現在江東地區的人們在夏天用白英的莖葉煮粥,非常有效地解熱毒。
3. 白蒿
味甘,平,無毒。主五臟邪氣,風寒濕痹,補中益氣,長毛髮令黑,療心懸,少食常飢。久服輕身,耳目聰明,不老。生中山川澤。二月採。
陶隱居云:蒿類甚多,而俗中不聞呼白蒿者,方藥家既不用,皆無復識之,所主療既殊佳,應更加研訪。服食七禽散云:白兔食之,仙。與前庵䕡子同法爾。唐本注云:《爾雅》:蘩(音煩),皤(音婆)蒿。即白蒿也。此蒿葉粗於青蒿,從初生至枯,白於眾蒿,欲似細艾者,所在有之也。
今按別本注云:葉似艾,葉上有白毛粗澀,俗呼為蓬蒿。臣禹錫等謹按爾雅疏云:蓬蒿可以為菹,故《詩箋》云:以豆薦蘩菹。陸機云:凡艾,白色為皤蒿。今白蒿,春始生,及秋香美。可生食又可蒸。一名遊胡,北海人謂之旁勃,故《大戴禮·夏小正傳》曰:蘩,遊胡。遊胡,旁勃也。
孟詵云:白蒿,寒。春初此蒿前諸草生。搗汁去熱黃及心痛。其葉生挪,醋淹之為菹,甚益人。又,葉乾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飲和一匙,空腹服之。子,主鬼氣,末和酒服之良。又,燒淋灰煎,治淋瀝疾。
圖經曰:白蒿,蓬蒿也。生中山川澤,今所在有之。春初最先諸草而生,似青蒿而葉粗,上有白毛錯澀,從初生至枯,白於眾蒿,頗似細艾。二月採。此《爾雅》所謂蘩(音煩),皤(音婆)蒿是也。疏云:蓬蒿,可以為菹。故《詩箋》云:以豆薦蘩菹。陸機云:凡艾,白色為皤蒿。
今白蒿,春始生,及秋香美,可生食,又可蒸。一名遊胡,北海人謂之旁勃,故《大戴禮·夏小正》云:蘩,遊胡。遊胡,旁勃也。此草古人以為菹。唐·孟詵亦云:生挪醋食。今人但食蔞蒿,不復食此。或疑此蒿即蔞蒿。而孟詵又別著蔞蒿條,所說不同,明是二物,乃知古今食品之異也。
又今階州以白蒿為茵陳蒿,苗、葉亦相似,然以入藥,恐不可用也。按蒿類亦多。《爾雅》云:蘩之醜,秋蒿。言春時各有種名,至秋老成,皆通呼為蒿也。中品有馬先蒿,云生南陽川澤,葉如益母草,花紅白,八、九月有實,谷謂之虎麻,亦名馬新蒿。《詩·小雅》所謂匪莪伊蔚是也。
陸機云:蔚,牡蒿。牡蒿,牡菣(愆刃切)也。三月始生,七月華,似胡麻花而紫赤,八月為角,角似小豆角,銳而長,一名馬新蒿。郭璞注《爾雅》:蔚,牡菣。謂無子者。而陸雲有子,二說小異。今當用有子者為正。下品又有角蒿,云葉似白蒿,花如瞿麥,紅赤可愛,子似王不留行,黑色作角,七、八月採。又有茵陳蒿、草蒿,下自有條。
白蒿、馬新蒿,古方治癩疾多用之。《深師方:》云:取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曲及米一如釀酒法,候熟,稍稍飲之。但是惡疾遍體,面目有瘡者,皆可飲之。又取馬新蒿搗末,服方寸匕,日三。如更赤起,服之一年,都瘥平復。角蒿,醫方鮮有用者。
白話文:
白蒿味甘、性平,無毒。能治療五臟積聚的邪氣、風寒濕痺,可以補益中氣、增強體力,使頭髮烏黑亮麗,治療心悸、食少而飢餓。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耳聰目明,延年益壽。白蒿生長在山川澤地,農曆二月採收。
古人記載中,白蒿種類繁多,但民間很少稱呼它為白蒿,藥方中也少用,因此鮮為人知,但其藥效甚佳,值得進一步研究。據說白兔吃了白蒿可以成仙,與前庵䕡子(一種植物)的功效相似。古代典籍記載,白蒿就是《爾雅》中所說的「蘩」和「皤蒿」。它的葉子比青蒿粗糙,從生長到枯萎,都比其他蒿類植物更白,有點像細艾。各地都有生長。
另有記載說,白蒿葉子像艾草,葉面上有白色絨毛,粗糙,民間俗稱蓬蒿。白蒿春天開始生長,到秋天香氣更濃郁,可以生吃,也可以蒸煮食用。它還叫遊胡,北海地區的人稱它為旁勃。《大戴禮·夏小正傳》中記載:「蘩,遊胡,遊胡,旁勃也。」
古人記載,白蒿性寒。春天,白蒿比其他草先長出來,搗碎取汁可以治療發熱、黃疸和心痛。它的嫩葉可以加醋醃製成咸菜,對人體很有益處。將葉子曬乾磨成粉末,可以治療夏季水瀉,取一匙粉末用米湯調和,空腹服用。白蒿的種子可以治療鬼氣(一種病症),磨成粉末與酒一起服用效果更好。將白蒿燒成灰,煎水服用,可以治療淋病。
古籍記載,白蒿就是蓬蒿,生長在山川澤地,現在各地都有。它比其他草先長出來,葉子比青蒿粗,葉面上有白色的絨毛,從生長到枯萎都比其他蒿類植物更白,有點像細艾。農曆二月採收。這與《爾雅》中所說的「蘩」、「皤蒿」相符。古代文獻記載,蓬蒿可以製作成鹹菜。陸機說,凡是艾草,白色的就叫皤蒿。
白蒿春天開始生長,到秋天香氣更濃郁,可以生吃也可以蒸煮。它也叫遊胡,北海地區的人稱它為旁勃。《大戴禮·夏小正》中也記載了這一點。古人常用它來製作鹹菜。唐代孟詵也記載了它可以用醋醃著吃。現在人們只吃蔞蒿,不吃白蒿了。有人懷疑白蒿就是蔞蒿,但是孟詵在記載中分別描述了白蒿和蔞蒿,說明這兩種植物不同,可見古今人們食用的植物有所差異。
現在有的地方把白蒿當作茵陳蒿,它們的莖葉很相似,但入藥時要小心謹慎,恐不可混用。蒿類植物種類繁多,《爾雅》記載:「蘩之醜,秋蒿。」說明春天各種蒿都有各自的名字,到了秋天都叫蒿。還有一些其他種類的蒿,如馬先蒿、角蒿等,它們的特性和用途也有所不同。
白蒿和馬先蒿古方中常用來治療癩疾。古方記載,用白艾蒿(可能是白蒿的一種)煮汁,加入米曲,像釀酒一樣發酵後飲用,可以治療皮膚病。也可以用馬先蒿搗碎成末,每次服用一錢,每天三次,可以治療皮膚病。角蒿則很少在醫方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