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類本草》~ 卷第二十八 (7)
卷第二十八 (7)
1. 薤
又方:誤吞釵。取薤白曝令萎黃,煮使熟,勿切,食一大束,釵即隨出。又方:若已中水及惡露風寒,腫痛。杵薤以敷上,炙熱拓瘡上,便愈。又方:虎、犬咬人。杵汁敷,又飲一升,日三,瘥。又方:食鬱肉脯,此並有毒。杵汁服二、三升。梅師方:有傷手足而犯惡露,殺人,不可治。
以薤白爛搗,以帛囊之,著煻火使薤白極熱,去帛,以薤敷瘡,以帛急裹之,冷即易;亦可搗作餅子,以艾灸之,使熱氣入瘡中,水下,瘥。又方:灸瘡腫痛。薤白切一升,豬脂一升細切,以苦酒浸經宿,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滓敷上。食醫心鏡:主赤白痢下。薤白一握,切,煮作粥食之。
又方:治諸瘡敗。能生肌,輕身,不飢,耐老。宜心歸骨,菜芝也。除寒熱,去氣,溫中散結氣,利病人。諸瘡中風寒水腫,生杵敷之。鯁骨在咽,煮食佳,作羹粥食之,炸作齏菹,炒食並得。黃帝云:薤不可共牛肉食之,成瘕疾。冬月勿食生薤,多涕唾。範汪治目中風腫痛。
取薤白截,仍以膚上令遍膜,皆瘥。頭卒痛者,止之。又方:產後諸痢。宜煮薤白食之,唯多益好。用肥羊肉去脂,作灸食之;或以羊腎脂炒薤白食,尤佳。楊氏產乳:療疳痢。薤白二握,生搗如泥,以粳米粉二物蜜調相和,捏作餅,炙取熟與吃,不過三、兩服。
衍義曰:薤,葉如金燈葉,差狹而更光。故古人言薤露者,以其光滑難佇之義。《千金》治肺氣喘急,用薤白,亦取其滑泄也。與蜜同搗,塗湯火傷,其效甚速。
白話文:
[薤]
另一個方法:如果誤吞了髮釵,可以取曬到有點乾黃的薤白,煮熟但不要切,吃下一大把,髮釵就會跟著排出。
另一個方法:如果因為接觸到污水或產後惡露而受風寒,導致腫痛,可以把薤搗爛敷在患處,再用熱的東西去燙敷,腫痛就會好。
另一個方法:被老虎或狗咬傷,可以把薤搗爛取汁敷在傷口,再喝一升的薤汁,一天三次,傷就會痊癒。
另一個方法:如果吃了腐敗的肉乾,這些都有毒,可以把薤搗爛取汁,喝兩三升。梅師的藥方說:如果手腳受傷又感染了惡露,會致命,無法醫治。可以把薤白搗爛,用布包起來,放在熱灰旁邊讓薤白很熱,拿掉布,把薤敷在瘡上,再用布包緊,冷了就換。也可以把薤搗成餅狀,用艾草灸,讓熱氣進入瘡中,水腫消退,病就會好。
另一個方法:治療灸瘡腫痛,把一升的薤白切好,一升的豬油切細,用苦酒浸泡一晚,用小火煮三上三下,濾掉渣滓敷在患處。
《食醫心鏡》記載:可以治療赤白痢疾。把一把薤白切好,煮成粥食用。
另一個方法:治療各種潰爛的瘡。可以幫助肌肉生長,使身體輕盈,不容易感到飢餓,延緩衰老。薤對心臟有益,使骨頭強健,可以說是菜中的靈芝。可以去除寒熱,消除氣滯,溫暖脾胃,疏散鬱結的氣,對病人有幫助。各種瘡、中風、寒濕引起的水腫,都可以搗爛生敷。如果魚骨卡在喉嚨,煮來吃很好,可以煮成羹、粥來吃,也可以炸成醬菜、炒來吃。
黃帝說:薤不可以和牛肉一起吃,會形成腫塊。冬天不要吃生的薤,會多痰。范汪用薤治療眼睛中風腫痛,取薤白截斷後敷在眼睛上,讓眼皮都覆蓋到,都能治好。頭突然疼痛也可以用薤來止痛。
另一個方法:治療產後各種痢疾,應該煮薤白來吃,吃越多越好。可以用肥羊肉去掉油脂,做成灸食,或是用羊腎的脂肪炒薤白來吃,效果更好。
楊氏的產後方記載:可以治療疳痢,把兩把薤白搗爛成泥,加入粳米粉,用蜂蜜調和均勻,捏成餅狀,烤熟後給病人吃,吃個三、兩次就好了。
衍義說:薤的葉子像金燈籠的葉子,比較窄但更有光澤,所以古人說「薤露」,就是指它的光滑不易停留水滴的意思。《千金方》用薤白來治療肺氣喘急,也是因為它有滑利的作用。把薤和蜂蜜一起搗爛,塗在燙傷或火傷的地方,效果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