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六 (1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 (13)

1. 木香

味辛,溫,無毒。主邪氣,闢毒疫溫鬼,強志,主淋露,療氣劣,肌中偏寒,主氣不足,消毒,殺鬼精物,溫瘧蠱毒,行藥之精。久服不夢寤魘寐,輕身致神仙。一名蜜香。生永昌山谷。

陶隱居云:此即青木香也。永昌不復貢,今皆從外國舶(音白)上來,乃云大秦國。以療毒腫,消惡氣,有驗。今皆用合香,不入藥用。唯制蛀蟲丸用之,常能煮以沐浴,大佳爾。唐本注云:此有二種,當以崑崙來者為佳,出西胡來者不善。葉似羊蹄而長大。花如菊花,其實黃黑,所在亦有之。

白話文:

這種藥材味道辛辣,性溫,無毒。它能治療邪氣,驅除毒疫瘟鬼,增強意志力,治癒淋露,改善體虛乏力,消除肌膚寒氣,補益氣血,殺滅鬼精,溫熱瘧疾蠱毒,促進藥物精華運行。長期服用,可以減少夢魘,減輕體重,達到神仙般的境界。它也叫做蜜香,生長在永昌山谷。

陶隱居說,這種藥材就是青木香。永昌不再進貢這種藥材,現在都從外國船上運來,據說來自大秦國。它可以治療毒腫,消除惡氣,效果顯著。現在人們都用它來製作香料,不作為藥物使用。只有在製作防蟲丸時才會用到,人們也會用它煮水沐浴,效果很好。唐代本草注說,這種藥材有兩種,崑崙山產的最好,西胡產的比較差。它的葉子像羊蹄葉,但比羊蹄葉更大。花朵像菊花,果實是黃黑色的,各地都有生長。

今按別本注云:葉似薯蕷而根大,花紫色,功效極多,為藥之要用。陶云:不入藥用,非也。臣禹錫等謹按蜀本云:今苑中種之,花黃,苗高三、四尺,葉長八、九寸,皺軟而有毛。藥性論云:木香,君。治女人血氣,刺心心痛不可忍,末,酒服之,治九種心痛,積年冷氣,痃癖症塊脹痛,逐諸壅氣上衝,煩悶,治霍亂吐瀉,心腹㽲刺。隋書云:樊子蓋為武威太守。

車駕西巡,將入吐谷渾,子蓋以彼多瘴氣,獻青木香以御霧露。南州異物志云:青木香,出天竺,是草根,狀如甘草。蕭炳云:青木香功用與此同。又云:崑崙船上來,形如枯骨者良。日華子云:治心腹一切氣,止瀉,霍亂,痢疾,安胎,健脾消食,療羸劣,膀胱冷痛,嘔逆反胃。

白話文:

古籍記載木香的形態和功效,葉子像薯蕷但根部較大,花呈紫色,用途廣泛,是重要的藥材。陶弘景認為木香不入藥,但實際上并非如此。蜀本記載木香在園中種植,花呈黃色,植株高三到四尺,葉長八到九寸,皺皺的軟軟的並且有毛。木香性味辛溫,主治婦女血氣不調、刺痛心痛難忍、心痛積年冷氣、痃癖症塊脹痛、諸壅氣上衝煩悶、霍亂吐瀉、心腹絞痛等症。隋書記載樊子蓋擔任武威太守時,車駕西巡前往吐谷渾,子蓋因當地瘴氣多,獻上青木香以防禦霧露。南州異物志記載青木香产于天竺,是草根,形状像甘草。蕭炳認為青木香功效與木香相同,並指出來自崑崙的形如枯骨的青木香品質較佳。日華子則認為青木香可以治療心腹一切氣痛、止瀉、霍亂、痢疾、安胎、健脾消食、治療羸瘦虛弱、膀胱冷痛、嘔吐反胃等症。

圖經曰:木香,生永昌山谷,今唯廣州舶上有來者,他無所出。陶隱居云:即青木香也。根窠大類茄子,葉似羊蹄而長大,花如菊,實黃黑,亦有葉如山芋而開紫花者,不拘時月採根芽為藥。以其形如枯骨者良。江淮間亦有此種,名土青木香,不堪入藥用。偽蜀王昶苑中亦嘗種之,云苗高三、四尺,葉長八、九寸,皺軟而有毛,開黃花,恐亦是土木香種也。

《續傳信方》著張仲景青木香丸,主陽衰諸不足,用崑崙青木香,六路訶子皮二十兩,篩末,沙糖和之。駙馬都尉鄭某(忘其名),去沙糖,加羚羊角十二兩,白蜜丸如梧子,空腹酒下三十丸,日再,其效甚速。然用藥不類古方,而云仲景者,不知何從而得之邪。按《修養書》云:正月一日取五木煮湯以浴,令人至老鬚髮黑。

白話文:

圖經曰: 木香,生長於永昌山谷,現在只有廣州的舶來品才有,其他地方沒有產出。陶隱居說:木香就是青木香。根部像茄子,葉子像羊蹄葉,但更大,花像菊花,果實黃黑色。也有一些木香,葉子像山芋葉,開紫色花,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採集根和芽來入藥。以形狀像枯骨的木香為佳。江淮地區也有這種植物,叫做土青木香,不能入藥。偽蜀王昶在園中也種植過木香,他說木香苗高三、四尺,葉長八、九寸,皺巴巴的,有毛,開黃花,可能是土木香的一種。

《續傳信方》記載張仲景的青木香丸, 主治陽氣衰弱、諸般不足,要用崑崙青木香,六路訶子皮二十兩,研成粉末,用砂糖和在一起。駙馬都尉鄭某(忘記名字),去掉砂糖,加入羚羊角十二兩,用白蜜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空腹用酒送服三十丸,一天服用兩次,效果很快。但是,這個方子用藥與古代方子不同,卻說是張仲景的,不知從何而來。

按《修養書》記載: 正月一日用五種木頭煮湯洗澡,可以使人到老了頭髮都還是黑色的。

徐鍇注云:道家謂青木香為五香,亦云五木。道家多以此浴,當是其義也。又:古方主癰疽五香湯中,亦使青木香,青木香名為五香,信然矣。

海藥謹按《山海經》云:生東海崑崙山。雷公云:凡使,其香是蘆蔓根條,左盤旋。採得二十九日,方硬如朽骨硬碎。其有蘆頭丁蓋子色青者,是木香神也。外臺秘要:治狐臭,若股內陰下恆濕臭,或作瘡。青木香,好醋浸,致腋下夾之,即愈。傷寒類要:天行熱病,若發赤黑斑如𧌴。

青木香二兩,水二升,煮取一升,頓服之效。孫尚藥:治丈夫、婦人、小兒痢。木香一塊,方圓一寸,黃連半兩,上件二味用水半升同煎乾,去黃連,只薄切木香焙乾為末。三服:第一橘皮湯,第二陳米飲,第三甘草湯調下。此方李景純傳。有一婦人久患痢將死,夢中觀音授此方,服之遂愈。

白話文:

徐鍇在他的註解中說:道家把青木香稱為五香,也稱為五木。道家經常用青木香洗澡,這應該是青木香被稱為五香的原因。另外,古方中治療癰疽的「五香湯」也使用青木香,青木香被稱為五香,確實如此。

《山海經》記載,青木香生長在東海崑崙山。雷公說:使用青木香時,要選擇香氣像蘆葦根莖,左旋的,採摘後要放置二十九天,才會變得像朽骨一樣堅硬且易碎。如果青木香上有像蘆葦頭一樣的丁蓋子,顏色是青色的,那就是最好的木香。醫書《外台秘要》記載,可以用青木香治療狐臭,將青木香浸泡在醋中,然後夾在腋下,可以治癒。醫書《傷寒類要》記載,治療天行熱病,如果患者身上出現紅色或黑色的斑點,可以用青木香二兩,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用。

孫尚藥記載,可以用青木香治療男女老少痢疾。將一寸大小的青木香和半兩黃連一起用半升水煎煮,然後去掉黃連,將青木香切薄片,烘乾研成粉末。服用三次:第一次用橘皮湯送服,第二次用陳米湯送服,第三次用甘草湯送服。這個方子是李景純傳下來的。曾經有一位婦人長期患痢疾,病重將死,夢中觀音菩薩傳授了這個方子,服用後病就好了。

別說云:謹按木香,今皆從外國來,即青木香也,陶說為得,本在草部。而《圖經》所載廣州一種,乃是木類。又載滁州、海州者,乃馬兜鈴根,此山鄉俗名爾。治療冷熱,殊不相似。此三種,自當入一外類別名爾。

衍義曰:木香,專泄決胸腹間滯塞冷氣,他則次之。得橘皮、肉豆蔻、生薑相佐使絕佳,效尤速。又一種,嘗自岷州出塞,得生青木香,持歸西洛。葉如牛蒡,但狹長,莖高三、四尺,花黃,一如金錢,其根則青木香也。生嚼之,極辛香,尤行氣。

白話文:

古人說木香都是從外國進口的,其實就是青木香,陶弘景說它是草類,但《圖經》記載廣州的木香是木類,滁州、海州的木香則是馬兜鈴的根,這只是當地俗稱而已。三種藥材的性質和功效差異很大,應該歸入不同的類別。

木香的主要功效是疏泄胸腹間的寒氣和積滯,其他藥材的效果則次之。如果能配合橘皮、肉豆蔻、生薑一起使用,效果會更好,藥效也更快。還有一種木香,從岷州運到洛陽,叫做青木香,葉子像牛蒡,但更細長,莖高三、四尺,花黃色,像金錢,根就是青木香。生嚼青木香,非常辛香,能有效地行氣。

2. 薯蕷

味甘,溫,平,無毒。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主頭面遊風,風頭眼眩,下氣,止腰痛。補虛勞羸瘦,充五臟,除煩熱,強陰。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一名山芋,秦、楚名玉延,鄭、越名土薯(音除。)生嵩高山谷。二月、八月採根,曝乾。紫芝為之使,惡甘遂。

陶隱居云:今近道處處有,東山、南江皆多掘取食之以充糧。南康間最大而美,服食亦用之。唐本注云:薯蕷,日乾搗細,篩為粉,食之大美,且愈疾而補。此有兩種:一者白而且佳。一者青黑,味亦不美。蜀道者尤良。臣禹錫等謹按吳氏云:薯蕷,一名諸署,齊、越名山羊,一名修脆,一名兒草。

白話文:

山藥味甘,性溫,平性,無毒。能治療脾胃虛弱,補益虛損,驅除寒熱邪氣,健脾補中,增強體力,長肌肉,治頭面風症、頭風眼花、氣虛下陷、腰痛等。對於虛勞瘦弱,能補益五臟,消除煩熱,滋補腎陰。長期服用可使耳目聰明,身體輕盈,不感到飢餓,延年益壽。山藥又名山芋,秦國、楚國稱為玉延,鄭國、越國稱為土薯。生長在嵩山的高山谷地。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曬乾備用。紫芝是它的配伍藥物,忌與甘遂同用。

陶隱居說:現在山藥在很多地方都有,東山、南江一帶都大量挖掘食用,充當糧食。南康地區的山藥最大最美,可以用來食用或入藥。唐本注釋說:山藥曬乾後研磨成粉,食用美味,還能治病補益。山藥分為兩種:一種是白色,品質較好;另一種是青黑色,味道不如白色好。蜀道產的山藥品質最佳。吳氏說:山藥又名諸署,齊國、越國稱為山羊,又名修脆、兒草。

神農:甘,小溫。桐君、雷公:甘,無毒。或生臨朐鐘山,始生赤莖細蔓,五月華白,七月實青黃,八月熟落,根中白,皮黃,類芋。藥性論云:薯蕷,臣。能補五勞七傷,去冷風,止腰疼,鎮心神,安魂魄,開達心孔,多記事,補心氣不足,患人體虛羸,加而用之。異苑云:薯蕷,野人謂之土薯。

若欲掘取,嘿然則獲,唱名便不可得。人有植之者,隨所種之物而像之也。日華子云: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主泄精,健忘。乾者功用同前。

圖經曰:薯蕷,生嵩高山山谷,今處處有之,以北都、四明者為佳。春生苗,蔓延籬援。莖紫葉青,有三尖角似牽牛更厚而光澤。夏開細白花,大類棗花。秋生實於葉間,狀如鈴。二月、八月採根,今人冬春採,刮之白色者為上,青黑者不堪,曝乾用之。法取粗根,刮去黃皮,以水浸,末白礬少許摻水中,經宿取,淨洗去涎,焙乾。

白話文:

薯蕷味甘性溫,無毒。它生長在臨朐鐘山,剛長出來時莖為紅色,藤蔓細小,五月開白花,七月果實呈青黃色,八月成熟落地。根部白色,外皮黃色,形狀像芋頭。薯蕷具有補益五勞七傷、驅散寒風、止腰痛、鎮定心神、安魂魄、開通心竅、增強記憶、補益心氣不足等功效。虛弱體虛的人可以用它來調理。民間稱薯蕷為土薯,據說想挖取它,必須靜悄悄地才能挖到,如果大聲喊叫就無法得到。有人會種植它,種植後它會像周圍的植物一樣。薯蕷能補益五臟、強健筋骨、增強意志、安神定志,主治遺精、健忘等症。曬乾的薯蕷功效與新鮮的相同。

薯蕷主要生長在嵩高山山谷,如今各地都有,以北都和四明產的最好。春天發芽,蔓延於籬笆和棚架上。莖為紫色,葉為青色,葉片呈三角形,比牽牛花葉更厚更光亮。夏天開細白的花,形狀像棗花。秋天在葉子之間結果,形狀像鈴鐺。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現在人們多在冬春季節採挖,刮掉白色部分的才是上等品,青黑色部分不可用,晒乾後即可使用。採挖粗壯的根部,刮去黃色的外皮,用清水浸泡,加入少量白礬,浸泡一夜後取出,清洗乾淨去除黏液,晒乾即可。

近都人種之極有息。春取宿根頭,以黃沙和牛糞作畦種。苗生以竹梢作援,援高不得過一、二尺,夏月頻溉之。當年可食,極肥美。南中有一種,生山中,根細如指,極緊實,刮磨入湯煮之,作塊不散,味更珍美,云食之尤益人,過於家園種者。又江湖、閩中出一種,根如薑、芋之類而皮紫。

極有大者,一枚可重斤余,刮去皮,煎煮食之俱美,但性冷於北地者耳。彼土人為單呼為薯(音若殊),亦曰山薯。而《山海經》云:景山北望少澤,其草多薯藇(音與薯蕷同)。郭璞注云:根似芋可食。今江南人單呼薯(音儲),語或用輕重耳。據此注,則薯蕷與薯乃一種。

白話文:

現在城裡的人們普遍種植一種叫做薯蕷的植物。春天時,將舊根的頭部種植在用黃沙和牛糞混合的畦床上。幼苗長出後,用竹竿支撐,高度不超過一、二尺,夏天要經常澆水。當年就能收穫,而且非常肥美。南方山區也有一種薯蕷,根部細如手指,非常堅實,刮去皮後放入湯中煮,會結成塊狀而不散,味道更加鮮美,据说食用这种薯蕷比家裡種的更有益健康。另外,江淮和閩南地區也有一種薯蕷,根部像薑、芋頭之類,但皮是紫色的。

其中一些非常大,一個就能重達一斤以上。刮去皮後,煎煮食用都很美味,只是性寒,比北方種的要冷一些。當地人直接稱它為薯,也叫山薯。而《山海經》中記載:景山北面有一片沼澤,那裡的草叢中有很多薯藇。郭璞注釋說:它的根部像芋頭,可以食用。現在江南人直接稱薯,只是發音輕重不同而已。根據這些注釋,薯蕷和薯其實是同一种植物。

南北之產或有不同,故其形類差別。然字音殊、儲不同,蓋相傳之訛也。一名山芋。

食療:治頭疼,利丈夫,助陰力。和麵作餺飥,則微動氣,為不能制面毒也。熟者和蜜,或為湯煎,或為粉,並佳。干之入藥更妙也。雷公云:凡使,勿用平田生二、三紀內者,要經十紀者,山中生,皮赤,四面有髭生者妙。若採得,用銅刀削去上赤皮,洗去涎,蒸用。聖惠方:補虛損,益顏色。

用薯蕷於砂盆中細研,然後下於銚中,先以酥一大匙熬令香,次旋添酒一盞煎,攪令勻,空心飲之。食醫心鏡主下焦虛冷,小便數,瘦損無力。生薯蕷半斤。刮去皮,以刀切碎,研令細爛,於鐺中著酒,酒沸下薯蕷,不得攪,待熟著少鹽、蔥白,理添酒,空腹飲三、二杯,妙。

白話文:

南北各地生長的芋頭可能有些差異,因此外觀上也會有不同。但名字的讀音和寫法卻有很大的差異,這可能是因為流傳過程中出現了訛誤。芋頭又稱山芋。

食用芋頭可以治療頭痛,增強男性功能,滋陰補腎。將芋頭和麵粉做成糕點,會略微動氣,因為它無法完全抵消麵粉的毒性。熟透的芋頭可以加入蜂蜜,或煮成湯,或磨成粉,都是不錯的吃法。將芋頭曬乾入藥效果更佳。雷公說:使用芋頭時,不要用平地生長兩三年內的,要選用生長十年的山地芋頭,皮呈紅色,四面長有細毛的最好。採摘後,用銅刀削去紅色的外皮,洗去黏液,再蒸熟使用。聖惠方記載:芋頭能補虛損,使氣色紅潤。

將芋頭放在砂盆中研磨成細粉,然後倒入銚中,先用一匙酥油熬製香氣,再慢慢加入一杯酒煎煮,攪拌均勻,空腹飲用。食醫心鏡記載:芋頭適合治療下焦虛冷,小便頻繁,瘦弱無力等症狀。生芋頭半斤,刮去外皮,用刀切碎,研磨成細泥,放入鍋中,加入酒,酒沸騰後放入芋頭,不要攪拌,煮熟後加入少許鹽和蔥白,再添些酒,空腹飲用兩三杯,效果很好。

衍義曰:山藥,按本草,上一字犯英廟諱,下一字曰蕷,唐代宗名預,故改下一字為藥,今人遂呼為山藥。如此則盡失當曰本名,慮歲久,以山藥為別物,故書之。此物貴生干,方入藥,其法:冬月以布裹手,用竹刀子剮去皮,於檐下風逕處,盛竹篩中,不得見日色。一夕干五分,俟全乾收之,唯風緊則干速。

所以用干之意,蓋生濕則滑,不可入藥。熟則只堪啖,亦滯氣。余如《經》。

白話文:

衍義曰:

山藥,根據本草書記載,原本的寫法,上一個字犯了英廟的忌諱,下一字原本是“蕷”。唐代宗的名字是“預”,所以後來改成“藥”,現在的人都叫它山藥。這樣一來就完全失去了原本的寫法,擔心時間久了,人們會以為山藥是另外一種東西,所以才把它寫下來。

這種東西最重要的是要曬乾,才能入藥。方法是:冬月的時候,用布包著手,用竹刀削去皮,放在屋檐下通風的地方,用竹篩盛着,不能見陽光。一夜可以曬乾五分,等到完全乾透了再收起來。如果風很緊,就會乾得快。

所以要用乾製山藥的原因,是因為生的山藥濕滑,不能入藥。煮熟了只能吃,而且會阻滯氣血。其他的就如同經書中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