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類本草》~ 卷第六 (12)
卷第六 (12)
1. 升麻
味甘、苦,平、微寒,無毒。主解百毒,殺百精老物殃鬼,闢溫疫,瘴氣,邪氣,蠱毒。入口皆吐出,中惡腹痛,時氣毒癘,頭痛寒熱,風腫諸毒,喉痛口瘡。久服不夭,輕身長年。一名周麻。生益州山谷。二月、八月採根,曝乾。
陶隱居云:舊出寧州者第一,形細而黑,極堅實,頃無復有。今唯出益州,好者細削,皮青綠色,謂之雞骨升麻。北部間亦有,形又虛大,黃色。建平間亦有,形大味薄,不堪用。人言是落新婦根,不必爾。其形自相似,氣色非也。落新婦亦解毒,取葉挪作小兒浴湯,主驚忤。
白話文:
味甘、苦,性平微寒,無毒。
功效:
- 解百毒,殺百精老物殃鬼,辟溫疫、瘴氣、邪氣、蠱毒。
- 治入口即吐、中惡腹痛、時氣毒癘、頭痛寒熱、風腫諸毒、喉痛口瘡。
- 久服不夭,輕身長年。
別名: 周麻
產地: 益州山谷
採收時節: 二月、八月採根,曝乾。
陶隱居注:
- 舊時寧州產的升麻品質最佳,形狀細小而黑,質地堅實,現今已經絕跡。
- 現在只產於益州,品質好的升麻細削,皮呈青綠色,稱為「雞骨升麻」。
- 北部地區也有產,但形狀虛大,顏色偏黃。
- 建平地區也有產,但形狀大而味道淡薄,不適宜用。
- 有人說建平產的升麻是落新婦根,其實不然。雖然外形相似,但氣色不同。
- 落新婦也有解毒功效,其葉可作為小兒沐浴湯,主治驚忤。
今按別本注云:今嵩高出者色青,功用不如蜀者。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蜀升麻,主治小兒風,驚癇,時氣熱疾,能治口齒,風腫疼,牙根浮爛惡臭,熱毒膿血,除心肺風毒熱,壅閉不通,口瘡,煩悶。療癰腫,豌豆瘡,水煎綿沾拭瘡上。主百邪鬼魅。陳藏器云:陶云,人言升麻是落新婦根。
非也,相似耳。解毒取葉作小兒浴湯,主驚。按今人多呼小升麻為落新婦,功用同於升麻,亦大小有殊。日華子云:安魂定魄並鬼附啼泣,遊風腫毒,口氣疳䘌。又名落新婦。
圖經曰:升麻,生益州川穀,今蜀漢、陝西、淮南州郡皆有之,以蜀川者為勝。春生苗,高三尺以來。葉似麻葉,並青色。四月、五月著花似粟穗,白色。六月以後結實,黑色。根紫如蒿根,多須。二月、八月採,日曝乾。今醫家以治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解傷寒頭痛,凡腫毒之屬殊效。
白話文:
現在根據其他版本的註解說,嵩山產的升麻顏色偏青,藥效不如蜀地產的升麻。臣禹錫等人謹慎地查閱了《藥性論》記載:蜀地產的升麻,主治小兒風疾、驚癇、時行熱病,能治口齒風腫疼痛、牙根浮爛惡臭、熱毒膿血,去除心肺風毒熱,解除壅閉不通、口瘡、煩悶等症狀。治療癰腫、豌豆瘡,可以用水煎煮後,用布浸濕敷於瘡上。主治百邪鬼魅。陳藏器說,陶弘景說升麻是落新婦的根。
這是不對的,只是外形相似而已。解毒可以取其葉子製作成小兒洗澡水,主治驚嚇。現在很多人把小升麻叫做落新婦,功效跟升麻一樣,只是大小有所不同。日華子說:安魂定魄,治療鬼附身、啼哭不止、遊風腫毒、口氣疳疾等症狀。也叫做落新婦。
《圖經》記載:升麻生長在益州川穀,現在蜀漢、陝西、淮南等地都有,但以蜀川產的品質最好。春天發芽,長到三尺高。葉子像麻葉,顏色青綠。四月、五月開花,花朵像粟米穗,顏色白色。六月以後結果,果實黑色。根莖呈紫色,像艾蒿根,有很多鬚根。二月和八月採收,曬乾即可。現在醫生用它來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解傷寒頭痛,凡是腫毒類疾病,效果都很好。
細銼一兩,水一升,煎煉取濃汁服之,入口即吐出毒氣,蜀人多用之。楊炎《南行方》:療熛疽湯用升麻,又有升麻膏、升麻㰦湯,並療諸丹毒等。石泉公王方慶《嶺南方》服乳石補壅法云:南方養生治病,無過丹砂。其方用升麻末三兩,研煉了。光明砂一兩,二物相合,蜜丸如梧子,每日食後服三丸。
又有七物升麻丸:升麻、犀角、黃芩、朴硝、梔子、大黃各二兩,豉二升,微熬,同搗散,蜜丸。覺四肢大熱,大便難,即服三十丸。取微利為知。若四肢小熱,於食上服二十丸,非但闢瘴,兼甚明目。
白話文:
將升麻切成細末,加入一升水,煎煮至濃縮,然後喝下。喝下去之後,馬上就會吐出毒氣,蜀地的人經常使用這個方法。楊炎在《南行方》中記載:治療熛疽的湯藥需要使用升麻,還有升麻膏和升麻㰦湯,都能治療各種丹毒。石泉公王方慶在《嶺南方》中記載用乳石補壅的方法,說南方人養生治病,沒有比丹砂更好的藥物了。其方藥是用升麻末三兩,研磨成粉末,光明砂一兩,兩種藥材混合在一起,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蜜丸,每天飯後服用三丸。
另外還有七物升麻丸:升麻、犀角、黃芩、朴硝、梔子、大黃各二兩,豉二升,稍微煮一下,一起研磨成粉末,製成蜜丸。如果感到四肢發熱,排便困難,就服用三十丸,直到稍微排泄通暢為止。如果四肢微微發熱,則在飯後服用二十丸,不僅能辟瘴,還有明目的功效。
雷公曰:採得了,刀刮上粗皮一重了,用黃精自然汁浸一宿,出,曝乾,細銼,蒸了,曝乾用之。聖惠方治小兒斑瘡及豆瘡,心躁眠臥不安,用川升麻一味,不計多少,細銼,水一盞煎,去滓取汁,以綿沾汁洗拭瘡盤上。外臺秘要:比歲有病天行發斑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燒瘡,皆戴白漿,隨決隨生,不治,數日必死,治瘥後,盤黯彌歲方減,此惡毒之氣所為。以水煮升麻,綿沾洗之,苦酒煮彌佳,但躁痛難忍也。
千金翼:治產後惡血不盡或經月半歲。升麻三兩,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半,分溫再服,當吐下惡物,極良。肘後方:喉痹。升麻銼含之,喉塞亦然。梅師方:治時行病發瘡。升麻五兩,以水、蜜二味同煎三沸,半服、半敷瘡。姚和眾:小兒尿血。蜀升麻五分,水五合,煎取一合,去滓,一歲兒,一日服盡。
白話文:
雷公說,採集好升麻後,先用刀刮去外層粗皮,再用黃精汁浸泡一晚,取出後曬乾,切成細末,蒸熟後再曬乾備用。聖惠方記載治療小兒斑瘡和豆瘡,以及心煩躁、睡不安穩的方法:取川升麻不限量,切碎,用一碗水煎煮,去渣取汁,用棉花沾取汁液擦拭患處。外臺秘要記載,每年流行的斑瘡,會迅速蔓延至頭面和全身,宛如火燒,患處覆蓋白色膿液,不斷潰爛再生,若不治療,數日內必死,即使治癒後,患處顏色也會很久才消退,這是惡毒的氣所致。用清水煮升麻,用棉花沾汁液擦洗,用苦酒煮效果更好,但會比較難忍。
千金翼記載,治療產後惡血不盡或經期超過半年的方法:用三兩升麻和五升清酒煮沸,取二升半,分兩次溫服,能有效吐出惡物。肘後方記載,治療喉嚨阻塞的方法:用升麻切碎含在口中,也能治療喉嚨塞住。梅師方記載,治療流行病引起的瘡癤的方法:用五兩升麻和水、蜜一起煎煮三沸,一半服用,一半敷在瘡癤上。姚和眾記載,治療小兒尿血的方法:用五分蜀升麻,加五合水煎煮,取一合,去渣,一歲的小孩,一天服用完。
2. 車前子
味甘、咸,寒,無毒。主氣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濕痹,男子傷中,女子淋瀝,不欲食,養肺,強陰益精。令人有子,明目療赤痛。久服輕身耐老。
葉及根,味甘,寒。主金瘡,止血,衄鼻,瘀血,血瘕,下血,小便赤,止煩下氣,除小蟲。一名當道,一名芣苢(上音浮,下音以),一名蝦蟆衣,一名牛遺,一名勝舄。生真定平澤丘陵阪道中。五月五日採,陰乾。陶隱居云:人家及路甚多。其葉搗取汁服,療泄精甚驗。
子,性冷利,《仙經》亦服餌之,令人身輕,能跳越岸谷,不老而長生也。《韓詩》乃言芣苢,是木似李,食其實,宜子孫,此為謬矣。唐本注云:今出開州者為最。臣禹錫等謹按爾雅云:芣苢,馬舄。馬舄,車前。注:今車前草,大葉長穗,好生道邊,江東呼為蝦蟆衣。疏引陸機疏云:馬舄,一名車前,一名當道。
白話文:
車前草味甘、鹹,性寒,無毒。可治氣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濕痹,男子傷中,女子淋瀝,不欲食,養肺,強陰益精,令人有子,明目療赤痛,久服輕身耐老。葉及根味甘,性寒,可治金瘡、止血、衄鼻、瘀血、血瘕、下血、小便赤、止煩下氣、除小蟲。車前草生長於真定、平澤的丘陵阪道中,五月五日採收,陰乾。葉搗汁服用,可治療泄精。車前草的種子性冷利,可服食,能令人身輕,能跳越岸谷,不老而長生。唐代注釋說開州產的車前草最好。車前草又名馬舄、當道、芣苢、蝦蟆衣、牛遺、勝舄。
喜在牛跡中生,故曰車前、當道也。幽州人謂之牛舌草,可鬻作茹,大滑。其子治婦人難產。藥性論云:車前子,君,味甘,平。能去風毒,用中風熱,毒風沖眼,目赤痛,瘴翳,腦痛淚出,壓丹石毒,去心胸煩熱。葉主泄精病,治尿血,能補五臟,明目,利小便,通五淋。
蕭炳云:車前養肝。日華子云:常山為使,通小便淋澀,壯陽,治脫精,心煩下氣。
圖經曰:車前子,生真定平澤丘陵道路中,今江湖、淮甸、近京、北地處處有之。春初生苗,葉布地如匙面,累年者長及尺余如鼠尾。花甚細,青色微赤。結實如葶藶,赤黑色。五月五日採,陰乾。今人五月採苗,七月、八月採實。人家園圃中或種之,蜀中尤尚。北人取根日乾,作紫菀賣之,甚誤所用。
白話文:
車前草喜歡生長在牛蹄印中,因此得名「車前」,又稱「當道」。幽州人稱之為「牛舌草」,可以當作蔬菜食用,性滑利。它的種子能治療婦女難產。藥性論記載,車前子味甘性平,能祛風毒,主治中風熱、毒風沖眼、目赤疼痛、瘴翳、頭痛流淚、壓丹石毒、心胸煩熱等症。車前葉主治遺精、尿血,能補五臟、明目、利小便、通五淋。
蕭炳云說:車前草能養肝。日華子說:常山是車前子的使藥,能通小便淋澀、壯陽、治遺精、心煩氣喘。
圖經記載:車前子生長在真定、平澤丘陵地帶的道路旁,現在江淮、近京、北方各地都有。春季剛開始發芽,葉片鋪在地面上,像湯匙一樣,生長多年的植株葉片可以長到一尺多長,像老鼠尾巴。花很小,青色帶點紅色。果實像葶藶,赤黑色。五月五日採收,陰乾。現在人們在五月採收葉子,七月八月採收果實。許多人家在自家園圃中種植車前草,尤其是在蜀地。北方人採收車前草的根部,曬乾後當作紫菀出售,這是錯誤的用法。
謹按《周南詩》云:采采芣苢。《爾雅》云:芣苢,馬舄。馬舄,車前。郭璞云:今車前草,大葉當道,長穗,好生道邊,江東人呼為蝦蟆衣。陸機云:馬舄,一名車前,一名當道。喜在牛跡中生,故曰車前、當道也。幽州人謂之牛舌草,可鬻(與煮同)作茹,大滑。其子治婦人難產是也。
然今人不復有啖者,其子入藥最多。駐景丸用車前、菟絲二物,蜜丸,食下服,古今為奇方。其葉,今醫家生研水解飲之,治衄血甚善。
雷公曰:凡使,須一窠有九葉,內有蕊,莖可長一尺二寸者,和蕊、葉、根去土了,稱有一鎰者,力全堪用。使葉勿使蕊、莖,使葉銼,於新瓦上攤乾用之。聖惠方:治熱痢不止者。搗車前葉絞取汁一盞,入蜜一合,煎,溫分二服。又方:治久患內障眼。車前子、乾地黃、麥門冬等分,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服,屢試有效。
白話文:
《周南詩》上說:「采采芣苢」,《爾雅》解釋:「芣苢就是馬舄」,而馬舄就是車前草。郭璞說,現在的車前草葉子很大,長在路中央,長著長長的穗,喜歡生長在路邊,江東人叫它蝦蟆衣。陸機說,馬舄又叫車前,又叫當道。它喜歡生長在牛的腳印中,所以叫做車前、當道。幽州人稱它為牛舌草,可以煮著吃,很滑。它的種子可以治療婦女難產。
現在人們已經不常吃了,它的種子主要用於藥材。駐景丸用車前、菟絲兩種藥材,製成蜜丸,飯後服用,是古今奇方。車前草的葉子,現在醫生用來生研水服用,可以治療鼻出血。
雷公說,使用車前草時,要選一株長九片葉子、有花蕊、莖長一尺二寸的,連花蕊、葉子、根部一起去除泥土,稱一下,重量達到一鎰才能使用。如果只用葉子,不要用花蕊和莖。用葉子時要切碎,然後放在新瓦片上曬乾使用。聖惠方記載,治療熱痢不止,可以將車前草葉搗碎取汁一盞,加入蜂蜜一合,煎煮後溫服,分兩次服用。還有方子記載,治療久患內障眼疾,可以用車前子、乾地黃、麥門冬等量研磨成粉末,製成像梧桐子一樣大的蜜丸服用,多次嘗試都有效。
外臺秘要:治陰癢痛。車前子,以水三升煮三沸,去滓,洗癢痛處。又方:治尿血。車前草搗絞取汁五合,空心服之。百一方:小便不通。車前子草一斤,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服。又方:治石淋。車前子二升。以絹囊盛,水八升,煮取三升。不食盡服之,須臾石下。梅師方:治妊娠患淋,小便澀,水道熱不通。
車前子五兩,葵根切一升,二件以水五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服。子母秘錄治橫生不可出,車前子末,酒服二錢匕。治瀉:歐陽文忠公嘗得暴下,國醫不能愈。夫人云:市人有此藥,三文一貼甚效。公曰:吾輩臟腑,與市人不同,不可服。夫人買之,以國醫藥雜進之,一服而瘥。
白話文:
外臺秘要:
治陰癢痛: 車前子,以水三升煮沸三次,去掉渣滓,用藥液清洗患處。
又方:治尿血: 車前草搗碎絞取汁液五合,空腹服用。
百一方:小便不通: 車前子草一斤,水三升,煎煮至一升半,分三次服用。
又方:治石淋: 車前子二升,用絹布袋盛裝,加入水八升,煮至三升。不吃完全部服用,片刻後即可排出結石。
梅師方:
治妊娠患淋,小便澀,水道熱不通: 車前子五兩,葵根切成一升,將二者加入水五升,煎煮至一升半,分三次服用。
子母秘錄:
治橫生不可出: 車前子研成粉末,用酒送服二錢匕。
治瀉: 歐陽文忠公曾患暴瀉,國醫無法醫治。夫人說:市面上有此藥,三文錢一帖,效果很好。歐陽文忠公說:我們這些官員的臟腑,與平民百姓不同,不可服用此藥。夫人還是買了藥,混合國醫的藥一起服用,一劑藥便痊癒。
後公知之,召賣藥者,厚遺之,問其方,久之乃肯傳。但用車前子一味為末,米飲下二錢匕。云此藥利水道而不動氣,水道利則清濁分,谷臟自止矣。
衍義曰:車前,陶隱居云:其葉搗取汁服,療泄精。大誤矣。此藥甘滑,利小便,走泄精氣。《經》云主小便赤,下氣。有人作菜食,小便不禁,幾為所誤。
白話文:
後來,公知道了這個祕方,他召來了一個賣藥的人,並且給了他豐厚的禮物,請求對方告訴他這個祕方。經過許久的交涉,賣藥人才肯透露祕方。祕方只有使用一種藥材——車前子。只需要將車前子磨成粉末,用米湯調和,每次服用兩錢即可。
這藥物可以幫助排尿,但是不會影響氣息。當排尿變得順暢時,就能夠使混雜的物質(指食物和水分)得以分離,從而讓腸胃自行停止消化。
延伸說明:車前草,陶隱居曾經說過,車前草的葉子打汁喝可以治療尿瀉。這是錯誤的觀點。車前草性甘滑,主要功能是利尿,並有可能導致精氣流失。《內經》中有記載車前草可以治療尿黃、降氣。有時候人們會將車前草作為蔬菜食用,結果導致尿頻,這種情況差點就因為錯誤使用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