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二十三 (19)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三 (19)

1. 鉤慄

味甘,平。主不飢,厚腸胃,令人肥健。子似慄而圓小。生江南山谷。樹大數圍,冬月不凋。一名巢鉤子。又有雀子,小圓、黑,味甘。久食不飢。生高山。子小圓黑。又有櫧(音諸)子,小於橡子,味苦,澀。止泄痢,破血,食之不飢,令健行。木皮、葉煮取汁,與產婦飲之,止血。皮樹如慄,冬月不凋。生江南。子能除惡血,止渴也。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質平和。主要功效是使人不感到飢餓,能增厚腸胃,使人變得肥胖健壯。它的果實像栗子但更圓更小。生長在江南山谷中。樹木高大,樹幹有數圍粗,冬天也不會凋零。又名巢鉤子。還有一種叫雀子的,小而圓、黑色,味道甘甜。長期食用可以不感到飢餓。生長在高山上。果實小而圓,黑色。還有一種叫櫧子的,比橡子小,味道苦澀。能止瀉痢,破除瘀血,食用後不感到飢餓,能使人健步行走。它的樹皮和葉子煮汁,給產婦飲用,可以止血。樹皮像栗子樹,冬天也不會凋零。生長在江南。它的果實能去除惡血,止渴。

2. 石都念子

味酸,小溫,無毒。主痰嗽,噦氣。生嶺南。樹高丈餘,葉如白楊,花如蜀葵,正赤,子如小棗,蜜漬為粉,甘美益人,隋朝植於西苑也。

白話文:

味道酸,性微溫,沒有毒性。主要可以治療痰咳和呃逆(打嗝)。這種植物生長在嶺南地區。樹木高達十多尺,葉子像白楊樹的葉子,花朵像蜀葵花,呈現正紅色,果實像小棗子。將果實用蜂蜜醃製成粉末,吃起來甘甜美味,對人有益處。據說隋朝時,有人將這種植物種植在西苑裡。

3. 君遷子

味甘,平,無毒。主止渴,去煩熱,令人潤澤。生海南。樹高丈餘,子中有汁如乳汁。《吳都賦》云:平,仲君遷。

海藥:云:謹按劉斯《交州記》云:其實中有乳汁,甜美香好。微寒,無毒。主消渴煩熱,鎮心。久服輕身,亦得悅人顏色也。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平,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止渴,消除煩躁發熱,使人皮膚潤澤。生長在海南地區。樹高約十多尺,果實中有如乳汁般的汁液。《吳都賦》中說:君遷子,性平,仲君有遷徙之意。

《海藥》記載:根據劉斯《交州記》所說,它的果實中有乳汁,味道甜美芬芳。性質微寒,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消除口渴煩躁,鎮定心神。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也能使人容光煥發。

4. 韶子

味甘,溫,無毒。主暴痢,心腹冷。生嶺南。子如慄,皮、肉,核如荔枝。《廣志》云:韶葉似慄,有刺,斫皮,納白脂如豬,味甘、酸,亦云核如荔枝也。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溫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突然發生的腹瀉,以及心腹冷痛。生長在嶺南地區。果實像栗子,外皮、果肉和果核都像荔枝。《廣志》這本書記載說:韶樹的葉子像栗子葉,有刺,砍開樹皮,會流出像豬油一樣的白色油脂,味道甘甜帶酸,也說它的果核像荔枝。

5. 棎子

味甘、澀,平,無毒。生食主水痢,熟者和蜜食之去嗽。子似梨,生江南。《吳都賦》云:棎榴御霜是也。

白話文:

棎子,味道甘甜、帶澀味,性平,沒有毒性。生吃可以治療水瀉痢疾,煮熟後和蜂蜜一起食用可以止咳。棎子的外形像梨子,生長在江南地區。《吳都賦》中說的「棎榴御霜」指的就是這個。

6. 諸果有毒

桃、杏仁雙有毒。五月食未成核果,令人發癰癤及寒熱。又秋夏果落地為惡蟲緣,食之令人患九漏。桃花食之,令人患淋。李仁不可和雞子食之,患內結不消。

白話文:

桃子和杏仁都帶有毒性。在農曆五月食用尚未成熟、果核尚未形成的果實,會使人長癰瘡癤子,並引起發冷發熱的症狀。此外,在秋天和夏天,掉落在地上的果實容易滋生寄生蟲,食用後會使人罹患瘺管病。食用桃花會使人患上淋病。李子的果核不可以和雞蛋一起食用,會導致體內結塊,難以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