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類本草》~ 卷第二十三 (18)
卷第二十三 (18)
1. 榲桲
味酸、甘,微溫,無毒。主溫中,下氣,消食,除心間醋水,去臭,闢衣魚。生北土,似楂子而小。(今附)
臣禹錫等謹按陳士良云:發毒熱,秘大小腸,聚胸中痰壅。不宜多食,澀血脈。日華子云:除煩渴,治氣。
圖經曰:榲桲,舊不著所出州土,今關、陝有之,沙苑出者更佳。其實大抵類楂,但膚慢而多毛,味尤甘。治胸膈中積食,去醋水,下氣,止渴。欲臥,啖一、兩枚而寢,生熟皆宜。楂子,處處有之,孟州特多。亦主霍亂轉筋,並煮汁飲之,可敵木瓜。常食之,亦去心間醋、痰。皮,搗末敷瘡,止黃水。實,初熟時,其氣氛馥,人將致衣笥中亦香。
陳藏器云:樹如林檎,花白綠色。
衍義曰:榲桲,食之須淨去上浮毛,不爾損人肺。花亦香,白色,諸果中唯此多生蟲,少有不蚛者。《圖經》言,欲臥,啖一、兩枚而寢。如此,恐太多痞塞胃脘。
白話文:
味道酸、甘甜,性微溫,沒有毒性。主要功能是溫暖脾胃,使氣下行,幫助消化,消除心口間的酸水,去除異味,能驅除衣服裡的蠹蟲。生長在北方,外觀像山楂但比較小。(現在補充說明)
臣禹錫等人謹慎考查,根據陳士良所說,榲桲會引發體內毒熱,使大腸和小腸阻塞,造成胸中痰液堆積。不適合多吃,會使血脈澀滯不暢。日華子則說,榲桲能消除煩躁口渴,調理氣機。
《圖經》說:榲桲,以前沒有記載產地,現在關中、陝西一帶有,沙苑出產的品質更好。它的果實大多像山楂,但表皮粗糙且多毛,味道更甘甜。能治療胸膈間的積食,去除酸水,使氣下行,止渴。睡前吃一、兩個再睡,生吃或煮熟吃都可以。山楂到處都有,孟州尤其多。山楂也主治霍亂引起的抽筋,將山楂煮汁飲用,效果可比木瓜。常吃山楂也能去除心口間的酸水和痰液。山楂皮搗成末外敷,可以止住瘡口的黃水。榲桲果實剛成熟時,香氣濃郁,人們會把它放在衣箱裡讓衣服也變得芳香。
陳藏器說:榲桲樹像林檎樹,花是白色偏綠的。
《衍義》說:吃榲桲必須先把表面的絨毛清理乾淨,不然會傷害肺部。它的花也很香,是白色的。所有水果中只有榲桲特別容易長蟲,很少有不被蟲蛀的。《圖經》說,睡前吃一、兩個再睡。這樣的話,恐怕吃太多會造成胃脘堵塞不適。
2. 榛子
味甘,平,無毒。主益氣力,寬腸胃,令人不飢,健行。生遼東山谷。樹高丈許,子如小慄,軍行食之當糧,中土亦有。鄭注《禮》云:榛似慄而小,關中鄜坊甚多。(今附)
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新羅榛子肥白,人止飢,調中開胃甚驗。
圖經文具慄條下。
一十三種陳藏器余
白話文:
榛子,味道甘甜,性平,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增強體力,使腸胃寬鬆舒適,讓人不容易感到飢餓,並使腳步輕健。多生長在遼東的山谷中。榛子樹高約一丈,果實像小栗子,軍隊行軍時可以食用來充當糧食,中原地區也有生長。鄭玄註解《禮記》時說:榛子像栗子但比較小,關中地區的鄜坊一帶很多。
臣子禹錫等人謹慎地查考《日華子》所記載,新羅的榛子肥大飽滿且潔白,人們食用後能止飢,調理腸胃、促進食慾的效果非常顯著。
關於榛子的圖文記載,都收錄在栗子的條目之下。
另外還有十三種其他種類的榛子,陳藏器也有記載。
3. 靈床上果子
主人夜臥讝語,食之瘥也。
白話文:
主人晚上睡覺時說胡話,吃了這個(果子)就會痊癒。
4. 無漏子
味甘,溫,無毒。主溫中益氣,除痰嗽,補虛損,好顏色,令人肥健。生波斯國,如棗。一云波斯棗。
海藥:云:樹若慄木,其實如橡子,有三角,消食,止咳嗽,虛羸,悅人。久服無損也。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溫和,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溫暖脾胃、補益氣力,能夠化解痰咳,補養虛弱虧損的身體,使氣色變好,讓人變得肥胖健壯。這種藥材生長在波斯國,形狀像棗子。有一種說法稱它為波斯棗。
《海藥》這本書記載:這種植物的樹木像栗樹,果實像橡子,有三個角。功效是幫助消化食物,止咳,對於虛弱消瘦的人有補益作用,能使人心情愉悅。長期服用沒有副作用。
5. 都角子
味酸、澀,平,無毒。久食益氣,止泄。生南方。樹高丈餘,子如卵。徐表《南方記》云:都角樹,二月花,花連著實也。
海藥:云:謹按徐表《南州記》云:生廣南山谷。二月開花,至夏末結實如卵。主益氣,安神,遺泄,痔,溫腸。久服無所損也。
白話文:
都角子,味道酸澀,性平,沒有毒性。長期食用可以增補元氣,止瀉。這種植物生長在南方。樹木高達一丈多,果實像雞蛋。徐表在《南方記》中說:都角樹在二月開花,花朵直接連接果實。
《海藥》記載:經過考證,徐表在《南州記》中說:都角樹生長在廣南的山谷中。二月開花,到夏天末尾結出像雞蛋一樣的果實。主要功效是增補元氣,安定心神,治療遺精、痔瘡,溫暖腸胃。長期服用沒有任何損害。
6. 文林郎
味甘,無毒。主水痢,去煩熱,子如李,或如林檎。生渤海間,人食之。云:其樹從河中浮來,拾得人身,是文林郎。因以此為名也。
海藥:云:又南山亦出,彼人呼榲桲是。味酸,香,微溫,無毒。主水瀉腸虛,煩熱,並宜生食,散酒氣也。
白話文:
文林郎
味道甘甜,沒有毒性。主要治療水瀉痢疾,消除煩躁發熱。果實像李子,有的像林檎。生長在渤海一帶,人們可以食用。據說:這種樹是從河中漂流而來,被撿到的人稱它為文林郎。因此就用這個名字命名了。
海藥
據說:南山也出產這種果實,當地人稱它為榲桲。味道酸,氣味香,稍微溫熱,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因水瀉導致的腸胃虛弱、煩躁發熱,很適合生吃,還可以散發酒氣。
7. 木葳子
味酸,平,無毒。主心中惡水,水氣。生嶺南山谷。樹葉似楝,子如橄欖而堅,亦似棗也。
白話文:
味道酸,性平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心口感到不舒服的惡水和水氣。生長在嶺南山谷中。樹葉像楝樹,果實像橄欖一樣堅硬,也像棗子。
8. 摩廚子
味甘,香,平,無毒。主益氣,潤五臟,久服令人肥健。生西域及南海。子如瓜,可為茹。《異物志》云:木有摩廚,生自斯調。厥汁肥潤,其澤如膏。馨香穓射,可以煎熬。彼州之人,仰以為儲。斯調,國名也。
海藥:云:謹按《異物志》云:生西域。二月開花,四月、五月結實如瓜許。益氣安神,養血生肌。久服健人也。
白話文:
味道甘甜,氣味芳香,性質平和,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補益氣力、滋潤五臟,長期服用能使人身體肥壯健朗。這種植物生長在西域和南海一帶。它的果實像瓜一樣,可以食用。《異物志》記載說:有一種樹木叫做摩廚,生長在斯調這個地方。它流出的汁液肥厚滋潤,光澤如同油脂。氣味芳香,可以煎熬。當地的人民,依賴它作為儲備的食物。斯調,是一個國家的名稱。
《海藥》中記載說:仔細考證《異物志》所說,摩廚生長在西域。二月開花,四月、五月結成果實,果實的大小像瓜一樣。功效是補益氣力,安定心神,滋養血液,促進肌肉生長。長期服用能使人身體強健。
9. 懸鉤根
皮,味苦,平,無毒。主子死腹中不下,破血,殺蟲毒,卒下血,婦人赤帶下,久患痢,不問赤白,膿血,腹痛。並濃煮服之。子如梅酸美,人食之醒酒,止渴,除痰唾,去酒毒。莖上有刺如鉤,生江淮林澤。取莖燒為末服之,亦主喉中塞也。
白話文:
懸鉤根的根皮,味道苦,性平,沒有毒性。主要用於處理胎死腹中無法產出的情況,能破除瘀血,殺滅蟲毒,並能迅速止住下血,也能治療婦女赤帶(分泌物呈紅色或帶血絲)的病症,以及長久不癒的痢疾,無論是赤痢(大便帶血)或白痢(大便黏液),只要是膿血便或腹痛,都可用濃煎湯服用。懸鉤子的果實像梅子一樣酸甜可口,人吃了可以解酒,止渴,化痰,去除酒毒。懸鉤的莖上有刺,彎曲如鉤子,生長在江淮一帶的森林沼澤。將懸鉤的莖燒成灰末服用,也能治療喉嚨堵塞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