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六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 (8)

1. 菟絲子

味辛、甘,平,無毒。主續絕傷,補不足,益氣力,肥健。汁去面䵟,養肌,強陰,堅筋骨,主莖中寒,精自出,溺有餘瀝,口苦燥渴,寒血為積。久服明目,輕身延年。一名菟蘆,一名菟縷,一名蓎蒙,一名玉女,一名赤網,一名菟累(音羸。)生朝鮮川澤田野,蔓延草木之上,色黃而細為赤網,色淺而大為菟累,九月採實,曝乾。

(得酒良,薯蕷、松脂為之使,惡雚菌。)

陶隱居云:宜丸不宜煮,田野墟落中甚多,皆浮生藍紵、麻蒿上。舊言下有茯苓,上生菟絲,今不必爾。其莖挪以浴小兒,療熱痱(音沸)用。其實,先須酒漬之一宿,《仙經》、俗方並以為補藥。臣禹錫等謹按呂氏春秋云:或謂菟絲無根也。其根不屬地,茯苓是也。抱朴子云:菟絲之草,下有伏菟之根,無此菟則絲不得生於上,然實不屬也。

又《內篇》云:菟絲初生之根,其形似兔,掘取割其血,以和丹,服之立變化。藥性論云:菟絲子,君。能治男子、女人虛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久服延年,駐悅顏色。又主消渴,熱中。日華子云:補五勞七傷,治鬼交泄精,尿血,潤心肺。苗莖似黃麻線無根,株多附田中草被纏死,或生一叢如席闊。

開花結子不分明,如碎黍米粒。八月、九月以前採。

圖經曰:菟絲子,生朝鮮川澤田野,今近京亦有之,以冤句者為勝。夏生苗,如絲綜蔓延草木之上。或云無根,假氣而生。六、七月結實,極細,如蠶子,土黃色。九月收採,曝乾。得酒良。其實有二種:色黃而細者名赤網。色淺而大者名菟累。其功用並同。謹按《爾雅》云:唐蒙女蘿。

女蘿,菟絲。釋曰:唐也,蒙也,女蘿也,菟絲也,一物四名。而《本經》並以唐蒙為一名。又《詩》云:蔦與女蘿。《毛傳》云:女蘿,菟絲也。陸機云:今合藥菟絲也,而《本經》菟絲無女蘿之名。別有松蘿條,一名女蘿,自是木類寄生松上者,亦如菟絲寄生草上,豈二物同名,《本經》脫漏乎?又《書傳》多雲菟絲無根,其根不屬地。今觀其苗,初生才若絲,遍地不能自起,得他草梗,則纏繞隨而上生。

其根漸絕於地而寄空中,信《書傳》之說不謬矣。然云:上有菟絲,下有茯苓,茯苓抽則菟絲死。又云:菟絲初生之根,其形似兔,掘取割其血,以和丹服之,今人未見其如此者,豈自一類乎?仙方多單服者,取實酒浸,曝乾再浸,又曝,令酒盡,篩末,酒服,久而彌佳,兼明目。其苗生研汁,塗面斑神效。

雷公曰勿用天碧草子,其樣真相似,只是天碧草子味酸澀並黏,不入藥用。其菟絲子稟中和凝正陽氣受結,偏補人衛氣,助人筋脈,一莖從樹感枝成,又從中春上陽結實,其氣大小受七鎰二兩。全採得,去粗薄殼了,用苦酒浸二日,漉出,用黃精自然汁浸一宿,至明,微用火煎至干,入臼中,熱燒鐵杵,一去三千餘杵成粉,用苦酒並黃精自然汁,與菟絲子相對用之。肘後方:治卒腫,滿身面皆洪大。

菟絲子一升,酒五升,漬二、三宿,每服一升,日三服。又方:治痔發,痛如蟲齧。菟絲子熬令黃黑末,和雞子黃塗之,亦治穀道中赤痛。又方:治面上粉刺。搗菟絲子絞取汁,塗之瘥。經驗後方:治丈夫腰膝積冷痛,或頑麻無力。菟絲子洗秤一兩,牛膝一兩,同浸於銀器內,用酒過一寸,五日曝乾為末,將元浸酒再入少醇酒,作糊,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

又方:固陽丹:菟絲子二兩,酒浸十日,水淘焙乾為末,更入杜仲一兩,蜜炙搗,用薯蕷末酒煮為糊,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用酒下五十丸。子母秘錄治小兒頭瘡及女人面瘡,菟絲湯洗。產書:治橫生。菟絲子為末,酒調下一錢匕,米飲調亦得。修真方:神仙方:菟絲子一斗,酒一斗。

浸良久漉出曝乾,又浸,以酒盡為度。每服二錢,溫酒下,日二服,後吃三、五匙水飯壓之。至三、七日,加至三錢匕。服之令人光澤,三年老變為少,此藥治腰膝去風,久服延年。

衍義曰:菟絲子,附叢木中,即便蔓延,花實,無綠葉,此為草中之異。其上有菟絲,下有茯苓之說未必耳。已於茯苓條中具言之。

2. 牛膝(為君)

味苦、酸,平,無毒。主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氣,傷熱火爛,墮胎,療傷中少氣,男子陰消,老人失溺,補中續絕,填骨髓,除腦中痛及腰脊痛,婦人月水不通,血結,益精,利陰氣,止發白。久服輕身耐老。一名百倍。生河內川穀及臨朐。二月、八月、十月採根,陰乾。(惡螢火、陸英、龜甲,畏白前。)

陶隱居云:今出近道蔡州者最長大,柔潤,其莖有節似牛膝,故以為名也。乃云有雌雄,雄者莖紫色而節大為勝爾。唐本注云:諸藥,八月以前採者,皆日乾、火干乃佳,不爾,𧎅爛黑黯。其十月以後至正月,乃可陰乾。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牛膝,臣,忌牛肉。能治陰痿,補腎填精,逐惡血流結,助十二經脈。

病人虛羸,加而用之。日華子云:牛膝,治腰膝軟怯冷弱,被癥結,排膿止痛,產後心腹痛並血暈,落死胎,壯陽。懷州者長白,近道蘇州者色紫。

圖經曰:牛膝,生河內川穀及臨朐,今江、淮、閩、粵、關中亦有之,然不及懷州者為真。春生苗,莖高二、三尺,青紫色,有節如鶴膝,又如牛膝狀,以此名之。葉尖圓如匙,兩兩相對。於節上生花作穗,秋結實甚細。此有二種:莖紫節大者為雄。青細者為雌。二月、八月、十月採根,陰乾。

根極長大而柔潤者佳。莖葉亦可單用。葛洪治老瘧久不斷者,取莖葉一把,切,以酒三升漬服,令微有酒氣,不即斷,更作,不過三劑止。唐·崔元亮《海上方》治瘧用水煮牛膝根,未發前服。今福州人單用土牛膝根,淨洗,切,焙乾,搗,下篩,酒煎,溫服,云治婦人血塊極效。

雷公云:凡使,去頭並塵土了,用黃精自然汁浸一宿,漉出,細銼,焙乾用之。聖惠方:治眼卒生珠管。牛膝並葉搗絞取汁,日三、四度點之。又方:治氣濕痹腰膝痛。用牛膝葉一斤切,以米三合,於豉汁中相和,煮作粥,和鹽、醬,空腹食之。外臺秘要:治勞瘧積久不斷者。

長生牛膝一握,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未發前服,臨發又一服。千金方:治婦人小戶嫁痛。牛膝五兩,酒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作三服。又方:治風瘙癮疹。牛膝末,酒服方寸匕,日三。並主骨疽癩病及㾦㿔。肘後方:口中及舌上生瘡爛。取牛膝酒漬,含漸之,無酒者,空含亦佳。

又方:治卒暴症,腹中有如石刺,晝夜啼呼。牛膝二斤,以酒一斗漬,密封,熱灰火中溫令味出。服五合至一升,量力服之。又方:治齒痛,牛膝末著齒間含之。又方:凡痢下應先白後赤,若先赤後白為腸蠱。牛膝三兩搗碎,以酒一升漬,經一宿。每服飲一、兩杯,日三服。

又方:治小便不利,莖中痛欲死,兼治婦人血結腹堅痛。牛膝一大把並葉,不以多少,酒煮飲之,立愈。經驗後方:治消渴不止,下元虛損。牛膝五兩,細銼為末,生地黃汁五升浸,晝曝夜浸,汗盡為度,蜜丸梧桐子大,空心溫酒下三十丸。久服壯筋骨,駐顏色,黑髮,津液自完。

梅師方:治竹木針在肉中不出。取生牛膝莖搗末,塗之即出。又方:治胞衣不出。牛膝八兩,葵子一兩。以水九升,煎取三升,分三服。又方:治金瘡痛所。生牛膝搗敷瘡上,立瘥。孫真人食忌治牙齒疼痛,燒牛膝根灰致牙齒間。又方:治卒得惡瘡,人不識者。以牛膝根搗敷之。

衍義曰:牛膝,今西京作畦種,有長三尺者最佳。與蓯蓉酒浸服,益腎。竹木刺入肉,嚼爛罨之,即出。

白話文:

牛膝味苦酸,性平,無毒。主治寒濕引起的痿痹、四肢拘攣、膝蓋疼痛無法屈伸等症狀,能活血化瘀,治療因熱傷引起的潰爛,有墮胎之效,可治外傷後氣短,男性陽痿,老年人尿失禁,以及補益身體、強健筋骨、填補髓液、消除頭痛及腰脊疼痛等。婦女月經不通、血瘀、精氣不足、陰氣虧損、白髮等症狀,也可服用牛膝治療。長期服用能輕身延年。牛膝又名百倍,生長在河內川穀和臨朐等地。 二月、八月、十月採收根部,陰乾保存。(忌與螢火、陸英、龜甲同用,畏白前)

陶弘景說:現在蔡州出產的牛膝最長最大,柔潤多汁,莖有節,像牛的膝蓋,因此得名。據說牛膝有雌雄之分,雄性莖呈紫色,節較大。唐代的注釋說:所有藥材,八月以前採收的,都應該曬乾或用火烘乾,否則容易腐爛變黑。十月以後到正月採收的,才可以陰乾。禹錫等人在《藥性論》中記載:牛膝是臣藥,忌與牛肉同食。它能治療陽痿,補腎填精,去除惡血瘀結,能促進十二經脈運行。

病人身體虛弱,可以用牛膝輔助治療。日華子說:牛膝能治療腰膝酸軟無力、腹部腫塊、膿腫疼痛、產後腹痛、血暈、胎死腹中、壯陽等症狀。懷州產的牛膝莖長色白,蘇州產的則呈紫色。

圖經記載:牛膝生長在河內川穀和臨朐,現在江淮、閩粵、關中地區也有,但不及懷州所產的藥效好。春天發芽,莖高二三尺,青紫色,有節,像鶴膝或牛膝,因此得名。葉子尖圓,像湯匙,兩葉相對生長。花朵從莖節上長出,呈穗狀,秋季結出細小的果實。牛膝分兩種:莖紫節大的為雄性,莖青節小的為雌性。二月、八月、十月採收根部,陰乾。

根部又長又大,柔潤者為佳。莖葉也可單獨使用。葛洪用牛膝莖葉治療久治不愈的老瘧疾,方法是用酒浸泡服用。崔元亮在《海上方》中記載,用牛膝根治療瘧疾,要在發病前服用。福州人單用土牛膝根,洗淨切片烘乾,研磨過篩,用酒煎服,據說治療婦女血塊非常有效。

雷公說:使用牛膝時,應去掉頭部和泥土,用黃精汁浸泡一夜,瀝乾,切細,烘乾再用。 《聖惠方》記載:治療眼睛突然長出肉芽,可用牛膝葉搗碎取汁,一日三次或四次點眼。另有一方,治療氣濕引起的腰膝疼痛,用牛膝葉一斤切碎,與米三合、豉汁一起煮粥,加鹽醬空腹食用。 《外台秘要》記載:治療久治不愈的勞瘧,用牛膝一握切碎,加水六升煮至二升,分兩次服用,要在發病前服用,發病時再服用一次。 《千金方》記載:治療婦女嫁娶後陰部疼痛,用牛膝五兩,酒三升煎至一升半,去渣分三次服用。另有一方治療風瘙癮疹,用牛膝研末,每次服用一小匙,一日三次。還可治療骨疽、癩病及各種皮膚病。 《肘後方》記載:治療口腔和舌頭潰瘍,可用牛膝酒浸泡後含漱,無酒可用清水浸泡。

另有一方,治療突然發生的腹部疼痛,感覺像石刺一樣,晝夜啼哭不止。用牛膝二斤,酒一斗浸泡,密封,用熱灰溫熱使其藥味滲出。每次服用五合至一升,根據體力而定。另有一方,治療牙痛,用牛膝末含在牙齒之間。另有一方,治療痢疾,先白後紅者為正常,先紅後白則為腸蠱。用牛膝三兩搗碎,酒一升浸泡一夜,每次服用一兩杯,一日三次。

另有一方,治療小便不利,尿道疼痛欲死,以及婦女血瘀腹痛。用牛膝一把(不限多少)加葉,酒煮服用,即可痊癒。經驗後方記載:治療消渴不止,下元虛損。用牛膝五兩,切碎研末,用生地黃汁五升浸泡,白天曬,晚上浸,直到水分蒸發完畢為度,做成蜜丸,梧桐子大小,空腹溫酒服用三十丸。長期服用能強健筋骨,保持容顏,烏黑頭髮,津液自然充盈。

梅師方記載:治療竹木刺入肉中拔不出來,用生牛膝莖搗碎敷在患處,即可取出。另有一方,治療胎盤不下,用牛膝八兩,葵子一兩,加水九升,煎至三升,分三次服用。另有一方,治療刀傷疼痛,用生牛膝搗碎敷在傷口上,即可痊癒。孫真人記載:治療牙齒疼痛,可將牛膝根燒成灰,敷在牙齒之間。另有一方,治療突然發生的惡瘡,不知病名的,可用牛膝根搗碎敷在患處。

衍義說:現在西京有人用畦田種植牛膝,長達三尺者最佳。與肉蓯蓉一起用酒浸泡服用,能益腎。竹木刺入肉中,可將牛膝嚼碎敷在患處,即可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