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類本草》~ 卷第二十三 (19)
卷第二十三 (19)
1. 柿
味甘,寒,無毒。主通鼻耳氣,腸澼不足。
陶隱居云:柿有數種,云今烏柿,火熏者,性熱,斷下,又療狗齧瘡。火煏(皮逼切)者亦好,曬乾者性冷。粗心柿尤不可多食,令人腹痛。生柿彌冷。又有椑(音卑),色青,唯堪生啖,性冷復甚於柿,散石熱家啖之,亦無嫌。不入藥用。唐本注云:《別錄》云,火柿主殺毒,療金瘡、火瘡,生肉止痛。
軟熟柿解酒熱毒,療金瘡、火瘡,生肉止痛。軟熟柿解酒熱毒,止口乾,壓胃間熱。臣禹錫等謹按孟詵云:柿寒。主補虛勞不足。謹按乾柿厚腸胃,澀中,健脾胃氣,消宿血。又,紅柿補氣,續經脈氣。又,醂柿澀下焦,健脾胃氣,消宿血。作餅及糕與小兒食,治秋痢。又,研柿,先煮粥,欲熟即下柿,更三、兩沸,與小兒飽食,並奶母吃亦良。
又,乾柿二斤,酥一斤,蜜半斤,先和酥蜜,鐺中消之。下柿煎十數沸,不津器貯之。每日空腹服三、五枚,療男子、女人脾虛、腹肚薄,食不消化。面上黑點,久服甚良。陳藏器云:柿本功外,曬乾者溫補,多食去面皯,除腹中宿血。剡縣火乾者,名烏柿。人服藥口苦及欲吐逆,食少許立止。
蒂煮服之,止噦氣。黃柿和米粉作糗,蒸與小兒食之,止下痢。飲酒食紅柿,令人心痛直至死。亦令易醉。陶云解酒毒,失矣。日華子云:柿,冷。潤心肺,止渴,澀腸。療肺痿心熱嗽,消痰,開胃。亦治吐血。又云乾柿,平。潤聲喉,殺蟲。火柿,性暖,功用同前。
圖經曰:柿,舊不著所出州土,今南北皆有之。柿之種亦多,黃柿生近京州郡;紅柿南北通有;朱柿出華山,似紅柿而皮薄,更甘珍;椑(音卑)柿出宣、歙、荊、襄、閩、廣諸州,但可生啖,不堪干。諸柿食之皆美而益人,椑柿更壓丹石毒耳。其乾柿火乾者,謂之烏柿,出宣州、越州。
性甚溫,人服藥口苦欲逆,食少許當止,兼可斷下。曬乾者為白柿,入藥微冷。又,黃柿可和米粉作糗,小兒食之止痢。又,以酥蜜煎乾柿食之,主脾虛、薄食。柿蒂煮飲,亦止噦。木皮主下血不止,曝乾更焙,篩末,米飲和二錢匕服之,不以上衝下脫,兩服可止。又有一種小柿,謂之軟棗。
俚俗曝乾貨之,謂之牛奶柿。至冷,不可多食。凡食柿,不可與蟹同,令人腹痛大瀉。其枯葉至滑澤,古人取以臨書。俗傳柿有七絕: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蠹、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落葉肥火。
聖惠方:治耳聾鼻塞。以乾柿三枚細切,粳米三合,豉少許煮粥,空心食之。產寶:治產後或患妊逆氣亂心煩。乾柿一個,碎之,以水十分,煮熱呷。
衍義曰:柿,有著蓋柿,於蒂下別生一重。又牛心柿,如牛之心;蒸餅柿,如今之市買蒸餅。
白話文:
柿子味甘甜,性寒涼,沒有毒性。主要能疏通鼻子和耳朵的氣,治療腸道虛弱導致的下痢。
陶隱居說:柿子有很多種類,現在說的烏柿,是用火熏製的,性質偏熱,可以止瀉,還能治療狗咬的傷口。用火烤乾的柿子也很好,曬乾的柿子性質偏冷。粗心的柿子尤其不能多吃,會讓人腹痛。生的柿子更寒涼。還有一種叫椑的柿子,顏色青色,只能生吃,性質比一般的柿子更寒涼,適合體內有熱的人吃,也不會有什麼問題。但不作為藥材使用。《唐本注》引用《別錄》說,火烤的柿子能殺菌解毒,治療刀傷、火傷,促進肌肉生長和止痛。
軟熟的柿子能解酒和熱毒,治療刀傷、火傷,促進肌肉生長和止痛。軟熟的柿子能解酒和熱毒,止渴,壓制胃部的熱。臣禹錫等人根據孟詵的說法,認為柿子性寒。主要能補虛勞和不足。又說,乾柿子能增厚腸胃,澀腸,健脾胃之氣,消除體內瘀血。另外,紅柿子能補氣,接續經脈之氣。再說,醂過的柿子能收斂下焦,健脾胃之氣,消除體內瘀血。把柿子做成餅或糕給小孩吃,能治療秋季腹瀉。還有,把柿子磨成粉,先煮粥,快熟的時候加入柿子粉,再煮沸兩三次,讓小孩吃飽,也適合哺乳期的婦女食用。
另外,用兩斤乾柿子、一斤酥油、半斤蜂蜜,先把酥油和蜂蜜放在鍋裡融化,再放入柿子煎煮十幾次,用不透水的容器裝起來。每天空腹服用三到五枚,能治療男子和女子脾虛、腹部虛弱、消化不良,臉上的黑斑,長期服用效果很好。陳藏器說,柿子的功效除了這些之外,曬乾的柿子溫補,多吃能去除臉上的黑斑,消除腹中的瘀血。剡縣用火烤乾的柿子,稱為烏柿。人吃了藥感到口苦或想吐,吃一點烏柿馬上就能止住。
柿子蒂煮水喝,能止住打嗝。黃柿子和米粉做成糗,蒸熟給小孩吃,能止住腹瀉。喝酒後吃紅柿子,會讓人心痛到死,也容易醉。陶弘景說能解酒毒是錯誤的。日華子說,柿子性冷,能滋潤心肺,止渴,澀腸,治療肺虛咳嗽、心熱,消痰,開胃,也能治療吐血。又說乾柿子性平,能潤嗓子,殺蟲。火烤的柿子,性質偏溫,功效和之前說的一樣。
《圖經》記載:柿子以前沒有記載產地,現在南北各地都有。柿子的種類也很多,黃柿子產於京城附近的州郡;紅柿子南北各地都有;朱柿產於華山,像紅柿子但皮薄,更甜更好吃;椑柿產於宣州、歙州、荊州、襄州、閩州、廣州等地,只能生吃,不適合做成乾柿子。各種柿子都好吃而且對人有益,椑柿子更能壓制體內丹石的毒性。用火烤乾的乾柿子,稱為烏柿,產於宣州和越州。
性質非常溫熱,人吃了藥感到口苦想吐,吃一點烏柿就能止住,也能止瀉。曬乾的柿子稱為白柿,入藥性質微寒。還有,黃柿子可以和米粉做成糗,給小孩吃能止住腹瀉。另外,用酥油和蜂蜜煎乾柿子吃,能治療脾虛、食量小。柿子蒂煮水喝,也能止住打嗝。柿子樹皮主要治療下血不止,曬乾再烤過,篩成粉末,用米湯送服兩錢匕,不讓血往上衝或往下脫,服用兩次就能止住。還有一種小柿子,叫做軟棗。
鄉下人把它曬乾儲藏,叫做牛奶柿。非常寒冷,不能多吃。凡是吃柿子,不能和螃蟹一起吃,會讓人腹痛腹瀉。柿子樹的枯葉光滑,古人常用它來寫字。民間傳說柿子有七絕:一長壽、二喜陰、三無鳥巢、四無蟲蛀、五霜葉可賞、六果實美味、七落葉可作肥料。
《聖惠方》:治療耳聾鼻塞。用三枚乾柿子切碎,加上三合粳米,少許豆豉煮粥,空腹食用。 《產寶》:治療產後或妊娠時氣亂心煩。用一個乾柿子,搗碎,加十分水煮熱喝。
《衍義》說:柿子,有帶著蓋的柿子,在柿子蒂下另外長了一層。還有牛心柿,像牛的心臟;蒸餅柿,像現在市面上賣的蒸餅。
華州有一種朱柿,是所有品種中最小的,深紅色。還有一種塔柿,也比其他柿子大,性質都比較涼,但不會太寒冷,吃了容易生痰,非常甜,所以是這樣。去皮後,掛在大木柱上,讓它在風和陽光下自然風乾,吃多了會引動體內的風火。乾柿子味道不好,生的則澀口,用溫水泡過,把澀味去除才能吃,等到它自然紅透軟爛,澀味也會自然消失,乾柿子則性質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