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六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 (6)

1. 乾地黃

味甘、苦,寒,無毒。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痹,填骨髓,長肌肉。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痹。主男子五勞七傷,女子傷中,胞漏,下血,破惡血,溺血,利大小腸,去胃中宿食,飽力斷絕,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益氣力,利耳目。生者尤良。

生地黃,大寒。主婦人崩中血不止及產後血上薄心悶絕,傷身胎動下血,胎不落,墮墜踠折,瘀血,留血,衄鼻,吐血,皆搗飲之。久服輕身不老。一名地髓,一名芐,一名芑。生咸陽川澤黃土地者佳。二月、八月採根,陰乾。(得麥門冬、清酒良,惡貝母,畏蕪荑。)

白話文:

生地黃的功效與特性:

味道: 甘苦, 性狀: 寒, 毒性: 無毒

主治:

  • 骨折、跌打損傷、筋骨斷裂。
  • 內傷、積聚、血瘀、風濕痹痛。
  • 補益骨髓、滋養肌肉。
  • 除寒熱、解毒、消積。
  • 補五臟虛損、通血脈、益氣力。
  • 治男子五勞七傷、女子傷中、胞漏、下血、惡血、溺血。
  • 利大小腸、去胃中宿食。
  • 飽力不足、五臟內傷。
  • 通利耳目。
  • 生生地黃效果更佳。

藥性:

  • 大寒。
  • 主治婦人崩中血不止、產後血上薄心悶絕、傷身胎動下血、胎不落、墮墜踠折、瘀血、留血、衄鼻、吐血,皆搗飲之。
  • 久服輕身不老。

別名: 地髓、芐、芑

產地: 生長於咸陽川澤黃土地區者品質最佳。

採收時節: 二月、八月採收根部,陰乾。

配伍:

  • 與麥門冬、清酒相配,效果更佳。
  • 忌與貝母、蕪荑同用。

陶隱居云:咸陽,即長安也。生渭城者乃有子實,實如小麥,淮南七精散用之。中間以彭城乾地黃最好,次歷陽,今用江寧板橋者為勝。作乾者有法,搗汁和蒸,殊用工意。而此直云陰乾,色味乃不相似,更恐以蒸為失乎?大貴時乃取牛膝、萎蕤作之,人不能別。《仙經》亦服食,要用其華;又善生根,亦主耳暴聾、重聽。

乾者黏濕,作丸散用,須烈日曝之,既燥則斤兩大減,一斤才得十兩散爾,用之宜加量也。今按陳藏器本草云:乾地黃,《本經》不言生干及蒸乾。方家所用二物別,蒸乾即溫補,生干則平宣,當依此以用之。臣禹錫等謹按爾雅云:芐,地黃。注云:一名地髓,江東呼芐(音怙)。

白話文:

陶隱居說:鹹陽就是長安。生在渭城的地黃果實像小麥一樣,淮南的七種精華可以用來製作它。當中彭城的乾地黃最好,其次是歷陽,現在使用江寧的板橋地黃最好。製作乾地黃有其方法,需要把汁液搗出來,然後蒸熟,這需要很用心。然而這裡直接說是陰幹,顏色和味道就不同了,更擔心蒸煮會出錯?在大貴的時候,取牛膝和萎蕤來製作,人們無法區別。《仙經》也提到服用食用的時候,需要用到它的花;而且根部的生長也能治耳鳴、重聽。

乾地黃黏稠且潮濕,可以製成丸或散劑,需要在烈日下曬乾,曬乾後重量會大減,一斤的乾地黃只會變成十兩的散劑,因此使用時需要增加用量。根據陳藏器的本草文獻,乾地黃在《本經》中沒有提到生乾和蒸乾的區別。方家使用的兩種材料有所不同,蒸乾的是溫補,生幹則是平和的,應該根據這個來使用。臣禹錫等根據《爾雅》指出:地黃的另一名稱是芐,註解說它有一個名稱叫地髓,江東地區稱之為芐(音怙)。

藥性論云:乾地黃,君。能補虛損,溫中下氣,通血脈。久服變白延年。治產後腹痛,主吐血不止。又云:生地黃,忌三白,味甘,平,無毒。解諸熱,破血,通利月水閉絕。不利水道,搗敷心腹,能消瘀血。病人虛而多熱,加而用之。蕭炳云:干、生二種,皆黑鬚發良藥。

日華子云:乾地黃,助心膽氣,安魂定魄,治驚悸勞劣,心肺損,吐血鼻衄,婦人崩中血暈,肋筋骨,長志。日乾者平,火乾者溫,功用同前。又云:生者水浸驗,浮者名天黃,半浮半沉者名人黃,沉者名地黃,沉有力佳,半沉者次,浮者劣。煎忌鐵器。

圖經曰:地黃,生咸陽川澤黃土地者佳,今處處有之,以同州為上,二月生葉,布地便出似車前,藥上有皺紋而不光。高者及尺余,低者三、四寸。其花似油麻花而紅紫色,亦有黃花者。其實作房如連翹,子甚細而沙褐色。根如人手指,通黃色,粗細長短不常。二月、八月採根,蒸三、二日,令爛,曝乾,謂之熟地黃。

白話文:

《藥性論》記載:乾地黃是君藥,能夠補虛損,溫暖中焦,下降氣機,通暢血脈。長期服用可以使人變白,延年益壽。用於治療產後腹痛,主治吐血不止。

又說:生地黃忌諱三白,味甘,性平,無毒。能夠解熱,破血,通利因月經不通而導致的閉絕。不利於水道,搗碎敷於心腹,可以消瘀血。對於虛弱而有熱症的病人,可以加用生地黃。蕭炳說:乾地黃和生地黃,都是黑鬚發的良藥。

《日華子本草》記載:乾地黃有助於心膽氣,安神定魄,治療驚悸勞累,心肺損傷,吐血鼻衄,婦女崩漏血暈,肋骨疼痛,增強志氣。日曬乾燥的乾地黃性平,火烤乾燥的乾地黃性溫,功用與前述相同。

又說:將生地黃浸泡在水中,浮在水面的稱為天黃,半浮半沉的稱為人黃,沉到底的稱為地黃。沉到底的品質最好,半沉的次之,浮在水面的最差。煎煮時忌用鐵器。

《圖經本草》記載:生長在咸陽川澤黃土地上的地黃品質最好,現在各地都有,以同州出產的為上品。二月生葉,貼地生長,形狀像車前草,藥物表面有皺紋而不光滑。高的可以長到一尺多,矮的也有三、四寸。花朵像油麻花,呈紅紫色,也有黃色的花。果實像連翹,種子很細,呈沙褐色。根部像人的手指,通體黃色,粗細長短不一。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蒸制三到兩天,讓其軟爛,然後曬乾,稱為熟地黃。

陰乾者是生地黃。種之甚易,根入土即生。一說:古稱種地黃宜黃土,今不然,大宜肥壤虛地,則根大而多汁。其法:以葦蓆圓編如車輪,徑丈餘,以壤土實葦蓆中為壇。壇上又以葦蓆實土為一級,比下壇徑減一尺。如此數級如浮屠也。乃以地黃根節多者寸斷之,蒔壇上,層層令滿,逐日以水灌之,令茂盛。

至春秋分時,自上層取之,根皆長大而不斷折,不被斸傷故也。得根曝乾之。熟乾地黃最上出同州,光潤而甘美。南方不復識,但以生地黃草煙燻使乾黑,洗之煤盡仍白也。今干之法,取肥地黃三、二十斤淨洗,更以揀去細根及根節瘦短者,亦得二、三十斤,搗絞取汁,投銀、銅器中,下肥地黃浸漉令浹,飯上蒸三、四過,時時浸漉轉蒸訖,又曝使汁盡。其地黃當光黑如漆,味甘如飴糖,須瓷器內收之,以其脂柔喜曝潤也。

白話文:

生地黃是一種容易種植的藥材,只要將根埋入土中就能生長。古代認為種植地黃需要黃土,但現在發現肥沃的土地更適合,這樣種出來的根會比較大且多汁。種植方法是先用蘆葦蓆編製成一個圓形的壇,直徑一丈多,然後在壇裡填滿土壤。在壇上再用蘆葦蓆填土建成一層,比下面壇的直徑減少一尺,如此建成多層,就像一座佛塔。將地黃根切成一寸長的段,種在壇上,每一層都種滿,每天澆水,讓它生長茂盛。

到了春秋分的時候,從最上面一層收穫地黃根,因為根部都長得很大,而且沒有斷裂或被挖傷。收穫的根部要曬乾。品質最好的熟地黃產自同州,色澤光潤,味道甘美。南方地區的人不知道怎麼種植熟地黃,只能用生地黃草在煙火中燻烤使其變黑,再清洗掉煙灰,使它恢復白色。現在人們採用一種新的乾燥方法,先將肥沃土壤中種植的生地黃洗乾淨,去除細根和瘦短的根節,大約能得到二三十斤。然後將這些地黃搗碎絞汁,倒入銀或銅器中,加入肥沃土壤中種植的地黃,浸泡使其充分吸收汁液。再用飯蒸三次四次,每次浸泡後都要轉動地黃,讓汁液充分滲入,最後曬乾,使水分完全蒸發。這樣處理過的地黃顏色會變得光亮黑如漆,味道甘甜如飴糖,需要用瓷器存放,因為地黃的油脂較多,喜歡乾燥濕潤的環境。

又醫家欲辨精粗,初採得以水浸,有浮者名天黃,不堪用;半沉者名人黃,為次;其沉者名地黃,最佳也。神仙方:服食地黃,採取根淨洗,搗絞取汁,煎令小稠,納白蜜更煎,令可丸。晨朝酒送三十丸如梧子,日三。亦入青州棗肉同丸。又煎膏入干根末丸服。又四月採其實,陰乾篩末,水服錢匕,其效皆等。

其花名地髓花。延年方有單服二法。又,治傷折金瘡,為最要之藥。《肘後方:》療踠折,四肢骨破碎及筋傷蹉跌,爛搗生地黃熬之,裹所傷處,以竹簡編夾之遍,急縛勿令轉動,一日一夕,可以十易,則瘥。崔元亮《海上方》:治一切心痛,無問新久,以生地黃一味,隨人所食多少,搗絞取汁,搜面作䬪飥,或冷淘食。良久當利,出蟲長一尺許,頭似壁宮,後不復患矣。

白話文:

中醫認為地黃品質不同,可分為天黃、人黃、地黃,其中地黃品質最好。服用地黃時,應選擇根部,洗淨後搗碎取汁,煎煮至稠,加入蜂蜜繼續煎煮,製成丸狀。每日早、中、晚服用3次,每次30丸,大小如梧桐子,可用酒送服,也可與青州棗肉一起製成丸劑服用。也可將地黃煎成膏狀,加入地黃根末製成丸劑服用。地黃的果實也可入藥,四月採摘後陰乾研末,用清水服用,功效與根部相同。地黃花名為地髓花,也有延年益壽的功效。此外,地黃還是治療傷折金瘡的良藥,可治療骨折、筋傷等,也可治心痛。

昔有人患此病,三年不瘥,深以為恨,臨終戒其家人,吾死後,當剖去病本,果得蟲。置於竹節中,每所食皆飼之,因食地黃䬪飥,亦與之,隨即壞爛,由此得方,劉禹錫《傳信方》亦紀其事云:正元十年,通事舍人崔抗女患心痛垂氣絕,遂作地黃冷淘食之,便吐一物,可方一寸以來,如蛤蟆狀,無目、足等,微似有口,蓋為此物所食,自此遂愈,食冷淘不用著鹽。

雷公云:採生地黃去白皮,瓷鍋上柳木甑蒸之,攤令氣歇,拌酒再蒸,又出令乾。勿令犯銅鐵器,令人腎消並白髭發,男損榮,女損衛也。食療地黃,微寒。以少蜜煎,或浸食之,或煎湯,或入酒飲,並妙。生則寒,主齒痛,唾血,折傷。葉可以羹。外臺秘要:張文仲治骨蒸方:生地黃一升,搗取汁,三度搗絞汁盡,分再服。

白話文:

從前有個人患了一種病,足足三年都未痊癒,他因此非常痛苦,臨死前告誡家人,等他死後,一定要剖開他的身體,取出病根。結果真的找到了一條蟲子,家人就把它放在竹節裡養著,每次吃東西時都拿來餵它。後來他們用地黃餵蟲子,蟲子很快就腐爛了,他們從中得到了治療方法。劉禹錫在《傳信方》中也記載了類似的事:正元十年,通事舍人崔抗的女兒患心痛,快要斷氣了,於是家人就做了一碗地黃冷淘給她吃,她吃完之後就吐出了一種東西,長約一寸,形狀像蛤蟆,沒有眼睛和腳,只有嘴巴,應該是這條蟲子一直在吃她的身體。從此她病就好了,而且吃冷淘時不用放鹽。

雷公說:採集生地黃時,要把白皮去掉,然後用柳木甑子在瓷鍋上蒸,蒸到氣散了,再拌酒蒸一次,最後曬乾。不要讓它接觸銅鐵器,否則會損傷腎臟,導致頭髮變白,男性損傷精氣,女性損傷血氣。生地黃性微寒,可以用少許蜂蜜煎,或者直接浸泡食用,也可以煎湯喝,或者加酒飲用,效果都不錯。生生地黃性寒,可以治療牙痛、吐血、骨折。葉子可以做成羹湯。 《外台秘要》中記載,張文仲治療骨蒸的方子:生地黃一升,搗碎取汁,重複搗碎三次,將汁液全部榨出來,分兩次服用。

若利即減之,以身體涼為度。千金方:治牙連翹欲動脫。生地黃細銼,綿裹著齒上咂之,漬齒根,日三、四,並咽之。十日,大佳。肘後方:治耳中常鳴。生地黃截塞耳,數易之,以瘥為度。一云以紙裹微灰火中煨之用,良。百一方:妊娠漏胎。生地黃汁一升,漬酒四合,煮三、五沸服之,不止又服。

又方:治猘犬咬人,搗地黃汁飲之並塗瘡口,百度止。梅師方:治墮損筋骨,蹉跌骨碎破。搗生地黃熨熱,裹三日夜,數易。若血聚,以針決之。又方:治吐血神效方:生地黃汁一升二合,白膠香二兩,以瓷器盛入甑蒸,令膠消服。又方:治乳癰。搗生地黃汁敷之,熱即易之,無不見效也。

白話文:

如果效果明顯就減少用量,以身體感到涼爽為標準。千金方記載:治療牙齒疼痛欲脫落。將生地黃切碎,用布包著敷在牙齒上,並用它浸泡牙根,每天三次,每次四次,並將藥汁吞下。十天後,症狀會大大改善。肘後方記載:治療耳朵經常鳴響。將生地黃切成段塞入耳朵,經常更換,以症狀消失為標準。也有人說可以用紙包裹少許灰燼,放在火中烤熱後使用,效果很好。百一方記載:治療孕婦漏胎。取生地黃汁一升,加入酒四合,煮沸三次到五次後服用,如果效果不好就再服用。

又有一個方子:治療被狂犬咬傷。搗碎生地黃取汁飲用,並塗抹在傷口上,百次即可痊癒。梅師方記載:治療跌倒損傷筋骨、骨折。搗碎生地黃,用熱敷在傷處,連續敷三天三夜,並經常更換。如果血腫,就用針刺破。又有一個方子:治療吐血的特效方。取生地黃汁一升二合,白膠香二兩,用瓷器盛放在蒸籠裡蒸,直到膠香融化後服用。又有一個方子:治療乳癰。搗碎生地黃取汁敷在患處,如果感覺熱了就馬上更換,沒有不有效的。

食醫心鏡:主勞瘦骨蒸,日晚寒熱,咳嗽唾血。生地黃汁二合煮白粥,臨熟入地黃汁攪令勻,空心食之。博濟方治一切癰腫未破,疼痛,令內消。以生地黃杵如泥,隨腫大小,攤於布上,摻木香末於中,又再攤地黃一重,貼於腫上,不過三、五度。孫兆方:治鼻衄及膈上盛熱。

乾地黃、龍腦、薄荷等分為末,冷水調下。子母秘錄小兒患蠱毒痢。生地黃汁一升二合,分三、四服,立效。產寶:妊娠下血如月信,通恐胎漏方:乾地黃、乾薑等分為末,用酒調方寸匕。抱朴子:楚文子服地黃八年,夜視有光,手上車弩。淮南子云:地黃主屬骨。

白話文:

《食醫心鏡》記載,如果身體勞累導致瘦骨嶙峋、白天乏力、晚上發熱、咳嗽咳血,可以用生地黃汁煮白粥,臨熟時再加入生地黃汁攪拌均勻,空腹食用。而《博濟方》則記載,對於一切未破的癰腫疼痛,可以用生地黃搗成泥狀,根據腫塊大小,塗抹在布上,再撒上木香粉,再塗抹一層生地黃,敷在腫塊上,一般三到五次就能見效。《孫兆方》記載,對於鼻出血和膈上熱盛,可以用乾地黃、龍腦、薄荷等量研磨成粉末,用冷水調和服用。《子母秘錄》記載,小兒患蠱毒痢,可以用生地黃汁一升二合,分三到四次服用,效果顯著。《產寶》記載,孕婦妊娠期間下血如月經,擔心胎兒不保,可以用乾地黃和乾薑等量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服用。《抱朴子》記載,楚文子服用生地黃八年,夜晚能看見東西,手能拉弓。《淮南子》記載,地黃具有滋養骨骼的作用。

衍義曰:地黃,葉如甘露子,花如脂麻花,但有細斑點,北人謂之牛奶子。花、莖有微細短白毛。《經》只言干、生二種,不言熟者。如血虛勞熱,產後虛熱,老人中虛燥熱,須地黃者,生與生干,常慮太寒,如此之類,故後世改用熟者。蒸曝之法:以細碎者洗出,研取汁,將粗地黃蒸出曝乾,投汁中,浸三、二時,又曝,再蒸,如此再過為勝,亦不必多。此等與干、生二種,功治殊別。

陶但云搗汁和蒸,殊用工意,不顯其法,不注治療,故須悉言耳。

白話文:

地黃的葉子像甘露子,花朵像脂麻花,但有細小的斑點,北方人稱之為「牛奶子」。花和莖上有微細的白色短毛。《本草經》只提到乾燥和新鮮兩種,並沒有提到熟地黃。像血虛勞熱、產後虛熱、老人中虛燥熱等需要地黃的病症,生地黃和生地黃容易太寒,所以後世改用熟地黃。熟地黃的製作方法是:將地黃切碎洗淨,研磨取汁,然後將粗的地黃蒸熟曬乾,放入汁液中浸泡三、兩小時,再曬乾,然後再蒸,如此重複幾次效果更好,不必太多次。熟地黃、乾燥地黃和新鮮地黃功效和治療效果各有不同。

陶弘景只說搗汁和蒸,卻沒有說明具體方法,也沒有註明治療用途,所以需要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