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類本草》~ 卷第二十二 (13)
卷第二十二 (13)
1. 赦日線
主人在牢獄日,經赦得出,候赦日,於所被囚枷上合取,將為囚縫衣,令犯罪經恩也。
白話文:
犯人在被監禁的日子裡,如果遇到朝廷大赦而被釋放,那麼在等待赦免的那段時間,可以把之前被囚禁時所戴的枷鎖取下來,拆解後用來縫製衣服,讓犯人感受到朝廷的恩澤。
2. 苟印
一名苟汁,取膏滴耳中,令左右耳徹,出潮州,似蛇,有四足。大主聾也。
白話文:
有一種藥叫做苟汁,取它的膏狀物滴入耳中,能使左右兩耳都通暢。這種藥產自潮州,外形像蛇,有四隻腳。它主要用來治療耳聾。
3. 溪鬼蟲
取其角帶之,主溪毒射工,出有溪毒處山林間。大如雞子,似蛣蜣,頭有一角,長寸余,角上有四岐,黑甲下有翅,能飛,六月、七月取之。
百一方:射工蟲,口邊有角,人得帶之,闢溪毒。周禮壺涿氏掌除水蟲。以炮土之鼓驅之,以焚石投之。《注》云:投使驚去也,今人過諸山溪,先以石投水,蟲當先去,不著人也。張司空云:江南有射工蟲,甲蟲類也。口邊有弩,以氣射人。玄中記云:水狐,蟲也。長四寸,其色黑,背上有甲,其口有角,向前如弩,以氣射人,江淮間謂之短狐、射工,通為溪病,此既其蟲,故能相壓伏也。
白話文:
取下溪鬼蟲的角隨身攜帶,可以治療溪毒、射工蟲造成的傷害,這種蟲子通常出現在有溪毒的山林間。牠的大小像雞蛋,外型像蜣螂(屎殼郎),頭上有一根角,長度大約一寸多,角上有四個分叉。牠的黑色甲殼下有翅膀,能飛行,適合在六、七月捕捉。
有一個偏方說:射工蟲的嘴邊有角,人如果能帶著牠的角,就能避開溪毒。周禮的壺涿氏負責清除水中的蟲害,他們會用燒熱的土塊敲擊水面來驅趕蟲子,也會投擲燒過的石頭。《注》解釋說:投擲石頭是為了驚嚇並驅趕蟲子,現在的人們經過山溪時,會先往水裡丟石頭,讓蟲子先離開,這樣就不會附著在人身上了。張司空說:江南有射工蟲,是甲殼類的蟲子。嘴邊有類似弩的構造,可以噴氣射傷人。《玄中記》說:水狐是一種蟲子,長約四寸,顏色是黑色,背上有甲殼,嘴巴有像弩一樣向前伸的角,會用噴氣射傷人,江淮一帶稱牠為短狐、射工,牠們都會造成溪病。這裡描述的溪鬼蟲就是這種蟲子,所以能夠壓制溪毒。
4. 赤翅蜂
有小毒。主蜘蛛咬及疔腫,疽病瘡,燒令黑,和油塗之。亦取蜂窠土,酢和為泥,敷蜘蛛咬處,當得瘥。出嶺南,如土蜂,翅赤,頭黑,穿土為窠,食蜘蛛。大如螃蟹,遙知蜂來,皆狼狽藏隱,蜂已預知其處。相食如此者無遺也。
白話文:
赤翅蜂帶有輕微毒性。主要可以治療被蜘蛛咬傷以及疔瘡、腫疽等疾病。將赤翅蜂燒成炭黑色,混合油塗抹在患處。也可以取蜂巢的泥土,用醋調成泥狀,敷在蜘蛛咬傷的地方,應當可以痊癒。這種蜂產於嶺南地區,外型像土蜂,翅膀是紅色的,頭部是黑色的。牠們在土中築巢,以蜘蛛為食。牠們的體型大約像螃蟹一樣。當蜘蛛遠遠發現赤翅蜂飛來時,都會驚慌逃跑躲藏,因為赤翅蜂已經預知牠們的藏身之處。赤翅蜂捕食蜘蛛,會將蜘蛛完全吃光,沒有任何遺留。
5. 獨腳蜂
所用同前。似小蜂,黑色,一足。連樹根不得去,不能動搖。五月採取,出嶺南。又有獨腳蟻,功用同蜂。亦連樹根下,能動搖,出嶺南。
白話文:
獨腳蜂的用法和之前說的相同。牠長得像小蜜蜂,全身黑色,只有一隻腳。牠的巢連著樹根,不能把它們挖走,也不能動搖它們。在五月時採集,產於嶺南地區。另外還有一種獨腳蟻,功效和獨腳蜂一樣。牠們的巢也連著樹根下,可以移動它們,也產於嶺南地區。
6. 蠟(音䖳)
味鹹,無毒。主生氣及婦人勞損,積血帶下,小兒風疾,丹毒。湯火炸出,以姜酢進之,海人亦為常味,一名水母,一名樗蒲魚,生東海,如血䘓,大者如床,小者如斗,無腹胃、眼目,以蝦為目,蝦動䖳沉,故曰水母。目蝦如駏驉之與駏驉相假矣。䖳(除駕切)。
白話文:
味道鹹,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補益元氣、治療婦女因勞累導致的損傷、經血淤積引起的帶下病,以及小兒風疾和丹毒。被滾燙的湯水或火炸傷時,可以用薑汁和醋調和後服用。海邊的人也經常食用它。它又名水母,也叫樗蒲魚。生長在東海,樣子像血塊,大的像床,小的像斗。它沒有腹、胃和眼睛,而是以蝦為眼睛,蝦移動時,水母就會跟著沉浮,所以叫做水母。水母用蝦當眼睛,就像騾子和驢互相借用一樣。水母(讀音為「除駕」切)。
7. 盤蝥蟲(蝥牟二音)
有小毒。主傳屍鬼疰,如夜行蟲而小,亦未可輕用也。
白話文:
盤蝥蟲(盤、蝥,音同「牟」)具有輕微的毒性。主要用於治療傳屍鬼疰(一種古老的疾病,症狀類似於現代的傳染病),這種蟲子外型像夜間活動的小蟲,但也不能輕易使用。
8. 螲(音窒)蟷(音當)
有毒。主一切疔腫,附骨疽蝕等瘡,宿肉贅瘤,燒為末,和臘月豬脂敷之。亦可諸藥為膏,主疔腫出根。似蜘蛛,穴土為窠。《爾雅》云:蛈(音迭)蜴(音蕩)。郭注云:螲蟷也。穴上有蓋,複穴口,今呼為顛蟷蟲,河北人呼為蛈蜴,音蛭螗,是處有之。崔知悌方:云:主疔腫為上。
白話文:
這種蟲子有毒。主要治療各種疔瘡腫痛、附骨疽(一種生在骨頭附近的膿瘡)、侵蝕性潰瘍等瘡,以及長久的贅肉瘤。將其燒成粉末,和臘月的豬油混合塗抹患處。也可以將它和其他藥物一起做成藥膏,主要用於治療能拔出病根的疔瘡腫痛。牠的外型像蜘蛛,在土裡挖洞築巢。《爾雅》這本書說,這種蟲叫做「蛈蜴」。郭璞註解說,牠就是「螲蟷」。牠會在洞口蓋上蓋子,覆蓋住洞口,現在人們稱牠為「顛蟷蟲」,河北人稱牠為「蛈蜴」,發音像「蛭螗」,這種蟲到處都有。崔知悌的藥方中說,牠治療疔瘡腫痛的效果最好。
9. 山蛩蟲
有大毒。主人嗜酒不已,取一節燒成灰,水下,服之訖,便不喜聞酒氣。過一節則毒人至死。此用療嗜酒人也。亦主蠶白僵死,取蟲燒作灰粉之。以燒令黑,敷惡瘡。烏斑色,長二、三寸,生林間,如百足而大。更有大者如指,名馬陸,能登木群吟。已見《本經》。
白話文:
山蛩蟲有劇毒。如果有人非常愛喝酒,可以取一節山蛩蟲燒成灰,用水吞服,服用後就會不喜歡聞到酒味。但如果服用超過一節,就會毒發致死。這個方法是用來治療嗜酒的人。山蛩蟲也可以治療蠶的白僵病,取蟲燒成灰粉使用。將蟲燒到變成黑色,可以用來敷治惡瘡。這種蟲子呈黑色,帶有斑點,長約二到三寸,生長在樹林間,外形像蜈蚣但比較大。還有一種更大的,像手指一樣粗,叫做馬陸,可以爬到樹上群聚鳴叫。相關記載已經在《本經》中出現。
10. 溪狗
有小毒。主溪毒及遊蠱,燒末,服一、二錢匕。似蝦蟆,生南方:溪石間,尾三、四寸。
白話文:
溪狗帶有輕微毒性。主要用來治療溪水中的毒素以及遊走性的蠱毒,將其燒成灰末,服用一到二錢匕。外形像癩蛤蟆,生長在南方溪流的石頭間,尾巴長約三到四寸。
11. 水黽
有毒。令人不渴,殺雞犬。長寸許,四腳,群游水上,水涸即飛,亦名水馬。非海中主產難之水馬也。
白話文:
水黽有毒。人吃了會覺得不渴,也能毒死雞和狗。牠們大概有一寸左右長,有四隻腳,成群在水面上游動,水乾涸的時候就會飛走,所以也叫做水馬。這裡說的水馬,不是海裡主要出產的那種水馬。
12. 飛生蟲
無毒。令人易產,取角,臨時執之。亦得可燒末服少許,蟲如齧發,頭上有角。
白話文:
無毒。吃了可以幫助孕婦生產,抓取牠的角,在需要的時候拿來用。也可以燒成灰末服用少量,這種蟲長得像咬頭髮的蟲,頭上有角。
13. 蘆中蟲
無毒。主小兒飲乳後吐逆,不入腹亦出。破蘆節中,取蟲二枚,煮汁飲之。蟲如小蠶。小兒嘔逆與哯乳不同,宜細詳之。哯乳,乳飽後哯出者是。
白話文:
無毒。主要治療小孩喝奶後吐奶,奶沒有進入肚子就吐出來的狀況。把蘆葦的節(竹節)弄破,取出裡面的蟲兩隻,煮水給小孩喝。這種蟲像小蠶。小孩的嘔吐和溢奶不一樣,應該仔細分辨。溢奶是指喝飽奶後,從嘴邊流出來的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