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類本草》~ 卷第二十二 (7)
卷第二十二 (7)
1. 蛙
味甘,寒,無毒。主小兒赤氣,肌瘡,臍傷,止痛,氣不足。一名長股。生水中,取無時。
陶隱居云:凡蜂、蟻、蛙、蟬,其類最多。大而青脊者,俗名土鴨,其鳴甚壯。又一種黑色,南人名為蛤子,食之至美。又一種小形善鳴喚,名蛙子,此則是也。臣禹錫等謹按蜀本注云:蝦蟆屬也,居陸地,青脊善鳴,聲作蛙者是。日華子云:青蛙,性冷,治小兒熱瘡,背有黃路者,名金線。殺屍疰病蟲,去勞劣,解熱毒,身青綠者是。
圖經曰:蛙,《本經》不載所出州土,云生水中,今處處有之。似蝦蟆而背青綠色,俗謂之青蛙。亦有背作黃紋者,人謂之金線蛙。陶隱居云:蜂、蟻、蛙、蟬,其類最多,大腹而脊青者,俗名土鴨。其鳴甚壯,即《爾雅》所謂在水曰黽者是也。黑色者,南人呼為蛤子,食之至美,即今所謂之蛤,亦名水雞是也。
閩、蜀、浙東人以為珍饌。彼人云:食之補虛損,尤宜產婦,即此也。小形善鳴喚者,名蛙子,即藥中所用蛙是也。其餘螻蟈、長肱、蠼子之類非藥中所須,不復悉載也。
衍義曰:蛙,其色青,腹細嘴尖,後腳長,故善躍。大其聲則曰蛙,小其聲則曰蛤,《月令》所謂雀入大水化為蛤者也。唐·韓退之詩:一夜青蛙啼到曉者是。此食之性平,解勞熱。
白話文:
蛙,味道甘甜,性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小兒的紅疹,肌肉瘡瘍,肚臍損傷,止痛,以及補氣不足。它又名「長股」。生長在水中,隨時可以採集。
陶弘景說:像蜜蜂、螞蟻、蛙、蟬這類生物,種類繁多。其中,背部青色、體型較大的,俗稱「土鴨」,叫聲很大。還有一種是黑色的,南方人稱之為「蛤子」,吃起來非常美味。另外一種體型較小、叫聲清脆的,叫做「蛙子」,也就是這裡所說的蛙。臣禹錫等人仔細考證蜀地的註解,認為蛙屬於蝦蟆的一種,棲息在陸地上,背部青色,善於鳴叫,叫聲像「蛙」的就是它。日華子說:青蛙,性寒涼,可以治療小兒的熱瘡,背部有黃色條紋的,叫做「金線蛙」。可以殺死屍疰病蟲,去除勞累虛弱,解熱毒,身體青綠色的才是。
《圖經》說:關於蛙,《本草經》沒有記載產地,只說它生長在水中,現在各地都有。外形像蝦蟆,但背部是青綠色的,俗稱「青蛙」。也有背部有黃色紋路的,人們稱之為「金線蛙」。陶弘景說:蜜蜂、螞蟻、蛙、蟬,這類生物種類很多,其中腹部大、背部青色的,俗稱「土鴨」,叫聲很大,就是《爾雅》中所說的「在水曰黽」的那種。黑色的,南方人稱為「蛤子」,吃起來非常美味,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蛤,也叫做水雞。
福建、四川、浙江東部的人把蛙當作珍貴的食物。他們認為吃蛙可以補虛損,尤其適合產婦食用,指的就是這裡說的蛙。體型小、叫聲清脆的,叫做「蛙子」,也就是藥材中所使用的蛙。至於其他像螻蛄、長肱、蠼螋之類的,不是藥材所需要的,就不再一一記載了。
陳衍義說:蛙,顏色青色,腹部細,嘴巴尖,後腿長,所以善於跳躍。叫聲大的就叫做蛙,叫聲小的就叫做蛤,《月令》中說的「雀入大水化為蛤」指的就是這種。唐朝韓愈的詩句:「一夜青蛙啼到曉」說的就是這種蛙。這種蛙食用後性平,可以解除勞累和熱病。
2. 鯪鯉甲
微寒。主五邪,驚啼悲傷,燒之作灰,以酒或水和方寸匕,療蟻瘻。
陶隱居云:其形似鼉而短小,又似鯉魚,有四足,能陸能水。出岸開鱗甲,伏如死,令蟻入中,忽閉而入水,開甲,蟻皆浮出,於是食之。故主蟻瘻,方:用亦稀,惟療瘡癩及諸疰疾爾。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生深大山谷中,金、房、均等州皆有之。藥性論云:鯪鯉甲,使,有大毒。
治山瘴瘧,惡瘡,燒敷之。日華子云:涼,有毒。治小兒驚邪,婦人鬼魅悲泣及痔漏,惡瘡,疥癬。
圖經曰:鯪鯉甲,舊不著所出州郡,今湖嶺及金、商、均、房間,深山大谷中皆有之。似鼉而短小,色黑,又似鯉魚而有四足,能陸能水。日中出岸,開鱗甲如死,令蟻入中,蟻滿便秘而入水,蟻皆浮出,因接而食之,故主蟻瘻為最。亦主惡瘡疥癩,燒其甲,末,敷之。楊炎《南行方》:主山瘴瘧,有鯪鯉甲湯。
今人謂之穿山甲,近醫亦用燒灰,與少肉豆蔻末,米飲調服,療腸痔疾。又治吹奶,疼痛不可忍,用穿山甲炙黃,木通各一兩,自然銅半兩,生用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溫酒調下,不計時候。
外臺秘要:《肘後》治蟻入耳。燒鯪鯉甲末,以水調灌之,即出。千金翼:治蟻漏。取鯪鯉甲二七枚,末,豬膏和敷之。簡要濟眾:治產後血氣上衝心成血暈。穿山甲一兩,童子小便浸一宿,取出慢火炙令黃,為散。每服一錢,狗膽少許,熱酒調下,非時服之。
衍義曰:鯪鯉甲,穴山而居,亦能水。燒一兩存性,肉豆蔻仁三個,同為末,米飲調二錢,服,治氣痔,膿血;甚者加蝟皮一兩,燒入,中病即已,不必盡劑。
白話文:
鯪鯉甲性微寒。主要治療五種邪氣引起的疾病,以及受驚嚇啼哭、悲傷等症狀。將鯪鯉甲燒成灰,用酒或水調和一小匙,可以治療蟻瘻(一種皮膚潰瘍)。
陶弘景說:鯪鯉甲的形狀像短小的鱷魚,又像鯉魚,有四隻腳,能在陸地和水中活動。牠們會爬到岸上,張開鱗甲,裝死,引誘螞蟻進入,然後突然關閉鱗甲進入水中,再打開鱗甲,螞蟻就會浮出水面,牠們就吃掉這些螞蟻。因此可以治療蟻瘻。但用來治療其他疾病的情況很少,主要用來治療瘡癩以及各種疰病(一種慢性虛弱的疾病)。
臣禹錫等人仔細查閱《蜀本圖經》記載:鯪鯉甲生長在深山大谷中,金州、房州、均州等地都有。藥性論說:鯪鯉甲,屬於使藥,有劇毒。可以用來治療山瘴瘧疾和惡瘡,燒成灰敷在患處。日華子說:鯪鯉甲性涼,有毒。可以治療小兒驚邪,婦人鬼魅引起的悲傷哭泣,以及痔漏、惡瘡、疥癬等疾病。
《圖經》說:鯪鯉甲,過去沒有記載產地,現在湖嶺以及金州、商州、均州、房州等地的深山大谷中都有。牠的形狀像短小的鱷魚,顏色是黑色的,又像鯉魚,有四隻腳,能在陸地和水中活動。牠們會在白天爬到岸上,張開鱗甲像死了一樣,引誘螞蟻進入,螞蟻滿了就關閉鱗甲進入水中,螞蟻都浮出來,牠們就吃掉這些螞蟻。因此治療蟻瘻的效果最好。也可以治療惡瘡疥癩,將甲燒成灰,磨成粉敷在患處。《楊炎南行方》中說:可以治療山瘴瘧疾,其中有鯪鯉甲湯。
現在人們稱之為穿山甲,現在的醫生也用燒成灰的穿山甲,與少許肉豆蔻末,用米湯調和服用,治療腸痔疾病。還可以治療吹奶,疼痛難忍,將炙黃的穿山甲和木通各一兩,自然銅半兩,這三味藥都生用,搗碎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調服,不限時間。
《外臺秘要》和《肘後方》記載:治療螞蟻進入耳朵,將燒成灰的鯪鯉甲粉末,用水調和後灌入耳中,螞蟻就會出來。《千金翼》記載:治療蟻漏,取鯪鯉甲十四枚,磨成粉,與豬油調和敷在患處。《簡要濟眾》記載:治療產後血氣上衝心臟導致血暈,用穿山甲一兩,用童子小便浸泡一夜,取出用小火烤至黃色,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加入少許狗膽,用熱酒調服,不限時間服用。
陳衍義說:鯪鯉甲,穴居在山中,也能在水中活動。將一兩鯪鯉甲燒成保留藥性,與三個肉豆蔻仁一同磨成粉,用米湯調服二錢,可以治療氣痔、膿血,如果情況嚴重,加入一兩燒過的蝟皮,病好就停止服用,不一定要全部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