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二十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二 (3)

1. 金蛇

無毒。解生金毒。人中金藥毒者,取蛇四寸,炙令黃,煮汁飲,頻服之,以瘥為度。大如中指,長尺許,常登木飲露,身作金色,照日有光。亦有銀蛇,解銀藥毒。人中金毒,候之法,合瞑取銀口中含,至曉銀變為金色者,是也。令人肉作雞腳裂。生賓、澄州。(今附)

臣禹錫等謹按陳藏器云:金蛇,味鹹,平。

圖經曰:金蛇,出賓、澄州。大如中指,長尺許,常登木飲露,體作金色,照日有光。及能解金毒。亦有銀蛇,解銀毒。今不見有捕得者,而信州上饒縣靈山鄉出一種蛇,酷似此,彼人呼為金星地鱔,冬月收捕之,亦能解眾毒,止瀉泄及邪熱。

衍義曰:金蛇,今方:書往往不見用。

白話文:

金蛇無毒,可以解救金屬中毒。如果有人因服用金屬藥物中毒,可以取四寸長的蛇,烤至金黃色,煮汁飲用,多次服用,直到痊癒為止。這種蛇大小如中指,長約一尺,常爬上樹喝露水,身體呈金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也存在銀色的蛇,可以解救銀屬中毒。判斷是否金屬中毒的方法是:閉上眼睛,把銀器含在嘴裡,直到天亮,如果銀器變成金色,就表示中毒了。金屬中毒會讓人皮膚裂開像雞爪一樣。金蛇產於賓州和澄州。

古籍記載,金蛇味鹹性平。

圖經記載,金蛇產於賓州和澄州,大小如中指,長約一尺,常爬上樹喝露水,體色金黃,陽光下閃閃發光,可以解金屬中毒。也有銀蛇可以解銀屬中毒。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捕到金蛇了,但在信州上饒縣靈山鄉有一種很像金蛇的蛇,當地人稱之為金星地鱔,冬天捕捉,也能解毒、止瀉和治療邪熱。

現代醫書中很少使用金蛇。

2. 蜣螂

味鹹,寒,有毒。主小兒驚癇,瘛瘲,腹脹,寒熱,大人癲疾狂易(音羊)。手足端寒,肢滿賁豚。一名蛣(音詰)蜣(音羌)。火熬之良。生長沙池澤。五月五日取,蒸,藏之,臨用當炙,勿置水中,令人吐。(畏羊角、石膏。)

陶隱居云:《莊子》云,蛣蜣之智,在於轉丸。其喜入人糞中,取屎丸而卻推之,俗名為推丸。當取大者,其類有三、四種,以鼻頭扁者為真。唐本注云:《別錄》云,搗為丸,塞下部,引痔蟲出盡,永瘥。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此類多種,取鼻高目深者,名胡蜣螂,今所在皆有之。

藥性論云:蜣螂,使,主治小兒疳蟲蝕。日華子云:能墮胎,治疰忤,和乾薑敷惡瘡,出箭頭,其糞窒痔瘻出蟲。入藥去足炒用。

圖經曰:蜣螂,生長沙池澤,今處處有之。其類極多,取其大者。又鼻高目深者,名胡蜣螂,用之最佳。五月五日取,蒸而藏之,臨用當炙,勿置水中,令人吐。小兒疳蟲方:多用之。蜣螂心,主疔瘡。而《本經》不著。唐·劉禹錫纂《柳州救三死方》云:元和十一年得疔瘡,凡十四日,日益篤,善藥敷之皆莫能知,長樂賈方伯教用蜣螂心,一夕而百苦皆已。明年正月食羊肉又大作,再用亦如神驗。

其法:一味貼瘡,半日許可再易,血盡根出遂愈。蜣螂心,腹下度取之,其肉稍白是也。所以云食羊肉又大作者,蓋蜣螂畏羊肉故耳。用時須禁食羊肉。其法蓋出葛洪《肘後方》。又主箭鏃入骨不可拔者,微熬巴豆與蜣螂並研勻,塗所傷處,斯須痛定必微癢,且忍之,待極癢不可忍,便撼動箭鏃拔之立出。此方:傳於夏候鄆。

鄆初為閬州錄事參軍,有人額上有箭痕,問之。云:隨馬侍中徵田悅中射,馬侍中與此藥,立可拔鏃出,後以生肌膏藥敷之,遂無苦,因並方:獲之。云:諸瘡亦可療。鄆得方:後,至洪州逆旅,主人妻患瘡,呻吟方:極,以此藥試之,立愈。又主沙塵入眼不可出者,取生蜣螂一枚,手持其背,遂於眼上影之,沙塵自出。

陳藏器:治蜂瘻。燒死蜣螂末,和醋敷之。聖惠方:治一切惡瘡及沙蝨水弩,惡疽,並皆治之。用蜣螂十枚,端午日收乾者佳。杵末油調敷之。外臺秘要:治癧瘍風。取塗中死蜣螂杵爛之,當揩令熱,封之,一宿瘥。肘後方:若大赫瘡已炙之,以蜣螂乾者末之,和鹽水敷瘡四畔周迴,如韭葉闊狹。

子母秘錄:治小兒重舌。燒蜣螂末,和唾敷舌上。又方:小兒、大人忽得惡瘡,未辨識者。取蜣螂杵,絞取汁,敷其上。劉涓子:治鼠瘻。死蜣螂作末,苦酒和敷之,數過即愈,先以鹽湯洗。又方:治附骨癰。蜣螂七枚,和大麥爛搗封之。

衍義曰:蜣螂,大小二種:一種大者為胡蜣螂,身黑光,腹翼下有小黃,子附母而飛行,盡不出,夜方:飛出,至人家庭戶中,見燈光則來。一種小者,身黑暗,盡方:飛出,夜不飛。今當用胡蜣螂,其小者研三十枚,以水灌牛馬,治脹結,絕佳。狐遇而必盡食之。

白話文:

蜣螂味鹹性寒,有毒。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癇、瘛瘲、腹脹、寒熱,以及成人癲癇狂躁。也可用於治療手足冰冷、肢體腫脹等症狀。蜣螂又名蛣蜣。火烤後藥效更好。蜣螂生長在池澤之中,最佳採集時間是五月五日,採集後需蒸熟保存,使用時需炙烤,不可用水洗,以免引起嘔吐。蜣螂畏懼羊角和石膏。

陶弘景引用《莊子》記載,蜣螂的智慧在於滾糞球。蜣螂喜歡進入人糞中取糞便滾成球,俗稱推丸。選用較大的蜣螂,其種類有三、四種,以鼻頭扁平者為佳。唐代的注釋引用《名醫別錄》記載,將蜣螂搗碎製成丸劑,塞入肛門,可引出痔瘡中的蟲子,使其痊癒。蜀本圖經記載,蜣螂種類很多,鼻高眼深者稱為胡蜣螂,各地皆有。

《藥性論》記載:蜣螂可以治療小兒疳蟲。日華子記載:蜣螂可以墮胎,治療疰忤(一種小兒疾病),與乾薑混合敷於惡瘡,可以拔出箭頭,其糞便可以治療痔瘻並排出蟲子。入藥時需去掉足部,炒後再用。

圖經記載:蜣螂生長在池澤,各地皆有,需選用較大的個體,鼻高眼深者名為胡蜣螂,藥效最佳。五月五日採集,蒸熟後保存,使用時需炙烤,不可用水洗,以免嘔吐。治療小兒疳蟲的藥方中常用蜣螂。蜣螂的心臟可以治療疔瘡,但《神農本草經》未記載。唐代劉禹錫的《柳州救三死方》記載:元和十一年,他患疔瘡十四日,病情日益加重,各種藥物都無效,後經人指點使用蜣螂心,一夜之間病情好轉。次年正月因食用羊肉再次復發,再次使用蜣螂心,效果同樣神奇。

使用方法:單獨將蜣螂心貼敷於瘡瘍處,半日後更換,待膿血排盡,瘡根露出即可痊癒。蜣螂心位於蜣螂腹部下方,肉色略白。之所以忌食羊肉,是因為蜣螂畏羊肉。使用蜣螂心時,必須忌食羊肉,此法出自葛洪《肘後方》。蜣螂還可以用於治療箭鏃入骨無法拔出:將微炒過的巴豆與蜣螂研磨均勻,塗於傷處,過一會兒感到疼痛減輕,接著會微癢,需忍耐,直至奇癢難忍時,即可輕輕搖動箭鏃,箭鏃就會自行脫出。此方出自夏候鄆。

夏候鄆曾任閬州錄事參軍,有人額頭上有箭傷,向他詢問治療方法。夏候鄆說:曾跟隨馬侍中徵討田悅時被射傷,馬侍中給了他這個藥方,可以立刻拔出箭鏃,之後再用生肌膏藥敷治,即可痊癒,因此將此方記錄下來。此方還可治療其他瘡瘍。夏候鄆得到此方後,在洪州旅店,店主妻子患瘡,痛苦不堪,他用此藥治療,很快痊癒。蜣螂還可以用於治療沙塵入眼:取一隻活蜣螂,手持其背,在眼睛上方晃動,沙塵就會自行排出。

陳藏器記載:蜣螂可以治療蜂窩組織炎。將燒死的蜣螂研磨成粉末,用醋調敷。聖惠方記載:蜣螂可以治療各種惡瘡、沙蝨、水弩、惡性腫毒等。選用端午日採集曬乾的蜣螂十枚,搗碎後用油調敷。外臺秘要記載:蜣螂可以治療癧瘍風。將死蜣螂搗爛,加熱後敷於患處,一夜即可痊癒。肘後方記載:如果患有較大的癰疽,已經炙烤過,可用曬乾的蜣螂研磨成粉末,用鹽水調和敷於瘡瘍周圍,寬度如韭葉。

子母秘錄記載:蜣螂可以治療小兒舌繫帶過短。將蜣螂燒成灰,和唾液混合敷於舌上。還有其他藥方:小兒或成人突然患惡瘡,尚未辨明病症時,將蜣螂搗碎,取其汁液敷於患處。劉涓子記載:蜣螂可以治療鼠瘻。將死蜣螂研磨成粉末,用苦酒調和敷於患處,多次敷用即可痊癒,事先需用鹽水清洗。還有一個藥方:治療附骨疽,用七枚蜣螂和大麥搗爛後敷於患處。

衍義記載:蜣螂有大小兩種,較大者為胡蜣螂,身體黑色光亮,腹部翅膀下有黃色斑點,幼蟲附著在母體上飛行,不會自行離開,只在夜間飛出,見到燈光就會飛來。較小的蜣螂,身體顏色較暗,白天飛行,晚上不飛。治療疾病時應選用胡蜣螂,如果使用小型蜣螂,需研磨三十枚,用水灌服給牛馬,可以治療脹滿,效果很好。狐狸遇到蜣螂必會全部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