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三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9)

1. 石鐘乳

味甘,溫,無毒。主咳逆上氣,明目,益精,安五臟,通百節,利九竅,下乳汁,益氣,補虛損,療腳弱疼冷,下焦傷竭,強陰。久服延年益壽,好顏色,不老,令人有子。不煉服之,令人淋。一名公乳,一名蘆石,一名夏石。生少室山谷及泰山。採無時。(蛇床為之使,惡牡丹、玄石、牡蒙,畏紫石英、蘘草。)

陶隱居云:第一齣始興,而江陵及東境名山石洞亦皆有。唯通中輕薄如鵝翎管,碎之如爪甲,中無雁齒,光明者為善。長挺乃有一、二尺者。色黃,以苦酒洗刷則白。《仙經》用之少,而俗方所重,亦甚貴。唐本注云:鍾乳第一始興,其次廣、連、澧、朗、郴等州者,雖厚而光潤可愛,餌之並佳。

今峽州、青溪、房州三洞出者,亞於始興。自余非其土地,不可輕服,多發淋渴,只可搗篩,白練裹之,合諸藥草浸酒服之。陶云鍾乳一、二尺者,謬說。今按別本注云:凡乳生於深洞幽穴,皆龍蛇潛伏,或龍蛇毒氣,或洞口陰陽不勻,或通風氣。雁齒澀,或黃或赤,乳無潤澤,或其煎煉火色不調,一煎以後不易水,則生火毒,即令服人發淋。又乳有三種:有石乳、竹乳、茅山之乳。

石乳者,以其山洞純石,以石津相滋,陰陽交備,蟬翼文成,謂為石乳。竹乳者,以其山洞,遍生小竹,以竹津相滋,乳如竹狀,謂為竹乳。茅山之乳者,山有土石相雜,遍生茅草,以茅津相滋為乳,乳色稍黑而滑潤。石乳性溫,竹乳性平,茅山之乳微寒。一種之中;有上、中、下色,余處亦有,不可輕信。

凡乳,光澤為好也。臣禹錫等謹按吳氏云:鍾乳,一名虛中。神農:辛。桐君、黃帝、醫和:甘。扁鵲:甘,無毒。生山谷陰處岸下。溜汁成如乳汁,黃白色,空中相通,二月、三月採,陰乾。《藥性論》云:鍾乳亦名黃石砂,有大毒。主泄精,寒嗽,壯元氣,建益陽事,能通聲。

忌羊血。蕭炳云:如蟬翅者上,爪甲者次,鵝管者下。明白薄者可服。日華子云:補五勞七傷,通亮者為上。更有蟬翼乳,功亦同前。凡將合鎮駐藥,須是一氣研七周時,點末臂上,便入肉不見為度。慮人歇,即將鈴繫於棰柄上,研常鳴為驗。

圖經曰:石鐘乳,生少室山谷及泰山,今道州江華縣及連、英、韶、階、峽州山中皆有之。生巖穴陰處,溜山液而成,空中相通,長者六、七寸,如鵝翎管狀,碎之如爪甲,中無雁齒,光明者善,色白微紅。採無時。舊說乳有三種:有石鐘乳者,其山純石,以石津相滋,狀如蟬翼為石乳;石乳性溫。

有竹乳者,其山多生篁竹,以竹津相滋,乳如竹狀,謂之竹乳;竹乳性平。有茅山之乳者,其山土石相雜,遍生茅草,以茅津相滋,乳色稍黑而滑潤,謂之茅山之乳;茅山之乳性微寒。凡此三種,尤難識別。而唐·李補闕煉鍾乳法云:取韶州鍾乳,無問厚薄,但令顏色明淨光澤者,即堪入煉。

白話文:

石鐘乳,味道甘甜,性質溫和,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治療咳嗽氣喘,能使眼睛明亮,增益精氣,安定五臟,疏通全身關節,使九竅通暢,促進乳汁分泌,增強體力,補益虛損,治療腳部虛弱疼痛寒冷,以及下焦精氣虧損,能使陰氣強盛。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使氣色紅潤,容顏不老,並且能使人懷孕生子。如果未經煉製就服用,會導致小便淋漓不暢。它又名公乳、蘆石、夏石。產於少室山谷和泰山。採集沒有固定的時間。(蛇床子可以增強它的藥效,而牡丹、玄石、牡蒙會減弱其藥效,紫石英、蘘草會與它相剋。)

陶弘景說:最好的石鐘乳產於始興,江陵和東邊名山的岩洞中也有。只有中間空心、輕薄像鵝毛管,敲碎後像指甲片,裡面沒有像雁齒一樣的紋路,且光亮的,才是好的。長的甚至有一、二尺。顏色是黃色的,用苦酒清洗就會變白。《仙經》裡用的很少,但民間很重視它,價格也很昂貴。唐代醫書註解說:鐘乳最好的產地是始興,其次是廣州、連州、澧州、朗州、郴州等地,這些地方產的鐘乳雖然厚實,但光潤可愛,服用效果也很好。

現在峽州、青溪、房州三個地方的山洞產的鐘乳,品質次於始興。其他地方產的鐘乳,如果不是產地的,不能隨便服用,容易導致小便淋漓不暢和口渴。只能搗碎篩過,用白布包起來,再和各種藥草一起泡酒服用。陶弘景說的鐘乳有一、二尺長是錯誤的說法。現在根據其他版本的註解說:凡是鐘乳生長在深洞幽暗的地方,都有龍蛇潛伏,或者有龍蛇的毒氣,或是洞口陰陽不調,或者通風不好。如果鐘乳裡面有像雁齒一樣的紋路且粗糙,或是黃色或紅色,沒有光澤,又或是煎煉時火候不對,煎一次後沒有換水,就會產生火毒,使人服用後出現小便淋漓不暢。鐘乳有三種:石乳、竹乳、茅山乳。

石乳指的是山洞全是石頭,石中的精華互相滋養而成,陰陽之氣交融,形成像蟬翼一樣的紋路,所以稱為石乳。竹乳指的是山洞裡長滿小竹子,竹子的精華互相滋養,形成像竹子形狀的鐘乳,所以稱為竹乳。茅山乳指的是山上有土也有石頭,長滿茅草,茅草的精華互相滋養形成鐘乳,顏色稍微黑一點且滑潤。石乳的性質溫和,竹乳的性質平和,茅山乳的性質稍微寒涼。同一種鐘乳中,還有上、中、下等不同品質,其他地方也有產,但不能輕易相信。

總之,鐘乳以光澤明亮的為好。臣禹錫等人根據吳氏的說法謹慎考證:鐘乳又名虛中。神農認為它的味道是辛辣的。桐君、黃帝、醫和認為它的味道是甘甜的。扁鵲認為它的味道是甘甜的,且沒有毒性。它生長在山谷陰暗處的岸邊下。水滴流下來,形成像乳汁一樣的黃白色物質,中間是空心的。二月、三月採摘,放在陰涼處晾乾。《藥性論》說:鐘乳也叫黃石砂,有劇毒。主要作用是導致遺精,治療寒咳,增強元氣,增進性能力,能使聲音洪亮。

忌諱與羊血同食。蕭炳認為:像蟬翅一樣薄的鐘乳是最好的,像指甲片一樣的是次好的,像鵝管一樣的是最差的。明白透薄的才可以服用。日華子認為:能補益五勞七傷,光亮透徹的是最好的。還有一種像蟬翼一樣的鐘乳,功效和前面說的一樣。凡是要用來鎮靜、固定藥效的,必須研磨七個週期,直到藥末點在手臂上,立刻進入皮膚看不見為止。怕人停下來偷懶,就在研磨用的杵柄上繫上鈴鐺,研磨時鈴聲不斷,就能證明確實研磨到位了。

《圖經》說:石鐘乳產於少室山谷和泰山,現在道州的江華縣以及連州、英州、韶州、階州、峽州的山中都有。它生長在岩洞陰暗的地方,是山中的水滴流下來形成的,中間是空心的,長的有六、七寸,像鵝毛管的樣子,敲碎後像指甲片,裡面沒有像雁齒一樣的紋路,光亮的品質好,顏色是白色中帶一點點紅色。採集沒有固定的時間。以前的說法認為鐘乳有三種:石鐘乳,它的山是純石頭的,石頭的精華互相滋養形成,形狀像蟬翼,性質溫和;竹鐘乳,它的山長了很多竹子,竹子的精華互相滋養形成,形狀像竹子,性質平和;茅山鐘乳,它的山有土也有石頭,長滿了茅草,茅草的精華互相滋養形成,顏色稍微黑一點且滑潤,性質稍微寒涼。這三種很難分辨。而唐代的李補闕說:煉製鐘乳,取韶州產的鐘乳,不論厚薄,只要顏色明淨光亮的,就可以用來煉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