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類本草》~ 卷第二十一 (23)
卷第二十一 (23)
1. 鱖(居衛切)魚
味甘,平,無毒。主腹內惡血,益氣力,令人肥健,去腹內小蟲。背有黑點,味尤重。昔仙人劉憑,常食石桂魚。今此魚猶有桂名,恐是此也。生江溪間。(今附)
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微毒。益氣,治腸風瀉血。又名鱖豚、水豚。
食療云:平。補勞,益脾胃,稍有毒。勝金方:治小兒、大人一切骨鯁,或竹木簽刺喉中不下方:於臘月中取鱖魚膽,懸北檐下令乾。每有魚鯁,即取一皂子許,以酒煎化溫溫呷。若得逆便吐,骨即隨頑涎出;若未吐,更吃溫酒,但以吐為妙,酒即隨性量力也;若更未出,煎一塊子,無不出者。此藥應是鯁在臟腑中日久痛,黃瘦甚者,服之皆出。
若卒求鱖魚不得,蠡魚、鯇魚、鯽魚俱可。臘月收之甚佳。
白話文:
鱖魚味甘性平,沒有毒性。可以治療腹內淤血,增強體力,使人肥壯,並能驅除體內寄生蟲。背部有黑點的鱖魚味道更濃郁。古時候仙人劉憑常吃石桂魚,現在這種魚還被稱為桂魚,可能就是同種魚。鱖魚生長在江河溪流中。
另有記載說鱖魚微毒,可以益氣,治療腸風下血,也叫鱖豚或水豚。
還有記載說鱖魚性平,可以滋補勞損,益脾胃,但略帶毒性。可用於治療小孩和大人各種骨頭卡住喉嚨,或竹木籤刺入喉嚨但不向下深入的情況:在臘月取鱖魚膽,掛在北檐下晾乾。如有魚骨卡住,取一小塊(皂角大小)魚膽,用酒煎化溫溫服用。如果能嘔吐出來,魚骨就會隨著黏液排出;如果沒吐出來,再喝點溫酒,務必吐出來為妙,酒的用量要根據個人情況而定;如果還是沒吐出來,就再煎一塊魚膽,一定能吐出來。這個藥方適用於魚骨卡在臟腑中很久,導致疼痛、消瘦的人,服用後都能排出魚骨。
如果一時找不到鱖魚,可以用蠡魚、鯇魚、鯽魚代替,臘月收穫的魚最好。
2. 青魚
味甘,平,無毒。
肉,主腳氣濕痹。作鮓與服石人相反。
眼睛,主能夜視。
頭中枕,蒸取干,代琥珀,用之摩服,主心腹痛。
膽,主目暗,滴汁目中,並塗惡瘡。生於江湖之間。(今附)
臣禹錫等謹按蕭炳云:療卒氣。研服,止腹痛。可白煮吃,治腳氣腳弱。日華子云:作鯖字,平,微毒。治腳軟,煩懣,益氣力。枕用醋摩,治水氣,血氣心痛。不可同葵、蒜食之。服術人亦勿啖也。
圖經曰:青魚,生江湖間,今亦出南方,北地或時之。似鯉鯇而背正青色。南人多以作鮓,古作鯖字,所謂五候鯖鮓是也。頭中枕,蒸令氣通,曝乾,狀如琥珀,云可以代琥珀,非也。荊楚間取此魚枕煮拍作器皿甚佳。膽與目睛併入藥用。取無時。古今方:書多用。其膽滴汁目中,主目昏暗。又可塗惡瘡。余亦稀用。
食療云:主腳氣煩悶。又,和韭白煮食之,治腳氣腳弱,煩悶,益心力也。又,頭中有枕,取之蒸,令氣通,曝乾,狀如琥珀。此物療卒心痛,平水氣。以水研服之良。又,膽、眼睛,益人眼,取汁注目中,主目暗。亦塗熱瘡,良。海藥云:青魚,南方:人以為酒器,梳篦也。
孫真人云:治喉閉及骨鯁方以臘月取青魚膽陰乾,如患此及著骨鯁,即以膽少許,口中含咽津,即便愈。
白話文:
青魚味甘性平,無毒。
魚肉能治療腳氣和濕痺,但製作成鮓後,與服用石藥會產生相反作用。
魚眼睛能讓人夜間視物。
魚頭內的枕骨,蒸煮乾燥後可以代替琥珀,研磨服用能治療心腹疼痛。
魚膽能治療眼睛昏暗,滴入眼內或塗抹惡瘡都有效,青魚生長在江河湖泊中。
古籍記載,青魚還能治療卒氣(突然發作的氣病),研磨服用可止腹痛,白煮食用則能治療腳氣和腳弱。另有記載說,青魚製成鮓(一種魚類醃製品),性平微毒,能治療腳軟、煩悶,並增強體力。用醋浸泡魚頭枕骨,能治療水腫、血氣心痛。但青魚不可與葵菜、大蒜一起食用,服用石藥的人也不宜食用。
古籍中描述,青魚生長在江河湖泊,南方較多,北方偶爾也有。外形像鯉魚和鯇魚,但背部呈青色。南方人常將其製成鮓,古時寫作「鯖」。魚頭內的枕骨蒸煮後使其通氣,曬乾後形似琥珀,但並不能真正代替琥珀。荊楚地區的人們常用魚頭枕骨來製作器皿。魚膽和魚眼都可入藥。
古方中多有使用青魚,其膽汁滴入眼中能治療眼睛昏暗,也可塗抹惡瘡。
食療記載,青魚能治療腳氣和煩悶,與韭菜一起白煮食用,能治療腳氣、腳弱、煩悶,並增強體力。魚頭內的枕骨蒸煮使其通氣,曬乾後形似琥珀,能治療突發性心痛和水腫,用水研磨後服用效果更好。魚膽和魚眼能明目,取汁滴入眼中能治療眼睛昏暗,也能塗抹熱瘡。
另有記載,南方人用青魚製作酒器和梳篦。
還有記載說,臘月取青魚膽陰乾,能治療喉嚨阻塞和魚骨卡喉。方法是將少許魚膽含在口中,咽下唾液即可痊癒。
3. 河豚(音屯)
味甘,溫,無毒。主補虛,去濕氣,理腰腳,去痔疾,殺蟲。江河淮皆有。(今附)
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河豚,有毒。又云:胡夷魚,涼,有毒。煮和禿菜食,良。毒以蘆根及橄欖等解之。肝有大毒。又名⿳丽龷比魚、規魚、吹肚魚也。
陳藏器云:如鯰魚,口尖,一名鮠魚也。
衍義曰:河豚,《經》言無毒,此魚實有大毒。味雖珍,然修治不如法,食之殺人,不可不慎也。厚生者不食亦好。蘇子美云:河豚於此時,貴不數魚蝦。此即詩家鄙諷之言,未足全信也。然此物多怒,觸之則怒氣滿腹,翻浮水上,漁人就以物撩之,遂為人獲。橄欖並蘆根汁解其毒。
白話文:
河豚味甘性溫,無毒。可以補虛、去除濕氣、治療腰腿疼痛、治癒痔瘡、殺蟲。長江、黃河、淮河都有河豚。
(補充說明)據《日華子本草》記載:河豚有毒。另稱胡夷魚,性涼且有毒。但如果烹煮後和禿菜一起食用,則效果良好。河豚的毒可以用蘆根和橄欖等解毒。河豚的肝臟毒性最強。河豚也叫鱍(音同「屯」)魚、規魚、吹肚魚。
陳藏器說:河豚長得像鯰魚,嘴巴尖尖的,也叫鮠魚。
進一步解釋:雖然《本經》記載河豚無毒,但實際上河豚是有劇毒的。雖然味道鮮美,但如果烹飪方法不當,食用後會致命,必須非常小心。注重養生的人最好不要吃。蘇軾說:此時的河豚,其珍貴程度遠勝於一般的魚蝦。這只是詩人的誇張之詞,不必完全相信。而且河豚性情暴躁,一受刺激就會怒氣沖沖,腹部鼓脹,浮在水面上,漁民便乘機捕捉。橄欖和蘆根的汁液可以解河豚的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