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二十一 (2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一 (22)

1. 白魚

味甘,平,無毒。主胃氣,開胃下食,去水氣,令人肥健。大者六、七尺,色白頭昂,生江湖中。(今附)

臣禹錫等謹按孟詵云:白魚,主肝家不足氣,不堪多食,泥人心。雖不發病,終養䘌所食。新者好,久食令人心腹諸病。可煮炙,於蔥、醋中一、兩沸食。猶少調五臟氣,理經脈。日華子云:助血脈,補肝明目。患瘡癤人不可食,甚發膿,炙瘡不發,作膾食之良。

食療云:和豉作羹,一、兩頓而已。新鮮者好食。若經宿者不堪食。令人腹冷生諸疾。或淹、或糟藏,猶可食。又可炙了,於蔥、醋中重煮食之。調五臟,助脾氣,能消食,理十二經絡,舒展不相及氣。時人好作餅,炙食之。猶少動氣,久亦不損人也。

白話文:

白魚味甘性平,無毒。能調理胃氣,增進食慾,消除水腫,讓人身體強健。大的白魚可達六七尺長,體色潔白,頭部昂起,生活在江河湖泊中。

古籍記載說,白魚雖能調理肝氣不足,但不能多吃,容易讓人感到不舒服,雖然不會立即發病,但長期食用會影響健康。新鮮的白魚最好,久放的白魚容易讓人出現心腹等疾病。可以煮或烤,加蔥醋煮沸一兩分鐘食用。這樣能稍微調理五臟之氣,疏通經絡。另有記載說,白魚能補血、養肝明目。但患有瘡癤的人不宜食用,否則會加重病情,使膿腫加劇;若是已經形成的瘡癤,則可以烤熟後食用,效果較好。

食療方面記載,白魚可以和黃豆一起做成羹湯,每次只吃一兩碗即可。新鮮的白魚最好吃,隔夜的白魚不宜食用,會讓人腹冷並引起各種疾病。如果醃漬或用酒糟保存,仍然可以食用。也可以烤熟後,再用蔥醋烹煮食用。這樣能調理五臟,增強脾胃功能,幫助消化,疏通十二經絡,使氣血暢通。現代人喜歡將白魚做成餅烤著吃,少量食用並不會損傷身體,但長期大量食用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