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二十一 (2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一 (24)

1. 石首魚

味甘,無毒。頭中有石如棋子。主下石淋,磨石服之,亦燒為灰末服,和蓴菜作羹,開胃益氣。候乾食之,名為鯗(音想)。炙食之,主消瓜成水,亦主卒腹脹,食不消,暴下痢。初出水能鳴,夜視有光。又野鴨頭中有石,云是此魚所化。生東海。(今附)

臣禹錫等謹按陳士良云:石首魚,平。日華子云:取腦中枕,燒為末,飲下,治淋也。

食療:作干鯗,消宿食,主中惡,不堪鮮食。

白話文:

石首魚味甘,沒有毒性。它的頭部有像棋子一樣的石頭。主要功效是治療尿路結石,可以將石頭磨成粉服用,也可以燒成灰服用,或與蓴菜一起做成羹湯,能開胃益氣。曬乾後食用,稱為鯗(音xiǎng)。炙烤後食用,可以治療西瓜引起的水腫,也能治療突然發生的腹脹、消化不良和暴瀉。石首魚剛出水時會鳴叫,晚上還能發光。此外,野鴨頭部也有石頭,據說就是石首魚變成的。石首魚產於東海。

(補充說明)陳士良記載:石首魚性平。日華子記載:取石首魚腦中的石頭燒成粉末服用,可以治療尿路結石。

食療方面:製成鯗(曬乾的石首魚)可以消解宿食,治療食物中毒,但新鮮的石首魚不宜食用。

2. 嘉魚

味甘,溫,無毒。食之令人肥健悅澤。此乳穴中小魚,常食乳水,所以益人,能久食之,力強於乳,有似英雞,功用同乳。(今附)

陳藏器《吳都賦》云:嘉魚出於丙穴。李善注云:丙日出穴。今則不然,丙者,向陽穴也。陽穴多生此魚,魚復何能擇丙日耶?此注誤矣。《新注》云:治腎虛消渴及勞損羸瘦,皆煮食之。又《抱朴子》云:鸖知夜半,燕知戊巳,豈魚不知丙日也。食療云:微溫。常於崖石下孔中吃乳石沫,甚補益。微有毒。其味甚珍美也。

白話文:

嘉魚味甘性溫,沒有毒性。吃了可以讓人身體肥壯、健康,皮膚光澤。這是產於乳穴(指山洞中滲出乳狀液體的地方)的小魚,經常食用乳狀液體,所以對人體有益,可以長期食用。長期食用後,其滋補功效甚至強過母乳,體力如同鬥雞一般強健,功效與母乳相似。

陳藏器在《吳都賦》中說:嘉魚產於丙穴。李善注釋說:丙日才從洞穴中出來。但事實並非如此,丙指的是向陽的洞穴。向陽的洞穴多產這種魚,魚怎麼會特意選擇丙日出現呢?這個注釋是錯誤的。《新注》中記載:嘉魚可以治療腎虛、消渴症以及勞損引起的消瘦,方法是煮熟食用。《抱朴子》中記載:鸖鳥知道半夜,燕子知道戊巳日,難道魚不知道丙日嗎?食療記載:嘉魚性微溫。牠們通常在懸崖峭壁下的洞穴中食用乳石沫(乳狀的礦物質),非常滋補。但略帶毒性,味道卻非常鮮美。

3. 鯔魚

味甘,平,無毒。主開胃,通利五臟。久食令人肥健。此魚食泥,與百藥無忌。似鯉身圓,頭扁骨軟。生江海淺水中。(今附)

白話文:

鯔魚味甘性平,沒有毒性。能促進食慾,通暢五臟。長期食用能使人肥壯健康。這種魚吃泥,可以和各種藥物一起服用,沒有禁忌。牠的形狀像鯉魚,身體圓滾,頭部扁平,骨頭柔軟。生活在江海的淺水區。

4. 紫貝

明目,去熱毒。

唐本注云:形似貝,圓,大二、三寸。出東海及南海上,紫斑而骨白。(唐本先附)臣禹錫等謹按陳士良云:紫貝,平,無毒。

圖經曰:紫貝,《本經》不載所出州土。蘇恭注云:出東海及南海上,今南海多有之,即砑螺也。形似貝而圓,大二、三寸,儋振夷黎採以為貨幣,北人唯畫家用砑物。謹按郭璞注《爾雅》云:餘貾(直其切),黃白紋。謂以黃為質,白為紋點。余泉,白黃文。謂以白為質,黃為紋點。

今紫貝則以紫為質,黑為紋點也。貝之類極多,古人以為寶貨,而此紫貝尤為世所貴重。漢文帝時,南越王獻紫貝五百是也。後世以多見賤,而藥中亦稀使之。又車螯之紫者,海人亦謂之紫貝。車螯,近世治癰疽方:中多用,其殼燒煅為灰,敷瘡。南海、北海皆有之,採無時。

人亦食其肉,云味鹹,平,無毒。似蛤蜊,而肉堅硬不及。亦可解酒毒。北中者殼粗,不堪用也。

衍義曰:紫貝,大二、三寸,背上深紫有點,但黑。《本經》以此燒存性,入點眼藥。

白話文:

紫貝具有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

古代文獻記載,紫貝形狀像貝殼,呈圓形,直徑約二到三寸,產自東海和南海,顏色紫帶斑點,內部骨骼呈白色。 陳士良記載紫貝性平,無毒。

圖經記載,《本經》未記載紫貝的產地。蘇恭注釋說它產自東海和南海,現今南海地區很多,就是砑螺。形狀像貝殼,圓形,直徑約二到三寸,儋州、振州、夷州的人民用它當貨幣,北方人只有畫家會用它來研磨繪畫。郭璞注釋《爾雅》中提到類似紫貝的貝類,有黃色底白色紋路或白色底黃色紋路的品種。而紫貝則是紫色底黑色紋路。貝類種類繁多,古人視貝殼為寶物,紫貝更是尤其珍貴,漢文帝時南越王曾進貢五百枚紫貝為例。但後來因數量增多而變得廉價,在藥方中也很少使用了。此外,一種紫色車螯,海人也稱之為紫貝,近世治療癰疽的藥方中常用其貝殼燒成灰後敷於患處。南海和北海都有紫貝,採集沒有特定季節。

人們也食用紫貝的肉,據說味道鹹,性平,無毒,類似蛤蜊,但肉質較硬。它也能解酒毒。北方產的紫貝殼較粗糙,藥用價值不高。

另有記載,紫貝直徑約二到三寸,貝殼背面深紫色帶有黑色斑點。《本經》記載將其燒製成灰後,可加入眼藥中使用。